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485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docx

企业管理创新信管专业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企业管理创新

姓名:

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经济信息管理

指导教师:

000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8-12-20

完成时间:

2009-11-02

2009年11月02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6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7

答辩过程记录表…………………………………………………8

 

课题企业管理创新

一、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2管理创新的内容

2.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2.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降低交易成本

2.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2.4提升企业竞争力

3.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所取得的成果

3.1总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3.2企业开始具有市场意识和战略观念

3.3管理组织形式呈多元化发展

3.4“人才强企”成为企业共识

4.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管理观念存在的问题

4.1.1现代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4.1.2缺少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

4.1.3观念定位不当,引起企业经营管理的挫折甚至失败

4.2战略的非科学性缺陷

4.2.1企业战略缺乏对环境长期适应性

4.2.2企业忽视对核心能力的培养

4.2.3企业战略缺乏价值创造观念

4.3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4.3.1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育不全,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职业经理人

4.3.2企业领导组织结构不规范

4.3.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4.4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4.1体系残缺

4.4.2层次不清

4.4.3不重视职工的主体作用

5.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5.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5.1.1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

5.1.2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5.1.3树立“能本管理”的观念

5.2制定科学的企业战略,精心调研,设计出可行的创新方案

5.3规范组织结构

5.3.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5.3.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适应性

5.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5.4.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5.4.2推行全员创新

总结

二、内容摘要

现在是改革和创新的年代,我们的企业管理更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成功,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本文探讨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三、参考文献

[1]茼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曹志坚,曹建新.论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信息处理及其纠偏作用[J].经济管理,2003,(4).

[3]雪莉.领导改革矩阵:

企业组织变革成功因素分析[J].经济管理,2002,(20).

[4]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蒋景楠等.现代企业管理.成都: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企业管理创新

00000000

中文摘要:

现在是改革和创新的年代,我们的企业管理更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成功,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本文探讨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管理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 能本管理

0.引言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概念。

按照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涉及到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念与思维方式创新、制度与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与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等,由此构成了具体的管理创新体系。

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不创新就等于灭亡。

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1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管理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其次,环境的动荡、竞争的激烈和顾客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竞争,比竞争对手以更快速度响应顾客全方位的需求,这就不仅要求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必须以此为中心进行全面、系统、持续地创新。

国外的许多创新型企业,如微软、惠普、3M、三星等,以及我国少数领先企业,如海尔、宝钢等,都已开始了转向创新管理新范式的实践探索。

例如,韩国三星近年来实施TPI/TPM(全员劳动生产率创新/管理),使得自身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宝钢近年来开展了“全员创新”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2管理创新的内容

  就其内容来说,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观念的创新、战略管理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人力资源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

2.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2.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

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

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2.2降低交易成本。

“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2.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管理层级制,“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

”,即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而且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2.4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更新管理观念、改善组织结构、创新企业制度、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促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3.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所取得的成果

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许多企业认识到实施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实施管理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3.1总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注重借鉴和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已由被动管理转为自主管理。

多数企业在应对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挑战中,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基础管理在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国际化经营能力得到提高;部分企业管理信息化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等。

3.2企业开始具有市场意识和战略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得到加强,企业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目标、体制、组织、方法和手段在向市场经济贴近,企业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开始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对市场现状的分析,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

战略管理逐渐得到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与理论己经初步扎根于企业内部,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日益增强,重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开始把培育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战略的重点。

04年调查显示,国内62.82%的企业有经营战略,68.72%的企业能够根据经营环境和执行情况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

而且分别有11%左右的企业分别应用低成本领先战略、产品服务差异战略、目标集中(或称专门化)战略等取得成效。

3.3管理组织形式呈多元化发展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集权型的直线职能制还处主导地位,一些企业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新型组织形式,管理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少数企业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实施作业流程重组等创新方式。

3.4“人才强企”成为企业共识

当前,许多企业已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06年调查,约42.21%的企业制订了人力资源规划并与其经营战略相结合,并能按规划正常实施;68.33%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与再教育上设有专门机构并且有定期的培训计划;71.13%的企业有明文发布的奖惩制度,并能按制度正常执行。

4.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清与国外现代企业管理的差距,从而指出我国企业管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对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企业国际化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1管理观念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厚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30年来,虽然在管理观念上有了一些突破,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企业现有的管理观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4.1.1现代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经济来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刻,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商品保护意识等都十分薄弱,企业管理者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

2005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9.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42.7%。

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

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4.1.2缺少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

  企业的目标是多重的,其中追求利润和社会目标的是其显著的特点。

但是,有些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观念,表现出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不当倾向,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企业管理观念的不清晰引起其相关活动的盲目性。

例如在财务活动方面,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水平上,由于财务管理观念不清,使得企业财务工作的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

4.1.3观念定位不当,引起企业经营管理的挫折甚至失败

  有些企业因经营管理观念不当,在竞争中惨遭失败.如重视技术创新,忽视管理创新;重视金融资本,忽视人力资本;重视人际关系,轻视信息网络和现代科技手段……这些现象势必对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4.2战略的非科学性缺陷

  深思许多企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既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到达了边界,也不是体制转型的活力已经枯竭,而是企业战略的非科学性造成的。

4.2.1企业战略缺乏对环境长期适应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与环境相互适应的产物,企业应该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调整自己的战略。

科学的战略在具备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层次性、竞争性和保密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长期的适应性。

战略长期的适应性是指企业为达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保持战略的相对稳定性,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企业战略的相对稳定性较差,究其原因,在客观上,战略管理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战略观念。

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经营者很难在环境复杂变换的转型期制定出科学的企业战略。

在主观上,许多企业家在体制转型期练就了一套“出奇制胜”的商战之术,成功的经验夸大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对科学战略特性中的长期适应性不屑一顾,导致企业没有持续的生命力。

4.2.2企业忽视对核心能力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企业战略“核心能力”概念传入中国之后,企业家们才明白我国企业在国际上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在于没有白己的核心能力。

大多数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忽视对企业组织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企业有暂时优势的时候多,拥有持久核心能力的少。

在中国,一种普遍的现象,产品创新“一窝蜂”地出现,又“一窝蜂”地消失,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持续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当然,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战略创新过程,企业缺少这种历史和经验。

目前,许多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仍显不足。

4.2.3企业战略缺乏价值创造观念.

  一般而言,企业的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是评价企业经营好坏的最终指标。

但在经营过程中,仍存在规模、年度利润、税收收益、就业数量等不同主体为不同目的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考核的指标。

一些企业的战略目标常常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发生偏离,往往把其它主体对企业的要求作为奋斗目标,最常见的是对规模最大化的盲目追求。

中国是一个具有较长计划经济历史的国家,企业的产品数量以及企业的产值往往是企业地位的象征,企业的规模越大,产品数量以及产值就会越高,这往往成为企业家获取政治资本的依据。

还有就业的压力,政府往往希望企业雇佣较多的员工、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以消化改革内在的矛盾。

为达此目的,政府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干预和诱导。

对企业价值最大化偏离的另一种表现是对企业年度财务指标的过分侧重。

中小型企业只顾目前的利润增长,忽视企业的技改投入,忽视对未来情势的研究,企业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化行为。

无论是对企业规模最大化的盲目迫求,还是对企业年度财务指标的片面侧重,不但会使企业失去进一步的增长,还会降低企业的长期战略适应能力。

4.3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了公司制的领导组织结构。

由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改造并不彻底和完善,仍处于转型过度阶段,企业的领导组织结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问题较为突出。

4.3.1职业经理人市场发育不全,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职业经理人。

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者集经营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经营者行为不受任何人监督,而对所雇职员有随意的处分权。

特别是在一些小型企业主小有成就时,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更容易沿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决策方式,使决策风险加大。

4.3.2企业领导组织结构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不开,如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的人员基本重合或大面积交义。

据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调查,有20.99%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有34.39%是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且不是每天上班,有44.8%是董事长不任总经理但每天在公司上班,企业里是双首席执行官。

此外,中国的很多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与其下属的主要子公司的领导往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甚至三块牌子,尤其是当其子公司是上市公司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国企中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由政府任命,都是由所有者直接委托,客观上都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人,从而造成总经理可以不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而董事会可以越权干涉总经理的日常管理。

企业领导组织结构的不规范,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现代企业制度也就难以真正建立。

4.3.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组织结构还表现为能够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监督的特征,但我国中小型企业目前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不足。

在激励方面,收入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性的年薪报酬制度,名誉工资偏低,灰色收入多,高层经理人员的收入没有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

4.4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处在“基本形成阶段”的占44.1%,处在“酝酿探索阶段”的占36.2%,处在“深化提高阶段”的占16.3%,另外还有3.3%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处在“不太清楚”的阶段。

调查结果还显示,企业经营者大多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多数企业对文化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没有制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模型,未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经营者的主要工作,社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充分。

  当前,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着一些通病,大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4.4.1体系残缺

  相当多的企业存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不完整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其一,有的企业明确提出了使命和愿景等要素,但唯独没有回答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使得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少统一的价值指引。

  其二,有的企业尽管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等关键理念要素,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够更具体地指导各系统经营管理行为的“执行理念”,使得这些核心理念悬浮在半空之中、难以贯彻落实。

4.4.2层次不清

  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看似比较全面,林林总总,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但是,从整体而言,层次结构不清晰,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主次关系不明朗,显得十分散乱、没有条理,有简单堆砌之嫌;认真分析则会发现各个理念要素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有的企业本末倒置,将局部性的职能理念凌驾于全局性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上,有的企业理念之间相互矛盾,甚至局部性的职能理念与全局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冲突背离。

这种现象势必使得在对内、对外的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混乱和偏差;在落地执行的过程中,产生方向性错误。

4.4.3不重视职工的主体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职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但就目前一些企业的实践来看,企业文化建设远远未能发挥出全体职工的主体作用,仅仅把工作限于管理部门和少数职工代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内容不甚了解,也漠不关心。

从企业文化的本质来讲,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特别强调关心人、尊重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没有广大职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意义.此外,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注意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很难把企业的价值观转变为职工共同信守的群体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将很难落到实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也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日本是通过企业文化这一新型的管理方式能够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创新,不是照搬国外的模式,就是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观念,甚至翻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不加过滤直接移植到企业管理中来。

好像越“洋味”就越“先进”,越“传统”就越“本土”,其实这两种取向都不是创新,是一种简单的模仿,都具有“不适应症”—不适应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效用不能得到发挥,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没有促进的作用,反而还会产生混乱和阻碍。

5.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5.1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5.1.1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信息管理已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如:

科技发展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科学管理信息等;在企业内部还有一个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

这些企业内外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使用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

企业必须首先树立“信息至上”的观念,以开放的头脑及时地把握各种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管理创新。

5.1.2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于所用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的数量,知识被视为外部要素,并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

而在经济增长的新概念里,经济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这是因为知识所包含的价值越来越大。

具体说来,就是知识作为全社会能够共享的无限资源,它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而且可以通过创新不断增值;不仅可以扩大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提供调整生产要素创造革新产品和改进生产程序的能力。

因此,在知识经济中,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生产要素,且更取决于进入或创造与知识相关的市场的能力,以及将这些知识以快捷的方式融入产品或服务中提供给用户的能力。

由此说来,,改变对知识的传统观念,确立知识是创造价值主要的、直接的因素的新观念,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1.3树立“能本管理”的观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企业具备“以快应变”的能力,以最快速的反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集中体现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的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从物本管理过度到人本管理,进而深化为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更确切地说就是能本管理。

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智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运用者,其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主导成分,并远远高于非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

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的企划主任伍德格告诉我们:

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因而,企业的管理核心也应该演化为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侧重于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

5.2制定科学的企业战略,精心调研,设计出可行的创新方案

管理创新能否成功,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创新方案的可行性。

因此,在正式实施管理创新之前要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研究、充分论证各种可行方案,一定要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看准摸透,然后才对症下药,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抄照搬,大搞一刀切。

管理创新一旦决策失误,程序错乱或是控制不当、时机不准,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带来负面结果。

因此,管理创新的各项方案一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充分调研基础之上。

5.3规范组织结构

5.3.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创新经济学的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

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

一是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和想象,使管理工作有合理的前瞻性、科学性;二是风险意识,有远见、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三是创新的技巧,在创造思维和不怕风险的同时,还必须有科学依据,有可行的操作措施;四是新时代的风格,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团结合作,尤其要善待创新失败者,永不满足,经常自我挑战。

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