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051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docx

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

2018河北保定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题精选十一

(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632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杭州市)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

1.A【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史的典型事件。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扎实。

2.“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著作中。

(无锡市)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劝学篇》

2.C【解析】《学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命题立意】考查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

【错因分析】知识点的掌握有所欠缺。

3.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气质类型。

(杭州市)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3.C【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

★★★★

【错因分析】几种气质类型的掌握及应用上有所欠缺。

4.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苏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4.A【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

【命题立意】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

★★★★

【错因分析】对几种师生关系模式的理解不够明确。

5.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哈尔滨市)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5.C【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命题立意】考查三级课程管理的知识。

★★★★

【错因分析】新课程改革知识欠缺。

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长沙市)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目的的内涵。

★★★

【错因分析】对教育目的理解不当。

7.“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    )的观点。

(文昌市)

A.环境决定论    B.实践决定论

C.经验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7.D【解析】遗传决定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命题立意】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

【错因分析】对遗传决定论理解不充分。

8.《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    )的原则。

(太原市)

A.启发性    B.巩固性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8.A【解析】《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命题立意】这是启发法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集中体现。

★★★★

【错因分析】文言理解偏差或启发式教学理解不充分。

9.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南京市)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9.C【解析】纲要策略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理解及应用。

★★★★

【错因分析】对各种策略内涵的理解欠缺。

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玉溪市)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10.B【解析】略。

【命题立意】这是对班主任领导风格的考查。

★★★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南京市)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1.A【解析】班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

【命题立意】考查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

【错因分析】对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认识不够。

12.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杭州市)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2.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

【命题立意】考查几种测验的类型及特点。

★★★

【错因分析】对测验的内涵理解不清。

13.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与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3.D【解析】这是变式的释义。

【命题立意】考查变式的含义。

★★★

【错因分析】对变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14.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银川市)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14.B【解析】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的其他一切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这便是晕轮效应。

【命题立意】考查印象形成的几种效应。

★★★

【错因分析】概念区分模糊。

15.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晋城市)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15.B【解析】态度的改变首先源于认知上的失调。

【命题立意】考查态度几种成分的内涵。

★★★

【错因分析】对态度内涵的理解不够透彻。

16.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太原市)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6.D【解析】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的三个方面:

“固定班级”、“课”和“固定时间”。

【命题立意】考查班级授课制的内涵。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到位。

17.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合肥市)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7.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错因分析】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了解。

1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昆明市)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的影响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8.D【解析】学生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值得老师关心。

【命题立意】考查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

【错因分析】对影响班级管理的某些因素认识不到位。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    )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合肥市)

A.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C.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D.学校

19.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错因分析】知识面的拓展及延伸不够。

20.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南京市)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20.B【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机智的内涵及教师劳动的特点。

★★★

【错因分析】理解不透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验研究法的有(    )(长春市)

A.问卷调查        B.随机化现场实验

C.单一个案实验    D.访谈法

1.BC【解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属于调查法。

【命题立意】考查实验法的内涵。

★★

【错因分析】对几种研究方法区分不明确。

2.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杭州市)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2.ABE【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改革中的代表人物。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3.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湖州市)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    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3.ABCE【解析】认知结构是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命题立意】考查主要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错因分析】对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不够。

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株洲市)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E.指导自我教育法

4.ABCD【解析】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方法的类型。

★★★★★

【错因分析】对德育方法的掌握不到位。

5.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长沙市)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方法现代化  E.教育设备现代化

5.ABCDE【解析】除以上选项之外,教育现代化还包括师资队伍现代化。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错因分析】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不到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

(通化市)

2.简述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势。

(株州市)

3.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南京市)

三、简答题

1.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启发性原则的应用,属于常考题,考生要加强记忆。

★★★★

2.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命题立意】对新课程改革趋势的考查。

★★

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命题立意】泰勒的课程模式属于常考题,要加强记忆。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长沙市)

2.试论述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广州市)

四、论述题

1.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适当的过度学习;

(3)克服记忆的相互干扰;

(4)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5)采用多种形式复习。

(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命题立意】考查正确复习的方法。

★★★★

2.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内涵,招教考试中经常出现。

★★★★★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2分)

【材料】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

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

“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经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

“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

”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

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

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与人文色彩。

这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二)

(满分为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特殊形式是        。

(合肥市)

2.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基本途径是        。

(苏州市)

3.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指        、练习律和        。

(无锡市)

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

(南京市)

5.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          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文昌市)

一、填空题

1.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

2.说理教育法;教学

3.准备律;效果律

4.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1.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的本质。

★★★

【错因分析】对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当。

2.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2.B【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

★★★★

【错因分析】概念区分不明确。

3.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包括(    )(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途径,是考试热点。

★★★★

【错因分析】基础理论知识记忆理解不准确。

4.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杭州市)

A.教育方针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

4.D【解析】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

5.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九江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命题立意】考查现代学生观内容。

★★★★

【错因分析】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

6.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关系。

(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6.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

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

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

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命题立意】考察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

【错因分析】理解不透彻。

7.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    )(海口市)

A.确立评价目标      B.确定评价情境

C.控制评价过程      D.利用评价结果

7.C【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泰勒的教育思想。

★★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充分。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    )(南昌市)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8.A【解析】略。

【命题立意】这是学习迁移的应用。

★★★

【错因分析】对迁移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9.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    )(杭州市)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9.B【解析】这是学习策略的释义。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概念掌握。

★★★

【错因分析】概念理解不足。

10.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杭州市)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0.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察教育法规相关知识。

★★★

【错因分析】对教育法规了解不足。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学习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苏州市)

(    )

2.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不是一般人都有的。

(长沙市)          (    )

3.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实物直观。

(杭州市)                                                      (    )

4.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无锡市)(    )

5.认知方式有优劣之分,沉思型优于发散型,场独立型优于场依存型。

(晋城市)(    )

6.“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认识。

(太原市)      (    )

7.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太原市)                                                    (    )

8.强烈的爆发情绪与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是青年初期学生情绪的特征。

(晋城市)                                                      (  )

9.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湖州市)      (    )

10.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后来获得的信息比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哈尔滨市)                        (    )

三、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

3.√【解析】实物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教学活动,包括观察实物、标本、实习、实验以及教学性参观等。

4.√【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5.×【解析】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6.×【解析】这属于道德意志。

7.√【解析】略。

8.√【解析】略。

9.×【解析】班杜拉认为,学习是观察的结果。

10.×【解析】这叫近因效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昆明市)

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黄石市)

3.简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长沙市)

4.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合肥市)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上课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因为:

(1)上课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对教师来说,是他的思想、教学能力的反映,对学生来说,是掌握系统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反映,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是上课的准备,课外作业、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都是在上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内涵。

★★

2.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命题立意】考查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知识。

★★★

3.

(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