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638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docx

西方经济学复习修正版1

 

负责人:

陈怡琼、蔡佳桓、张文英、曾楚乔、吴聪

资料中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同学们及时指正。

如还有什么其他相关信息、建议或者是有疑问,可联系几位负责人。

祝10人力资源管理

(1)班的全体同学期末考试顺利通过.

2011年7月

(复习时请大家参照书本)

第一章

1、经济问题的提出:

欲望无限和资源稀缺的矛盾(P2)

2、资源稀缺:

是指相对人类社会的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虚的。

(名词解释P2)

3、资源配置:

是人类对如何利用既定资源生产产品和劳务作出的选择。

包括以下几个:

①生产什么②怎样生产③为谁生产(P3)

4、资源利用:

是人类社会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劳务。

由资源利用引出三个相关问题:

①如何了实现充分就业

②如何实现价格稳定

③如何实现经济增长(P4)

5、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P6)

6、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P7)

7、微观经济的基本假设:

(P8)

①“经纪人”的假设

②市场出清假设

③完全信息假设

第二章

1、影响需求的因素:

(简答题P18)

①商品自身的价格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偏好

⑤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2、替代品关系:

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分别满足消费者的相同需求。

当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代替关系时,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同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即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其代替品的需求量呈正相关关系。

Pr↓—+—Qx↑(P18)

3、互补品关系:

指两种商品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

当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同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

即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关系。

Pr↑—-—Qx↓(P18)

4、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上商品的价格上升,对它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某商品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关系。

P20)(简答)

5、需求量:

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理解P21)

6、需求曲线(P20)

说明:

①右下方倾斜,斜率为0

②线性:

Qd=a-dp

③曲线:

Qd=a/p

7、两种变动的图形表现不同:

(P21)

当价格Po时,需求量Qo;

当价格上升为P1时,需求量Q1

与价格的变动有关

需求量的变动

假设收入增加对面包的需求曲线由Do移动到D2

 

需求的变动

与价格的变动无关

需求的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是,需求量的变化不一定引起需求的变化。

8、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化。

即商品的供给量随商品自身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商品自身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P23)(简答)

9、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导致均衡价格和数量同方将变化,供给的变动会导致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需求价格弹性:

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1、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Ed=

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Ed=lim

=

弧弹性是需求曲线两点之间的弹性:

Ed=

12、

把需求价格弹性分成五类:

(p26)

 

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Ed>1Ed<1

 

需求单位弹性需求弹性无穷大

Ed=1Ed趋于无穷大

 

 

需求完全无弹性

Ed=0

13、薄利多销: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可以提高销售收益,,商品的需求富于弹性,降低价格可以提高企业销售收入。

(名词解释P31)

14、谷贱伤农:

需求取法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会减少生产者的收益。

(名词解释P31)

15、恩格尔系数:

为了定量地反映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是国际上衡量消费品质、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

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明食物开支占总开支比重越大,居民生活越贫困。

恩格尔系数=

(名词解释P35)

16、政府管制价格(P34-35)

①最低限价:

也叫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

的这一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限价政策的实行将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如图,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

为Pe,政府规定了该产品的支持价格为P1。

在P1

的价格下,需求量为Q2,供给Q1。

由于政府支持

价格使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②最高限价:

也称为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价格上的上涨而规定的该商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最高限价一般低于均很价格。

如图。

市场供求决定的均很价格为Pe,政府

规定了该产品的最高限价为P1。

P1的价格下,需求量为Q2,供给量

为Q1,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画图说明)

第三章

1、总效用(TU)是指某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微观经济学通常假定总效用在某个范围内是商品数量的增函数,意思是总效用随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P44(名词解释)

2、边际效用(MU)就是从每增加的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P44(名词解释)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P46(简答)

4、消费者均衡的假设条件是:

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P47

假设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则均衡条件和限制条件可化简为以下公式: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消费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与他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指出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

P49

(1)横轴表示商品量,纵轴代表价格,D代表消费的需求曲线,表明商品量少时,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高,随这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愿付出的价格越来越低。

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P52

特征:

①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程度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满足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满足程度越低。

②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两种商品不可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④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一点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来说明。

P52-53

7、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设:

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P52

8、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为了保持同样的满足水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假如某个消费者购买X、Y两种商品,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X和2个单位的商品Y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是相同的,那么X对Y的边际替代率就等于2,写作:

P53

9、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10、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P55

完全替代品,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为一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图1)

完全互补品,相应的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形状,与横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0,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趋于无穷大。

(图2)

11、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简答)p57

(1)序数效用论中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作为研究消费者均衡的工具,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点就是预算线同它可能达到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一点E。

(2)E点代表的是两种商品的量就是消费者用一定的货币收入所获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最佳购买的组合。

(3)在E点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正好相等。

图:

12、把该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均衡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

这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P57

(E1,E2,E3的连线为价格消费曲线)

(1)基数效用论分析: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购买物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的。

(2)序数效用论分析:

在消费者和货币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随之确定,消费者为获得最大的满足而购买的物品的数量也随之确定。

13收入---消费曲线p62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预算线的平行移动,预算线的每一次移动总会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形成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如果把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均衡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平滑的曲线,这就是收入消费曲线。

(E1,E2,E3与E,C,A的切点连线)

第四章

1、经济学中,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情况,把生产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其中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时期。

长期是指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生产者能够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P71-72

2、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它的定义公式为:

TPL=f(L,

平均产量APL是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它的定义是:

TPL=

边际产量MPL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它的定义公式为:

MPL=

P72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一三点为重点)P73

详细的说明请看书或笔记p73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74(简答)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要素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5机会成本P81(名词解释)

生产以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总成本STC=TFC+TVCP81-82

7、边际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

SMC=

或SMC=

p83

8、总收益TR=P•QP89

9、利润最大化原则P90

第五章

1、完全竞争的含义:

(名词解释)P98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的基本特征:

p98-99

第一,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买主,所以单个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产品同质。

第三,进出自由。

第四,信息充分。

3、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P100

(1)当需求曲线切于AVC的最低点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从事生产华软不从事生产所受的亏损都一样的,其亏损额都等于固定成本。

(2)E点为停止营业点,价格等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

4、完全垄断市场的原因:

P105

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第三、政府特许

第四、自然垄断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p104

第一,产商就是行业。

第二,产品异质。

第三,独自决定价格。

第四,实行差别价格。

6、价格歧视的分类:

P108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商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个特定消费者,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的收益的一种方法。

三级价格歧视;有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边际收益相同。

第六、七章:

1、洛伦兹曲线:

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P138)

2、基尼系数:

A/(A+B)(P139)

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的办法。

3、公共物品:

是这样一种物品,一个人的消费这种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

(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果是造成搭便车现象)p149

4、私人物品:

是这样一种物品。

一个人的消费这种物品将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

(特点:

竞争性和排他性)p149

5、外部经济:

有些情况下,个人(企业)的一项经济互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此时,个人(企业)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

P151

外部不经济:

有些情况下,个人(企业)的一项经济互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的社会成本。

P152

6、矫正外部效应的方法。

P152~153

1、私人解决

2、政府规制

3、道德制约

7、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信息事前不对称(引发“逆向效应”)和信息事后不对称。

(引发“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

第八章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165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名词解释)P166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运用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正确理解GDP应该注意:

(简答)p166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概念,核算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劳务和产品总值,一般为一年或一个季度。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核算,即核算一个国家领土内或区域内的产出量。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是货币化的产出,而非实物化产出。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

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五,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而不论相应产品有没有全部销售,即只要是当年生产出的产量,其市场价值都计入当期的GDP。

第六,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3、国民生产总值(GNP):

(名词解释)P167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4、GDP和GNP的区别:

P167-P168

(1)、核算范围不同

(2)、核算原则不同

(3)、核算结果往往不同

GNP=GDP+NFI

5、GDP的核算方法(P173)

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6、GDP核算的局限性:

(P171)

第一、GDP指标难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全部

第二、GDP指标不能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第三、不能反映社会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7、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

(P177)

NDP=GDP—折旧

NI=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PI=工资+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红利

第九、十章

1、总需求(AD):

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

P187--188

AD=AE=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即AD=C+I+G+NX

AD=C+I+G--M+X

2、均衡的国民收入:

p188

(1)、两部门经济:

y=c+i

y=(a+i)\(1--b)=1\(1--b)*(a+i)

(2)、三部门经济:

y=c+i+g

y=(a+i+g--bt+btr)\(1--b)

3、消费倾向p191

(1)、边际消费倾向(MPC):

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MPC的取值大于0小于1.即0

(2)、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C的取值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

4、储蓄倾向:

p193

(1)、边际储蓄倾向(MPS):

是指储蓄增量在收入增量所占是的比例。

(2)、平均储蓄倾向(APS):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MPS=1

APC+APS=1

5、短期消费函数:

c=a+by(a代表自发性消费,b代表MPC,y代表可支配收入)

6、储蓄函数:

s=y--c=--a+(1--b)yp194

(1)45°线上的纵横坐标相等,代表了收支相抵,在A点处y=c且s=0。

(2)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呈互补关系,两者的斜率之和等于1,即MPS+MPC=1。

7、资本边际效率:

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的购买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名词解释)P196

8、投资储蓄分析:

p194

(1)、均衡将出现在E点,此处i=s,总供给相等,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IU=0,企业既不减少也不扩大产出,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

(2)在E点的左侧,i>s且y

(3)在E点的右侧,iyo,供给大于需求,企业产品积压,非意愿存货投资IU>0,企业会减少产出,直至产出下降到均衡水平。

9、乘数理论p204

(1)投资乘数=自发性消费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b)=1\MPS

(2)税收乘数=-b\(1--b)=--MPC\MPS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b\(1--b)=MPC\MPS

(4)平均预算乘数=1

第十一、十二章

1、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善及劳动力在异地之间流动的成本引起的失业。

(名词解释)P265

2、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名词解释)P266

3、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P291

4、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含义、基本原则、手段)P294

1、含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主动采用的调整政府收支的决策。

2、基本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

3、手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5、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P296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6、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三种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给量。

P298(含义、了解)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最重要、最灵活的政策手段)P299

在经济萧条时期: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到市场。

一方面出卖债券的商业银行、企业和家庭得到货币,把它存入商业银行,增加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可以增加贷款,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给量将成倍扩大。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的行为还会引起债券需求扩大而导致债券价格提高,引起利率下降。

利率的下降将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在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相反做法会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

2、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

调整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引导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措施。

(缺点:

较被动)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才气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因为贷款成本降低,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在贴现,从而增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这会扩大信用规模,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

经济过度繁荣时期,中央银行可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因为贷款成本增加,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从而减少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这会收缩信用规模,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同货币创造乘数成反比;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加以运用,不轻易使用)

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变大,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降低,刺激总需求扩大,使得收入、就业和价格都提高。

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变小,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上升,抑制总需求,使得收入、就业和价格都降低。

7、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当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时,可才“双松”政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P301

政府在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由于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投资,出现挤出效应。

如果政府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配合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不使利率上升,而又使国名收入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可以有效的刺激经济。

如图所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o曲线右移到IS1,利率上升;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o右移带LM1,使利率下降到原来的水平。

P301图12-2

 

西方经济学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1B2B3A4D5D

第二章

1D2D3C4A5B6A7D8A9B10B11D12B13D14C15A16C19C20B

第三章

1B2A3B4A5A6C7A8B9B10C

第四章

1C2B3B4C5B6B7B9D10D11C

第五章

1D2C3A4B5B6B

简答题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单个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同质

(3)进出自由

(4)信息充分

3.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3)政府特许

(4)自然垄断

第六章

8B9B10D

第七章

1C2A3B4C5C6B7B8C

简答题

1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

(1)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影响其他人消费

(2)外部影响,当存在外部影响时,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3)存在垄断,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成本高,价格高,阻碍技术进步

(4)信息不对称,不同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对信息的利用不同

4不完全信息由哪几类?

答:

不完全信息的分类

(1)信息事前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

(2)信息事后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问题”

第八章

1A2C3D4B5B6C7B8B9A10A11B12C13D14D15D16C17D18C19A20B

简答题

2.理解GDP概念应注意的要点

(1)GDP是一个流量概念,核算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劳务和产品重量,一般为一年或一季度

(2)GDP按国土原则核算,即核算一个国家领土内或区域内的产出量

(3)GDP是货币化的产出,而非实物化产出

(4)GDP测度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

6.GDP指标的缺陷

(1)GDP指标难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全部

(2)GDP指标不能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3)GDP指标不能反映社会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付出的代价

7.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原因

(1)名义GDP是指用物品和劳务的当年或当期价格计算的GD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