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62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docx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

 

学院:

文法与经济学院

班级:

行政管理1001班

姓名:

梅文全

学号:

201006116007

中国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却一直呈扩大趋势,人们的满意度没有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贫富分化更为加剧。

一方面,在少数人手中积聚了巨量财富。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目前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另一方面,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特别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未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65%下降到1997年的53.4%,2007年再下降到39.7%,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反映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突破0.4的警戒线以后继续攀升,目前已经达到接近0.5的畸高程度。

有句俗语讲:

“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年来贫富差距有所拉大。

正因为这种差距的内在和加大,中国平民大多有一种仇富心理。

一、何为贫富分化

贫富分化是指人们之间的财富出现了差距,财富是以货币来表示,贫富分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支配的货币出现了差别。

主要表现是:

 

  一是个人差距拉大。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机关报《中国信息报》透露,中国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2004年为0.47,二十年翻了一番。

贫富差别拉大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世界银行在《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部份国家2003年贫困及收入分配状况表,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47,除了个别情况特殊的国家外,远远高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一般发展中的国家。

例如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也是西方国家贫富悬殊手屈一指的国家,2003年基尼系数为0.408,而中国的基尼系数竟比美国高出9.6%。

  二是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趋势,有些地方增产不增收,使改革开放以来本已缩小的城乡经济差距又有所扩大。

  三是行业差距拉大。

近年来,金融、保险、外贸、邮电、交通、电力、烟草等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文化、教育、科研、采掘、勘探、纺织等行业收入明显偏低。

从工资统计上看,差距在1倍到5倍之间。

考虑垄断行业职工享受的奖金、劳务费等名目繁多的工资外收入和住房等非货币收入,那么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就更加明显。

  四是地区差距拉大。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已接近或超过6:

1。

东南沿海地区与贵州、甘肃省等省份的差距更超过9倍以上。

二、贫富差距为何加大

中国搞过平均主义,而且从古至今,多少有志之士为之前赴后继。

最著名的一次平均主义就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在上世纪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在占八成农民人口的中国,天朝田亩制度这种理想主义是极有市场的。

所以,建国之初,农业合作社实行的是按劳动日分配的“一年两次预算,年终结算”的按劳分配制度。

具体是合作社根据劳动力的强弱,熟练程度高低等具体情况逐日记载工分,年终按工分总数进行决算分配。

人民公社建立后,这种分配制度很快就被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所取代。

在城市,从1952年开始全国实行“工资分制”,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企业管理人员实行职务工资制。

1956年改工资分制为货币工资制,企业按行业统一规定技术等级工资。

此后问题随之出现:

“铁公资”低级差,多劳不能多得,平均主义倾向越来越突出,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事实上完全消灭了贫富分化也不一定是好事。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分配制度开始发生某些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

在农村,开始实行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由于实行了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这意味着我们已把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在城市,主流分配制度依然是按劳分配。

但具体执行情况开始有某些变化。

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内部已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开始有了奖金和计件工资等等,虽然带有很大程度的平均主义色彩。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政策,城市里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因此也就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

如按产权分配、按经营权分配等等。

在这些经济的配合下,整个社会经济开始出现了繁荣,人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分配制度下,资源的占有量极大程度的决定了一个人或团体拥有的财富的量,不论这种资源是物力、财力或人力,自然资源或社会资源。

1、个人差距

个人差距的区分是极大的,个人占有资源不等、受教育程度不同、社会层次不一等等都能导致个人财富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引入分配领域,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是不可避免的。

在市场发达国家,基尼系数大多在0.3—0.35之间,表明收入分配状况基本合理。

而发展中国家的基尼系数普遍都大于0.4,表明收入分配不尽合理。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全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城市为0.16,农村为0.26,这说明,70年代末的我国是个人收入差距非常小的社会,可以用“平均主义”来形容当时的分配状况。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公布的数字,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34,这说明,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被打破,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也就自然产生了。

特别是允许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和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收入分配调控政策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不可能自发调节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政府在二次分配中进行调控干预,以保证分配公平。

近年来,党和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但目前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配套,特别是执行力度不够。

比如,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还不是很有效。

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

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对某些“灰色”和非法收入缺乏有效约束监管,导致一些行业或个人获得高额收入,扩大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

还应注意到,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甚至随意压低、克扣、拖欠工人工资,使部分劳动者收入持续偏低。

2、城乡差距

收入差距扩大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收入差距扩大,看起来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它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更加显现出来而已。

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可能感觉收入差距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小,但如果城乡居民之间比较,收入差距是很大的。

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34,城市为0.37,农村为0.411。

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经济获得蓬勃发展,但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发展起点的不平等,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3、行业差距

 根据2009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证券业的工资水平比职工平均工资高6倍左右,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这一差距又扩大到15倍。

如果把证券业归到金融业一并计算,行业差距也高达6倍。

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行业收入差距,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2006-2007年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日本、英国、法国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

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已经超过巴西。

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编辑出版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8)》分析认为,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是靠各类特许经营权获得的。

再深入分析还有资源税、资源产品价格等问题。

打破行政性垄断,合理调整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以及推进与此相关的资源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当然是政府的责任

4、地区差距

收入差距扩大,还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区域发展整体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地域优势差异、政策倾斜等原因,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愈加明显。

由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基数低,尽管从长期看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但短期内绝对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

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两地占全国总人口的2.2%。

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8%。

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

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

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6.3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

如下图所示:

地区差距原因是多样的,有历史原因、教育原因、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原因等

三、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显然是我国当前存在的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

无须讳言,当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化解这种社会矛盾的手段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行政手段更是少之又少。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一)、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效率优先,注重社会公平。

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在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坚持“各种生产要素参加分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起点、机会、过程的不公平。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关乎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会影响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让普通劳动者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调整利益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必须以追求起点和过程的公平为重点来进行分配制度改革。

2、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是解决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惟一有效途径。

目前的改革分配制度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积极扩大就业。

三是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时期。

  1、从无到有,优先解决制度缺失问题。

  2、从窄到宽,逐步扩大覆盖面。

3、从低到高,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4、从分到合,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统筹。

  5、实现精确管理,提高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进程,加强对公有制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保证企业资金、利润不流失。

  2、打破行业垄断,尽量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创造一种平等竞争的环境。

  3、尽快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搞好社会救济、扶贫和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工作,适当提高救济标准,逐步扩大救济面,保证低收入或无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条件。

  4、引进投资,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5、适当增加居民收入,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之间的矛盾。

(四)、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使财政向社会薄弱环节倾斜

  1、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首先,应扩大教育支出,特别是在农村应率先实行免费教育,并相应地改革现行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其次,改革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按照“转变乡镇行政职能,精简乡镇行政机构,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思路。

第三,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方法,科学使用扶贫资金,变“输血”为“造血”。

第四,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征税规模,保证国民经济高效良性发展。

  2、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的渠道,中央财政的钱如何按各地的实际情况分配下去,得到一个有效率的政策结果。

  3、以个人所得税为生活保障制度的专项财源。

  

(1)、以社会平均收入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线或称“"税负线”;

 

(2)、收入越高,税负越高,其税负占其收入的比例呈加速增加。

  (3)、收入在贫困线与“"税负线”之间的公民免交个人所得税。

  (4)、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则可以从政府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得到补偿,使他们的总收入超过贫困线,这就是社会救助。

(五)、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主要措施是:

一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要调整鼓励出口的政策,控制净出口的规模;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标准;四要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扩大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五要鼓励依法创业和投资,保护各类合法收入;六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资料来源:

1、XX百科

2、吴敬琏《分配改革不能止于抑富扶贫零散措施》,国务院扶贫办;

3、方志远《重视民生,顺应民心》(《北京民进》2008年第2期) 

4、杨山田《对新中国分配制度五十年的回顾与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02期)

5、宋晓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 跃居世界之首 (3)》(2011年02月《经济参考报》 ) 

6、崔红娟《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

7、常鹏宇,张信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8、徐桂英 吴顺宝 李树航《关于个人收人差距及其调节》

9、胡军《科学分析分配制度问题 客观看待收入差距》

10、尹蔚民《从五方面构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1、贾令伟《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12、图片来源:

XX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