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7656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docx

江苏扬州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扬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D.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答案】C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硫B.水C.铜D.空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硫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错;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铜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3.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钢铁生锈C.食物变质D.葡萄酿酒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考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

【答案】B

考点: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分析

5.下列食物富含淀粉的是(  )

A.青菜B.大米C.鸡蛋D.猪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6.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

A.ZnB.CuC.K2SO4D.NaO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Zn在氢前,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

故选A。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7.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0C.+3D.+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x+(﹣2)×2=0,解答x=+3。

故选C。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8.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H2B.N2C.O2D.C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气、氮气、氧气等无关,故选D。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9.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

2H2↑+O2↑B.H2+CuO

Cu+H2O

C.3Fe+2O2

Fe3O4D.AgNO3+NaCl═AgCl↓+NaNO3

【答案】D

考点: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10.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够防止生锈,做法正确;B、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能减缓铁制品的锈蚀,做法正确;C、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使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做法错误;D、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够防止生锈,做法正确。

故选C。

考点:

金属腐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11.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

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考点: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13.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O原子个数比为1:

8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C.阿司匹林中含21种元素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由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可知H、O原子个数比为2:

1,故选项错误;B、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9+1×8+16×4=180,故选项说法正确;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乙酰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个乙酰水杨酸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在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中,碳的相对质量:

12×9=108;氢的相对质量:

1×8=8;氧的相对质量:

16×4=64。

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酚酞试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

B.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

C.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蓝

D.灼烧羊毛,有灼烧羽毛的气味产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则往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常用碘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淀粉遇碘变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会观察到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羊毛的成分含有蛋白质,故羊毛制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蛋白质的性质

1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一种分子经过变化产生了两种新的分子,因此该反应涉及三种分子,共有3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话可知,反应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故B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及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图不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故C说法错误;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项为:

D。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别

1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称取7.5g氯化钠

B.乙图表示量取42.5mL水

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

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42.5mL水,应属于量筒,不能属于烧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溶解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7.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加水能使NaCl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t1℃时,KNO3溶液与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能使KNO3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答案】B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Cu

过滤

B

Na2CO3

NaHCO3

盐酸

结晶

C

Fe

Cu

稀硫酸

过滤

D

CO2

HCl

NaOH溶液

洗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

物质除杂和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19.某科学家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体积的样品质量(m1)与纯N2质量(m2),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样品中含哪种气体可解释该结果(  )

A.氖B.氩C.甲烷D.水蒸气

【答案】AB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氧气之外,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还含有稀有气体(氦氖氩等),故比纯N2质量大;答案:

AB。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0.以FeSO4为原料制备铁黑颜料Fe3O4(其中Fe既有+2价,也有+3价)的过程如图:

“转化”过程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

若原料中含FeSO49.1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4.8t

B.理论上“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320kg

C.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为4.64t

D.若“转化”过程参与反应的O2过量,则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SO4+2NaOH=Fe(OH)2↓+Na2SO4,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灰绿色,最终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A、设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

FeSO4+2NaOH=Fe(OH)2↓+Na2SO4,

15280

9.12tx

x=4.8t

故正确;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镁离子。

②二氧化氮分子。

③5个硅原子。

④硝酸分子。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b.氯化钠c.氮气d.石墨

①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②用作粮食保护气。

③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④用于生产铅笔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铝与氧气反应。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

(1)①Mg2+②NO2③5Si④HNO3

(2)①b②c③a④d

(3)①HCl+NaOH=NaCl+H2O

②4Al+3O2

2Al2O3

③3CO+Fe2O3

2Fe+3CO2

④2KMnO4

K2MnO4+MnO2+O2↑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故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

②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氮分子是多原子分子,氮为+4价,氧为﹣2价,氧化物中氧元素在后,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

NO2;

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5个硅原子,就可表示为:

5Si;

④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硝酸分子可表示为:

HNO3;

(2)①氯化钠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粮食保护气;

③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④石墨质软,常用于生产铅笔芯;

(3)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②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

2Al2O3。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如表为某女士一天的营养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比较(部分):

项目

摄入量

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g)

72.9

65

脂肪(g)

65.1

48.2~72.3

维生素C(mg)

176

100

钙(mg)

807

800

铁(mg)

21

20

硒(mg)

0.037

0.05

①蛋白质、油脂和葡萄糖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②钙、铁、硒三种元素中,在人体内含量最高(填元素名称,下同),缺易得贫血症,该女士摄入的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

(2)制造汽车使用了镁铝合金、玻璃钢、聚氯乙烯等材料。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

(1)①蛋白质②钙铁硒

(2)①镁铝合金聚氯乙烯玻璃钢②大于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23.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填序号)

a.植物油b.蔗糖c.粉笔灰

(2)下列溶液pH>7的是,pH<7的是。

(填序号)

a.食盐水b.白醋c.肥皂水

(3)NaCl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和有关。

(4)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答案】

(1)ba

(2)cb(3)溶剂种类温度(4)吸附蒸馏

的方法是蒸馏。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特点;水的净化;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物质的溶解度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4.CO2的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

(1)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

①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②CH4在高温下能与CuO反应。

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①仪器M的名称是,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溶液的洗气瓶。

③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由此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

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2)CH4、乙炔(C2H2)和丙烷(CH3H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2H2燃烧时有浓烟。

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H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1)①酒精灯2NaOH+CO2=Na2CO3+H2O

②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澄清的石灰水

③不同意氢气和甲烷气体都具有还原性

(2)乙炔(C2H2)中含碳量高化学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5.CaCO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可知:

CaO与水反应会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少量MgO等杂志]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流程如下:

①如图为NH4Cl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影响(浸出率=

×100%)。

可知:

较适宜的NH4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相同的生成物。

③流程中虚线内部若改用Na2CO3溶液,也能得到高纯CaCO3,试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原流程的优点:

a.NH3可循环利用;b.。

【答案】

(1)CaCO3

CaO+CO2↑放出900氧化钙的质量

(2)①10%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NH4HCO3

③可以得到化工产品氯化钠

【解析】

试题分析:

(1)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900℃时所得CaO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氧化钙的质量;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6.硫酸铜在纺织、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

(1)工业上可用铜屑、空气与稀硫酸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

①如图1是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铜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多孔球泡的作用为。

②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

这一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③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图2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2)以CuSO4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过程如图3:

①“沉淀”时的反应为: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CO2↑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为。

③若所得产品的产率(产率=

×100%)偏高,其可能的原因为(填序号)。

a.反应物为完全沉淀b.过滤时滤纸破损

c.Cu2(OH)2CO3未洗涤干净d.Cu2(OH)2CO3为完全烘干

④“沉淀”时若有少量3Cu(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T℃时加热32.0g硫酸铜,一段时间后得到15.2gCuO和Cu2O的混合物,计算该混合物中Cu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①2Cu+O2+2H2SO4

2CuSO4+2H2O

温度易控,受热均匀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③2H2O2

2H2O+O2↑AD

(2)①Na2SO4

②HNO3和BaCl2溶液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

③c

④不变

(3)0.7g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铜、氧气和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H2SO4

2CuSO4+2H2O。

直接加热温度过高,反应温度难以控制,水浴加热,反应的温度很好控制,受热均匀,图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

这一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具有的优点是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③用双氧水制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可以是排水法也可是向上排空气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OH)2CO3未洗涤干净产品的实际质量增大,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d、Cu2(OH)2CO3为完全烘干,无影响;

④“沉淀”时若有少量3Cu(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3)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设该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x,则Cu2O的质量=15.2g﹣x

32g×

=x×

100%+(15.2g﹣x)×

×100%

x=0.7g。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气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