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753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附答案解析

2018年试验检测师《道路工程》真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对路面抗滑性能的最低检测频率要求为()。

A.1年2次B.1年1次

C.2年1次D.5年2次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71,表1-61。

2.平整度是表征路面行驶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不同类型设备所采用的指标也有所不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是()平整度指标。

A.反应类B.断面类

C.标准差类D.平均值类

参考答案:

A

解析:

教材P433,激光平整度仪的测试指标是国际平整度指数。

只有颠簸累积仪是反应类。

C、D不存在。

3.高速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

A.5B.10

C.20D.25

参考答案:

B

解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1,1.0.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低于10℃,其他公路不得低于5℃。

4.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后自然冷却到表面温度低于()℃方可开放交通。

A.20B.30

C.50D.70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12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5.路基工作区是指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之比大于()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

A.0.2B.0.1

C.0.02D.0.01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2,

(2)路基工作区有关内容。

6.土的含水率是指()之比。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A.土中水的体积与土样体积B.土中水的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

C.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D.土中水的质量与土样质量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80,倒数第三行(3)土的含水率。

7.扰动土样采用击实法制备试件时,同一组试件与制备标准之差值,密度不大于()g∕cm3,含水率不大于()%。

A.±0.2,1B.±0.5,1

C.±0.1,1D.±0.1,2

参考答案:

D

解析: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P25,4.1.5条。

8.对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进行检测时,实测结果应满足()要求。

A.目标配合比B.生产配合比

C.矿料级配范围D.经验配合比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12,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稳定度应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

9.车载式颠簸累计仪直接测量的是()。

A.IRIB.σ

C.VBID.RN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433,颠簸累计仪的测试指标是单向累计值VBI(cm∕km)。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中,关键项目的检查合格率不低于()。

A.90%B.92%

C.95%D.98%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24,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否则该检查项目为不合格。

 

11.水泥密度试验时,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kg∕m3。

A.5B.10

C.15D.20

参考答案:

D

解析: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P14,密度须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至10kg∕m3。

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kg∕m3。

12坍落度法测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适用条件()。

A.坍落度大于15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B.坍落度小于15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31.5mm。

C.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D.坍落度小于10mm,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31.5mm。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300,坍落度试验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

13.一组水泥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极限荷载分别为780kN、710kN、900kN。

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为()。

A.35.4MPaB.34.7MPa

C.33.1MPaD.作废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311公式(5-11)。

教材P312,如任一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取中值为测定结果;如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值都超过15%时,则该组试验结果作废。

fcu=780000∕(150×150)=34.7MPa

fcu=710000∕(150×150)=31.6MPa

fcu=900000∕(150×150)=40.0MPa

(40.0-34.7)∕34.7=15.3%>15%

(34.7-31.6)∕34.7=8.9%<15%

所以,取中值为测定结果。

14.实验室内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所用荷载板直径为()mm。

A.100B.150

C.300D.800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155,最后一行,荷载板直径150mm。

15.以下关于短脉冲雷达法测量路面厚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路面过度潮湿情况下不适合该方法

B.设备通常工作在0℃~40℃

C.测量深度8cm时,系统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3mm

D.可以采用500MHz地面耦合天线检测

参考答案:

D

解析: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P14,(5)天线,喇叭形空气耦合天线,不是地面耦合天线。

16.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采用的级配应不同,ATB-25宜采用()级配。

A.连续级配B.间断级配

C.开级配D.半开级配

参考答案:

A

解析:

教材P366,①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典型代表是粒径偏细一些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和粒径偏粗的沥青稳定碎石(ATB)等。

17.沥青软化点试验,当软化点大于()℃时,烧杯中应注入甘油为加热介质。

A.60B.80

C.90D100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358,②试验方法二:

软化点在80℃以上的沥青,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容器中至少15min。

18.下列不是OGFC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是()。

A.细颗粒较少B.比普通AC更容易老化

C.排水功能显著D.力学性能较好

参考答案:

D

解析:

教材P367倒数第二段

(2)骨架空隙结构,教材P368第二段。

19.SMA-16级配设计时确定粗集料骨架的分界筛孔尺寸为()。

A.16B.9.5

C.4.75D.2.36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199,其中SMA-10的划分界限是2.36mm,而SMA-13、SMA-16、SMA-20的界限则为4.75mm。

20.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

A.减小B.增加

C.不变D.有的减小、有的增加

参考答案:

D

解析:

教材P362,

(1)蒸发“损失”试验的计算结果可正可负。

21.沥青的相对密度和密度分别是在()℃条件下测定的。

A.25、20B.25、15

C.25、25D.20、15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348,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15℃,而沥青的相对密度是指25℃时与相同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22.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粘稠沥青的()。

A.布氏旋转粘度B.标准粘度

C.动力粘度D.运动粘度

参考答案:

D

解析: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81,T0619-2011沥青运动黏度试验(毛细管法)。

注意,毛细管法与真空减压毛细管法是两个不同的试验。

23.沥青溶解度测试采用()对沥青进行过滤。

A.古氏坩埚B.沥青过滤装置

C.沥青过滤装置和玻璃纤维滤纸D.古氏坩埚和玻璃纤维滤纸

参考答案:

D

解析: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35,第二段3.2.3条。

T0607-2011沥青溶解度试验。

24.某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测得同一试件其标准针入度贯入深度为7.25mm、7.60mm和7.55mm。

则最终的针入度值为()。

A.75B.74.7

C.74.67D.应重做

参考答案:

A

解析:

教材P355,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并取至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单位0.1mm。

针入度在50~149(0.1mm),允许差值4(0.1mm)。

最大值76.0-72.5=3.5<4,数据精读符合要求。

取三次试验的平均值,并取整数,并确定单位为0.1mm,所以答案为75。

25.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不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的是()。

A.稳定度和流值B.VCA(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C.空隙率D.沥青饱和度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P371,表6-8,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试验指标包含:

空隙率、稳定度、流值、矿料间隙率、沥青高饱和度。

VCA(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属于SMA混合料这类间断级配中的一个设计指标,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92。

26.以下不属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和碾压温度试验是()。

A.标准粘度试验B.赛博特粘度试验

C.布氏粘度试验D.运动粘度试验

参考答案:

A

解析:

教材P12,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黏度(表观黏度、运动黏度、赛波特黏度)-温度曲线确定。

布氏黏度就是表观黏度。

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24,表5.2.2-1。

27.关于砂当量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砂当量可以测定天然砂、人工砂所含粘性土及杂质的含量,但不适用石屑

B.砂当量冲洗液由氯化钙、甘油按一定的比例配置的

C.砂当量越大,产有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越低,细集料洁净度越高

D.筛洗法、砂当量和亚甲蓝试验都能对砂的洁净度评价,但砂当量能更加准确地评价

参考答案:

C

解析:

教材P233。

砂当量试验适用于石屑,所以A不对。

冲洗液由氯化钙、甘油和甲醛组成,所以B不对。

亚甲蓝法评价砂的洁净程度更准确,所以D不对。

28.取每组总质量3000g的粗集料采用干筛法进行筛分试验,进行两次平行试验,第一组筛分后的总量为2991.5g,第二组筛分后总量为2996.7g,则试验人员需要如何处理?

()

A.第一组需要重新试验B.两组都需要重新试验

C.两组都不需要重新试验D.无法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试验

参考答案:

C

解析: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P11,4.4,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

则,说明最后总质量只要在3000±0.5%=2985~3015之间,都是允许的。

29.级配碎石目标配合比曲线确定后,还需要进行()的确定。

A.级配的离散度B.级配合理变化范围

C.级配的关键筛选择D.级配的均匀性

参考答案:

B

解析:

教材260,(5)确定目标级配曲线后,……并以2倍标准差确定各档筛分级配的波动范围。

30.采用烘干法对石灰稳定土含水率进行测定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烘箱中,将烘箱调整到110度

B.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烘箱中,将烘箱调整到105度

C.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温度已达105度的烘箱中

D.将石灰稳定取样后,置于温度已达110度的烘箱中

参考答案:

D

解析:

教材P274,倒数第二行,烘箱的温度应事先调整到110℃左右。

二、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砂率越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越大。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302,图5-3,存在一个合理砂率。

2.水泥安定性试验不能检测出游离氧化钙引起的水泥体积变化。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96,现行水泥安定性试验可检测出游离氧化钙引起的水泥体积变化,以判断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

现行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不能检测出游离氧化镁、三氧化硫等引起的体积变化,只能通过控制其含量达到要求。

3.粘性土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土的内摩擦角ϕ。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139,黏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C。

4.样本土的不均匀性系数Cu>10时,表示该土是级配良好的土。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98,当同时满足不均匀系数Cu>5和曲率系数Cc=1~3这两个条件时,土为级配良好的土;如不能同时满足,则为级配不良的土。

5.平整度指标σ值越大,则路面平整性越差。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434,标准差σ越大,路表面越不平整。

6.路面损坏状况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装备检测时,横向检测宽度不得小于车道宽度的80%。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70,采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路面损坏时,应纵向连续检测,横向检测宽度不得小于车道宽度的70%。

7.路面纵向裂缝换算为损坏面积时,应该用裂缝长度乘以0.2m。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66和P67,沥青路面纵向裂缝乘以0.2m,水泥路面纵向裂缝乘以1.0m。

8.激光构造深度仪既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也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检测。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453,本方法适用于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仪在新建、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无严重破损病害及无积水、积雪、泥浆等正常行车条件下测定,……。

激光构造深度仪只需与铺砂法对比后,即可使用,而铺砂法既适用于沥青路面也适用于水泥路面。

9.竣工验收时,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必须全部处理完毕,项目法人视情况决定是否对处理结果验收。

参考答案:

×

解析: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与实施细则》P18和P19,项目法人应提前完成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而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完毕是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项目法人应督促完成并及时验收。

10.工程质量检验中一般项目的合格率不低于75%,可以评定为合格。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5,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80%。

11.木质素纤维的灰分含量越低说明纤维纯度越高,因此灰分含量越低纤维质量越好。

参考答案:

×

解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22,表4.11.1,灰分含量要求在18±5%范围。

12.对于中粒式或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可以适当的减少沥青的用量来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369,第四段最后一行,适当降低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数量,也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教材P411,最后一段,……预计有可能出现较大车辙时,……,将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减少0.1%~0.5%,作为设计沥青用量。

13.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得采用真空法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387,真空法进行的密度测定操作,主要适用于非改性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采用计算法获得。

14.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较多,能有效增加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370,影响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因素包括:

矿料级配、沥青用量、施工温度等。

施工和易性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效果,单纯增加细集料,沥青用量不足,和易性肯定不好。

15.由于粉煤灰的质量不稳定,所以高速公路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参考答案:

解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2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16.土工织物梯形撕裂强度试验中,拉伸速率为50mm∕min。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184,并设定拉伸速率为100mm∕min±5mm∕min。

17.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的尺寸越小测得结果越高。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304,尺寸愈小的试件测得的结果就会愈高。

18.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的试样应在同一样品中截取。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174,全部试验的试样应在同一样品中裁取。

19.摆式仪测量路面摩擦系数时,测值需要换算成标准温度25℃的摆置。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455,最后一行,……必须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BPN20。

20.当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产生争议时,可以采用无核密度仪进行仲裁检测。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431,本方法适用于现场无核密度仪快速测定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并计算施工压实度,但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21.细集料的棱角性试验有间隙法和流动时间法,但间隙法更为准确,应优先选用。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08,表3-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细集料的棱角性,要求使用流动时间法。

流动时间法比间隙法更为简单,规范推荐使用。

 

22.同一采石场同一类集料,当集料规格较多时,可以分别进行洛杉叽磨耗试验。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217,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由数种集料配合组成,同一个采石场生产的同一类集料,可以在一起组合进行洛杉矶磨耗试验。

当集料规格较多时,也可分别进行试验。

23.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直径相同的试件,随着试件高度增加,抗压强度会先增加后减小。

参考答案:

×

解析: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99,表T0805-2,同样是10cm直径的试件,随着高度从10cm,逐渐变大到15cm、20cm、30cm,强度逐渐减小。

24.水泥和粉煤灰细度试验均采用负压筛法,但是粉煤灰需筛析时间更长。

参考答案:

解析:

教材P290,水泥采用负压筛法,持续过筛2min。

《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操作细则》中要求筛析3min。

2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时水泥稳定碎石养生7d,在最后一天需泡水,水温为室温。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81,然后将试件浸泡于20℃±2℃水中。

26.水泥稳定碎石圆柱形试件,养护期边角发现损伤,应立即进行修补。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81,如养生期间有明显的边角缺损,试件应该作废。

27.在进行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时,应将生石灰样品打碎,使颗粒不大于1.18mm,拌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减至300g左右,放置瓷研钵中研细。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266,拌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左右。

28.沥青混合料用的粗集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坚固性指标检测。

参考答案:

解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P18,续上表下面,注:

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9.混合料的空隙率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411,图6-10,C)图,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空隙率单调降低。

30.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试验主要是评价沥青与集料的吸附能力。

参考答案:

×

解析:

教材P393,用于测定沥青与矿料黏附性,掌握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以间接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更确切地说它是用来检验粗集料表面被沥青薄膜裹覆后,抵抗受水侵蚀造成剥落的能力(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68)。

三、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全部正确得满分,选项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选项该题不得分)

1.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措施包括()。

A.选用高强度水泥B.提高浆集比

C.提高粗集料的最大粒径D.降低水灰比

参考答案:

AD

解析:

教材P303和P304。

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达到最佳浆集比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混凝土浆集比的增加而降低。

粗集料最大粒径的增加,对混凝土强度带来双重影响。

所以B、D是错误的。

在一定范围内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减少而有规律的提高。

水泥的强度愈高,从而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就愈高。

2.有关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沉测试评定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测得弯沉代表值越大说明路面强度越高

B.当路面温度不是20±2℃时,必须对测值进行温度修正

C.代表弯沉值的计算中,目标可靠指标β应根据不同道路等级进行选择

D.弯沉应在最不利季节测定,否则应进行季节修正

参考答案:

CD

解析:

弯沉代表值越大,路面强度越低。

所以A不对。

教材P445,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所以,B不对。

但是,值得商榷。

在2017年质检评定标准中,温度影响系数K3是一个计算公式,其中公式中的Ha代表的是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并没有大小限制,即任意厚度都应该代入计算一个温度影响系数。

C是对的,见教材P31表1-8。

D是2004年质检评定标准中的一句原话.在2017年质检评定标准中,采用湿度影响系数K1表达这个意思。

所以是对的。

 

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前,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

A.路表弯沉B.接缝传荷能力

C.板底脱空状况D.路面厚度

参考答案:

ABCD

解析:

教材P11,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需要试验检测的内容有:

路面损坏状况和路面结构强度(包括路表弯沉、接缝传荷能力、板底脱空状况、面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

 

4.现场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检测。

A.回弹仪法B.低应变法

C.落球仪法D.超声回弹法

参考答案:

AD

解析:

教材P443和P444。

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第9章,水泥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只有3种:

回弹仪法、超声回弹法和射钉法。

低应变法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物的完整性。

落球仪法主要用于检测土质路基的指标参数,况且在现行规范中没有写入。

5.关于横向力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A.与摆式仪测量的摆值一样,用于评价路面的抗滑性能

B.交工验收时,检测了摩擦系数就不用检测构造深度了

C.测试轮胎的气压为0.3MPa

D.横向力系数测试车的检测速度越快,检测结果越大。

参考答案:

AB

解析:

教材P457。

首先A肯定是对的,C肯定是错的(测试轮胎气压要求为0.35MPa)。

根据速度修正公式:

SFC标=SFC测-0.22(v标-v测),说明检测速度越快,检测结果越小,负负得正,需要加回来。

如测试速度为70km∕h,标准速度为50km∕h,则修正部分值为-0.22(50-70)=+4.4,说明原来的检测结果偏小。

由于多选题至少2个正确答案,所以只能选另外一个正确答案B了。

这里值得商榷,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与实施细则》P30,路面面层“抗滑”抽查项目,高速、一级公路要求检测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即都要检测。

 

6.现场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测定需要检测以下哪些参数()。

A.土基含水率B.测点的表面温度

C.测点的密度D.压强与贯入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

AC

解析: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P53,第二行“测定材料含水率”,第七行“测定土基的密度”。

测点的表面温度肯定不需要测定。

图0943-2,是荷载压强与回弹变形的关系,而不是压强与贯入量的关系。

贯入量一般指试杆插入土中的深度,如CBR试验。

7.在进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时,当被评定路段存在危险涵洞时,以下有关该路段评定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A.路段评价等级为中B.MQI=0

C.BCI=0D.路段评价等级为差

参考答案:

BCD

解析:

教材P76,存在五类桥梁、危险隧道、危险涵洞的路段,MQI=0。

教材P65,表1-59,路段评价等级为差。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P19,公式(6.2.3):

BCI=min(100-GDiBCI),危险涵洞,扣分100分,即涵洞得分为0分,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取桥梁、隧道、涵洞三类构造物中最低分。

所以,该路段的BCI=0。

8.关键项目是分项工程中对()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

A.结构安全B.施工进度

C.主要使用功能D.耐久性

参考答案:

ACD

解析:

教材P24,关键项目是分项工程中对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