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6661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docx

amy土壤整理采样测定微生物解读

目录

一、土壤样品采集方法3

二、土壤样品处理和保存4

三、土壤物理性质项目的测定6

1.土壤水分的测定:

铝盒烘干法6

2.土壤温度的测定:

热敏电阻法、地温计法6

3.土壤容重的测定:

环刀法6

4.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环刀法7

5.水稳定团粒的测定:

湿筛法7

四、土壤化学性质项目的测定8

1.土壤pH值的测定:

电位计法8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马弗炉灼烧法8

3.土壤氮含量的测定(硝态氮、氨态氮、全氮)8

3.1硝态氮的测定8

3.2氨态氮的测定9

3.3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10

4、土壤磷的测定(全磷、有效磷)11

4.1全磷:

HClO4—H2SO4法11

2.2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

0.5mol·L-1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14

5.土壤钾的测定(速效钾、全钾)15

5.1.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

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15

5.2.全钾:

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FP640型火焰光度计)16

6、土壤酶活性的测定18

1.蔗糖酶活性的测定18

2.蛋白酶活性的测定19

3.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20

4.脱氢酶活性的测定21

5.FDA水解酶活性的测定22

四、土壤微生物23

1.分离与纯化23

2.菌株的鉴定的生理生化实验25

2.1糖类发酵与氧化实验25

2.2过氧化酶测定26

2.3细胞色素氧化酶测定26

3.微生物鉴定27

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29

一、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对分析结果和评价至关重要。

因此,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由于土壤自然条件、类型和污染状况不同,采样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方法有:

1、对角线采样法。

这种方法适宜于受到废水污染或污水灌溉的田块。

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引一条斜线,将此线分成三等份或五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点取样。

2、蛇形采样法。

这种方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匀的田块。

采样品按蛇形多布置一些。

3、棋盘形采样法。

对于面积适中、地势平坦,地形完整的田块,适合用这种采样法。

如土壤不均匀,布置10个以上的采样点.土壤均匀,采样点可少些。

4、梅花形采样法。

对于面积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适合用这种方法。

梅花形采样的布点以5—10个为宜。

方法名称

适用田块

采样点数

梅花形采样法

适宜面积较小、土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5~10个

棋盘式采样法

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

10个以上

蛇形采样法

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土壤肥力不够均匀

20个以上

注意事项:

1、采样深度,对一般土地采样深度15—30cm即可。

对根深的作物可取至50cm的深度。

2、采样时间,可在作物的收获季节采集土壤样品.随时采样分析。

3、采样量,1—2kg土量。

4、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

采样铲或筒形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斜插或入土角度不同,有可能使各样点的取土深度不够一致。

二、土壤样品处理和保存

1、样品登记编号:

根据试验情况标记土样。

2、鲜样保存:

测定土壤水分、亚铁、铵态氮、硝态氮等项目时,需用新鲜土样。

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土壤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要及时送到化验室处理,先用粗玻璃棒或塑料棒将样品弄碎混匀,然后迅速称样进行分析测定。

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暂时贮存时,可将新鲜样品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进行速冻处理。

3、湿样晾干:

在晾干室将湿样放置晾样盘(白瓷盘)中,摊成2厘米厚的薄层自然阴干,并间断地用木棰敲碎、翻拌、拣出碎石,砂砾及植物残体等杂质。

4、一个样品准备四个装样瓶(或样品袋),把装样瓶洗净晾干,填好样品标签并贴好。

5、样品缩分:

将晾干敲碎的样品反复混合均匀,然后铺成一圆形,过圆心画十字线将圆分为四等分,取对角线二份(另二份弃去),照此方法继续缩分,最终留500克左右制样。

6、样品粗磨:

将风干样于白色搪瓷盘中用木棰、木棒再次压碎样品,全部过20目尼龙筛。

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于有机玻璃板上混匀。

7、样品细磨:

取粗磨样品100克,用磨样机或研钵磨至全部过60目尼龙筛;再取粗磨样品100克,用磨样机或研钵磨至全部过100目尼龙筛。

8、样品分装:

将过20目、60目和100目样品分别装入相应的样品瓶中(各100克),作为检测样品,剩余的约200克过20目筛样品装入另一个样品瓶中,作为自备库存样备用。

过20目筛(孔径0.9毫米)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土壤代换量、土壤速测养分含量、元素有效性含量分析;过60目筛(孔径0.25毫米)样品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等分析;过100目(孔径0.149毫米)土样,用于土壤重金属和元素全量分析。

制样注意事项:

1、晾样时不得将样品铺放在报纸等不洁净的纸张上;样品不得在阳光下直接暴晒;因时间关系需烘干样品时,需在45℃以下温度烘烤;不得在晾样前缩分样品;制样中,采样时的土壤样品标签与土壤样品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每个样品经风干、磨碎、分装后送到实验室的整个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与盛样容器的编号必须始终一致,以免搞错;制样所用工具每制备一份样品后擦洗一次,严防交叉污染。

2、在一个采样单元中,如果用多个样点的样品分别进行分析,其平均值或其他统计值(如标准差或置信区间等)的可靠性,无疑要比单独取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更大,但这样做的工作量比较大。

如果把多个样点的土样等量地混合均匀,组成一个“混合样品”进行测定,工作量就可大为减少,而其测定值也可得到相近的代表性,因为混合样品的测定值,实际上相当于各个样品分别测定的平均值。

如果采样点较多而使混合土样太多时,可以把全部土样放在盘子或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用四分法淘汰。

四分法的方法是: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弄碎,混合均匀,铺成四方形,划分成如“田“字形的四份(见下图),保留对角的两份(1,4)土样,混合后留作样品,而把另外两份(2,3)弃去。

如果一次分取后仍嫌土样太多,可再次四分,直到样重1kg左右为止。

采集水稻土或湖沼等烂泥土样时,四分法往往难以应用,可改为在塑料盆(或桶)中用塑料棒将各样点烂泥搅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的土样。

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土壤名称、编号等。

同时做好采样记录。

三、土壤物理性质项目的测定

1.土壤水分的测定:

铝盒烘干法

取编有号码的小铝盒,烘干后,冷却,在分析天平上称其恒重(W1),取风干土样5g左右,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W1)中,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W2),去盖放在烘箱中(105℃~110℃)烘8h。

直至恒重。

烘干后打开烘箱,取出,加盖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W3),再放入烘箱中烘3-5h,冷却后称重,以验证是否恒重。

土壤吸湿水%=

2.土壤温度的测定:

热敏电阻法、地温计法

3.土壤容重的测定:

环刀法

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先在采土处用铁铲铲平。

将环刀托放在已知质量的环刀(精确至0.01g)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通常表层土壤需采5个重复样品,下层土壤需按层次每层采3个重复样品。

用削土刀切开环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用削土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将盛有土样的环刀除去顶盖,然后放入烘箱中,在105℃±2℃下烘干4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至恒量(精确至0.01g)。

式中:

ρB——土壤容量,g/cm3;

m1——环刀的质量,g;

m2——环刀+烘干土质量,g;

V——环刀容积,cm3。

4.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环刀法

在田间选择挖掘的土壤位置,用土刀修正土壤表面,按要求深度将环刀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然后用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围的土,将环刀及筒内的土壤无损地带回实验室内。

在环刀底端放大小合适的滤纸2张,用纱布将环刀和土样包好,用橡皮筋扎好。

放在玻璃皿中,玻璃皿中事先放2~3层滤纸,将装土环刀放在滤纸上,用胶头滴管不断地滴水于滤纸上,使滤纸经常保持湿润状态,至水分沿毛管上升而环刀内土柱全部充满水,达到恒重为止。

取出装土环刀,去掉纱布和滤纸,取出一部分土壤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内称重,并放入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再取出称重。

5.水稳定团粒的测定:

湿筛法

取滤纸一张,用铅笔划上适度大小的方格50格,放在用铁纱网上,然后放于培养皿中,另划同样方格纸一张作记录用。

取直径2~3mm的团粒50粒两份依次放在已装置好的滤纸上的每一方格中。

用滴管加水,将滤纸边缘浸湿,使滤纸和铁纱网紧贴在一起。

然后用滴管沿皿壁慢慢加水使团粒在3min内为水所饱和,直到水将团粒浸没。

团粒一经浸没就开始记下时间,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被破坏的团粒数目,一直进行到第11min才停止观察。

计算经过一定时间(11min)以后,仍未散开的团粒数目,即为团粒的水稳度。

同样的测定重复一次。

团粒结构水稳度(%)=

×100

四、土壤化学性质项目的测定

1.土壤pH值的测定:

电位计法

称取10克风干土样,各放在50ml的烧杯中,加入25ml水,间歇摇动,放置30分钟后用酸度计测定。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马弗炉灼烧法

采用马弗炉(九楼公共实验室)灼烧法,在300℃温度下,用沉积物样品的重量损失来估算有机物含量。

计算公式为:

有机质%=(样品中的减少量/样品重)×100

3.土壤氮含量的测定(硝态氮、氨态氮、全氮)

3.1硝态氮的测定

试剂:

(1)硫酸钙(CaSO4·2H2O)、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Ca(OH)2)、碳酸镁(MgCO3)、硫酸银(Ag2SO4)、1:

1NH4OH、活性碳。

(2)酚二磺酸试剂:

称取白色苯酚(C6H5OH)25.0g置于500ml三角瓶中,加浓H2SO4225ml,沸水加热6h,可得酚二磺酸溶液,储于棕色瓶中保存。

(3)10µg/mlNO3-—N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KNO30.7221g溶于水,定容1L,此为100µg/mlNO3-—N溶液,将此液准确稀释10倍,即为10µg/mlNO3-—N标准溶液。

实验方法

(1)浸提:

称取土样25g放在250ml三角瓶中,加入CaSO4·2H2O0.25g和125ml水,盖塞后,用摇床震荡10min。

然后在三角瓶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放置5min后,将悬液的上部清液用干滤纸过滤,澄清的滤液收集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中。

(2)测定:

吸取清液50ml于100ml小烧杯中,加CaCO30.05g,在水浴上蒸干。

到达干燥时迅速冷却,冷却后加入酚二磺酸试剂2ml,并旋转烧杯使试剂接触到所有的蒸干物。

静置10min使其充分作用后,加水20ml,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蒸干物完全溶解。

冷却后缓缓加入1:

1NH4OH并不断搅混匀,至溶液呈微碱性(溶液显黄色)再多加2ml,以保证NH4OH试剂过量。

然后将溶液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用分光光度计在420nm波长处比色,以空白溶液作参比,调节仪器零点。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10µg/mlNO3-—N标准液0、1、2、5、10、15、20ml于小烧杯中,在水浴上蒸干,与待测液相同操作,进行显色和比色,绘制成标准曲线。

硝态氮含量的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土壤中NO3-—N含量(mg/kg)=ρ(NO3-—N)×V×ts/m

式中:

ρ(NO3-—N)—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显色液NO3-—N质量浓度(µg/ml);

V—显色液的体积(ml);

ts—分取倍数;

m—烘干样品质量(g)。

3.2氨态氮的测定

试剂:

(1)2mol/LKCl溶液:

称取149.1g氯化钾(KCl)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苯酚溶液:

称取苯酚(C6H5OH)10g和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100mg稀释至1L。

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NaOH)10g、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7.06g、磷酸钠(Na3PO4·12H2O)31.8g和52.5g/L次氯酸钠(NaOCl,即含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10ml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剂:

将400g·L-1的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与100g/L的EDTA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

每100ml混合液中加入10mol/L氢氧化钠0.5ml。

(5)2.5µg/ml铵态氮(NH4+—N)标准溶液:

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4,分析纯]0.4717g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制备成含铵态氮(N)100µg/ml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40倍,即配制成含铵态氮(N)2.5µg/ml的标准溶液。

实验方法:

(1)浸提:

称取20g土样,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氯化钾溶液100ml,塞紧塞子,在摇床上震荡1h。

取出静置,待土壤—氯化钾悬浊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层清液进行分析。

(2)比色:

吸取土壤浸出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氯化钾溶液,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摇匀。

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1h后,加掩蔽剂1ml以溶解可能产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

用分光光度计,在625nm波长处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2、4、6、8、10mlNH4+—N标准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10ml氯化钠溶液,同

(2)步骤进行比色测定。

铵态氮含量的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土壤中NH4+—(N)含量(mg/kg)=ρ×V×ts/m

式中:

ρ—显色液铵态氮的质量浓度(µg/ml);

V—显色液的体积(ml);

ts—分取倍数;

m—样品质量(g)。

3.3全氮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

试剂:

(1)盐酸(HCl):

0.05mol/L标准液,用碳酸氢钠法标定盐酸。

(2)氢氧化钠(NaOH):

40%的水溶液(m/v)。

(3)硼酸(H3BO3):

2%的水溶液(m/v)。

(4)混合指示剂:

甲基红(G5Hl5N3O2)溶于乙醇配成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溶于乙醇配成0.5%乙醇溶液。

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即为混合指示剂。

(5)加速剂:

硫酸铜(CuSO4·5H2O)和硫酸钾(K2SO4)按1:

15比例在研钵中研磨,仔细混匀过40目筛。

(6)98%浓硫酸(H2SO4)

实验方法:

(1)消化操作:

准确称取1g土样放入消化管中,然后加入5g加速剂,10ml浓硫酸。

将其放到电热炉上消化40min,其间温度为420℃,保持消化管内液体连续沸腾,沸酸在瓶颈部冷却回流。

消化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2)蒸馏:

冷却后,直接将消煮管放入KDN型定氮仪中蒸馏,在冷凝管末端放上已经加入15ml接收液(硼酸和混合指示剂)的250ml锥形瓶,使蒸馏导出管的末端浸入接收液内。

直至氨气全部蒸出后,即接收液体积为150ml时停止蒸馏。

(3)滴定:

吸收氨后的接收液,用标定后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为终点。

(4)空白测定:

不加样品,按上述步骤做同样的操作。

全氮含量的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土壤全氮(N)量(mg·kg-1)=(V2-V1)×C×0.0140/m×106

式中:

V2—滴定式样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空白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酸标准溶液的mol/L浓度;

m—试样重量(g);

0.0140—氮的毫克当量数。

4、土壤磷的测定(全磷、有效磷)

4.1全磷:

HClO4—H2SO4法

主要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LNK-872型红外消化炉。

试剂

(1)浓硫酸(H2SO4,ρ≈1.84g·cm-3,分析纯)。

(2)高氯酸[CO(HClO4)≈70%~72%,分析纯]。

(3)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指示剂溶液。

溶解二硝基酚0.25g于100mL水中。

此指示剂的变色点约为pH3,酸性时无色,碱性时呈黄色。

(4)4mol·L-1氢氧化钠溶液,。

溶解NaOH16g于100mL水中。

(5)2mol·L-1(1/2H2SO4)溶液,吸取浓硫酸6mL,缓缓加入80mL水中,边加边搅动,冷却后加水至100mL。

(6)钼锑抗试剂。

A.5g·L-1酒石酸氧锑钾溶液:

取酒石酸氧锑钾[K(SbO)C4H4O6]0.5g,溶解于100mL水中。

B.钼酸铵—硫酸溶液:

称取钼酸铵[(NH4)6Mo7O24·4H2O]10g,溶于450mL水中,缓慢地加入153mL浓H2SO4,边加边搅。

再将上述A溶液加入到B溶液中,最后加水至1L。

充分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为钼锑混合液。

临用前(当天),称取左旋抗坏血酸(C6H8O5,化学纯)1.5g,溶于100mL钼锑混合液中,混匀,此即钼锑抗试剂。

有效期24小时,如藏冰箱中则有效期较长。

此试剂中H2SO4为5.5mol·L-1(H+),钼酸铵为10g·L-1,酒石酸氧锑钾为0.5g·L-1,抗坏血酸为1.5g·L-1。

(7)磷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在105℃烘箱中烘干的KH2PO4(分析纯)0.2195g,溶解在400mL水中,加浓H2SO45mL(加H2SO4防长霉菌,可使溶液长期保存),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此溶液为50μg·mL-1P标准溶液。

吸取上述磷标准溶液25mL,即为5ug·mL-1P标准溶液(此溶液不宜久存)。

实验方法:

(1)待测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通过100目筛子的风干土样0.5000~1.0000g(土壤1g),置于50mL开氏瓶(或100mL消化管)中,以少量水湿润后,加浓H2SO48mL,摇匀后,再加70%~72%HClO410滴,摇匀,瓶口上加一个小漏斗,置于电沪上加热消煮(至溶液开始转白后继续消煮)20min。

全部消煮时间为40~60min。

在样品分解的同时做一个空白试验,即所用试剂同上,但不加土样,同样消煮得空白消煮液。

将冷却后的消煮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事先盛水30~40mL),用水冲洗开氏瓶(用水应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轻轻摇动容量瓶,待完全冷却后,加水定容。

静置过夜,次日小心地吸取上层澄清液进行磷的测定;或者用干的定量滤纸过滤,将滤液接收在100mL干燥的三角瓶中待测定。

(2)测定:

吸取澄清液或滤液5mL[(对含P,0.56g·kg-1以下的样品可吸取10mL),以含磷(P)在20~30μg为最好]注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冲稀至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滴加4mol·L-1NaOH溶液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2mol·L-1(1/2H2SO4)溶液1滴,使溶液的黄色刚刚褪去(这里不用NH4OH调节酸度,因消煮液酸浓度赠大,需要较多碱去中和,而NH4OH浓度如超过10g·L-1就会使钼蓝色迅速消退)。

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再加水定容50mL,摇匀。

30min后,用880nm或700nm波长进行比色(注2),以空白液的透光率为100(或吸光度为0),读出测定液的透光度或吸收值。

(3)标准曲线:

准确吸取5μg·mL-1,P标准溶液0、1、2、4、6、8、10mL。

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mL,再加空白试验定容后的消煮液5mL,调节溶液pH为3,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最后用水定容至50mL。

30min后开始进行比色。

各瓶比色液磷的浓度分别为0、0.1、0.2、0.4、0.6、0.8、1.0μg·mL-1P。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液的磷含量后,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土壤全磷(P)量(g·kg-1)=

式中:

ρ——待测液中磷的质量浓度(g·kg-1);

V——样品制备溶液的mL数;

m——烘干土质量(g);

V1——吸取滤液mL数;

V2——显色的溶液体积(mL);

10-3——将μg数换算成的g·kg-1乘数。

注:

(1)最后显色溶液中含磷量在20~30μg为最好。

控制磷的浓度主要通过称取量或最后显色时吸取待测液的毫升数。

(2)本法钼蓝显色液比色时用880nm波长比700nm更灵敏,一般分光光度计为721型,只能选700nm波长。

2.2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

0.5mol·L-1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试剂

(1)碳酸氢钠浸提剂:

0.5mol/L,称取42.0g碳酸氢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近1000mL,如溶液pH不在8.5,则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2)硫酸溶液:

1mol/L,量取56.0mL硫酸(ρ1.84g/mL),缓慢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3)氢氧化钠溶液:

2mol/L,称取80.0g氢氧化钠溶于水,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4)对硝基酚指示剂:

称取0.20g对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5)无磷活性炭。

(6)钼锑贮存液:

量取153mL硫酸(ρ1.84g/mL),缓慢地加入400mL水中,搅拌,冷却。

另取10g钼酸铵[(NH4)6Mo7O24·4H2O]溶解于约60℃的300mL水中,冷却。

然后将硫酸溶液缓慢倒入钼酸铵溶液中,再加入100mL5g/L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21H2O)溶液,最后用水稀释至1000mL,避光贮存。

(7)钼锑抗显色剂:

称取1.50g抗坏血酸(C6H8O6),溶于100mL钼锑贮存液中,随用随配。

(8)磷标准溶液:

称取在105℃烘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0.4394g(精确至0.0001g)溶于水中,加5mL硫酸(ρ1.84g/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1mL含100μg磷。

吸取10.00mL上述标准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5μg磷,不宜久存。

仪器

分光光度计。

振荡机

实验方法

(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5.0000g(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碳酸氢钠浸提剂,加塞,放在振荡机上振荡30min(室温25℃±1℃)。

用慢速滤纸过滤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如滤液有颜色,可加少量无磷活性炭作脱色处理。

同时做空白试验。

(2)测量吸光度:

吸取5.00mL~20.00mL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20mL,加1滴对硝基酚指示剂,用1mol/L硫酸溶液调节溶液至微黄色(中和有强烈气泡发生,要一滴一滴边加边摇,勿使气泡逸出瓶口),待气泡不再发生后,加入5mL钼锑抗显色剂,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30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700nm波长处,用1cm~2cm吸收皿测定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磷量。

(3)工作曲线:

分别取0、5、10、15、20、25、30μg磷标准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按5.2操作步骤操作,绘制工作曲线。

结果计算

WP——有效磷量,g/kg;

C——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有效磷量,μg;

t——分取倍数(溶液总体积50mL/吸取溶液体积);

m——风干土样质量,g;

K——风干土样换算成烘干土样的水分换算系数。

5.土壤钾的测定(速效钾、全钾)

5.1.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

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