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8028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docx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

任务与指导书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

二○○九年六月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管理运筹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对学生《管理运筹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核。

二、课程设计的组织领导与分工

(一)本次课程设计在经济管理学院的领导下,由工商管理教研室负责组织。

(二)课程设计分组进行,每班分4组,每组9~11人;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安排一名指导老师。

学生分组及指导教师安排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学生分组及指导教师安排情况表

班级

组号

学生

组长

指导教师

姓名

电话

0

7

0

1

1

01号~11号

高杰

2

12号~21号

鲁艳琳

3

22号~31号

罗湘文

4

32号~40号

潘立军

0

7

8

1

1

01号~11号

高杰

2

12号~21号

鲁艳琳

3

22号~31号

罗湘文

4

32号~42号

潘立军

(三)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阅学生的设计报告,参与设计答辩和学生设计成绩评定。

(四)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设计进度与质量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设计工作,独立而圆满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五)在课程设计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守设计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和不无故缺勤,如有特殊情况,应向指导教师书面请假。

缺勤累计超过规定的课程设计时间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成绩。

三、课程设计的题目、资料与步骤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1.石华建设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配置问题

2.北方印染公司应如何合理使用技术培训费

3.光明制造厂经营报告书

4.北方食品公司投资方案规划

5.报刊征订、推广费用的节省问题

6.华南公司投资方案

7.关于北京福达食品有限公司直销系统的设计

8.某厂排气管车间生产计划的优化分析

9.配料问题

10.证券营业网点设置问题

(二)课程设计的资料

见附件1。

(三)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

1.星期一上午——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设计任务,提出设计要求;学生在接受课程设计任务后,进一步明确设计条件与要求,做好资料收集等各项设计准备工作。

2.星期一下午~星期二下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设计理论准备,熟悉了解有关资料,了解掌握有关求解软件的使用。

3.星期三上午~星期四下午——选定课程设计题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结果分析。

4.星期五上午——学生进行设计报告撰写、整理与文本打印,向指导教师提交设计报告纸质文本,准备答辩。

5.星期五下午——学生参与设计答辩,回答指导教师提出的与课程设计有关的问题,检查上机求解技能;指导教师评定学生设计的成绩。

四、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理论方法运用恰当,数学建模型建立合理,求解结果正确,条理分明,文笔流畅,报告文本规范。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由封面、目录、报告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组成,并按此先后顺序编排。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版面上页边距为2.5cm,下页边距为2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2cm;在目录页之后的每页下方居中打印连续页码。

1.封面

封面要求统一按附件2所示式样打印;填充部分的文字用“楷体、3号字”。

2.目录页

目录页中“目录”二字放在目录页的上方,用“黑体、小2号、居中”打印,中间空两个小2号汉字字符距离;目录页除“目录”二字以外的其他字符中汉字字符用“宋体、小4号字”打印;英文及数字字符用“TimesNewRoman、小4号字”打印。

页码数字放在靠右圆括号内,圆括号前面用“……”填充。

3.正文

正文另起一页开始打印,每段文字前空两格,回行顶格。

正文中第一、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第三及其以后各层次题序和标题可根据标题长短等决定是否独占行。

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否则,末尾应加句号。

正文中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宋体、3号字、加粗、居中”打印;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宋体、小3号字、加粗”打印;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宋体、4号字、加粗”打印;第四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宋体、小4号字、加粗”打印。

正文内容中的汉字用“宋体、小4号字”打印;英文及数字字符用“TimesNewRoman、小4号字”打印。

行距固定为22磅。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4个字用“宋体、小4号、加粗、居中”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用“宋体、5号字”打印。

行距固定为22磅。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文献类型标识,依次为:

M、C、D、R。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期):

起止页码.

(3)论文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S].

(6)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online)、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网上期刊(serialonline)、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的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依次为:

DB/OL、DB/MT、M/CD、CP/DK、J/OL、EB/OL。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5.致谢

简述指导教师和其他人员在本人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课程设计的人员表示感谢。

致谢另起页开始打印。

“致谢”二字用“宋体、3号字、加粗、居中”打印;致谢的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打印。

行距固定为22磅。

6.附录

若有内容与设计有关,需要说明,但又不宜放在正文中,如较复杂的公式推演、计算机程序,外文原文及译文等,可将其编入设计报告的附录中。

如果附录中内容较多,应为每一部分附录编号,如附录1、附录2等。

若无必要,可不要附录这一部分。

附录另起页开始打印。

“附录”二字用“宋体、3号字、加粗、居中”打印;附录的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打印。

行距固定为22磅。

7.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的式样参见附件3。

六、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由指导教师根据以下标准评定,并将评价意见写在“《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中

(一)优秀

1.设计态度认真严谨,全面完成设计任务,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1.理论方法运用恰当,模型合理,计算正确,分析透彻。

3.设计报告层次清楚,文笔很流畅,报告文本规范。

4.答辩中能准确无误地回答所有问题。

(二)良好

1.设计态度认真,全面完成设计任务,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2.理论方法运用恰当,模型合理,计算正确,分析较透彻。

3.设计报告层次清楚,文笔流畅,报告文本规范。

4.答辩中能准确无误地回答主要问题。

(三)中等

1.设计态度较认真,完成设计任务,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方法运用恰当,模型基本合理,求解结果正确,分析较透彻。

3.设计报告层次较清楚,文笔较流畅,报告文本较规范。

4.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较准确。

(四)及格

1.设计态度一般,完成设计任务,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方法运用基本恰当,模型基本合理,求解结果基本正确,分析有一定深度。

3.设计报告层次基本清楚,文笔较流畅,报告文本较规范。

4.答辩中回答问题没有原则错误。

(五)不及格(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应评为不及格)

1.设计态度不认真,未完成设计任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2.理论方法运用错误,模型不合理,求解结果错误,分析没用深度。

3.设计报告层次不清楚,语句不通顺,文本打印严重不合规范。

4.抄袭他人设计报告。

5.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有原则性错误或回答不上。

七、建议参考资料

[1]韩大卫.管理运筹学(第五版)[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韩伯棠.管理运筹学(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熊伟.运筹学[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八、附件

附件1 《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资料;

附件2《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式样;

附件3《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附件1《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资料

(一)石华建设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配置问题

石华建设监理公司(国家甲级)侧重于国家大中型项目的监理,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就曾同时监理七项工程,总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

由于工程开工的时间不同,各工程工期之间相互搭接,具有较长的连续性,1998年监理的工程量与1999年监理的工程量大致相同。

每项工程安排多少监理工程师进驻工地,一般是根据工程的投资、建筑规模、使用功能、施工的形象进度、施工阶段来决定的。

监理工程师的配置数量随之变化。

由于监理工程师从事的专业不同,他们每人承担的工作量也是不等的。

有的专业一个工地就需要三人以上,而有的专业一人则可以兼管三个以上的工地。

因为从事监理业的专业多达几十个,仅以高层民用建筑为例就涉及到建筑学专业、工民建(结构)专业、给水排水专业、采暖通风专业、强电专业、弱电专业、自动控制专业、技术经济专业、总图专业、合同和信息管理专业等,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配置这些人力资源。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把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总平均人数来计算,工程的施工形象进度按标准施工期和高峰施工期来划分。

通常标准施工期需求的人数较容易确定。

但高峰施工期就比较难确定了,原因有两点:

(1)高峰施工期各工地不是同时来到,是可以事先预测的,在同一个城市里相距不远的工地,就存在着各工地的监理工程师如何交错使用的运筹问题。

(2)各工地总监在高峰施工期到来的时候要向公司要人,如果每个工地都按高峰施工期配置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将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这一点应该说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因此,为了达到高峰施工期监理工程师配置数量最优,人员合理地交错使用,扼制人为因素,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对高峰施工期的监理工程师数量在合理交错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限定了范围。

另经统计测算得知,全年平均标准施工期占7个月,人均年成本4万元;高峰施工期占5个月,人均年成本7万元。

标准施工期所需监理工程师如下表所示。

       表1-1

工程(工地)

1

2

3

4

5

6

7

所需最少监理师人数

5

4

4

3

3

2

2

另外在高峰施工期各工地所需监理工程师的数量要求如下:

第1和第2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14人;第2和第3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13人;第3和第4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11人;第4和第5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10人;第5和第6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9人;第6和第7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7人;第7和第1工地的总人数不少于14人。

问题:

(1)高峰施工期公司最少配置多少个监理工程师?

(2)监理工程师年耗费的总成本是多少?

 

(二)北方印染公司应如何合理使用技术培训费

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必须下工夫搞好职工技术培训.拨出专款进行智力投资,通过提高技术工人的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能获取长期的经济效益。

但是,智力投资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必要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对可利用的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这就需要对智力投资的资金进行规划。

北方印染公司需要的技术工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统计资料显示:

培养出来的每个初级工每年可为公司增加产值1万元,每个中级工每年可为公司增加产值4万元,每个高级工每年可为公司增加产值5.5万元。

公司计划在今后的三年中拨出150万元作为职工培训费,其中,第一年投资55万元,第二年投资45万元,第三年投资50万元。

通过公司过去培养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经历并经过咨询,预计培养一名初级工,在高中毕业后需要一年,费用为1000元;培养一名中级工,高中毕业后需要三年的时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费用为3000元,第三年的费用为1000元;培养一名高级工,高中毕业后也需要三年的时间,其中第一年的费用为3000元,第二年的费用为2000元,第三年的费用为4000元。

目前公司共有初级工226人,中级工560人,高级工496人。

若通过提高目前技术工人的水平来增加中级工和高级工的人数,其培养时间和培养费用分别是:

由初级工培养为中级工,需要一年时间,费用为2800元;由初级工直接培养为高级工需要两年,第一年费用为2000元,第二年费用为3200元;由中级工培养为高级工需要一年,费用为3600元。

由于公司目前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环境有限,每年可培养的职工人数受到一定限制。

根据目前的情况,每年在培的初级工不超过90人,在培的中级工不超过80人,在培的高级工不超过80人。

为了利用有限的职工培训费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要确定直接由高中毕业生中培养初、中、高级技术工人各多少人,通过提高目前技术工人的水平来增加中级工和高级工人数的初级工和中级工分别为多少,才能使企业增加的产值最多。

 

(三)光明制造厂经营报告书

双层卷焊钢管是光明制造厂1990年从意大利引进的主导民用产品,生产流程为:

钢带镀铜→镀铜带精剪→制管。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大型机械油气管制造。

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5%,年利润为350万元。

为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下步上市做好准备,该厂1998年拟对双层卷焊钢管分厂实行资产经营,要求有关部门拿出一份经营报告书,要求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出明确分析:

(1)最大盈利能力。

(2)生产计划。

(3)因镀铜用钢带需从比利时进口,外商要求提前一年提供订货数量,并需用外汇支付。

分析如何确定钢带订货量,使外商供货,既能满足生产,又能尽量为工厂节约费用。

生产过程中各项经济指标如下:

(1)钢带镀铜:

废品率1%,废品回收扣除废品镀铜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后净收入为1000元/t。

职工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合格品675元/t,钢带8000元/t。

(2)镀铜带精剪:

废品率2%,废品回收扣除废品镀铜精剪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后净收入为零。

职工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合格品900元/t。

(3)制管:

废品率:

直径4.76为8%,直径6为8.5%,直径8为9%,直径12为10.5%。

废品回收扣除废品镀铜、精剪、制管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净收入为700元/t900元/t。

售价情况:

直径4.76:

16000元/t;

直径6:

16100元/t;

直径8:

16000元/t;

直径10:

16100元/t;

直径12:

16300元/t。

折旧:

200万元。

生产费用:

合格钢管1200元/t。

企业管理费:

1000元/t。

特殊说明:

(1)钢带镀铜后镀镆很薄,镀铜带与钢带质量可近似认为一致。

(2)生产过程中废料很少,可忽略不计。

销售部门经过严密的市场分析后,结合明年订货情况给厂长提供了以下信息:

1998年共需我厂钢管2800t,其中直径4.76的不少于50%;直径6的至少占10%,至多占30%;直径8的有300t的老主顾订货,必须予以满足;直径10的订货历史上一直与直径6有联动关系,一般为直径6的一半;直径12的属于冷门产品,一年必须有100t备货,但市场预测绝对不会突破200t。

 

(四)北方食品公司投资方案规划

1.背景

北方食品公司为北京市大型现代化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屠宰、加工、批发鲜冻猪肉。

公司位于北京南郊。

目前公司主要向市区106个零售商店批发猪肉,并负责送货。

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户反映公司送货不及时,有时商店营业后货仍未送到,影响客户经营。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冷藏车数量不足,配置不合理,该公司拥有的均为4t冷藏车,每辆车送货6~8个点,送货时间较长,特别是7点以后,交通难以保障,致使送货延迟。

但准时送货是客户十分看重的服务问题,几次送货不及时就能丢失1个客户。

公司在1998年经营中因此问题曾丢失10多个客户。

因此,如何保障准时送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公司准备增加冷藏车数量。

现就该公司如何在保障送货的前提下最优配置冷藏车问题做一简要探讨。

二、问题简述

北方公司106个零售点中,有50个点在距工厂半径5km内,送货车20min可以到达;36个在10km内,送货车40min可以到达;20个在10km以上,送货车60min可以到达。

冷藏车种类有2t,4t两种。

该问题实际是如何用最少的投资(冷藏车)在指定时间内以最少的成本(费用)完成运输任务。

该问题包括运输问题、最短路线问题,且各点间距离不等,销量不等。

为便于计算,对该问题各类条件做如下简化:

(1)106个零售点日销量在0.3~0.6t,但大多数在0.4~0.5t。

为简化计算,设定每个点日销量0.5t。

(2)将5km内点设为A类点,10km内点设为B类点,10km以上设为C类点。

从工厂到A类点的时间为20min,到B类点的时间为40min,到C类点的时间为60min。

A类点间运输时间为5min,B类点间运输时间为10min,C类点间运输时间为20min。

不同类型点间时间为20min。

每点卸货、验收时间为30min。

(3)工厂从凌晨4点开始发货(过早无人接货),车辆发车先后时间忽略不计。

因7点后交通没有保障,故要求冷藏车必须在7点前到达零售点,所以最迟送完货时间为7∶30。

全程允许时间为210min。

(4)可将该问题看作线性规划中的裁剪问题,将冷藏车可能运输方案作为裁剪方案处理。

已知4t车每台18万元,2t车每台12万元。

求出投资最少的配车方案。

(五)报刊征订、推广费用的节省问题

1.问题的来源、提出

中华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中文书刊对国外出口业务,由中文书刊出口部及两个分公司负责。

就中文报刊而言,每年10~12月为下一年度报刊订阅的征订期,在此期间,为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要向国外个人、大学图书馆、科研机构等无偿寄发小礼品和征订宣传推广材料。

中华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在深圳、上海设有分公司,总公司从形成内部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考虑,允许这两家分公司也部分经营中文报刊的出口业务。

但为维护公司整体利益,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公司对征订期间三个部门寄发征订材料的工作作了整体安排(详见表1)。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集中了该公司的绝大部分中文报刊订户,根据订户数分布数量的不同,寄发征订材料的数量也不同,对此公司也作了安排(详见表2)。

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无论由三家中哪个部门寄出,征收订户的效果大致相同;同时,无论读者向哪个部门订阅,为总公司创造的利益均是大致一样的。

但由于各部门邮途距离不同,邮寄方式及人工费用不同,导致从各部门寄往各地的费用也不同(详见表3)。

由于寄发量大且每份材料的寄发费用较高,导致每年征订期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地读者征订费用很高昂,大大加重了经营成本。

为此,如何在服从公司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各部门的寄发数量,从而使总费用最省就成为一项有意义,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所学运筹学知识,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2.数据的获得从1998年征订期,获得如表3-1,表3-2和表3-3所示的数据

表3-1

部门

份数/册

中文书刊出口部

15

深圳分公司

7

上海分公司

7

总计

30

表3-2

国家和地区

份数/册

日本

15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0

韩国

5

总计

30

表3-3

 

日本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韩国

中文书刊出口部

10.20

7

9

深圳分公司

12.50

4

14

上海分公司

6

8

7.50

要求作出一个公司整体的中文书刊征订材料的邮运方案,使得公司总的邮运费最小。

 

(六)华南公司投资方案

问题的提出:

华南投资公司在实施“九五”后三年及“十五”初期发展规划时,决定投资兴办产业,以增强发展后劲,投资总额为800万元,其中第一年(即1998年)350万元,第二年300万元,第三年150万元。

投资方案有:

A1:

建立彩色印刷厂。

第一、二年年初分别投入220万元和220万元,第二年年底可获利60万元,第三年起每年获利130万元。

A2:

投资离子镀膜基地。

第一年投资70万元,第二年起每年获利18万元。

A3:

投资参股F企业,第二年投入180万元设备,第三年起每年可获利50万元。

A4:

投资D企业,每年年底可获投资额的25%利润,但第一年最高投资额为8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不超过15万元。

A5:

建立超细骨粉生产线。

第三年投入320万元,第四年起每年可获利90万元。

A6:

投资所属中北机电设备公司。

年底回收本利120%。

但每年投资额不低于60万元。

A7:

投资所属澳得技术公司,年底回收本利115%。

投资期5年,需从上述七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使得5年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