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05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docx

热轧车间加热炉操作规程doc

Q/TXG

马鞍山天兴钢制品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标准

Q/TXGJ04.3-2010

 

热轧车间加热炉加热操作规程

 

2010-04-01发布2010-04-01实施

马鞍山天兴钢制品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热炉加热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马鞍山天兴钢制品有限公司热轧车间加热炉。

2内容

加热炉工艺操作规程

1.1排钢工工艺操作规程

1.1.1负责检查排钢区域内辊道、架钢道、推钢机、信号装置、炉尾挡火炉门、炉墙等设备情况,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问题不清楚不交班。

1.1.2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炉内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认真操作。

1.1.3钢坯入炉前必须清除钢坯表面渣物。

严禁超长度钢坯入炉。

钢坯摆放位置对准中心线,以防擦墙、掉道。

如发现走偏时要及时用垫块加以校正,确保钢坯在炉内运行平稳。

1.1.4弯曲钢坯必须弯曲度向上,连铸坯切口向上。

1.2看火工工艺操作规程

1.2.1需经常检查炉内水管冷却情况及煤气烧嘴、阀门、法兰盘,如发现漏气、漏水、断水、断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有关人员。

1.2.2炉膛的钢渣需每班扒净(均热段),扒完后须关紧两侧炉门。

1.2.3严格按钢种要求进行加热工艺制度,随时掌握炉内变化情况。

考虑生产速度,加热制度,出钢温度以及温差变化,合理调节气、风量和引风机进口调节扇片,按仪表指示调节炉内温度、炉压等。

1.2.4操作时做到“三勤三掌握”(即勤联系、勤调正、勤观察、掌握钢种及规程、掌握加热制度、掌握加热时间)。

1.2.5密切关注各仪表所示数字是否正常,如发现失灵及时向有关人员反应及时修理,使仪表所示位置在范围内准确运行。

1.2.6当煤气压力低于1400Pa时,必须迅速逐个关闭煤气阀门,以防回火引起爆炸。

1.2.7操作时出钢机一侧的钢坯尾部温度应比出钢一侧头部温度高30℃来满足轧制工艺要求。

1.2.8应有人专门负责水、风、蒸汽阀门和烟囱阀门及煤气烧嘴,其它人不得私自开动,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汇报加热班班长加以解决。

1.2.9计划检修、换辊或发生停车事故时,应根据时间长短调整煤气量和空气量,调节烟道阀门,按停降温和升温制度实行,以节约能耗和减少烧损。

1.2.10引风机的烟气温度超过250℃时,应迅速掺入冷风以防损坏风机。

1.2.11当空气预热器温度超过500℃时,应打开放散阀将热空气放散,以防烧坏空气预热器。

1.2.12炉内火焰清晰、透明时为空气过量,混浊时为煤气过剩。

操作时应介于两者之间为宜。

1.2.13加热主要缺陷=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

缺陷

形成原因

避免方法

温度低

1、炉温低

2、热时间不足

1、提高炉温

2、延长加热时间

麻点

1、氧化气氛过量

2、还原性气氛太浓

正确控制炉温、炉压及炉内气氛

缩短加热时间

过热

1、炉温太高

2、加热时间过长

1、及时调整煤气和风量

2、缩短加热时间

沿宽度方向温度不够

1、加热时间不够

2、炉门不严

3、烧嘴开闭不当

1、延长加热时间

2、调正烧嘴

3、提高炉膛压力

沿厚度方向温度不够

1、加热时间不够

2、加热温度低

1、延长加热时间

2、提高下加热温度

1.2.14必须按点火及停炉规程进行点火与停炉,配合出钢工出好钢。

1.3出钢工工艺操作规程

1.3.1接班合闸后应先空载试车,检查前后限位是否可靠,接受信号、要钢信号是否可靠。

注意和轧机配合,正常灯亮正常出钢,停止出钢灯亮即停止出钢。

1.3.2和排钢工密切配合,如排钢工发不出出钢信号则停止出钢,查明情况等信号灯亮时再出钢,以免发生推歪和擦墙事故发生。

1.3.3经常检查所操作区域内辊道、出钢机、护板、炉门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处理。

1.3.4监视出钢情况及炉内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和烧火工取得联系,配合烧火工做好炉体的维护和清理工作。

1.4送煤气点火规程

1.4.1加热炉本体及辅助设施,煤气管道检修结束或施工竣工,加热炉周围清理干净。

1.4.2点火前做好点火准备,安全处始终派员参加配合监督指导,直至点火成功。

1.4.3加热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4.3.1检查并清理炉内、烟道、烧嘴及点火孔内杂物。

1.4.3.2检查烟道闸门,进出料炉门开启灵活,稳定可靠,检查煤气烧嘴,必须关严。

1.4.3.3炉内装钢不得歪斜。

1.4.3.4检查并启动引风机。

1.4.3.5送气前30分钟启动鼓风机、调节好风压并微开烧嘴前阀门。

1.4.3.6抽盲板前对炉膛内无人进行确认。

1.4.3.7安检处必须派员监护,必须带煤气泄漏检测仪进行检测,并对以上工作确认后,方可进行送气点火操作。

1.5送气点火操作

1.5.1在送气点火阶段,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加热工专人抽盲板,看火工接通软管,用氮气吹扫气管20.30分钟。

1.5.2看火工结束吹扫后开启煤气总管的DY600阀门送入煤气。

1.5.3放散20-30分钟后,加热班及监护人员在各支管末端取样作煤气爆炸试验,如不合格,稍再重做,勿必全部合格。

1.5.4负责仪表的岗位打开仪表各气导管,检查各导管接头,阀门是否漏气。

调试好仪表,待点火后关闭。

如不进行吹扫,可提前打开煤气导管。

1.5.5煤气放散时不允许行车进入加热区域。

煤气管道不允许有明火,车间派专人负责。

1.6点火烘炉。

1.6.1烘炉有木材烘炉,烘炉管烘炉(大、中修)和烧嘴烘炉三种方法。

烧嘴点火必须用火把点火。

1.6.2点火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点火前必须开启引风机,打开引风机进口调节扇片。

点火应在炉膛负压条件下进行。

点火时关闭手动风阀或微开风阀,先送火把后开气,着火后再逐渐开风。

一个火把点一个烧嘴或烘炉管,并及时调节空气煤气之比。

严禁先开气后送火把,严禁燃着的火把在煤气区域移动。

点烘炉管必须使全部出气孔都点燃,控制煤气量,防止脱火或熄灭。

1.6.3如点火失败,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打开引风机进口调节扇片及小炉门、放散15^-20分钟,排除炉膛内氮气后,按上述规定重新点火。

1.6.4点火后加热工要关闭各放散管,并检查煤气管道系统是否有漏气,如有漏气应立即处理。

1.6.5烘炉应严格按照烘炉曲线烘烤,升温要缓慢,保持各段炉温均匀。

烘炉的低温阶段火焰不允许碰到炉体。

1.6.6炉温到600℃以上应观察炉体变化,并检查炉顶吊挂情况。

1.6.7烘炉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炉底管汽化运行及煤气压力变化,根据情况适当调节空气煤气之比,严禁煤气在预热器中燃烧。

1.6.8烘炉时间:

大修10天,中修7天,具体视耐火材料及季节另行确定时间。

一般小修后烘炉1~2田,一面顺坏炉体。

1.7停煤气动火规程

1.7.1停煤气准备工作

1.7.1.1安全处办理煤气发生炉停产及煤气管道区域动火,施工单位提出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送安全处确认共同办理动火证。

由安全处在动火前对煤气进行检测,并负消防措施及消防器材到位。

1.7.1.2看火工检查各吹烧嘴及软管(用氮气吹烧或其它方法),检查并维护各放散管。

1.7.1.3炉子熄灭。

先关煤气后减风,保持少量空气,保持500C/h降温速度。

当炉温降至500℃以下时才能停风机,调节引风机进口调节扇片,保持足够有抽力。

1.7.1.4停炉前加热班必须关闭各烧嘴气阀,调节好风扇,并检查确定各烧嘴火焰是否熄灭。

如煤气烧嘴关不严应及时处理,直至关闭为止,熄灭火焰。

1.7.1.5加热炉烧嘴熄灭后,全开引风机进口调节扇片和炉门。

1.7.1.6负责仪表岗位关闭各煤气导管。

1.8停煤气操作

1.8.1停煤气应在停煤气准备工作全完成后进行。

1.8.2堵盲板。

1.8.3看火工关闭Dg600闸阀。

1.8.4加热班打开各末端放散管,检查各煤气支管阀,使之处于开启状态。

1.8.5加热班检查各电动调节阀,使之成为全开状态,发现问题立即和仪表岗位联系。

1.8.6看火工接通氮气软管(或用其它手段),接通煤气吹扫口,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

1.8.7吹扫煤气管应分段进行,直至安全处检测合格为止。

停煤气后放散管不应关闭。

1.8.8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关闭全部烧嘴

A、风机突然停电,也不能投入备用电源,则所有加热人员应立即关闭主管道的调节阀及全部烧嘴、煤气阀。

B、煤气压力低于自动报警煤气压力值后,则立即逐个减少烧嘴开启个数直至煤气压力大于报警值。

C、煤气管道泄漏。

D、炉体严重开裂、冒火。

E、机械电器故障、操作系统失灵、安全系数失灵。

1.9熄火规程。

1.9.1停炉时按500C/h速度逐步降温。

1.9.2停炉降温时,只停煤气仍供小风,待炉温降至500℃以下时才能停风机,并打开煤气放散阀。

1.9.3禁止在高温(800℃以上)时通风冷却,严禁喷水冷炉。

1.10因故停炉

1.10.1因煤气低压,热值差停炉,迅速逐个关闭煤气阀门。

1.10.2计划停电而停机停炉,关闭炉气调节阀,关闭全部烧嘴,全开烟道闸门及炉门,打开煤气放散阀。

1.10.3突然停电而停机停炉,迅速关闭煤气调节阀,迅速关闭全部烧嘴,全开烟道闸门及炉门,打开煤气放散阀,关闭风机进风阀。

1.10.4出现下列情况必须立即停炉:

A、烧嘴突然回火、熄火或爆炸起火。

B、炉体严重开裂冒火,煤气管道严重泄漏、爆炸或破裂。

C、机械或电器故障、操作系统失灵、安全系统失灵。

D、炉内钢坯发生事故,无法生产。

1.10.5停炉后加热工要及时打开各末端和最高处放散管。

1.10.6未堵盲板禁止入炉。

1.11汽化冷却工艺操作规程。

1.11.1交换剂:

采用732#阳树脂(钠型)。

1.11.2操作步骤

1.11.2.1软化:

原水从进水管进入组合式离子交换器,经732#阳树脂(钠型)交换剂层进行软化反应合成为软水,由组合式离子交换器出口流出。

1.11.2.2再生:

将8-10%浓度的盐水加入到组合式离子交换器,经交换剂层进行再生反应。

1.11.3汽化冷却设备的启动

1.11.3.1自然循环汽化冷却装置在启动前应向汽包给水至正常水位,并在整个启动过程中经常注意使汽包水位保持正常。

1.11.3.2汽化冷却当班人员按主管人员通知,进行对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启动。

1.11.3.3本装置采用自动运行方式,这种启动温度不宜升的太快,需缓慢升压,当汽压升至0.4MPa时应全面检查管路系统及附件的密封性。

如无泄漏现象方可继续升压,在此过程中须无异常现象,升至工作压力工作一段时间如一切正常方可向外送汽。

1.11.4汽化冷却设备运行操作。

主要任务是保证汽化冷却装置和加热炉的安全运行,并保证蒸汽参数、品质满足生产要求,基本操作如下:

1.11.4.1保持均衡给水,使汽包保持正常水位,不允许超过最高水位或低于最低水位(在正常水位线±50mm)。

1.11.4.2汽包的水位计应经常冲洗干净,保持完好可读状态。

1.11.4.3应维持适合于装置的正常给水压力,如发现水位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进行检查调整。

1.11.4.4确保汽包上升管和下降管清洁,避免炉水产生泡沫和水质变坏,每班定期排污1-2次。

为了不破坏循环,所有定期排污阀不能同时打开,排污时排污阀全开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分钟。

1.11.5正常停炉。

正常停炉熄火后,汽化冷却应停止向外供汽,随热负荷逐渐降低汽包压力随之下降,为确保装置水循环正常应缓慢降温,同时逐渐减少汽包进水量,以保证汽包内正常水位。

1.11.6事故停炉。

由于停电或其它事故停炉,汽化装置必须迅速停运时,应在加热炉熄火降温过程中控制汽包降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直至炉温降至4000C以下时方可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