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033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3 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docx

专题03透镜第04期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泰州卷】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2016·江西卷】如图8甲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答案】B

【解析】

用放大镜所成的像应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应选B。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3..【2016·沈阳卷】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透镜;光的折射

4.【2016·张家界卷】今年是农历猴年,张家界市2016“猴年拍猴”张家界黄石寨主题摄影”活动正在进行中,某摄影爱好者看到如图温情一幕,立即举起照相机进行了抓拍,那么在底片上所成(  )

【答案】C

【解析】

凸透镜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制成的,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据图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故选C.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5.【2016·嘉兴卷】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答案】D

【解析】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6【2016·通辽卷】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答案】C

【解析】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曲度变大,对光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A选项正确;照相机照的相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应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B选项正确;光学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要小于凸透镜一倍焦距,D选项正确。

答案:

C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照相机原理;显微镜原理;放大镜原理。

7.【2016·宁夏卷】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监控摄像头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应选C。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8.【2016·日照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D.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9.【2016·天水卷】小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示可知,当物距为16cm时,像距也为16cm,此时物距为二倍焦距,可知焦距为8cm,故A错;当物距为12cm时,处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当物距为20cm时,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C错;物体和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会缩小,同时像也会变小,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10.【2016·云南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

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透镜;物态变化;声现象

11.【2016·毕节卷】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

A.大于60mm小于120mmB.小于60mmC.大于120mmD.等于60mm

【答案】A

【解析】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题意可知,镜头的焦距是6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60mm小于120mm,故应选A。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12.【2016·六盘水卷】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应选B。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13、【2016·赤峰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眼睛对光有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远视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透镜对光的作用

14.【2016·娄底卷】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示可知,当物距为4cm时,像距也为4cm,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与物距相等,故2f=4cm,则f=2cm,故A错误;由于2f=4cm,当u=3.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因此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物距u=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到8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15.【2016·黔东南州卷】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cmB.6cmC.9cmD.20cm

【答案】C

【解析】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6.【2016·绥化卷】下列物理现象或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动机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制成

C.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高压锅根据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原理制成

【答案】ABD

【解析】

A、发电机可以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重点是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电动机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原理制成,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照相机是利用了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高压锅根据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制成,可以更快地煮熟食物,故D正确.故选ABD.

【考点定位】能量的相互转化;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三、填空题

17.【2016·沈阳卷】在《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中,很多场景是由无人机在空中拍摄的.被拍摄的景物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  (填“实”或“虚”)像.当无人机下降时,地面相对于无人机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实;运动

【解析】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地面相对于无人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是运动的。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参照物的选择

18.【2016·柳州卷】目前,在许多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答案】倒立;缩小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19.【2016·北海卷】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  cm.

【答案】10;20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知2f=20cm,则f=10cm;当u>2f时,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所以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20cm。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20.【2016·东营卷】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

、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缩小;照相机

【解析】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1.【2016·荆门卷】有一种新型自拍神器(如图),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其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      .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      的实像.现使自拍神器远离自己,同步传播到手机上自己的像会变      .

【答案】凸透镜;缩小;小

【解析】

自拍神器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现使自拍神器远离自己,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四、实验与探究题

22.【2016·柳州卷】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3.【2016·东营卷】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

24.【2016·资阳卷】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烛焰S点的像S′.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25.【2016·北京卷】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

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

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答案】

(1)没有改变自变量“物体的高度”,改变了控制变量“物距”。

(2)步骤④改为:

将发光物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发光物体B及其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解析】

26.【2016·来宾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15cm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屏上能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____,应用这乙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答案】

(1)15;

(2)放大;实;(3)u<f;放大镜

【解析】

(1)因焦距指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此时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f=15cm;

(2)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当u=20cm时,则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从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u<f,并且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根据此规律可以制成放大镜。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27.【2016·株洲卷】(8分)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21所示。

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

(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蜡烛和光屏分别到凸透镜的距离;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

(填字母)

A.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蜡烛的像

B.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C.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答案】

(1)同一高度

(2)光屏、记录(3)B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28.【2016·包头卷】(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图5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5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3)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5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

【答案】

(1)10;

(2)放大;(3)发散;远离

【解析】

【考点定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9.【2016·沈阳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

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  (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答案】

(1)c;

(2)①光路图如下所示;②倒

【解析】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30【2016·呼和浩特卷】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  (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答案】物距;缩小;照相机;靠近

【解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因此探究问题应该是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物距的关系是什么;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

 

31.【2016·北京卷】阅读《可调式眼镜》回答40题。

可调式眼镜

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

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30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

图31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

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31甲所示。

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31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

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31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

为探究可调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

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S表示观察位置到树的距离,如图32甲所示;用D表示看到树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32乙所示。

图32

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

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

②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骤②。

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小京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表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2

-1

0

1

2

不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

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大小的物体

(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

(3)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

【答案】

(1)C

(2)C(3)AB

【解析】

考点:

眼镜的调节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