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774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docx

汇点项目测量方案

成都汇点工程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1-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2-

1、工程概况-2-

3、结构概况-3-

4、施工现场条件-4-

5、施工特点分析-4-

6、建设地区特征-5-

三、工程施工测量-5-

1、平面控制网测设-5-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5-

(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6-

2、高程控制网建立-6-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6-

(二)高程控制-7-

3、±0.000以下施工测量-9-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9-

(二)轴线投测方法-9-

(三)±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0-

4、±0.000以上施工测量-10-

(一)平面控制测量-11-

(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1-

(三)高程的传递-11-

(四)内控制测量方法-12-

(五)沉降变形资料的提交-14-

(六)现场实际测量及控制-15-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446-2007。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测量技术与规范管理手册》。

6、施工图纸。

7、施工组织设计、分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本项目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候大道顺江段77号。

项目包括三层(局部二层)地下室、四层商业及十五层塔楼,总高度约为57.85m,总规划建筑面积262170m2,用SOHO、写字楼、停车场、商用铺位及休憩等设施。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A座(15层)、B座(14层)、C座(15层)、D座(15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基础釆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筏板及防水板。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成都汇点工程项目二期、一期1标段

(2)建设单位:

四川港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成都思纳史密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勘察单位: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5)监理单位: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总承包单位: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7)工程地点:

成都市武侯顺江村2,3组,果堰村6组

(8)工程规模:

地下-2、-3层(局部-1层有夹层),建筑面积87499m2,地上建筑面积174671m2,总规划建筑面积262170m2。

(9)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3.50,建筑最高点57.90m,相对于绝对标高为561.40m。

3、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商业广场工程,地下-2、-3层(局部-1层有夹层),4栋塔楼和商业裙楼组成;

拟建建筑物性质一览表:

建筑物

名称

结构类型

层数及高度

地下室和地下设备情况

基础

形式

基底深度

1#

办公楼

框架

15F

H=56.90m

地下二层

(局部三层)

筏板

基础

-13.5~-17.3

2#

办公楼

框架

14F

H=57.25m

地下二层

(局部三层)

筏板

基础

-13.5~-16.1

3#

办公楼

框架

15F

H=54.95m

地下三层

筏板

基础

-16.1

4#

办公楼

框架

15F

H=54.95m

地下三层

筏板

基础

-16.1

商业

综合楼

框架

3~5F

H=15.05~23.45m

地下三层

独立

基础

-16.1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3.50,建筑最高点57.90m,相对于绝对标高为561.40M。

基础采用桩筏板或桩承台基础

4、施工现场条件

地理位置为成都三环外,现场场地狭小,施工条件有限。

拟建场地为Ⅱ类场地。

拟建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在502.3-503.9左右,地形较为平坦。

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地层分布较稳定,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建设。

拟建场地内无明显污染源,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砼无腐蚀性。

5、施工特点分析

工地特点分析:

1、基坑周边存在众多重大危险源。

(1)基坑周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包括:

农行建筑、黄堰河河床、燃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及通信电缆等。

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上述危险源的安全。

(2)基坑挖土深度大于农行地下室深度10米,施工过程中现有农行基础会对围护结构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需要有可靠的围护方案,并做好维护桩的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及降水观测。

(3)地下室开挖面积大,深度深,土方量大。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面积达;最大深度达17.3m,且周边存在临近建筑物及黄堰河,需要做好基坑支护工作,确保基坑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土方开挖总量约为372486m3;需要投入的土方机械较多,且晚上出土。

如何科学合理地部署和组织挖土工作是本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需要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4)在地下室施工阶段,现场可供使用的施工场地小,对材料运输、机械布置等要求较高,需产生二次及多次搬运。

(5)基础后浇带多,施工段划分多,流水施工要求高,后浇带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沉降及底板、外墙的防水质量。

(6)本工程位于武侯大道与武兴二路交汇处,北边及西边是已有居民小区,东侧农行已经在使用当中;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及夜间噪声污染。

(7)应本项目划分为二期及一期1标段施工,二期先施工,一期1标段后施工原则,施工计划及流程以二期为主。

6、建设地区特征

1、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兴二路1号,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I级阶地。

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成因的粉土、砂和卵石。

三、工程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网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见图1所示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NTS-321B全站仪(测角1”,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如图1所示)。

控制网的技术指标表1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级

±8

1/20000

 

2、高程控制网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

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3个),采用DSZ3-A32精密水准仪(精度1mm/km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三等水准的精度。

(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4)场区内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距离建筑应大于25m,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二)高程控制

将测量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层间测量误差控制±3mm内,总高测量偏差小于15mm),及时准确地为工程提供可靠的高程基准点,紧密配合施工,指导施工。

(1)平面高程控制网的施测。

将甲方提供水准点复检合格后组成闭合环,采用双仪高法进行引测。

(2)基准点埋深及形式。

图3控制点做法在本工程中,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设在一起。

如图3所示。

(3)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

每一测站观测成果应于观测时直接记录于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中,不得记于其他纸张上最后进行转抄,每一测站观测完毕,立即进行计算和校核,各项校核数据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方可将仪器转入下一站。

各高程基准点的复测工作,每一月进行一次。

(4)标高点的竖向传递。

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尺等沿塔吊立杆、电梯井内壁或内控点预留孔洞进行传递,在每层弹出500mm线作为放样窗台、门洞、钢结构等的基准。

(5)各分项工程高程控制。

1)钢筋工程。

利用往返观测将工作基点的引测至柱竖向钢柱上,此项工作的精度不得低于水准网的精度要求,此工作经复测无误后,交给工长作为整个施工层标高控制的依据。

工长在进一步引测过程中,层间偏差值不得超过±3mm的要求。

现场标高点用红或蓝胶带纸进行标识应注意胶带纸上下边的统一。

在绑扎门窗洞口过梁时,可用5m钢卷尺将标高再向上传递,拉尺过程中应保持立筋垂直,以免造成立筋垂直偏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过梁钢筋偏低的质量问题。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

梁接头钢筋的顶标高,看钢筋是否有保护层,锚入本楼层的墙筋顶标高,电梯井下口上部筋顶标高等。

2)模板工程。

板底模支设高度是依据测设于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所以测设脚手架立杆的标高点是模板工程标高控制的着重点。

测设时可选择位于满堂脚手架的角点、中间点底部稳定可靠、垂直的立杆,将标高测设其上,扶尺人员注意标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横杆阻碍标高点向上的传递。

然后用红或蓝胶带纸做统一的标识。

测设完毕后可沿立杆向上传递,定出水平杆的标高点,利用细线将各标高点连线,检查合格后(连线应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可将此细线作为其他脚手架搭设的依据。

待部分模板铺设完成后,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检查模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相邻两块模板的高低差。

若发现问题,现场改正,直至符合表3的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值表3

底模上表面标高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表面平面度(2m)

±3mm

2mm

3mm

工长在过程控制中,应注意检查以下部位标高情况:

吊模侧模底标高,外墙模板标高是否低于混凝土顶面标高,跨度不小于4m。

梁、板跨中标高是否按要求起拱,电梯井底模,焊接预埋件标高高差等。

3)混凝土工程。

工作重点:

控制板混凝土顶面标高。

待板底模铺设完成后,即可将水准仪架设其上,将距混凝土面500mm的控制标高测设在剪力墙竖筋及暗柱立筋上,测设标高的数量应保证每面墙上有一标高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各标高点拉线,检查找平,此外工作面上也架设一台激光扫平仪随时动态地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将混凝土顶面标高偏差值控制在±10mm以内。

3、±0.000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采用NTS-321B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

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

(二)轴线投测方法

(1)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2)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4.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表表4

建筑物

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

测站测定高差中

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

程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点

中误差(mm)

混凝结构

1/40000

8

1

5

3

(三)±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

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明显且不会沉降的位置,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m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4、±0.000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局部层的建筑物以上的轴线传递,在建筑物±0.000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

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检测。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m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三)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m线)向

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5。

标高测量允许误差表5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四)内控制测量方法

零层板施工完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m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cm×15cm)。

内控点平剖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

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

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

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m线或结构1m线。

(1m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

10

H>60m

15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1)沉降基准点布设原则:

1)参照设计图纸。

2)布设的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

3)为了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沉降基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4)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观测精度。

5)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m,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

沉降观测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数量三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闭合差±0.6mm×n0.5。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的有关沉降观测点埋设规定进行沉降点的埋设。

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反映建筑物变形的参照点,应与变形体固结为一体,布设在能敏感反映变形的位置。

(3)沉降观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有关沉降观测的规定,结合当前世界先进测量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要求进行。

观测仪器采用DSZ3-A32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作业,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4)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封顶后应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五)沉降变形资料的提交

(1)垂直位移量成果表;

(2)观测点位置图;

(3)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

图;

甲方提供的坐标点AK1、AK2、AK3

(六)现场实际测量及控制

(见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