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083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docx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

30篇中国古代名著文学常识整理

课题

出处

作者

中心

1、曹刿论战

《左传》我国有名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叙述春秋时期各国重要史实。

左丘明:

相传是鲁国史官。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阐明了要取信于民及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2、橘逾淮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本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刻画了晏子的机智善辩,他凭着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

3、孔孟论学

《论语》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等著。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创始人。

被后世尊为“圣人”

1、反映人生经验不断积累

2、强调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3、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1、劝人自强不息。

2、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

3、读书要有批判精神。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孟子:

名轲,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主张“仁政”后人将儒家思想和成为“孔孟”之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公输

《墨子公输》,墨家的经典著作

墨子:

名翟,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课文记载的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反映了墨家反对侵略别国的“非攻”思想,表现了墨子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辞劳苦的可贵精神和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

6、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

名轲,战国时思想家,儒家代表。

孟子用类比的方式教导齐宣王,一名国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而后再是社稷,其次是君主自己

7、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秋水》

庄子:

名周,战国时哲学家。

宋人。

道家学派的代表。

本文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8、陈涉世家

《史记陈涉世家》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

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

本文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明了秦末农民起义是秦王朝暴虐统治的必然结果,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根据战国史实而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刘向:

西汉史学家。

本文讲述了邹忌没有接受别人的赞誉之词,有自知之明,能冷静思考,从中悟出深刻道理,劝谏齐王不要在赞美中陶醉,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并积极改正,才能修明政治。

齐王采纳了这一建议,果然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10、出师表

《诸葛亮集》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11、桃花源记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本文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12、周处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北朝人,文学家。

本文通过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历史上的英雄。

13、《陋室铭》

《全唐文》

刘禹锡:

自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一同参与“永贞革新”,一同被贬为司马。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14、黔之驴

《柳河东集》本文为《三戒》之一,另两篇是《临江之麋》、《永某人之鼠》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人。

长于写山水游记,因参与改革被贬永州写《永州八记》,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位高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15、小石潭记

《柳河东集》

柳宗元:

作者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派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16、捕蛇者说

《柳河东集》

柳宗元:

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17、《爱莲说》

《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哲学家,被后人尊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

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18、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积极推进古文运动,强调文须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的事例,揭示出其智能每况愈下是“不使学”,忽视后天教育的必然结果,作者在为方仲永惋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的学习。

19、醉翁亭记

《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20、卖油翁

《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欧阳修:

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和卖油温酌油两件事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1、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字希文。

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本文主要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22、黠鼠赋

《东坡全集》

苏轼:

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文章借老鼠凭诡计逃脱的事情,告诉人们:

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欺骗的原因。

23、记承天夜游

《东坡志林》

苏轼:

本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因此在描写承天寺夜游时月色美景的同时,抒发了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

24、核舟记

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

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本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25、卖柑者言

《诚意伯文集》

刘基:

字伯温。

明代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辅佐朱元璋,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借卖柑者的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讽刺元代末年政治黑暗腐败的现实。

那些在位的文武大臣,看似威严堂皇,实则庸劣无能,坐糜廪粟,欺世盗名,为害更大。

26、狼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

清代文学家。

本文写了屠户从遇狼、避狼、到杀狼的经过,生动揭示了狼的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细致的刻画屠户由惧狼到奋起杀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7、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板桥家书》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清朝书画家、文学家。

本文针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进行批驳,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28、问说

《孟涂文集》

刘开:

字明东,又字方来,好孟涂,清朝散文家。

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

文章主要论述了问的重要性。

提出了“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

29、登泰山记

《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

字姬传,清朝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本文记叙了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0、黄生借书说

《小仓山房文集》

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清朝文学家。

本文就黄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