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39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docx

心理学讲稿之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分别从种系进化和个体发展两个角度展示了心理发生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心理的本质。

最后分析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的内涵。

教学重点:

心理的实质,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分类。

教学难点:

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辨析以及学习的内涵和各学派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课时:

8

具体内容:

同其它任何现象一样,心理现象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历程。

要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应先理解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从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群体的角度和个体的角度进行探讨。

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理基础,要理解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基础,就必须要懂得脑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心理的反射机制等等。

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并受制于多个因素,如何辨证地看待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为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的一个内容,学习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有那些特点呢,传统的理论流派对学习的看法如何呢?

这是本章的另一个需要探讨的内容。

本章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心理的实质

二是个体心理的发展

三是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第一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既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搞清心理现象的本质就显得十分必要。

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各种心理现象的深刻理解,而且也会使人们在研究或对待心理现象时不致迷失方向。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一、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特性

世界是物质的。

心理现象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

它是物质长期进化的结果。

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反映是指一种物体在其它物体相互作用时能留下外部影响的痕迹并对它作出回答的功能。

随着物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物质的反映形式也相应地又低级向高级发展。

高级的反映形式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发生的前提,包含着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又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而不同与低级的反映形式。

当有生命的物质出现时,其反映形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在生命物质进化的阶段上才产生心理这种新质的反映形式。

随着生物的进化,就出现了动物的反映形式,即心理。

而且随着动物演化阶梯的发展,动物心理也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同阶段。

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感觉、知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知觉、具体思维等等。

)狗、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反应等。

动物的这些反映形式为人的心理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人的心理、意识是与动物反映形式根本不同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虽然是进化链上最高级的一级,但它依然是物质的特性。

(二)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心理内容是指来自于客观世界,被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

心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关系在头脑中的模写、映象或近似的反映。

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的内容不来源于外部现实,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存在着客观的原因。

心理和现实具有一致性、异质性。

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的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人不仅存在着生理遗传上、发展成熟上、需要动机上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而且还存在着当时心理状态上的差异。

因此,无论哪种客观事物的作用总是通过其内部特点而折射出来的。

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由于其内部特点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都可能各不相同。

同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纯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点而折射出来的。

由于主体内部条件的不同,同样的外部影响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的反映。

这都说明人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性。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1.神经元: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2.神经系统的构造人体内的神经元,其胞体集中在脊髓或脑中,其轴突聚集成束,伸到身体的各部分,它们分别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躯体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脑神经分布于人的头面部,脊神经分布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它们的功能是在中枢神经与皮肤、肌肉、关节等组织之间传递信息;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主要分布于人的腺体、内脏和血管,正常情况下保持内脏相对平衡和有节律的新陈代谢,如呼吸、心跳、消化、排泄、分泌等等。

当然内脏活动一般不由意识直接控制,并且也不在意识上发生清晰的感觉,因而,植物性神经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许多活动中具有拮抗作用,又是相辅相成的,如当机体需要应付紧急情况时,交感神经产生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高,呼吸加深变快,瞳孔扩大,消化减慢等,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副交感神经具有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如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变缓,消化系统活动增强等,使肌体保持必要的休息。

正是由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制约,使得机体有张有弛,保证了机体活动的正常进行。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脊髓位于脊椎管内,它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

其作用有二:

一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递到脑,脑经过分析综合后作出决定,发放指令通过脊髓作用到相应效应器上;二是它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膀胱反射等等。

脑包括脑干(含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

延脑(即延髓)下接脊髓,上接脑桥,其功能有:

①它是将来自头部皮肤与肌肉、味觉、听觉、平衡觉和躯干的感觉信息传递到脑的中转站;②具有许多重要的中枢,支配呼吸、心跳、排泄、吞咽、肠胃等重要生命活动,因而又有“生命中枢”之称;脑桥在延脑和中脑中间,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作用;中脑是人的视听中枢所在地。

间脑,顾名思义在脑的中间,它的大部分被大脑所覆盖,它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皮层下的感觉中枢,所有信息(除嗅觉外)的传递均在此交换神经元,经过丘脑的选择加工后,然后再传至大脑,中转站;下丘脑的机能非常复杂,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它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是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与觉醒和睡眠有关,还是情绪中枢。

间脑和大脑皮层之间形成许多回路,是一个整体,互相促进、抑制,共同调节各种心理活动

小脑在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3.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动的基础。

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神经的信息进行正合加工以后,再由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支配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当然反射活动不可能这样简单,否则人类精确复杂的活动是不可想象的。

当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活动后,反射并不就此停止。

效应器的反应动作成为有机体的新刺激,又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并传向中枢。

这个过程就是反馈。

所以,反射的结构不仅是一段弧,且是一个环。

这样机体活动才准确、完整。

当然还有一些方面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如传入通道的问题(特异系统和非特异系统)、传出路径(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等等。

(二)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根据产生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其神经通路是固定的、与生俱来的,对个体而言不学而会。

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朝向反射、有食反射等等。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枢,其特点是快速和不随意。

无条件反射可以因第一个反射的反应成为第二个反射的刺激,而形成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在种系发展中一旦被固定遗传下来,就会成为机体的本能活动。

无条件反射和本能活动是机体生长和发展的先天基础。

2.条件反射

有机体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建立的基本条件是,无关的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操作条件反射

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

可以建立无数级;有第二信号系统。

反射活动中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有关;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

两者作用相反,相互依存。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高级神经活动兴奋的过程。

有时随环境条件的变化,条件反射会减弱或消退,这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

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

无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

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是外界新异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

超限抑制由相对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

在一般情况下,条件反射量会随条件刺激的强度而增加,但条件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射量开始下降,最后到零。

这是因为条件刺激的强度超过了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皮层的细胞由兴奋过程转为抑制过程。

超限抑制使皮层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损伤,因此又叫保护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

又称内抑制,是在后天的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的。

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消退抑制是由于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抑制。

它使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抑制,从而造成条件反射减弱或消失。

但此时的抑制不等于完全消失。

消退抑制后,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反射可不同程度恢复。

若得不到强化,很快又一次消退。

消退单位速度取决于条件反射建立的牢固程度。

分化抑制是指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刺激物不予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在条件反射初期,机体对刺激缺乏精确分辨的能力,常常出现泛化现象。

多次强化之后之后,泛化现象逐渐消失。

分化抑制是机体辨认活动的重要基础,使得机体有可能对环境进行精确分析,作出准确的反应,具有巨大的生物学意义。

(三)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人的大脑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左右,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级、最重要的部分。

结构大脑由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球所组成,纵裂底部由胼胝体相连,胼胝体主要传递两半球之间的信息。

大脑的两半球表面覆盖有一层灰质,即大脑皮层,表面有许多凹进和突出,分别称为沟和回,所以表面积大大增加,其中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它们将大脑两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部分。

(三沟四叶)

功能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的由来;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从大的划分有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

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感受区接受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身体各部位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它在感觉区上的投射面积,手、舌、唇的投射面积最大,视觉区位于枕叶内,听觉区位于颞叶。

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布洛卡区、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

联合区的主要功能为信息的整合加工。

大脑两半球的结构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从结构上看,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一般说来,两半球协同活动;但语言功能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定位于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大脑的结构功能还有许多尚未清楚之处,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三、人的心理的能动性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人脑的机能

特点:

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自我认知、情感、态度、意志

思考:

一、阐述问题的角度是什么?

二、何谓元认知?

三、人的意志的性质。

四、研究无意识的意义。

第二节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探明其基本规律、年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不仅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课题,更是教育工作者依据正确的发展观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心理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广义:

从受精卵到死亡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狭义:

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是个体心理发展不断精确(分化、专门化、随意)、主动、深刻、稳定的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质要素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方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头尾原则、离心原则

稳定性和可变性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报道,当代儿童在心理上较30年前儿童早熟2年,10多岁儿童每隔10年身高增加1吋;儿童智力的发展,1972年的常模测定比1960年普遍提高智龄6个月左右。

稳定性表现在:

①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②发展的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不均(平)衡性个体不同的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三)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综合主导活动、智力和个性特征,将个体划分为如下阶段: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岁—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8个阶段。

年龄特征: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涵义:

①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

②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所以,不存在一个古今中外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是每一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

概念:

指子代从亲代继承而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

意义:

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二)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印度狼孩

环境决定论华生

教育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主导作用

教育与心理发展相互依存,关系密切。

1.发展性

2.有限性(教育万能论:

家教者)

3.间接性中介是学生的积极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4.适宜性(因材施教)

三、成熟与学习对准备的影响

准备是使某一行为成为可能的身心条件

(一)成熟与学习

格塞尔爬梯实验:

成熟后的学习更为有效,年龄越小,成熟的影响越大;生理机能主要受成熟制约,智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态度、社会性的发展主要受学习的影响。

(二)学习的最佳时期

印刻现象: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刚刚出壳的幼鸟,如小鸡、小鹅,会把它们出壳时几小时(20或13小时)内看到的活动对象(人或其它东西)当作象母鸡(母鹅)一样紧紧尾随。

这种现象仅在极为短暂的关键期内发生,若错过了这段时间,便很难再学会此类行为,这个时间是幼禽认识并追随母禽的关键期。

称之为“印刻”,印刻是在接受外界刺激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经验形成的,它是一种学习,一种特殊的学习。

错过了这个时刻则不能发生。

哈洛的罗猴实验:

把刚出生的罗猴隔离在一间特制的房子里,这里一切光线、气温等都得到控制和调节,食物与水是自动供应的。

所有的物质需要都得到满足。

但就是在这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被剥夺了与其它任何动物的任何接触。

如果出生后头60-90天被完全隔离,其社交行为不受严重影响;如果长达6个月,社交行为不正常,但所受损失在进入猴群生活一段时间后,仍可补偿;经过6半年或一年放出来与其它正常条件饲养下的猴子在一起,显得特别恐惧、畏缩,对攻击不能自卫,在这些猴子身上看不到任何“社会性游戏”;如果达2岁,其以后的社交行为就不正常,而且所受的损害无法补偿。

也就是说,恒河猴出生后的第四个月至2岁是它们获得正常社交能力的关键期。

后来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概念引入儿童行为学习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

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指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结果:

如果视17岁孩子的智力是100%,那么3岁的时候已经达到30%,8岁以前已经到达80%。

当然,儿童的行为学习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的学习不同,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力经过补偿性学习仍能可能获得,只是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节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历来都很重视如何“教”的问题,近年来也已经日益关注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学习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什么是学习呢?

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中的是如何界定学习、分析学习的呢?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其内涵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所不同,例如,我们常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英雄模范事迹”等,这些一般都是指人类的行为的改善。

而在学习理论中所讲的学习,不只是指人类的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它泛指有机体因经验而发生的行为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改变后的行为比原来的行为更可取。

目前比较权威得到公认的是鲍尔与希尔加德在《学习理论》提出来的:

“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力的变化。

通俗地讲,就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理解:

第一,学习是有机体通过观察、听讲、思考、练习等途径获得个体经验,从而表现出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也就是说,光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

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从不会骑到学会,这里有学习。

以后仅仅重复这个动作,这种重复的活动或练习就不是学习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造成的,成熟、疾病、疲劳、适应、药物所带来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

如婴儿两个月内的行走反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同学生病后的举止;成熟所导致的变化不是由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是后天习得的;而适应、疲劳、疾病、药物等带来的变化是暂时的,条件变化或经过适当休息,这种暂时性变化就会迅速消失。

第二,学习过程的有意和无意性。

第三,学习所带来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比如态度、兴趣、缄默性知识等等的学习。

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第四,学习的结果的积极与消极。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

学习是活着的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习的能力明显地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提高。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有机体适应环境有两种方式:

一是先天决定的反应倾向。

这是每一物种固有的本能,如人类婴儿和其它哺乳动物生下来就会吃奶。

但这种先天的本能适应的环境非常有限,有些物种因适应不了迅速变化的环境而灭亡。

人类婴儿与初生的动物相比,相对来说,独立能力低,天生的适应能力也低。

但是人类却有动物不可比拟的适应能力。

这是因为有机体还依靠另一种方式即学习适应环境。

学习适应环境的特点是迅速和广泛的。

本能的变化需要千万年的演进,而学习带来的变化有时只需要几分钟。

所以,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心理学上在研究个体的心理或行为时,经常参照动物、婴幼儿、有障碍的成年人的研究。

学习积极、主动

借助于言语的学习程度更深

学习的内容广泛

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中,以言语为中介,通过思维,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目的性和计划性

教师的指导学习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

集体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四、学习的分类

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

为了研究的方便,许多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目的和标准试图对学习进行分类。

(一)在我国影响较广的是我国心理学家潘菽的分类,他主要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依据学习的内容及结果划分的,

(1)知识的学习,

(2)动作技能的学习,(3)智慧技能的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这个分类在通常的教育工作中常被采用,比较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加涅的学习分类

1.1970年,加涅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由简到繁,由低到高,把学习分成8类,顺次排列成一个层次。

低级学习向高级学习发展,高级学习要以低级学习为基础。

这8类学习是: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语言的联合;(5)多重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

2.1977年,加涅依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成5类:

(1)言语信息(言语技能);陈述性知识存储于记忆中,能够再现。

(2)智力技能(智慧技能);使用符号(包括字母、数字、词语、图片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分成四类:

由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层级关系:

 

图加涅的智力技能及其层级关系

(3)认知策略;指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成分。

它是一种对内调空的能力,而智慧技能是一种对外办事的能力。

(4)动作技能;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能力。

其中含有认知成分。

(5)态度。

情绪情感的反应。

是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

对人际关系、活动、社会的态度。

不与行为直接相练联系,但它影响着学习者对事、物、人的行动的选择。

(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奥苏贝尔是一位认知心理学家,他的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

他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非人为的、本质的联系)。

接受的与发现的,机械的与有意义的,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但在教育界往往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等同。

把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等同,因而在实践中带来了许多混乱。

“有意义的与机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