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756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docx

高考生物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

高考专题模拟演练周考卷16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核遗传,不适用于质遗传

B.适用于有性生殖,不适用于无性生殖

C.适用于减数分裂,不适用于受精作用

D.适用于动物,不适用于植物

2、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后代出现白豚鼠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若杂合黑豚鼠一胎生出4只豚鼠,则出现3黑1白的概率为(  )

A.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100%

B.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7/256

C.受精作用时基因重组;3:

1

D.基因突变;3:

1

3、现有一些杂种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圆粒豌豆,最好的做法是(  )

A.让杂种圆粒豌豆作母本,与皱粒豌豆杂交

B.让杂种圆粒豌豆作父本,与皱粒豌豆杂交

C.让杂种圆粒豌豆自交,所获圆粒即为所需

D.让杂种圆粒豌豆自交,所获子代的圆粒豌豆再自交,在未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上收获的圆粒即为所需

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

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

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

2:

1

5、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

3:

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

3B.3:

1

C.2:

1:

1D.1:

1

6、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例为3:

3:

1:

1。

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B.Bbcc

C.bbCcD.bbcc

7、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现有两株不知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后代的性状和株数为:

紫缺321,紫马320,绿缺318,绿马322。

如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亲可以肯定为:

紫缺×绿马

B.双亲可以肯定为:

紫马×绿缺

C.这一定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D.双亲可能是:

紫缺×绿马,也可能是:

紫马×绿缺

8、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假如图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

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

椭圆形细胞;e:

正常细胞

Rh血型

D:

Rh阳性;d:

Rh阴性

产生淀粉酶

A:

产生淀粉酶;a:

不产生淀粉酶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

C.有3/4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9、(2011·广州模拟)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

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

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

亲本:

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

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

都是白、正常

A.Ccaa(父)×CcAa(母)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母)D.CcAA(父)×Ccaa(母)

10、(2011·合肥模拟)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11、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右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12、下列关于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产生D、d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数目比例为1∶1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往往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13、(2011·大连调研)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14、在某类动物中,毛色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黑色为显性(W),白色为隐性(w)。

如图表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基因型相同

B.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C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1∶1

C.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C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1∶1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5、(2011·安徽模拟)绵羊群中,若基因型为HH或Hh的公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公绵羊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的母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或hh的母绵羊表现为无角。

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B.如果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C.如果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例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6、拟南芥是路边常见的小草,自花传粉,染色体数目2N=10,现在成为一种特别理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

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

A.染色体数目少,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

B.个体较小,适合于实验室大量种植

C.生命周期很短,子代数量多

D.自花传粉,野生型基因高度纯合

17、(2011·苏州模拟)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2:

1

C.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3:

1

D.黄色短尾:

灰色短尾:

黄色长尾:

灰色长尾=6:

3:

2:

1

18、(2011·惠州模拟)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34/100B.1/16

C.1/64D.1/100

19、(2011·漳州模拟)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20、在某种植物中,若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等位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DTT和ddtt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5/8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21、(2011·巢湖联考)北京307医院奚永志教授最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一个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A*110104,这意味着不同家族的人之间也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而且排异反应会大大减小。

下列有关新等位基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杂合子中一定含有等位基因

B.等位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C.等位基因可以控制相对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2、家兔体内产生黄脂或白脂,是否受食物的影响。

王老师选择健康的黄脂家兔和白脂家兔从事研究。

他将两种兔子都分成两组,分别饲喂不同饲料:

一组喂含黄色素的食物;另一种饲喂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结果王老师所实验的家兔体内产生脂质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饲料

带有产生黄脂基

因的家兔

带有产生白脂

基因的家兔

含黄色素的食物

黄脂

白脂

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白脂

白脂

试问王老师的实验结果可获得下列何种结论(  )

A.家兔的脂质颜色是一种不完全的显性遗传

B.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C.白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D.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受环境影响

23、(2011·启东质检)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24、(2011·安庆模拟)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  )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1∶1∶1∶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25、豌豆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

若让这一株高茎红花豌豆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1/9B.2/9

C.5/9D.8/9

杂合子占8份,所以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6、(2011·杭州模拟)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

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

试回答:

(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

(2)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

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A。

②在________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B)的雄蕊,并套纸袋。

③待亲本B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亲本B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果预期:

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7、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

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

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因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为“假回复体”。

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

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②______________,则为hhRR。

(3)若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的对染色体上。

①实验步骤:

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28、某学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性状做实验。

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Y、R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把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柱形图。

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

请写出推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F1中的纯合子占总数的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是否有道理?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市场上绿色圆粒豌豆销售形势很好,能利用现有F1中四种表现型豌豆,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吗?

请写出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解析】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适用于核遗传、有性生殖及减数分裂和所有的真核生物,而不适用于质遗传、无性生殖、受精作用和原核生物。

【答案】D

2、

【解析】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杂合黑豚鼠的杂交后代能出现白豚鼠。

则此杂合豚鼠基因型为Aa,后代出现3黑1白的概率为3/4×3/4×3/4×1/4=27/256。

【答案】B

3、

【解析】杂种圆粒豌豆自交,所获子代的圆粒豌豆再自交,在未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上收获的圆粒一定为纯合。

【答案】D

4、

【解析】假说是通过实验、观察,提出假说并解释,“演绎”是对其解释的验证,其过程就是测交。

【答案】C

5、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中,正常情况下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

3:

1,说明正常情况下F2的四种表现型(A_B_:

A_bb:

aaB_:

aabb=9:

3:

3:

1)中的两种表现型(A_B_和A_bb或A_B_和aaB_)在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

1:

1。

【答案】C

6、

【解析】运用“拆分法”,对每对性状分别单独分析可知:

子代直毛与卷毛比为1:

1,则亲本“X”中毛型的基因型为bb,毛色黑色白色=3:

1,则亲本“X”毛色的基因型为Cc,故亲本“X”的基因型是bbCc。

【答案】C

7

【解析】AaBb×aabb和Aabb×aaBb的后代的表现型都是四种,其比例都是1:

1:

1:

1。

【答案】D

8、

【解析】就红细胞形态来说,亲代的基因型是Ee和ee,后代中Ee为椭圆形红细胞;就Rh血型来说,亲代的基因型为DD和dd,后代都是Dd,为Rh阳性;就能否产生淀粉酶来说,亲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后代中A__占3/4。

【答案】B

9、

【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初步确定父本基因型为ccA__,母本基因型为__aa。

然后根据后代无棒眼,确定父本的基因型为ccAA;雄后代无白色,确定母本的基因型为CCaa。

【答案】C

10、

【解析】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

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D

11、

【解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相同为[1-(1/2)n]/2,可知图中a曲线表示纯合子所占比例,b曲线表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c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答案】C

12、

【解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产生D、d两种类型的配子,D配子与d配子的比例为1∶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的数目越多,其相互组合的方式也就越多,产生配子的种类往往也越多;非等位基因有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也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C

13、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解析】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后代中基因型有1AABB、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

依据含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四种,后代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

后代中2AaBb和1aaB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占3/8。

1aaBb只含一个显性基因,后代中没有不含显性基因的,因此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1AABb和2AaBB与亲代AaBB的表现型相同,占3/8。

【答案】D

14、

【解析】动物C与动物D的亲本都为纯合体,动物C和动物D的基因型相同,但表现型不同,其原因是生长环境不同,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动物C的基因组成为Ww,动物R的基因组成为ww,交配得到子代的基因组成为Ww和ww两种,根据题中信息,Ww个体在-15°C下为黑色,若在30°C下成长,则表现为白色;基因组成为ww的个体,在-15°C下和30°C下均表现为白色。

【答案】C

15、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所涉及的表现型有别于常例,Hh基因型的个体雌雄表现不同。

A项错误,双亲有角,若为HH(♀,有角)×Hh(♂,有角),所生后代基因型为HH、Hh,雌性的Hh个体表现为无角;B项错误,双亲无角,若为Hh(♀,无角)×hh(♂,无角),所生后代基因型为Hh、hh,雄性的Hh个体表现为有角。

C项正确,Hh(♀)×Hh(♂),所生后代基因型为HH、Hh、hh,比例为1∶2∶1,由于Hh在雌雄个体中表现不同,且雌雄比例为1∶1,故后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项错误,绵羊角的性状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16、

【解析】A项为优点之一,由题干信息可知:

拟南芥染色体数目2N=10,染色体数目少,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B项不能成为优点,拟南芥植株小方便其在有限的空间里培养,并不一定要适合于实验室大量种植;C项为优点之一,拟南芥生长周期快,每代时间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D项为优点之一,自花传粉,基因高度纯合,有助于进行遗传实验研究。

【答案】B

17、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判断子代中有基因A或b纯合的个体,由此可推断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Bb或都为AaBB或一个为AaBb,另一个为AaBB。

AaBb×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

AaBB×AaBB→

AABB、

AaBB、

aaBB存活个体为

;AaBb×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其中存活个体为

三种情况,黄短灰短均为2:

1。

因为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所以子代中能存活的个体为:

2/16AaBB(黄色短尾)、4/16AaBb(黄色短尾)、1/16aaBB(灰色短尾)、2/16aaBb(灰色短尾),所以选项B符合要求。

【答案】B

18、

【解析】某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Ab占4/10、aB占4/10、AB占1/10、ab占1/10。

个体进行自交时,只有相同的配子组合才能形成纯合体后代。

相同配子组合的概率=16/100+16/100+1/100+1/100=34/100。

【答案】A

19、

【答案】D

20、

【解析】A错误,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B错误,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3/8;D错误,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组合:

DdTt和ddtt、Ddtt和ddTt。

【答案】C

21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它存在于杂合子内,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答案】D

22、

【解析】表现型应为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基因型为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本题中的黄脂性状表现会随食物改变而改变。

【答案】D

23、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为1∶1∶1∶1,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2∶1∶2∶4∶2∶1∶2∶1,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