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457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docx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组成、结构

第二讲起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型号

第三讲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第四讲其它类型起动机

第五讲电动门窗、电动后视镜的结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第六讲电动座椅的结构、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第七讲中控门锁的结构、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第八讲风窗刮水器及洗涤装置结构、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第一讲起动机的功用、组成、结构

教学内容

起动机的功用、组成、结构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规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2.掌握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教学重点

1.常规起动机的组成;

2.起动机各部分的功用;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常规起动机的组成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电源系的知识,引入新课。

想一想:

汽车是依靠什么设备从静止状态下起动的?

二、常见的电力起动机种类

⑴电磁控制强制啮合式起动机(常规起动机):

磁极一般采用电磁铁,传动机构中一般只是由简单的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和拨叉组成,无特殊结构和装置。

⑵永磁起动机:

电动机的磁极用永磁材料制成,取消了磁场线圈,使结构简化,体积小、质量轻。

⑶减速起动机:

采用高速、小型、低力矩电动机,在传动机构中设有减速装置。

质量和体积比普通起动机可减小30%-35%,但结构和工艺比较复杂。

三、常规起动机的组成及功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示

⑴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

⑵传动机构:

在起动发动机时使驱动齿轮与非轮齿圈相啮合,将起动机的转矩传递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又能使驱动齿轮与飞轮自动脱离

⑶控制装置:

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脱离,并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四、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结构实物展示

1.磁极:

产生电枢转动时所需要的磁场,由固定在机壳内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线圈组成

2.电枢:

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心、电枢绕组线圈、电枢轴和换向器组成

3.电刷与电刷架:

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电刷架绝缘地固定在端盖上,负极电刷架与端盖直接相连并搭铁。

电刷置于电刷架中,电刷有铜粉与石墨粉压制而成,呈棕黑色。

电刷架上有较强弹性的盘形弹簧。

4.换向器:

向旋转的电枢绕组注入电流。

想一想:

起动机的换向器片之间是绝缘的么?

五、质疑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串励是指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串联么?

2.起动机的换向器片和电枢铁心之间是否绝缘?

六、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起动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常规起动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作业

1.常规起动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2.直流电动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常规起动机的结构和功用是重点讲解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边讲授理论,一边拆卸起动机实物,是一种可取的教学方式。

第二讲起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型号

教学内容

起动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型号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掌握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4.了解起动机的型号。

教学重点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传动机构与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

3.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传动机构与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常规起动机组成结构及作用,引入新课。

想一想:

起动机到底是如何旋转起来产生转矩的?

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视频演示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电磁力的方向遵循左手定则。

具体过程是:

换向器的两片换向片分别与环状线圈的两端连接,电刷一端与两端换向器片相接触,另一端分别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在环状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交替变化。

用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环状线圈在电磁力矩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连续转动,这样在电源连续对电动机供电时,其线圈就不停地按同一方向转动。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如何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线圈的受力方向,教师做总结。

三、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电动机中电流越大,电动机产生的转矩就越大。

电动机的转速越高,电枢线圈中产生的反电动式就越大,电流也随之下降。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力矩M、转速n和功率p随电枢电流变化的规律称为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特性。

在起动机启动的瞬间,电枢转速为零,电枢电流达到最大值,力矩也相应达到最大值,使发动机的起动变得很容易,这是汽车起动机采用串励式电动机的主要原因。

串励式电动机的输出力矩较大时,电枢电流也大,电动机转速随电流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反之,输出力矩较小时,电动机转速又随电枢电流的减小而很快上升。

串励式电动机的功率P可用下式表示:

P=Mn/9550

式中:

M——电枢轴上的力矩(Nm);

n——电枢转速(r/min)。

想一想: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为何易于起动发动机?

四、传动机构

1.传动机构的组成

一般由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拔叉、啮合弹簧等。

2.滚柱式单项离合器

⑴.构造实物展示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驱动齿轮与外壳制成一体,外壳内装有十字块和四套滚柱、压帽和弹簧。

十字块与花键套筒固定连接,壳底与外壳相互扣合密封。

花键套筒的外面装有啮合弹簧及衬圈,末端安装拨环和卡整个离合器总成套装在电动机轴的花键部位上,可作轴向移动和随轴转动。

在外壳与十字块之间,形成4个宽窄不等的楔形槽,槽内分别装有一套滚柱、压帽及弹簧。

滚柱的直径略大于楔形槽窄端,略小于楔形槽的宽端。

⑵.工作过程视频演示

当起动机电枢旋转时,转矩经套筒带动十字块旋转,滚柱滚入楔形槽窄端,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使十字块与外壳之间能传递力矩;发动机起动以后,飞轮齿圈会带动驱动齿轮旋转。

当转速超过电枢转速时,滚柱滚入宽端打滑,这样发动机的力矩就不会传递至起动机,起到保护起动机的作用。

想一想:

起动机中的传动装置只能单向传递力矩么?

五、控制装置

1.控制装置组成

电磁开关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复位弹簧、活动铁芯、接触片等组成。

其中,电磁开关上的“30”端子接至蓄电池正极;“C”端子接起动机励磁绕组;吸接线圈一端接起动机主电路。

2.控制装置工作过程视频演示

⑴.点火开关接至起动档时,接通吸拉线圈和保持线圈,其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熔断器→点火开关→起动机端子50→分两路:

一路经吸拉线圈→主电路接线柱C→励磁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

另一路经保位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此时,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被吸入。

拨叉将起动小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⑵.齿轮啮合后,接触盘将触头接通,蓄电池便向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供电,产生正常的转矩,带动起动机转动。

与此同时,吸拉线圈被短路,齿轮的啮合位置由保位线圈的吸力来保持。

⑶.发动机起动后,切断起动电路,保持线圈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回位,切断了电动机的电路,同时也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脱离啮合。

六、起动机型号

1.产品代号:

起动机的产品代号为QD,其中Q表示起,D表示动;

2.分类代号:

起动机的型号中以电压等级作为分类代号,分类代号“1”表示电压等级为12V,分类代号“2”表示电压等级为24V;

3.分组代号:

起动机的型号中,以功率等级作为分组代号。

想一想:

解释一下QD121的含义?

七、质疑

1.是电枢线圈匝数越多,电动机输出力矩就越大,运转就越平稳么?

2.如果单向离合器的滚柱磨损,不能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电枢转矩还会正常传递么?

八、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九、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3.传动机构及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作业

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是如何工作的?

2.起动机的控制装置有哪些作用?

简要说明其工作过程。

教学后记

对于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如果学生不容易理解,可大致讲解一下,待讲起动系控制电路时,再结合控制电路综合介绍,效果较好。

第三讲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2.带起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组合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1.无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2.带组合继电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带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常规起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引入新课。

想一想:

起动机的外部电路是如何控制的?

二、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2.带起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三、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

点火开关、电磁开关;

2.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点火开关接至起动档时,电流的流向为:

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起动档→端子50→吸引线圈→端子C→励磁绕组→电枢绕组→搭铁→蓄电池负极;同时,保持线圈中也通过电流:

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起动档→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蓄电池负极。

此时,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在两线圈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芯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被吸入。

拨叉将起动驱动齿轮推出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齿轮啮合后,接触盘将端子“C”与端子“30”接通,蓄电池便向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供电,产生正常的转矩,带动起动机转动。

与此同时,吸拉线圈被短路,齿轮的啮合位置由保位线圈的吸力来保持。

想一想:

起动机的驱动齿轮是先转再啮合还是先啮合再转,还是边转边啮合?

二、带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

点火开关、电磁开关、起动继电器

2.起动继电器的结构:

装起动继电器的目的是减小通过点火开关的电流,防止点火开关烧损。

起动继电器有四个接线柱,分别标有起动机、电池、搭铁和点火开关,点火开关与搭铁接线柱之间是继电器的电磁线圈,起动机和电池接线柱之间是继电器的触点。

接线时,点火开关接线柱接点火开关的起动档;电池接线柱接电源;搭铁接线柱直接搭铁;起动机接线柱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上起动接线柱。

3.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发动机起动时,将点火火开关起动档接通,继电器的电磁线圈通电,使触点闭合,电源的电源便经继电器的触点通往起动机电磁开关的起动机接线柱。

电磁开关通电后,便控制起动机进入工作状态。

大电流经过继电器开关流入起动机,流经点火开关的电流较小,起到了保护点火开关的作用。

起动过程的原理与不带起动继电器的电路相同。

想一想:

起动继电器会何可以保护点火开关?

四、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

1.组成:

点火开关、电磁开关、组合继电器

2.组合继电器的结构:

一部分是起动继电器,一部分是保护继电器,它的作用于是:

与起动继电器配合,使起动电路具有自动保护功能,防止发动机起动以后,起动电路再次接通,并且可以控制充电指示灯。

组合继电器中的起动继电器和保护继电器都有由铁心、线圈、磁轭、动铁和弹簧触点组成,其中起动继电器触点为常开式,保护继电器触点为常闭式。

组合继电器共有六个接线柱,分别为B、S、SW、L、E、N,分别接电源、起动机电磁电磁开关、点火开关起动档、充电指示灯、搭铁和发电机中性点。

3.工作过程:

视频演示

⑴点火开关转至起动档位时,起动继电器电磁铁线圈电路接通。

其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组合继电器接柱“SW”→起动继电器电磁铁线圈→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

起动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流通路,起动机开始工作。

⑵发动机发动后,发电机建立电压,其中性点同时有一定数值的电压对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线圈供电。

其电路为:

定子绕组→中性点→组合继电器接柱“N”→线圈→接柱“E”→搭铁→正向导通二极管→定子绕组。

当中性点电压达到Ue/2后,线圈通过电流使铁心产生吸力吸开触点,切断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触点张开,起动机停止工作。

发动机正常工作后,若误接通起动开关,起动机也不会工作。

因为此时,发电机已正常供电,中性点始终保持一定的电压值,使充电指示控制继电器触点总是处于张开状态,起动继电器触点不再闭合,起动机更不会工作,从而实现了对起动机的保护。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讨论无组合继电器的车辆,若发动机工作后又误将点火开关至于起动档,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教师做总结。

五、质疑

平时在家里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插拨插头时会出现电弧现象,时间久了插头的插片或插座会烧黑,这与汽车点火开关烧损是否是同样的原因?

六、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起动系控制电路的类型;

2.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3.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作业

1.无起动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如何?

2.带组合继电器的起动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如何?

教学后记

部分学生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的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常开触点继电器与常闭触点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与区别,在授课时,可增加这部分内容。

第四讲其它类型起动机

教学内容

其它类型的起动机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掌握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教学重点

1.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结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各种起动系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引入新课。

想一想:

除常规起动机外,还有哪些形式的起动机?

二、减速起动机的特点及种类

1.减速起动机的特点:

在传动机构和电枢轴之间安装了一套齿轮减速装置,通过减速装置把力矩传递给单向离合器,可以降低电动机的速度增大输出力矩,减小起动机的体积和质量。

2.减速起动机的减速装置种类:

平行轴外啮合减速齿轮装置和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两种形式。

想一想:

减速起动机会何要降速?

三、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实物展示视频演示

1.结构:

电动机、平行轴减速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

其中,减速齿轮装置采用平行轴外啮合减速齿轮装置,该装置中设有三个齿轮,即电枢轴齿轮,惰轮(中间齿轮)及减速齿轮。

控制装置的结构与传统式电磁控制装置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活动铁心的左端固装的挺杆,经钢球推动驱动齿轮轴,引铁右端绝缘地固装着接触片。

想一想:

减速起动机与常规起动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工作过程:

⑴接通起动开关,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此时的电流流向为:

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吸引线圈→端子C→励磁线圈→电枢绕组→搭铁,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电磁力吸引活动铁心左移,推动驱动齿轮轴,迫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这种动作过程称为直动齿轮式,此时电动机低速运转。

⑵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进入啮合后,接触片和触点接触,此时电流的方向为:

蓄电池→点火开关→端子50→保持线圈→搭铁,这样保持线圈产生的磁场使活动铁心保持在原位。

同时,电流还流经磁场线圈,电路为:

蓄电池→端子30→接触片→端子C→励磁线圈→电枢绕组→搭铁。

这样电枢电路接通并开始旋转。

电枢轴产生的力矩经电枢轴齿轮→惰轮→减速齿轮→滚柱式单向离合器→驱动齿轮轴→驱动齿轮→飞轮齿圈,带动曲轴旋转,使发动机起动。

⑶发动机起动后,放松起动开关,点火开关回到点火档,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断电,引铁在复位弹簧张力作用下回位,接触片与触点分离,电枢停止转动。

同时,驱动齿轮轴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拖动驱动齿轮与飞轮分离,恢复到初始状态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起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四、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视频演示

1.结构:

⑴电动机该电动机的结构有两类,一类与常规起动机类似,采用励磁线圈产生磁场。

另一类采用永久磁铁磁场代替励磁绕组,减小了起动机的体积,提高了起动性能。

⑵传动机构及减速齿轮装置该起动机的传动机构采用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用拨叉拨动驱动齿轮使之移动。

其结构和工作过程和传统式起动机类似。

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中设有三个行星轮,一个太阳轮(电枢轴齿轮)及一个固定的内齿圈

内齿圈固定不动,行星齿轮支架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圆盘和驱动齿轮轴制成一体。

三个行星齿轮连同齿轮轴一起压装在圆盘上,行星齿轮在轴上可以边自转边公转。

驱动齿轮轴一端制有螺旋键齿,与离合器传动导管内的螺旋键槽配合。

2.工作过程:

同上述一致。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是如何传递转矩的?

老师做总结。

五、质疑

1.平行轴式起动机的驱动齿轮需要用拨叉使之伸出和退回么?

2.在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中,行星齿轮是边自转边公转么?

六、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七、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平行轴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

2.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

作业

减速起动机有哪几类,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

教学后记

行星齿轮式减速起动机应用不广,且结构较复杂,学生不易接受,在课时较紧时可略讲

第五讲电动门窗、电动后视镜的结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电动门窗、电动后视镜的结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动车窗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电动车窗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3.掌握电动后视镜的组成及分类;

4.掌握电动后视镜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电动车窗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2.电动后视镜控制电路及原理。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教学难点

1.电动车窗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2.电动后视镜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减速起动机的类型,及各种典型减速起动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引入新课。

想一想:

我们平时在坐车时,是怎样升降车窗的?

二、电动车窗

1.电动车窗简述

电动车窗是指以电为动力使车窗玻璃自动升降的车窗。

它是由驾驶员或乘员操纵开关接通车窗升降电动机的电路,电动机产生动力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使车窗玻璃按要求进行升降。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有利于行车安全。

2.电动车窗的组成视频演示

电动车窗主要由车窗玻璃、车窗玻璃升降器、电动机、控制开关等组成。

⑴电动机

作用:

为车窗玻璃的升降提供动力。

类型:

采用双向转动的电动机,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实现正反转以实现车窗玻璃的升或降。

⑵控制开关

作用:

控制电动机中电流的方向

控制开关一般有两套,一套为总开关,装在仪表板或驾驶员侧的车门上,驾驶员可以控制每个车窗玻璃的升降。

另一套为分开关,分别安装在每个车窗上,以便乘客对每个车窗进行升降控制。

⑶车窗玻璃升降器

类型:

绳轮式、交臂式、和软轴式。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电动车窗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3.电动车窗的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⑴控制方式

①手动控制:

指按着相应的手动按钮,车窗可以上升或下降,若中途松开按钮,上升或下降的动作即停止。

②自动控制:

指按下自动按钮,松开手后车窗会一直上升至最高或下降至最低。

⑵工作原理:

想一想:

我信平时坐出租车时,用手摇动车窗控制把手控制车窗升降,是不是手动控制?

3.电动车窗常见故障诊断

⑴故障1

故障现象:

某个车窗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

故障原因:

分开关故障、分开关至主开关可能出现断路

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分开关导通情况及分开关至主开关控制导线导通情况。

⑵故障2

故障现象:

某个车窗两个方向都不能运动

故障原因:

传动机构卡住、车窗电动机损坏、分开关至电动机断路

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传动机构是否卡住、测试电动机工作情况、检查分开关至电机电路导通情况

⑶故障3

故障现象:

所有车窗均不能升降或偶尔不升降

故障原因:

熔断丝被烧断、搭铁不牢

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熔断丝;检查、清洁、紧固搭铁点

⑷故障4

故障现象:

两个后车窗分开关不起作用

故障原因:

总开关出现故障

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总开关导通情况

三、电动后视镜 视频演示

1.电动后视镜的结构组成

镜片、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操纵开关

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就可完成对后视镜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调整。

2.电动后视镜的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互动性交流:

视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电动后视镜的控制过程,老师做总结。

3.电动后视镜常见故障诊断

⑴故障1

故障现象:

电动后视镜均不能工作

故障原因:

熔断丝熔断、搭铁不良、后视镜开关损坏、后视镜电动机损坏

故障排除方法:

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对搭铁不良进行修理。

⑵故障2

故障现象:

一侧电动后视镜不能动

故障原因:

后视镜开关损坏、搭铁不良、电动机损坏

故障排除方法:

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对搭铁不良进行修理。

⑶故障3

故障现象:

一侧电动后视镜上下方向不能动

故障原因:

上下调整电动机损坏、搭铁不良

故障排除方法:

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对搭铁不良进行修理。

⑷故障4

故障现象:

一侧电动后视镜左右方向不能动

故障原因:

左右调整电动机损坏、搭铁不良

故障排除方法:

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对搭铁不良进行修理。

想一想:

每个电动后视镜的后面都有几个电动机驱动?

四、质疑

1.如果主开关至分开关的导线出现断路,车窗还能否实现单方向运动?

2.电动后视镜的电动机为双向直流电动机还是单向直流电动机?

五、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电动车窗的组成、升降工作过程;

2.电动后视镜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作业

1.电动车窗由哪些部件组成?

何谓手动升降、何谓自动升降?

2.电动后视镜由哪些部件组成?

简述其控制过程。

教学后记

因不同车型电动车窗及电动后视镜的控制方式及原理图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讲故障诊断时,应注重强调让学生掌握诊断的思路及检测手段,而非死记某一车型的诊断流程。

第六讲电动座椅的结构、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电动座椅的结构、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1.掌握普通电动座椅的组成;

2.掌握普通电动座椅控制过程。

3.掌握自动座椅的组成;

教学重点

1.普通电动座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