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114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x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

150分钟 分数: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些年学术界很多人都在强调“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与价值,于是,鲁迅和自由主义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广被关注的话题。

大体上有两种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鲁迅“比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者们更加接近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本质”,鲁迅是“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同根所生”,“鲁迅和自由主义者们的真正区别,并不在于各自信念的不同,而在大家为信念所做功夫的区别”;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鲁迅对自由主义者的批判,表明他是“反自由主义”的,这正是鲁迅的局限所在——有意思的是,最初提出鲁迅“反自由主义”的是瞿秋白,但他认为这正是鲁迅精神可贵之处;而今天的论者,作出了同样的论断,但价值判断则截然相反:

这都是反映了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的。

这里不准备对具体的争论发表意见,我根据自己的见解,来讨论鲁迅对“自由”问题的复杂态度。

还是从鲁迅一百年前在日本发表的文章说起。

仔细考察前文所提到的鲁迅对“科学”、“民主”与“平等”的质疑,就可以发现,他的质疑其实都是集中于一点:

有可能导致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与独立性的压抑,即所谓“灭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

鲁迅因此而明确提出:

“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之绝对之自由者也”。

既然人是自己存在的根据,他就摆脱了对一切“他者”的依附,彻底走出被他者奴役的状态,而进入了人的个体生命的自由状态,而这样的个体生命又是和宇宙万物的生命相联结的,如我在一篇文章里所说:

“鲁迅的个体生命自由观,是包含着一种博爱精神,一种佛教所说的大慈悲的情怀的。

他所讲的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是一个非常大的生命境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天马行空’。

这四个字是他的思想艺术的精髓,他的自由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是独立的,不依他、不受拘束的,同时又可以自由出入于物我之间、人我之间,这是大境界中的自由状态”。

我们说的鲁迅“立人”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个体生命自由观上的,它的核心,就是追求“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因而反对一切形态的对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剥夺与奴役。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由”是鲁迅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创作业绩,正是这样的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立人”理想的文化实践。

到了三十年代,他的自由理想就发展成为“反专制,争自由”的社会实践。

他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及“左联”,都是这样的社会实践。

当有人问他:

“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处此内忧外患交迫的非常时代,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

”他明确地回答:

“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他后期集中精力于杂文写作,并将他的杂文集命名为《伪自由书》,这都是意味深长的:

鲁迅的杂文,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在不自由的时代,展现永不屈服的自由意志与不可遏止的自由生命:

将鲁迅,特别是后期鲁迅和自由对立起来,这真是一种可怕的隔膜。

鲁迅在一篇杂文里引用了罗兰夫人的一句话: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他对“自由”理念到中国的变形、变质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如一位研究者所分析的,“鲁迅为自由而战,就不得不呈现为双重的挣扎:

既向片面追求平等的集体主义者要求个人自由,强调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最终目标是自由,又向片面追求个人自由的自由主义者要求正视现实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有时是缺乏个人自由的结果,有时则是个人自由发扬的结果。

他是以这样双重挣扎维护着自由与平等本质的同一性”,而在中国的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这种双重挣扎,使鲁迅既不见容于追求‘平等’而漠视‘自由’的左翼文化界,也不见容于强调‘自由’而漠视‘平等’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的鲁迅一直就这样在被割裂的自由的夹缝中经受着孤独的煎熬——以上双方都有理由从各自理解的自由理念出发,责难鲁迅反动”。

我要补充的是,这样的双面“责难”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

因此,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只能表明一种价值倾向,而其真正含义是要假鲁迅之名来推行自己的文化方向。

这更不是历史事实的陈述:

实际状况是,鲁迅永远是孤独、寂寞的,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永远的异数、少数。

(节选于钱理群《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有删改)

1.对文中画线句中“自由”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求平等的集体主义者的个人自由

B.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的最终目标

C.追求个人自由的自由主义

D.要求正视现实不平等的自由

答案 B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瞿秋白认为鲁迅是“反自由主义”的代表,这与作者的观点完全不同。

B.作为个体精神自由的鲁迅,其思想一直就有“自由”这个基本概念。

C.鲁迅主张的人个体精神自由是一种非常大的“天马行空”的人生境界。

D.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等社会活动就证明了鲁迅很早就在争取自由。

解析 A项,完全不同错,作者认为鲁迅在三十年代“反专制、争自由”,不代表作者观点与瞿秋白完全不同;B项,“一直”错,据作者分析,鲁迅的“自由”是逐步表现出的;D项,“很早”错,是后期表现出来的。

答案 C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学术界根据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价值来研究鲁迅精神。

B.中国社会思潮变化可以从瞿秋白和当今学者研究鲁迅看出来。

C.新文化运动的创作佳绩,就是鲁迅践行“立人”理想的成果。

D.鲁迅的杂文《伪自由书》内容就表明他生活在不自由的时代。

解析 A是研究“鲁迅与自由主义”的关系,而非“鲁迅的精神”。

C不是“立人理想”,而是追求个体精神自由。

D“内容”错误,应是“命名”或“标题”。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玄,字原功。

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

“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

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

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

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

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

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

改武冈县尹。

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

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

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

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

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

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

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

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

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

是岁十二戊戌,卒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

帝赐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

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乖:

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

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

打比方

解析 喻:

使……明白。

答案 D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3分)(  )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⑥

解析 ①是道士对欧阳玄未来的估测;③只能说明他的研究面很广,并不能说明他的才干卓异;⑤重点强调欧阳玄临难不退、坚持己见的个性。

答案 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

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

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解析 文章中并没有提到欧阳玄严惩豪门大族的信息。

答案 B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道士)说完就离开了,(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

(采分点:

“讫”“亟”“所之”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廷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

(采分点:

“更张”、“事有不便者”定语后置句应调整语序、“隐”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欧阳玄,字原功。

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他《孝经》《论语》《小学》等书,八岁能背诵,开始跟随同乡的老师张贯之学习,一天能记几千字,就懂得写文章。

十岁时,有一道士凝视欧阳玄,对张贯之说:

“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凭借文章成为天下第一,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说完就离开了,(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

部使者巡查各县,欧阳玄以学生的身份拜见使者,部使者让他作梅花诗,他立刻作成十首,晚上回去时,增加到上百首,看见的人对此都很惊讶。

十四岁时,进一步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下笔就能写成文章,每次参加乡学考试总是位居前列。

二十岁时,闭门读书几年,没有人见到过他,经史百家,没有不研究的。

延祐元年,(仁宗)下诏设科目选取人才,欧阳玄凭借《尚书》参加贡试。

第二年,赐予他进士出身,授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之职。

调任太平路芜湖县尹。

县中多疑难官司,长期不能判决,欧阳玄察明了案情,都公正地进行了判决。

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虐待他们的家奴,欧阳玄判决这些家奴恢复自由。

征调赋税及时,百姓乐意去做自己的工作,政教风化非常盛行,蝗虫唯独不入此县境界。

他改任武冈县尹。

武冈县控制着溪洞,此处少数民族杂居,抚育爱护稍有违背(他们的心意),他们就拿起武器造反。

欧阳玄到任一个月后,赤水、太清两洞聚集众人相互攻杀,官吏们互相对视,脸色大变,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欧阳玄当天骑马带领两人直接到达獠人争斗的地方劝导他们。

到达的时候死伤者满道,战斗还没有停止。

獠人熟知欧阳玄的名望扔掉兵器,排着队拜倒在马前,说:

“我们不是不惧怕法律,因为向县衙投诉事情,县官判决不公正,反而用徭役横征暴敛搜刮我们,感情上无法忍受,就决心拼死一搏。

没想到麻烦我们的清廉长官亲自前来。

”欧阳玄用祸福的道理开导他们,回去为他们审理官司,獠人于是安定下来。

(朝廷)征召欧阳玄作国子博士,升任国子监丞。

致和元年,改任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官。

当时正值战乱,欧阳玄领印代理国史院事务,每天在内廷值班,参与决策机要事务,凡是远近的调拨发运,(都由他)起草诏令、檄文。

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廷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

科目复设,阻挠者非常多。

他仍然竭力争取。

(朝廷)下诏修编辽、金、宋三史,召欧阳玄为总裁官,揭示要旨,列举事例,使撰述者有所依据。

史官中有因怨愤表露才华、议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用口舌与他们争论,待他们交上稿件,用笔修改审定,都算是他们自己改正的。

至于论、赞、表、奏,都由欧阳玄执笔。

五年,皇帝因欧阳玄在几朝做官,并且有编修三史的功劳,命令丞相破格授予他爵位和俸禄,于是准备授予他为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请求辞官,由于中原道路阻塞,打算经四川回乡,顺帝又不答应。

当时将要大赦天下,宣他到内府。

欧阳玄长期卧病,不能行走,丞相传旨,让他乘轿子到延春阁下,这实在是不同于常例。

这年十二月戊戌日(二十九日),在崇教里的寓所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顺帝赏赐办理丧事的财物很丰厚,追封他为楚国公,赠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鹧 鸪 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

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

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

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8.“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1分)“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线条因云雾散去而显得柔和清晰;“肥”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

(2分)②对比。

(1分)“瘦”和“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叙写了山水前后的变化。

(1分)

9.结合下阕,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作者忘怀机心,淡然恬静的超人情怀。

(2分)“吾老矣,久忘机”,写自己年岁已老,“忘机”之心久存于心。

直接表明作者的机巧之心荡然无存的心志。

(2分)通过写与沙鸥为伴,与柳溪父老为友,间接表达了自甘恬淡的情趣。

“沙鸥相对不惊飞”,正是作者“久无机心”的形象描述,沙鸥与我相伴,是因为“久无机”;水边垂钓,是为了“鱼”,而“荒却溪南旧钓矶”,是因为忘机而不再垂钓,故“溪南旧钓矶”因此而荒芜。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3)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

答案 

(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谁没有个背景

金兰

三叔把自家的鸡鸭挑到城里卖,在菜市场找了个地儿,挨着一个熟菜摊。

老板是个猴子一样瘦的年轻人。

买卖还没开张,三叔就跟瘦猴发生了争执。

瘦猴埋怨三叔的鸡鸭太臭,想来买菜的顾客都到别处去了。

他命令三叔马上搬迁,否则就不客气了。

三叔不服气,和瘦猴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瘦猴气冲冲地威胁他:

“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

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说完,他再也不屑于跟三叔争吵下去,冷笑着走了。

三叔心中一凛,当下就有些后悔。

他想:

我一个乡下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犯不着为一点儿小事和人家吵架。

三叔主动把价格降下来,打算快点出手回家。

旁边卖辣椒的女人压低声音对他说:

“你怎么跟他吵架呢?

全市场这么多人,你和谁吵不行,为什么偏偏要跟他吵?

你知道他是谁吗?

三叔的心一阵乱跳。

他把价格降到最低,很快,鸡鸭就卖光了。

他飞快地收拾好东西,匆匆离开。

走到肉行时,一个屠夫招手喊住他,严肃地问:

“你刚才跟那个人吵架了吗?

三叔点点头。

屠夫说:

“你怎么偏偏跟他吵架呢?

你知道他舅舅是谁吗?

三叔当然不知道,懵懂地问:

“我该怎么办?

”屠夫同情地叹了口气,冲他连连摇手:

“我帮不了你。

三叔感到脑袋“轰”地一下,嗡嗡作响。

他后悔极了,垂头丧气地走出菜市场,迎面碰见一个工商人员。

他拉住三叔,上下打量:

“你就是那个吵架的人吗?

你知道他舅舅是干什么的?

你为什么要惹他呢?

这里这么多人,你惹谁不好,为什么偏偏要惹他?

三叔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真想给自己两巴掌。

他想:

我真浑,为什么要和那个“瘦猴”吵架?

回去后三个月,三叔一直不敢再进城。

一天,三叔觉得风头已过去,再次把鸡鸭挑到城里去,在菜市场找了个非常偏僻的地方。

尽管这样,他还是被熟菜摊儿的瘦猴发现了。

他的心一下提了上来。

过了半天,买卖做得很顺利,没有人来找麻烦,三叔的心又渐渐放下来。

一直到卖完鸡鸭,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三叔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一个卖熟菜的人能有什么来头?

能有多大背景?

那些人只不过是吓唬自己罢了。

收拾好东西,三叔突然感到尿急。

他找了好久,也没看见一个厕所。

向人一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小公厕,门口摆着张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收费的老头儿。

三叔放了五角钱到桌子上,就想冲进去方便。

老头突然拉住他,用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他,说:

“等等!

你就是那个卖鸡卖鸭的人?

三个月前,你在这里和人吵过架?

三叔大吃一惊,说是的。

老头儿马上斩钉截铁地说:

“对不起,你不能进!

三叔倒吸了一口凉气:

“为什么?

“为什么?

”老头儿威风凛凛地一拍桌子,“你知道和你吵架的人是谁吗?

他是我亲外甥。

哼哼,这个厕所我说了算,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我憋死你!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篇小说以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三叔在菜市场的遭遇,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

B.“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

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这段底气十足的恐吓三叔的话语表明瘦猴无赖霸道、缺乏教养的性格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菜市场上卖辣椒的女人惧怕瘦猴,正是通过她“压低声音”对三叔说话这一细节表现出来。

D.“工商人员”拉住三叔,接二连三责问,在他看来,三叔得罪瘦猴,后果将不堪设想,从对菜市场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会打破原来的安宁,自己有必要出来批评三叔。

E.小说中老头儿的形象主要通过层层对比和语言神态描写刻画出来,文中用词准确,形象生动,比如“威严”、“紧紧”、“斩钉截铁”、“威风凛凛”等,活画出老头儿的性格特点。

(2)小说中的“老头儿”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以“谁没有个背景”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B项,“缺乏教养”不是作者刻画瘦猴的着力点;D项,“从对菜市场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会打破原来的安宁,自己有必要出来批评三叔”,文中无依据;E项,“层层对比”有误,应为“层层铺垫或烘托”。

(2)本题考查的是从语言、行动举止等方面概括小说人物形象。

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

(3)小说的结尾具备的作用有:

情节逆转、首尾照应、卒章显志、提示主旨、深化主题等。

本文结尾写三叔去厕所巧遇老头儿的情形出人意料,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极具喜剧色彩,收到了回味无穷、发人深省的效果。

(4)此题为探究类题型的题目。

解答本题关键是思考题目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情节结构安排等方面的作用。

答案 

(1)AC

(2)①蛮横、霸道、市侩习气十足。

面对三叔急于去厕所,声色俱厉,严辞拒绝,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2分)②紧抓权力不放,以权谋私,公报私仇。

利用看守厕所这点权力,淫威遍布整个菜市场,无论卖辣椒的女人、屠户,还是工商人员,都畏之如虎。

此外,打击报复像三叔这样的得罪其外甥的平民百姓。

(2分)③纵容亲朋作威作福,依势压人。

像瘦猴这样的一个势利小人,依靠其舅手中的权力,在菜市场颐指气使,无人敢于招惹,而“老头儿”更是疏于管教,任其所为,造成整个菜市场笼罩在他们的权力之下。

(2分)

(3)特点:

①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

(2分)艺术效果:

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耐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旨。

(4分)

(4)观点一:

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2分)①以小见大,揭露当今社会上某些官员以权谋私、为非作歹的不良风气;②揭示出一个道理:

假如让老头儿这样的市侩小人掌权,就会有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的现象出现,就会有瘦猴这样仗势欺人的低劣小人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6分)

观点二:

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2分)①小说先写三叔与瘦猴的矛盾冲突,然后以“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引出读者的质疑,然后层层铺垫,最终点出“背景”,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背景”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一条线索,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借“背景”刻画人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班廷的奇迹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别人从来未能做到的事情,班廷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一鼓作气地做成了,一个奇迹产生了!

班廷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上的外科医生,年轻时曾立志研究神学。

不知为什么,很少有患者光顾他的诊所,所以他的时间很充裕。

如果有好文笔,他完全可以写些夏洛克、福尔摩斯之类的侦探小说,可惜他没有。

于是,他打算到附近的大学当钟点讲师。

在这以前,他没有认真钻研过学问,为了备课,只好多跑图书馆,对新的医学动态就只好临时抱佛脚了。

一天,他站在科学新刊书架前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