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145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docx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H3C

 

企业网络设备选型测试报告

(H3C)

 

 

1前言

分公司网络设备平均使用年限已近6年,到了设备升级更新的阶段。

为确保分公司网络稳定、可靠,需要对分公司升级的网络设备进行提前测试;为分公司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2测试目的

通过对三家主流供应商,思科、华为、华三设备的测试,实现以下目标:

Ø掌握设备主要功能、性能、可靠性等主要指标,考察设备是否满足公司需求。

Ø对三家厂商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综合考虑可靠性、价格等因素为分公司网络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3测试环境

由于中心基础环境限制,三家厂商的测试设备根据中心的要求搭建在各自的实验室,通过公网提供测试入口;中心测试人员通过远程和现场两种方式进行测试。

3.1测试设备

测试选择思科、华三、华为三家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在满足分公司网络需求的前提下,选择三家同级别的产品进行比较测试;下表为华三参测设备硬件模块和软件版本配置。

厂商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模块

软件版本

华三

MSR5680

2

HMIM-4GEE,HMIM-24GSW

AC-PSR300,MPU-100,SPU-300

HMIM-2E1T1

Release0304P15

华三

SR6608

2

SAP-48GBE,FIP-240,RSE-X2

AC-PSR650,MIM-2GBE,MIM-8E1

HIM-1CPOS/STM1

Release3303P16

华三

F1030

2

Ess9310P12

3.2硬件配置

华三参测设备硬件配置如下表所示:

厂商名称

设备型号

高度

电源数

CPU

MEM

风扇数

存储

华三

MSR5680

5U

4可插拔AC/DC/PoE

机框双核2GHz,SPU-30032核1GHz

内存4G,SPU-300内存2G

1

内置CF卡512MB,外置CF卡4G

华三

SR6608

6U

2

RSE-X2双核1GHz,FIP-2408核1.5GHz

RSE-X2内存4G,FIP-240内存4G

1

Flash8M,内置1G的CF卡,外置可扩展CF卡接口

华三

F1030

1U

2

双核1GHz

4G

3

500G/1T硬盘

3.3网络拓扑

3.3.1网络测试拓扑

1、网络拓扑及地址规划如下所示:

2、网络路由域规划如下图所示:

4测试案例

4.1案例设计

测试主要考察的内容是参测设备能否满足分公司对于系统性能、功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测试案例主要分为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高可用测试和稳定性测试4个方面。

由于测试环境的限制,设备管理功能,包括和中心网管系统的兼容等内容不在此次测试范围内。

4.2测试结果

4.2.1功能测试

4.2.1.1IPSLA测试

案例编号

F01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IPSLA功能

测试对象

R1/R9

测试内容

测试IPSLA功能,结合静态路由使用,在15秒内切换到备份路由,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发起到“A”的长Ping。

2、R9配置到B的主用静态路由及IPSLA(R9和B之间加Hub)。

3、R10配置到B的备份路由。

4、关闭机构路由器与Hub互连的端口,观察R9上的路由变化情况,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

5、恢复连线。

6、从“B”发起到“A”的长Ping。

7、在R1上配置到A的主用静态路由及IPSLA(R1和中心路由器之间加入HUB);R2配置到A的备份路由。

8、中断中心路由器和R1之间的连线;观察R1上的路由变化情况,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

9、回复连线。

测试数据

从B上长pingA,在B上面做NQA,通过判断icmp报文是否可达来判断链路的连通性。

当检测到链路故障后,做路由切换,经过备用链路到达A。

测试结果

通过

4.2.1.2BFD测试

案例编号

F02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BFD功能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测试BFD功能,结合静态路由使用,在15秒内切换到备份路由,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发起到“A”的长Ping。

2、R9配置到B的主用静态路由及BFD(R9和B之间加Hub)。

3、R10配置到B的备份路由。

4、关闭机构路由器与Hub互连的端口,观察R9上的路由变化情况,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

5、恢复连线。

测试数据

从B上长pingA,在B上面做BFD检测链路状态。

当检测到链路故障后,做路由切换,经过备用链路到达A。

测试结果

通过

4.2.1.3OSPF路由协议测试-1

案例编号

F03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OSPF协议

测试对象

R1/R2/S3/S4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OSPF功能

华三

测试步骤

1、R1/R2/S3/S4运行OSPF协议,在一个路由域中。

2、将S3/S4的静态路由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

3、将R1/R2上的BGP重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

4、在R1/R2上检查/记录是否学习到S3/S4上重发布的静态路由。

5、在S3/S4上检查/记录是否学习到R1/R2上重发布进来的BGP路由。

测试数据

在中心的A设备上发布的BGP路由,可以在R1设备上学习到。

在R1设备上将BGP路由和本机配置的静态路由引入到OSPF中去,在OSPF邻居R2设备上可以学到这些路由条目。

在R1上通过配置路由策略控制,只将本地60网段的静态路由引入到OSPF中去,在邻居R2上学不到70网段的路由。

测试结果

通过

4.2.1.4OSPF路由协议测试-2

案例编号

F04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OSPF协议

测试对象

S7/S8/R9/R10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OSPF功能

华三

测试步骤

1、S7/S8/R9/R10运行OSPF协议,在一个路由域中。

2、将S7/S8的静态路由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

3、将R9/R10上的BGP重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

4、在R9/R10上检查/记录是否学习到S7/S8上重发布的静态路由。

5、在S7/S8上检查/记录是否学习到R9/R10上重发布进来的BGP路由。

测试数据

在接入的B设备上发布的BGP路由,可以在R9设备上学习到。

在R9设备上将BGP路由和本机配置的静态路由引入到OSPF中去,在OSPF邻居R10设备上可以学到这些路由条目。

测试结果

通过

4.2.1.5OSPF路由域加密测试-1

案例编号

F05

测试目的

测试OPSF路由协议的加密功能。

测试对象

R1/R2/S3/S4

测试内容

测试OPSF路由协议是否支持加密功能

华三

测试步骤

1、R1/R2/S3/S4配置OSPF协议,同时进行加密。

2、记录加密配置,及路由邻居状态。

测试数据

开始R1和R2可以正常建立OSPF邻居关系。

先在R2配置上OSPF认证,之后发现邻居消失,OSPF路由表学不到对端路由。

在R1上加上OSPF认证的配置后,路由状态和OSPF路由表恢复正常。

测试结果

通过

4.2.1.6OSPF路由域加密测试-2

案例编号

F06

测试目的

测试OPSF路由协议的加密功能。

测试对象

S7/S8/R9/R10

测试内容

测试OPSF路由协议是否支持加密功能

华三

测试步骤

1、S7/S8/R9/R10配置OSPF协议,同时进行加密。

2、记录加密配置,及路由邻居状态。

测试数据

开始R9和R10可以正常建立OSPF邻居关系。

先在R9配置上OSPF认证,之后发现邻居消失,OSPF路由表学不到对端路由。

在R9上加上OSPF认证的配置后,路由状态和OSPF路由表恢复正常。

测试结果

通过

4.2.1.7VLAN测试

案例编号

F07

测试目的

测试是否支持多个VLAN的划分

测试对象

S3/S4S7/S8

测试内容

测试是否支持多个VLAN的划分和SVI地址,15个以上,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四台设备,新建15个VLAN,并为每个VLAN配置一个SVI地址。

记录VLAN和端口的状态。

测试数据

在设备上可以创建多个vlan,并为每一个vlan配置一个svi地址。

测试了S3和S7设备,S4和S3、S8和S7设备款型完全一致。

测试结果

通过

4.2.1.8TRUNK测试

案例编号

F08

测试目的

测试TRUNK是否正常

测试对象

S3/S4S7/S8

测试内容

测试TRUNK是否正常,两台能二层打通、捆绑的TRUNK中断一条不影响业务。

华三

测试步骤

1、S3/S4用两条线捆绑成TRUNK,S7/S8用两条线捆绑成TRUNK。

2、在S3上ping在S4上的SVI地址,记录结果;在S7上Ping在S8上的SVI地址,记录结果。

3、在S3上ping在S4上的SVI地址,中断S3和S4之间互连的一条线,记录ping的情况。

4、在S7上ping在S8上的SVI地址,中断S7和S8之间互连的一条线,记录ping的情况。

测试数据

在设备上做二层聚合,长ping的过程中断开其中一条物理链路,不影响链路的连通性。

测试结果

通过

4.2.1.9基于策略的路由发布

案例编号

F09

测试目的

测试是否支持基于策略的静态路由重发布

测试对象

S3/S7/R1/R9

测试内容

测试是否支持基于策略的静态路由重发布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四台设备上配置带tag的静态路由。

2、将这些路由重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根据不同的TAG值分配不同的度量值,实现路由的主备确认。

3、记录主/备路由的状态。

测试数据

在路由器上配置不同tag的静态路由,将路由条目发布到ospf中去,可以给不同的路由条目分配不同的cost值。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0QoS测试

案例编号

F10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各种接口下的QoS测试

测试对象

R1/R9

测试内容

支持在MSTP子接口/MSTP口/ATM子接口/STM子接口/2MSDH口配置QoS,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1的MSTP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2、R1的2MSDH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3、R9的MSTP子接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4、R9的MSTP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5、在R9的STM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在R9的ATM口配置QoS,限制流量为2M

测试数据

R1的MSTP接口、2MSDH接口支持在接口下配置2M的限速。

R9的MSTP子接口、MSTP接口、STM接口和ATM接口支持在接口下配置2M的接口限速。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1MSTP接口的子接口配置测试

案例编号

F11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MSTP子接口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MSTP子接口,可以配置2个以上子接口,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9路由器上,电口MSTP总头上配置2个以上的子接口。

2、在R9路由器上,光口MSTP总头上配置2个以上的子接口。

记录配置情况。

测试数据

设备上支持配置多个MSTP子接口。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2STM-1模块配置测试

案例编号

F12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STM子接口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STM子接口,可以配置2个以上子接口,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9路由上配置2个以上的STM子接口。

2、记录配置情况。

测试数据

设备上支持配置多个STM子接口。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3ATM模块配置测试

案例编号

F13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ATM子接口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ATM子接口,可以配置2个以上子接口,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9路由上配置2个以上的STM子接口。

2、记录配置情况。

测试数据

设备上支持配置多个ATM子接口。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42MSDH模块配置测试

案例编号

F14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2MSDH模块。

测试对象

R1/R9

测试内容

验证是否是否可以配置2MSDH模块,能正常配置,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1路由器配置2MSDH模块。

2、在R9路由器配置2MSDH模块。

3、记录配置情况。

测试数据

设备上支持配置2M的SDH模块。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5EBGP路由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15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BGP协议能否正常行

测试对象

R1/R2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的BGP协议能否正常,正常运行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R1/R2和公司信息总中心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

2、R1/R2可以通过BGP学到信息总中心发布的路由;信息总中心路由器可以通过BGP学到R1和R2发布的路由。

3、记录下路由学习的状态。

测试数据

R1、R2和A设备建立EBGP邻居关系,并且可以通过BGP学到路由信息。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6iBGP路由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16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iBGP协议能否正常行

测试对象

R1/R2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的iBGP协议能否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R1/和R2建立iBGP

2、中断R1和信息总中心路由器的连线,检查并记录R2路由器上BGP路由的状态变化;检查并记录S3上到A的路由的下一跳变化。

测试数据

中断R1和信息中心路由器A的连线后,发现R2上路由的数量减少,S3上到A的路由下一条变为S4上的地址。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7VPN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17

测试目的

检查设备能否建立VPN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测试R9是否支持VPN功能,能建立VPN通道,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R9与机构接入路由器建立IPSecVPN,采用预共享密钥方式。

2、测试B地址可以通过VPN通道Ping通在R9上的IP地址。

3、记录VPN隧道情况,并记录Ping测结果。

测试数据

采用共享秘钥的方式,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8L2TP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18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L2TP隧道

测试对象

R9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L2TP隧道,支持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R9与机构接入路由器建立L2TP,采用预共享密钥方式。

2、测试B地址可以通过L2TP通道Ping通在R9上的IP地址。

3、记录L2TP隧道情况,并记录Ping测结果。

测试数据

R9作为LNS,R10作为客户端,可以ping通,并看到L2TP的隧道状态。

测试结果

通过

4.2.1.19VRRP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19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对VRRP协议的支持

测试对象

S3/S4/S7/S8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VRRP协议,VRRP切换小于15秒,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S3/S4上,选择与F5互联的VLAN,配置VRRP。

2、配置VRRP的主在S3上

3、从“B”向“A”发起长Ping

4、关闭S3

5、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检查S4上VRRP的状态。

针对S7/S8重复1-5步操作。

测试数据

在S3/S4上使用和F5互联的vlan配置vrrp,长ping后关闭S3,发现丢一个包即完成链路切换,满足测试要求。

测试结果

通过

4.2.1.20NTP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20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NTP协议

测试对象

R1/R2/F5/S3/S4/S7/S8/R9/R10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NTP协议,如设备能成功同步时钟,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信息总中心路由器作为NTPServer

2、R1/R2向信息总中心路由器同步

3、S3/S4向R1/R2同步

4、F5/F6/S7/S8/R9/R10项S3/S4同步

记录各台设备的NTP状态

测试数据

将R2位置的路由器设置为NTP服务器,打通全网的路由,可以看到所有设备均可以通过NTP完成时间的同步。

测试结果

通过

4.2.1.21NAT协议测试

案例编号

F21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NAT协议

测试对象

R1/R9

测试内容

测试设备是否支持NAT协议,

华三

测试步骤

1、在R1路由器上配置NAT转换将A转换成C,R2路由器也配置NAT将A转换成C。

2、在R9路由器配置NAT将C转换成A,在R10路由器也配置NAT将C转换成A。

3、从“B”发起到“A”的Ping测,及Telnet

4、记录B是否能Ping通A,记录B是否能TelnetA

5、中断R9和机构路由器的连线,使路由切换到R10;记录Ping丢了几个包,Telnet是否需要重新连接。

6、中断R1和信息总中心的路由器,记录Ping丢了几个包,Telnet是否需要重新建连。

测试数据

在R1、R2和R9、R10对接墙的接口上做NAT,将地址转换为外网地址,隐藏内网信息。

测试结果

通过

4.2.2性能测试

4.2.2.1吞吐量测试

案例编号

P01

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数据吞吐能力,能否需求

测试对象

所有网络设备

测试内容

测试这些设备组成的网络在吞吐量上是否存在瓶颈,能达到1000PPS,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向“A”发起压测。

2、在R1/R9的接口上记录数据包情况。

测试数据

路由器性能远超1000PPS,防火墙打大包吞吐量接近4G。

测试结果

通过

4.2.2.2防火墙并发连接数测试

案例编号

P02

测试目的

测试防火墙每秒新增连接的能力

测试对象

F5

测试内容

测试防火墙每秒新建连接的能力,达到每秒新增1000Session,通过测试。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向“A”发起连接。

2、通过软件或在防火墙计算每秒新建的连接,并记录结果。

测试数据

新建会话数30K,并发数2.5M。

测试结果

通过

4.2.3高可用测试

4.2.3.1电源冗余测试

案例编号

R01

测试目的

1、测试主/备电源冗余是否生效。

2、了解电源负载方式

测试对象

R1/R2/S3/S4/F5/F6/R9/R10

测试内容

1、主/备电源的有效性。

2、主/备电源的负载负载方式。

3、关闭任意一路电源,设备均能正常运行;被关闭电源负载的功率自动转移到正常运行的电源;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检查/记录两路电源各自的使用功率。

2、关闭A路电源,检查/记录设备状态及电源功率。

3、打开A路电源,检查/记录设备状态及电源功率。

4、关闭B路电源,检查/记录设备状态及电源功率。

5、恢复。

测试数据

R2双电源开始测试,可以看到双电源工作状态正常。

分别断开其中每一路电源,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F5从双电源开始测试,可以看到双电源状态正常。

分别断开其中每一路电源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R10从双电源开始测试,可以看到双电源状态正常。

分别断开其中每一路电源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其中R1和R2、F6和F5、R9和R10设备完全一致。

测试结果

通过

4.2.3.2引擎高可用测试

案例编号

R02

测试目的

1、测试主/备殷勤能否自动切换。

2、测试主/备引擎切换对网络的影响。

测试对象

R1/R9

测试内容

1、引擎主/备切换,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丢包小于5个;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向“A”发起长Ping,并确认B-〉A的数据流经过R1/R9

2、将R1的主引擎断电(可直接拔出)。

3、检查/记录R1是否可以正常登录,设备是否正常。

4、检查/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

5、恢复主引擎,检查/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引擎是否自动回切

6、关闭备引擎,检查/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7、恢复备引擎,检查/记录B到A的丢包情况。

8、对R9,重复1-7步。

测试数据

从B长pingA,数据经过路由器R1和R9。

将R1的主引擎断电,R1可以正常登陆,无丢包。

恢复主引擎,引擎不会自动回切,由当前的主引擎继续做主。

关闭被引擎,设备运行正常无丢包。

R9操作过程和结果与R1相同。

测试结果

通过

4.2.3.3网关切换测试

案例编号

R03

测试目的

1、通过手动修改参数,切换网关。

测试对象

S3/S7

测试内容

1、测试网关切换,通过修改参数抢占网关;切换时间小于9秒钟,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从“B”向“A”发起长Ping,并确认B-〉A的数据流经过S3/S7

2、修改参数,是S3与F5/F6互联的网关切换到S4

3、检查网关情况,记录网关是否已经切换到S4

4、记录在网关切换过程中,B到A的丢包情况

5、恢复网关到S3

6、修改S7参数,将网关切换到S8

7、检查网关情况,记录网关是否已经切换到S8

8、记录在网关切换过程中,B到A的丢包情况

恢复网关到S7

测试数据

修改参数,使防火墙上行的流量主走S4,在网关切换的过程中丢少量包。

修改参数使防火墙下行流量走S8,丢少量包。

测试结果

通过

4.2.3.4TRUNK中断测试-1

案例编号

R04

测试目的

测试TRUNK捆绑线路中断一路是否会影响业务

测试对象

S3/S4

测试内容

1、测试中断TRUNK捆绑中的一路,丢包小于3秒,测试通过。

华三

测试步骤

1、S3与S4用两条线路捆绑成TRUNK。

2、从S3上去PingS4上的地址,使数据经过TRUNK线路。

3、中断TRUNK中第一条线路,观察并记录丢包情况。

4、恢复第一条线路,观察并记录丢包情况。

5、中断TRUNK中第二条线路,观察并记录丢包情况。

6、恢复第二条线,观察并记录丢包情况。

测试数据

在trunk接口S3和S4上做链路捆绑,长ping对端地址并断开其中一条链路,无丢包。

测试结果

通过

4.2.3.5TRUNK中断测试-2

案例编号

R05

测试目的

测试TRUNK捆绑线路中断一路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