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7611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docx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赣州春节民风民俗

  篇一:

江西风俗

  江西风俗

  采茶戏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

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江西方言

  汉语目前可分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湘、赣、闽、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江西大部分地区通行赣方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话和抚州话。

赣方言的语音特点是一般没有浊音,因而赣方言许多词语的读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甚至会发生歧义。

赣方言的词汇特点是保留

  了许多古代词汇,被汉语史专家称为古代汉语词汇的“活化石”。

如南昌、抚州话称“白天”为“日上”,称“谈话”为“话事”,称“多少”为“几多”,称“脏”为“腌臜”等等。

  赣剧

  赣剧是江西传统的地方代表性剧种,源于元末明初我国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县,亦称“高腔”,曲调高亢激越,粗犷奔放,所演剧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连台戏为主,加之它善于“错用乡语”,即能入乡随俗,故在明代便风行全国,并由此产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如青阳腔、义乌腔、徽州腔、京腔等。

清代以来,赣剧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吸取了昆腔等诸腔,在艺术表演方面,注重程式化的同时,仍保持了接近生活、细腻逼真的特点,传统剧目,包括联本戏和折子戏,共有三百多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除赣东北各县专业剧团外,南昌还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名的“江西赣剧团”,该团的传统剧目

  《珍珠衫》、《还魂记》曾被拍成舞台艺术影片在全国上映。

  波阳节节高

  节节高”由学龄前儿童扮演群众喜爱的历史或小说人物,每8人为一节,组成三百多节,称“节节高”。

表演时,庞大的队伍或川流不息,或排列阵式,或组成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金阁老龙灯

  进贤李家渡一带百姓为纪念神话传说造福于此地的金阁老龙而扎制的巨形彩灯,用木、竹、藤、稻草、丝绸、金属等为原料。

龙身长百余米,上置数百个花盆、花篮及农产品模型,龙头高数米,长数米、上挂宫灯、花篮灯、八宝灯、鲤鱼灯及包公、孔明、穆桂英等人物造型。

须几十上百人扛在肩上游动,使整条“金阁老龙”上下起伏,左右蜿蜒,周身熠熠闪光,大有倒海翻江之势。

  江西老表

  “江西老表”的称谓源于朱元璋在赣遇难获救,报答恩情之说。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平定江西时曾在康山负伤后被百姓救护,为感激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朱元璋许诺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以“老表”名义直接找他。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有一年,江西大旱,便选出代表去南京以“老表”名义进见皇帝,要求减免赋税,朱元璋为笼络天下,果然下令减免了税收。

从此,江西人乐于自称、亦被别人称作“江西老表”。

  江西山歌

  江西山歌以赣南客家歌为代表,尤以兴国山歌著名。

据《赣州府志》记载:

赣南客家山歌起源于伐木客,伐木工人边伐木边唱歌,山鸣谷应,引起樵夫、农民的唱和。

  客家山歌的特点是,运用比兴、夸张、拟人、反衬、谐音、重叠等多种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起兴、即兴而歌。

内容根据需要,可长可短;音调因情而异,或慷慨激昂、或委婉低回;表现形式有对花、猜花、锁歌、盘歌、捡脚跟、丢观音、绣褡裢等。

唱腔开头是一声独具韵味的“吱呀嘞“,接着是一句或两句歌头,定下一首山歌的内容和韵脚,结束句前有句呼应声“心肝哥”或“心肝妹”等衬词,它使山歌有亲切感,同时也预示了结束句的到来,形成赣南客家山歌独一无二的风格。

客家姑娘小伙子常常以歌代话,相互叙说衷肠,结交知己。

每逢节日、山歌会、婚嫁等喜庆场合,客家男女老少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智慧和祝愿,直唱得山舞水笑如痴如醉,客家山歌无歌不传情,无情不成歌。

  鄱阳鱼灯

  鄱阳湖的渔民们将各种鱼类彩灯顺序排列,头灯为鳌鱼。

其次为春鲢、夏鲤、秋鲑、冬鳊,象征四季太平,接着还有其他鱼类灯,最后是风稍尾鱼灯。

各种鱼灯色彩缤纷,相互辉映,使水乡泽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汉族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

  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

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

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

  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

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

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

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

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秦、楚不仅与齐、燕、

  篇二: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宁都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我们宁都,每年春节期间也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风俗,可以说别具一格,在这里通过这个调查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宁都常见的春节风俗。

  赣州宁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

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现在宁都全县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

黄石中村客家傩、石上的桥梆灯、宁都采茶戏、宁都道情、洛口竹篙火龙已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所以,宁都有着浓郁独特的乡风民俗,尤其是在正月。

  打年糕

  打年糕(我们本地人叫打麻糍)是宁都客家人春节传统特有风俗之一,具有历史的悠久。

麻糍是宁都客家人春节的必备小吃。

为喜庆吉祥,一定要在麻糍中心点上一颗四星红点。

麻糍制作方法:

以本地出产的糯米为原料,将洗净滤干的糯米盛入甑中蒸熟后,倒入石臼中,用木锤(用质地坚硬的黄檀木制成)将糯米饭舂烂,最后,撮成丸状如乒乓球大小。

麻糍食用方法:

可用油炸、或在文火锅中油煎烤熟,还可切成薄片晒干随时用来油炸碾碎做擂茶、米糊的香料。

当地人一般多以油炸、油煎粘红(白)糖为大众吃法。

如今人工打麻糍已经被机器取代,县城已难觅“打麻糍”的场面了

  割鸡

  宁都是一个纯客家聚居的县城,史籍记载及田野考察表明,这块古越之地在唐宋时期便有中原汉人移入。

中原文化和古越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客家习俗,名目繁多的“神灵”按月分期地接受着乡民们的祭拜,尤其在传统农历节日,行走乡间不经意间就会撞上奇异的祭奠。

我们是特意来看石上“割鸡”仪式的,这是石上村独有的传统祈子习俗,据说已延续了600余年。

  李氏属石上村大姓,所谓“割鸡”,其实是这个大家族为庆贺添丁所举行的集体典仪。

3000余人的村镇,李姓占有90%,即使是在人口控制的当今,每年的添丁家数依然不少,村民告诉我,今年算是少的,最多的一年,全村有40余户在同一年添丁。

村民深信,新年里依祖训“割鸡”祭拜汉帝,家族必会昌盛。

看到如此生发的李氏家族,杂姓人家自然不敢怠慢,跟着李氏家族一同祭拜,久而久之便发展为石上镇独有的民间习俗。

  割鸡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半,打三点起,整个村庄便是“炮火”连天。

添丁户进祠堂的队形是约定俗成的,先由两人扛着长长的爆竹篙引路,户主一手举着大公鸡,一手拿着贴有红纸的利刀,另一人手捧烛台由两人护驾,随后是拎着祭品蓝和提着香烛蓝的亲友。

我随着一户人家进入梅海翁祠,去年该支祠添丁7户,当属今年庆典最热闹的支系了。

  街道、巷弄、祠堂门前挤满了观众,像我一样的外来者看的热闹,而本村的百姓丝毫没有游戏感。

女人们更是在用耳目用心灵参与男人的活动,即使是新添丁的妈妈们也是把那份荣耀和喜悦藏在心里,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等待着男人们冲出祠堂去往汉帝庙割鸡祭典。

  汉帝庙坐落在老街街头临江边,几株粗茂的榕树庇护着小小的庙宇。

村民告诉我,此庙虽经数次修建,几百年从没迁移过。

庙里虽没有塑像,但祀奉的是汉

  高祖刘邦。

历史上,清代官府曾指示不宜祀奉汉高祖,但汉帝崇拜依然风行于赣南乡村,在这片客家聚居的丘陵山脉间,许多乡村至今都有汉帝庙,这大概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吧。

民间认为刘邦重农抑商、减轻刑法、轻徭薄赋、释放奴隶,深得人心,被尊为“米谷神”。

石上人选择在汉帝庙里“割鸡”,祀奉的行为中恐怕不仅仅是求子的目的,想当年,这里是富甲一方的稻米、夏布之乡,也是商贾云集的水运码头。

  下午四时许,添丁户从各家祠堂涌到老街上列队,准备依次“割鸡”。

一声响铳,第一位汉子举鸡提刀疾步入庙,缠绕鞭炮的竹篙即刻被点燃紧随其后,只见汉子在神案前杀鸡,将鸡血揩于神案,便提着鸡由庙后跑回自家。

紧接又一声响铳,第二个汉子冲入进来,祭拜、杀鸡,又由庙后跑回自家。

……,就这样,接连的响铳震撼了山水田园和村庄,汉帝庙在明明灭灭的电光之中,在时浓时淡的硝烟云雾里。

  桥帮灯

  桥帮灯,是由一块块长木板连接而成,每块木板上面扎有10盏灯,由白纸或红纸糊墙,内插蜡烛,纸墙上贴有红红的剪纸图案,寓意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据介绍,在清朝乾隆年间,宁都曾坊村有人到苏州做生意,看见那里的灯特别好看,就把灯的制作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带回村里,然后开始照样制作,以后慢慢地,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桥帮灯了。

  宁都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

“每年灯的数量有点说法,就是说村子里面添丁,比如说找了老婆啊,或者生了孩子啊,他每个人出一帮灯。

  宁都民间艺人也告诉记者:

“元宵的时候,围着村子里面转,祈祷我们全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灯队先是舒缓地围广场走三圈,然后头灯开始追尾灯,整个灯队便连成一个大圆圈,就这样反反复复旋转着,意寓着人生的坎坷经历。

在整个的追逐过程中,灯队时而舒缓转圈,时而急奔如飞,气氛异常热烈,但到最后,头灯终于追上了尾灯,这时整个灯队就成为一个大圆圈,圆圆满满地转着,也就是表示大团圆了。

最后,整个灯队围成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向大家拜年。

宁都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说:

“五角星是这里村民为了表达对祖国的一种热爱,所以他们就造一个五角星这样的形。

  竹篙火龙

  在南岭村,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故事说,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年的农历八月,南岭村瘟疫流行,人畜大量死亡,人们万般无奈,只好祈求天神保佑。

就在这个月的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万籁俱寂。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两条赤色的火龙,它们在天上腾飞盘旋,与瘟神展开了激烈地搏斗,战至黎明,终于将瘟神击败。

瘟神遍体鳞伤,狼狈而逃,火龙则融于东方绚丽多彩的朝霞之中。

此后,瘟疫在南岭竟奇迹般地消失了。

人们认为是这两条火龙保佑了他们,称它们为“火龙神福主”;并认为它们是两兄弟,弟弟叫火虎,哥哥叫火龙。

为了表达对火龙神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南岭卢氏族人在村子里建起了“火龙神庙”,长年祀奉。

而且于每年中秋节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的禳神活动。

  禳神分两阶段进行。

前一阶段禳火虎。

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每天晚上有七支由儿童组成的“火虎”队(每队七人),他们每人手持一个毛竹编制的半圆形虎头,每个虎头上插上数十根点燃着的香,分别到各个村民小组的每一户人家送吉祥。

在这期间,每个村民小组要赶制竹篙火龙。

竹篙火龙是一根长约3丈,圆约一尺的巨长毛竹,毛竹上半段横扎着一层层的竹片,每层竹片又扎着许许多多的火把,这些火把全用山茶油、菜油等浸泡过,以易燃烧。

扎好后的毛竹成飞龙状。

  八月十五晚上,禳神进入第二阶段,亦即禳火龙阶段。

晚8时左右,由8个村民小组组建成的7支火龙队依次来到火龙庙前的大坪上,他们将每根竹篙点燃,再将它们高高举起,共七七四十九根的竹篙火龙,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

劲风吹动着火苗,犹如四十九条转动着的巨大火龙在与妖魔搏斗,100多年前的历史,仿佛在这一瞬间得到重现。

然后,按照抽签结果规定的顺序,各支火龙队依次绕着村子游神。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由七名儿童组成的“火虎”队,它们生龙活虎,天真烂漫。

火龙队伍的后面则是乐队,他们敲锣击鼓吹唢呐,金乐齐鸣,和着不停的鞭爆声,使得气氛既庄重,又热烈。

火龙队伍快步前进,他们所到之处,带来一片光明。

晚上,观看火龙节者人山人海,除本村男女老少外,尚有来自方圆十几里的邻村邻乡人。

人们兴高采烈,整个南岭沉浸在一片忘我的热烈气氛之中。

竹篙火龙节期间,村里还放电影、演戏,并有土特产和小商品交易,热闹非常。

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相沿不衰,除文革期间外,从未中断过。

如今,竹篙火龙节正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人前往观光,它的娱乐和文化功能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篇三:

客家人元宵节风俗习惯

  客家人元宵节风俗习惯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

在客家地区,闹元宵的习俗也由来已久,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客家人的习惯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地方的特色。

如客家人的游大龙、“古事”、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起源于中原。

  客家人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

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红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喝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市”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

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

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江西赣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在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景象,人们用游彩龙、傩舞、唱戏、放添丁炮、舞灯火等方式来祈求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

梅州地方的元宵节节庆有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以迎锣鼓、烧“烟架”、“火龙”而饮誉海内外。

  闽西客家元宵节节庆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

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正月十五元宵夜,两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姑田乡间村落,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的场面热闹非凡。

罗坊走古事是以宗族为单位,以族或以房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挑选两名十岁左右的俊童,按戏曲装扮,化装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坐上顶,一名扮护将坐轿台。

永定县抚市镇“走古事”中常见的故事有魁星点灯、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闽西客家元宵节集中

  反映了汉民族和畲、黎、瑶族等文化融合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庆典,它具有原生性、人文性、质朴性、教育性,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个别地方才独有的元宵民俗活动,  

大家一起欣赏下。

  魁星点斗

  魁星,客家民间信奉的神明。

传说他聪明智慧,才气过人,客家人把信奉魁星作为勉励后代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传统习俗。

  闽西新泉乡烧炮

  闽西新泉乡有东南、西、北三个村,每逢正月十四,家家购1万至10万响鞭炮,用一块门板作垫,将爆竹圈成三角形,像一面旗子,悬挂在屋前空坪上。

次日凌晨1时许,村民用轿抬着"三太祖师",举着狮、豹、龙、凤旗,敲锣打鼓,自北村、西村至东南村游行一日。

每到一家门前,村民就烧香点烛,拱手祭拜,燃放悬挂在屋前的鞭炮。

只听一声声炸响,震耳欲聋,顷刻之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炮团"烧而非放,故名"烧炮",取一年大发吉利之兆。

  闽西姑田游大龙

  闽西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条龙从90节到150节不等,每节4米,龙身直径70厘米左右,每节由5个青壮年轮流抬举游动,有“天下第一龙”之誉。

  每年正月十三下午,大龙出游前,先由10多个人带上工具"查修龙路"。

次日黄昏时分,一条十分壮观的大龙有如腾云驾雾,缓缓行游。

龙游大地,百姓紧随,家家门前燃松明、点灯烛、摆果茶、放炮仗。

正月十六上午,焚烧龙身,但龙头、龙尾上的龙珠不能烧。

抬龙板的人最后竞相往家里跑,谁先到家谁最吉利。

至此,整个游大龙活动结束。

  丰顺埔寨烧火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

元宵夜丰顺县埔寨烧火龙。

烧火龙是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至今有300年历史。

“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

在龙身上安装烟花、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

一条火龙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200多人。

烧火龙,

  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添财。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地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之进行继承、发展与弘扬,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