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153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护考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1.呼吸道:

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1)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是气体的通道,防止异物吸入,在发声和嗅觉中起重要作用

(2)下呼吸道:

气管切开的部位是2~4软骨环处。

隆突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记

2.肺泡:

肺泡上皮细胞有Ⅰ型细胞,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Ⅱ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2)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1)咽:

咽鼓管相对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部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

(2)喉:

故喉部炎症时易引起声嘶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3)在有异物时易进入右支气管

(4)胸廓:

婴幼儿胸廓呈圆桶状,肋骨呈现水平位

2.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和节律:

新生儿40~45/min,1岁以内30~40/min。

婴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新生儿应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或暂停

(2)呼吸类型:

婴幼儿呼吸运动时胸廓运动幅度小,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多呈腹式呼吸

3.免疫特点:

婴幼儿分泌型IgA、IgG含量较低,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二、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及护理

(1)咳嗽、咳痰

1.痰液的性质、气味和量:

透明粘液痰多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铁锈样痰多见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气味提示是厌氧菌感染

2.护理:

(1)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湿化和雾化疗法适用于痰液粘稠和排痰不畅时,每次吸引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

(2)咯血

1.咯血的观察:

大量咯血大于500ml/d或1次300~500ml

2.窒息:

变现为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神志突然丧失

3.护理:

(1)头偏向一侧,或换侧卧位

(2)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3)遵医嘱应用药物

1)止血药:

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者禁用

2)镇静药:

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4)饮食要求小量咯血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

(5)窒息的预防抢救

1)预防:

嘱病人勿屏气

2)抢救配合大咯血病人发生窒息时的首要护理措施是维持呼吸道通畅。

窒息时,体位引流,至病人头低足高位,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警惕再窒息的可能

(3)肺源性呼吸困难

1.护理

(1)休息和环境: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2)体位:

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四)胸痛

1.护理:

(1)调整体位:

肺炎、胸膜炎病人取患侧卧位

小结

1.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时:

机械吸痰,可经病人的口、鼻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负压吸痰,每次吸引<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3min,吸痰前、中、后提高吸氧浓度。

2.少量咯血为<100ml/d,中等量咯血为100~500ml/d,大量咯血为>500ml/d,或1次300~500,ml

3.大咯血时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4.窒息时,体位引流,至病人头低足高位:

5.轻拍背部使血块排出:

清除口、鼻腔内凝血块:

6.或用吸引器吸出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在气管镜下吸取血快;若气道通畅后,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

7.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警惕在窒息的可能。

8.大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9.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给予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3、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1.病因:

90%以上由鼻病毒引起,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等,其中由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2.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

成人多为鼻病毒所致

(2)小儿轻重不一,年长儿以呼吸道局部表现为主,婴幼儿则以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突出表现。

1)全身表现:

高热惊厥

2)两种特殊类型呼吸道感染

1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2 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3.并发症:

向下蔓延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

年长儿患链球菌感染,以后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4.治疗要点与预防:

积极抗感染和对症处理

5.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

体温>18.5度时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给予解热药,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预防高热惊厥。

(2)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患儿鼻塞、呼吸不畅时,可在喂乳及临睡前用0.5%的麻黄碱溶液滴鼻。

四、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成人:

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轻者仅有声嘶,甚至可完全失音

(2)儿童:

起病常较急,呈哮吼咳嗽样咳嗽,夜间加重,重者可出现吸气期喉鸣及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三凹征)

2.辅助检查

(1)直达喉镜检查(小儿不合作,不能行间接喉镜检查)

3.治疗要点

(1)有轻度呼吸困难者加用激素类制剂

(2)雾化吸入:

抗生素液加激素液(或加入少许肾上腺素、1%麻黄碱)。

4.护理措施

(1)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处理。

五、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1.辅助检查:

胸部X线,无异常改变,或有肺纹理增强,肺门阴影增深

2.治疗要点:

控制感染(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一般不用镇咳药或镇静药

3.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卧位时头胸部稍抬高。

痰较多时,室内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有缺氧症状时给予吸氧,定是时做雾化吸入。

(2)监测体温:

体温>38.5度是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给予解热药,预防高热惊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以喘憋、三凹征和哮鸣为主要临床热点。

1.临床表现

(1)体征:

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h

2.治疗要点:

(1)氧疗

(2)控制喘憋:

异丙嗪和氯丙嗪

3护理措施

(1)饮食:

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6.肺炎病人的护理

(一)肺炎病因与分类

1.病因:

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2.分类:

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为铜绿假单胞菌

(2)成人肺炎链球菌肺炎

1.临床表现

(1)症状:

典型症状为起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度,呈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痰液为铁锈色

2.休克型肺炎的临床表现:

常发生在发病24~72h时,休克型肺炎最突出的表现是血压降至10.6/6.7kpa(80/50mmHg)以下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仅见肺纹理增多,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一致的致密阴影

4.治疗要点

(1)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

5.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气急发绀时行半卧位,给氧,流量2~4L/min

(2)不宜用阿司匹林等解热药

(3)休克病人绝对卧床,去枕平卧,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忌用热水袋保暖,慎用退热药,避免大量出汗

 

小结

1.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典型症状为起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度,呈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痰液为铁锈色;严重者可致休克型肺炎,在发病24~72h时,血压下降至80/85mmHg以下

2.早期仅见肺纹理增多,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一致的致密阴影。

3.休克性肺炎最突出的表现是血压降至10.6/6.7kPa(80/50mmHg)以下,出现休克状态,体温不升或过高,心率>140/min,血压逐渐下降,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唇指发绀,少尿或无尿,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4.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

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等

5.胸痛时取患侧卧位,气急发绀时取半卧位,给氧,流量为2~4L/min

6.高热给予物理降温,不宜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

 

(3)小儿肺炎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特征

1.分类: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2.病因:

只要为细菌、病菌中国以肺炎链球菌多见,病毒性肺炎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2003年春季在我国发生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步认定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3.发病机制:

只要变化是由于支气管、肺泡炎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4.临床表现

(1)轻症肺炎:

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和相应的肺部体征。

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可听到较固定的的中、细湿罗音。

(2)重症肺炎:

出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外,常有循环、消化、神经系统表现。

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表现明显腹胀、呼吸困难加重、肠鸣音消失等。

5.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临床分两类:

1 喘憋性肺炎,以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困难明显为主。

2 毛细支气管炎:

表现喘憋重,但中毒症状不重

(2)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是症状与体征不成比例

6.护理要点:

积极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及防止合并症

(1)控制感染抗生素用药时间:

持续到体温正常后5~7d,抗病毒可选利巴韦林等

7.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 鼓励患儿多饮水

2 帮助患儿叩背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2)改善呼吸功能:

致患儿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3)密切观察病情:

1 预防心力衰竭

a.安静休息,半卧位,尽量减少刺激,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b.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滴速<每小时5ml/kg)

c.病程中若出现呼吸加快、心率突然加速、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应考虑合并心衰

2 如在肺炎的治疗中,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生,应考虑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等并发症的可能。

8.健康教育:

应经常变换体位,避免呛咳,喂养时以少食多餐为宜

小结

1.正常1岁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为30~40次

2.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缺乏SIgA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预防发生高热惊厥的措施是控制体温

4.上感时,如患儿哭闹不安、用双手抓耳,外耳道有脓液流出,提示并发中耳炎

5.支气管肺炎仍以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

6.肺炎患儿发生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考虑为中毒性肠麻痹

7.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表现: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60/min)、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不能以肺炎或其他合并症解释;心率增快(婴儿>180/min、幼儿心率>160/min),不能以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解释;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超过1.5cm以上,或在肋下3cm;下肢水肿、尿量减少

8.如在肺炎的治疗中,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应考虑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等并发症的可能

 

7、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症状:

常在晨起和夜间卧床时由于体位的改变支气管内痰液易流出而加重,静置后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总称为浑浊液,下层为脓性粘液和坏死组织沉淀物,如有厌氧菌感染,呼吸和痰液均有臭问

(2)体征:

病情较重或继发感染时,在病变部位听到局限性、固定的小水泡音,病程较长者可有肺气肿征及杵状指

2治疗要点

(1)痰液引流:

1 祛痰药:

有喘息者加支气管扩张药

2 体位引流: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引流,头低脚高位

3.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

大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

(2)体位引流:

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龄及危重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3)咯血的护理:

咯血量较大常用垂体后叶素,冠心病、高血压、妊娠者禁用

小结

1.症状:

长期咳嗽和大量脓痰,常在晨起和夜间卧床时加重,每日痰量可达100ml以上,静置后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脓性粘液和坏死组织沉淀物。

如有厌氧菌感染,则呼吸和痰液均有臭味,反复咯血,反复肺感染

2.体征:

病情较重或继发感染时,在病变部位听到局限性、固定的小水泡音,病程较长者可有肺气肿及杵状指

3.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引流,引流宜在饭前进行。

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重力的作用使痰液排出。

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10min加到每次15~30min,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时叩击患部以提高引流效果

 

4.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龄及危重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5.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患侧卧位,大咯血时暂禁食,小量咯血进少量温良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大咯血伴剧烈咳嗽应用镇咳药

6.如发生大咯血窒息,应立即取头低足高俯卧位,头侧向一边,避免血液吸入引起窒息,轻拍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

禁止屏气。

 

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1.发病机制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

2.临床表现: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

长期反复咳嗽、咳痰为其最突出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3.辅助检查

(1)慢性支气管炎

1 血常规:

急性发作期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 X线检查:

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4.治疗要点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 家庭氧疗:

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2 呼吸肌功能锻炼:

包括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气法

5.护理措施

(1)慢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可消除炎症

(2)Ⅱ型呼吸衰竭:

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6.健康教育

(1)指导呼吸训练

1 缩唇呼气:

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

2 腹式呼吸:

用鼻吸气,经口呼气

小结

1.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复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疲劳,食欲缺乏和体重减轻,晚期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体征有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为双肺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痰在支气管内可致肺部啰音

3.呼吸功能检查。

第1秒用力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的比值<6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

残气量增加,残气量/肺总量超过40%

4.呼吸肌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气法

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合理用痒,一般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或氧浓度25%~29%,每日不少于15h,尤在夜间不宜停用

6.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肺泡气排出

7.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勿用力呼吸,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

开始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

 

九、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1.发病机制:

1 变态反应:

哮喘主要由接触变应原触发或引起

2 气道炎症: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

3 气道对各种变应原或非特异性刺激收缩反应增高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发感染则白细胞增多。

外源性哮喘IgE增高

(2)X线检查:

发作时两肺透明度增加(短暂肺气肿)

3治疗要点

(1)支气管解痉药:

1 β2受体激动药:

如沙丁胺醇(舒喘灵)是轻度哮喘的首选药,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

2 茶碱类:

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不宜肌内注射,急性心肌梗死及血压降低的病人禁用

(2)抗炎药物:

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4.护理措施:

(1)促进排痰:

有效咳嗽,翻身拍背,痰液粘稠是多饮水,每日入量1500ml以上,哮喘持续状态静脉补液2500~3000ml

(2)室温在18~22度

(3)禁食某些过敏性食物

小结

1.哮喘主要由接触变应原触发或引起

2.哮喘的症状,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伴广泛哮鸣音,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可经药物控制或自行缓解

3.支气管解痉药常用氨茶碱,具有平喘、强心、利尿等作用。

常口服,必要时静脉注射或滴注,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过快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不宜肌内注射,急性心肌梗死及血压降低的病人禁用。

老年人及心多过速的病人宜选二羟丙茶碱

4.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对预防运动及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有效

5.病人坐位或半坐位;有效咳嗽,翻身拍背,痰液粘稠时多饮水,每日入量1500ml以上,哮喘持续状态静脉补液2500~3000ml,以稀释痰液;重症病人持续低流量吸氧;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

6.室温在18~22度,湿度50%~70%,避免接触过敏原,禁放花、草、地毯;防止尘土飞扬

7.禁食某些过敏性食物,如鱼、虾、蛋、蟹、奶等

8.茶碱类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应在10min以上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2.护理措施

(1)持续每24h至少15h低流量(1~2/min)给氧,氧浓度为25%~29%吸氧

 

小结

1.发病机制、缺氧、高碳酸血症、支气管慢性炎症及邻近肺泡肺小动脉因断裂而收缩造成肺动脉阻力增加;低氧血症一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均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右心室负荷加重,失代偿期右心室扩大,再引起右心房扩张和右心衰竭

2.临床表现。

心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为COPD的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活动后发力、呼吸困难。

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加重,Ⅱ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3.血气分析,代偿期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动脉血CO2潴留,形成Ⅱ型呼吸衰竭,右心室肥厚和右心房扩大的表现

4.及时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气量;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浓度为25%~29%,持续24h至少有15h吸氧,夜间不应停痒;水肿病人限制水钠的摄入,做好皮肤护理

5.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慎用镇静药

6.避免或减少支气管及肺部急性感染,预防感冒,保持呼吸道通畅,坚持氧疗

 

十一、血气胸病人的护理

(一)气胸

1.病理

(1)闭合性气胸:

胸腔内压力趋于稳定

(2)开放性气胸:

患侧胸膜腔与大气直接相通,胸膜腔内负压消失

2.临床表现

(1)不同类型的气胸

1 闭合性气胸:

肺萎陷30%以下,无明显症状。

超过30%可有胸闷、胸痛和气促等表现,叩诊呈鼓音。

2 开放性气胸:

呼吸困难,呼吸时有空气进出的“嘶嘶”声

3 张力性气胸:

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肋间隙增宽,气管向健侧偏移,叩诊呈高度鼓音

3.辅助检查

1 张力性气胸:

胸膜腔穿刺有高压气体冲出

4.治疗要点

(1)不同类型气胸治疗要点

1 开放性气胸:

现场急救处理的首要措施是立即迅速包扎封闭胸壁伤口,使之成为闭合性气胸

2 张力性气胸:

应紧急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排气

(2)血胸

1.临床表现:

少量血胸(成人在500ml以下)症状不明显中量(500~1000ml)和大量(1000ml以上)血胸

2.辅助检查:

1 胸膜腔穿刺抽得不凝血液

3.治疗要点

1 较多时行胸膜腔穿刺,抽出积血,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2 进行性血胸立即剖胸止血,胸膜腔内进行性出血的征象为:

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血压虽有短暂回升,又迅速下降: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

胸腔闭式引流血量≥200ml/h,并持续3h以上

(3)血气胸的护理

1.护理措施

(1)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病情稳定者取半坐卧位

(2)减轻疼痛与不适:

当病人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

2.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胸膜腔闭式引流积液,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间第6~8肋间插管引流;引流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脓胸常选在脓液积聚的最低位

(2)胸腔引流管的装置

1 单瓶水封闭式引流:

这是观察闭式胸膜腔引流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

(3)保持管道的封闭和无菌: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引流瓶应低于胸腔60~100cm。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若发现引流管衔接处脱节应钳闭引流管近端;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4)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有气体或液体排除,或引流管长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咳嗽。

并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扭曲和受压,不可冲洗

(5)拔管:

拔管指征,置管48~72h后,24h液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拔管时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迅速拔管,拔管后24h内病人出现胸闷、发绀、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

小结

1.开放性气胸可出现纵隔摆动

2.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封胸壁伤口,使之成为闭合性气胸,然后处理

3.张力性气胸应紧急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排气,然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抗休克,预防感染。

4.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直立。

引流瓶应低于胸腔60~100cm。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5.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促进气体和液体排出

 

12、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慢性呼吸衰竭

1.病因:

1 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

2 肺组织疾病

2.临床表现

(1)缺氧表现:

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发绀是严重缺氧的表现,也是慢性呼吸衰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

3.辅助检查与治疗要点

(1)辅助检查:

paO2<60mmHg伴paCO2>50mmHg,当paCO2升高,pH≥7.35时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依据。

(2)治疗要点:

1 缺氧和伴有CO2潴留的病人低浓度持续给痒

2 尼可刹米是最常用的呼吸兴奋药

4.护理措施

(1)合理用痒:

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警惕CO2潴留

(2)病情观察:

对烦躁不安的病人慎用吗啡等镇静药,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

 

小结

1.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发绀是严重缺氧的表现,也是慢性呼吸衰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

2.paO2<60mmHg,paCO2>50mmHg。

当paO2升高,pH≥7.35时,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7.35时,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依据。

3.氧疗。

缺氧和不伴有CO2潴留。

高浓度吸氧;缺氧和伴有CO2潴留的病人低浓度持续给氧

4.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应用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是最常用的呼吸兴奋药

5.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给予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持续吸氧,每天持续15h以上。

吸氧后病人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轻,表明氧疗有效:

如果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应警惕CO2潴留

 

(二)急性呼吸衰竭

1.病因: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

2.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以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症状

(1)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频率改变及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强的表现,如频率加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及下颌呼吸等,甚至发生呼吸暂停。

3.辅助检查:

Ⅱ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型,晚期或重症),氧分压(paO2)≤50mmHg(6.65kPa),CO2分压(PaCO2)≥50mmHg(6.65kPa)

4.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