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268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docx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四

走近细胞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2014年8月,埃博拉病毒(RNA病毒)肆虐非洲。

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埃博拉病毒肯定含有C、H、O、N、P元素

B.埃博拉病毒可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

C.获取大量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

D.埃博拉病毒繁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埃博拉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一定含有C、H、O、N、P元素,A正确。

埃博拉病毒含有特定抗原,所以可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B正确。

一切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利用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所以不能将埃博拉病毒直接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C错。

病毒的繁殖过程都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及其组成、繁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

C.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B

【解析】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特征,A错误;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精子具有细胞结构,D错误。

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解析】A.好氧细菌虽然无线粒体,但是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同样能够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C.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即为酶提供了附着点,又能够将细胞内部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4.4.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及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答案】A

【解析】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

5.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酵母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作用

C.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答案】D

【解析】AIDS的病原体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A错误;酵母菌细胞中有线粒体,B错误;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C错误;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6.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B.目镜上C.镜筒中D.材料中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A错误;

B、由于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同时又不在物镜上,因此可能在目镜上,B正确;

C、异物不可能存在于镜筒中,C错误;

D、由于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即不在材料中,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

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

7.酵母菌、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

A.是原核生物

B.以DNA为遗传物质

C.能有氧呼吸

D.有核糖体和内质网

【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是原核生物,A项错误;酵母菌、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项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生活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项错误;酵母菌、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有核糖体,但醋酸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内质网,D项错误。

【点睛】

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1)化学组成:

组成细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2)结构: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遗传物质: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

(4)能源物质:

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5)增殖方式:

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8.酵母菌与蓝藻都具有

A.细胞膜B.线粒体C.叶绿体D.成形细胞核

【答案】A

【解析】酵母菌和蓝藻分别属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细胞膜,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9.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

甲型H5N1、甲型H9N2、甲型H7N7。

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是一个有机体,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B.禽流感病毒经细胞分化产生多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

C.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其遗传物质为核酸

D.病毒一般体积比细胞小,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

【答案】C

【解析】禽流感病毒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禽流感病毒经基因突变产生多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B错误;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其遗传物质为核酸RNA,C正确;病毒一般体积比细胞小,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才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D错误。

10.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p”,那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

A.bB.dC.pD.q

【答案】B

【解析】显微镜下的像是的倒立的,所以应该看到的是d,B正确,A、C、D错误。

11.(2014秋•临沂期末)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虎克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A错误;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

C、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C.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D.酵母菌是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硝化细菌中没有线粒体,但它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核糖体,它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B正确;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的区别

13.下列事实,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草履虫可以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乙肝病毒必须依赖肝细胞才能繁殖后代

D.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答案】A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未体现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进行呼吸和运动等生命活动,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C正确;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说明遗传等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14.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又叫蓝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蓝藻细胞中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D.蓝藻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

【答案】B

【解析】蓝藻又叫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A正确;蓝藻细胞中无细胞核,但是有核糖体,B错误;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D正确。

15.虽然不同细胞在形状、大小上千差万别,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以下关于细胞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组成:

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完全相同

B.结构: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遗传物质:

都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能源物质:

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并非完全相同,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B错误;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生物的共性,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方面的知识,解题关键要能够识记细胞根据细胞核的有无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知道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类型的细胞的结构有区别。

1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虎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答案】C

【解析】解:

A、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A错误;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未揭示多样性,B错误;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错误.

故选:

C.

17.(2015秋•定州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禽流感病毒可以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A错误;

B、病毒虽然无细胞结构,但是无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B错误;

C、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和繁殖后代,C正确;

D、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RNA,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烟草花叶病毒.

18.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的多样性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19.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使用的是凹面镜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没调节好低倍镜或者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光镜与视野的亮暗有关,与物像的清晰与否无关,A错误;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说明这与标本切得厚薄不均有关,B正确;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部分细胞较清晰,说明不是细调节器的问题,C错误;显微镜的物镜损坏时,应该观察不到物像,D错误;答案是B。

考点: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若把细菌细胞搅碎,细胞就会死亡;若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

A.搅碎细菌和病毒改变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两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两者的结构具有一致性

D.两者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搅碎只能破坏它们的结构,病毒被搅碎后化学成分不变,A错误;细胞的死亡和病毒失去活性是由于结构的破坏,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关,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两者的结构不具有一致性,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搅碎细胞和病毒,都将使得它们失去活性,说明生物体只有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确。

21.2017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H7N9疫情防控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H7N9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下列关于H7N9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H7N9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组成其核酸的元素是C、H、O、N

D.H7N9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C

【解析】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H7N9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正确;组成其核酸的元素是C、H、O、N、P,C错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活,故H7N9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考点:

病毒的结构特点

点睛:

解题关键点是确定H7N9的生物类型,其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且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不能独自繁殖后代,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

22.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下面哪一项不是其要点

A.—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生产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答案】D

【解析】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A正确;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但是并没有说明是怎么产生的,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的内容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23.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答案】D

【解析】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B正确。

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命名者和发现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

(1)意义: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也属于生物

D.细胞只能来自细胞分裂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D正确.故选:

C.

25.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与组成牛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小麦缺少器官层次

C.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高倍显微镜使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等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知道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能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A错误;与组成牛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小麦缺少系统层次,B错误;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C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点睛】易错知识点拨: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比细胞小的病毒、分子或原子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显微镜所呈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装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偏离的方向一致。

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可理解为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中仅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上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

你认为操作顺序是否正确?

如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

(3)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将是。

(4)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遮光器的光圈最小的一台是。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5)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2中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6)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为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以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度或宽度100

(2)不正确①制作装片→转动5下降镜筒→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3)q(4)C(5)C(6)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解析】

(1)如果8转换器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上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长度或宽度是物体的10x10=100倍。

(2)显微观察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制作装片→转动5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5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4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

(3)显微镜所呈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将是q。

(4)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遮光器的光圈最小的一台是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组合,即目镜5×和物镜10×。

(5)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长度或宽度越大,视野越暗;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2中A、B、C、D所示,其中C的放大倍数最高,因此其视野最暗。

(6)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为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降低视野亮度,即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也可以较为清楚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

【考点定位】显微镜使用

【名师点睛】易错易混知识:

1.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

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视野中物像与标本移动的关系:

如视野中的某观察物像位于左下方,若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

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3.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

项目

镜头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27.如图分别是蓝藻(A图)和衣藻(B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B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_性。

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_________,由此看出细胞具有_________性。

(2)蓝藻有很多种,水体富营养化,淡水中出现的“_________”现象就含有很多种此类生物。

(3)蓝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物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C图所示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它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5)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6)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

【答案】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统一性有核膜差异性水华叶绿素藻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