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8778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2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年版

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0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评定标准

JGJ321-90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3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DGJ08-903-2003

1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技术规范(2002版)

JGJ130-2001

16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

1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19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2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2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2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23

钢筋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2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25

山东省、青岛市等有关建设工程质量、规范、规程、条例、规定

二、青岛唐岛湾游艇会展示中心施工图及其他

第二节工程简况

青岛唐岛湾游艇会项目位于青岛市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东侧靠近规划中的石雀滩小区,南临唐岛湾,西侧为唐岛湾公园,北侧为滨海大道。

本项目是一个以游艇俱乐部为特色,集游艇会、酒店、购物、娱乐、餐饮、健身、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

拟建设游艇俱乐部(含游艇维护、仓库等服务设施)、游艇码头(改建)、滨海商业建筑、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多种类型的高档住宅等。

该工程整体基地总用地面积为33.579万平方米(约504亩),总建筑面积553396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429748平方米。

项目综合容积率1.28。

青岛唐岛湾游艇会由青岛上实瑞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青岛市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青岛华鹏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勘察,展示中心分为办公区和样板区两部分,其中展示办公区建筑面积1076平方米,地上二层,局部一层.样板区,共一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屋面为坡屋面,无围护个构件,建筑面积725平方米,办公区屋面为坡屋面,挂西班牙瓦,样板区钢结构屋面上为GS彩钢琉璃瓦.办公区外墙一层外墙位置外贴文化石,一层以上为涂料,内墙面及天棚面为混合砂浆抹面.

第二章施工组织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工前准备

1.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动力按需分批进场,进行施工用房搭建,组织施工场地清理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布置。

2.安排施工用各种机具设备,分批调度进场,根据平面布置就位,并做好施工用水、用电的使用准备工作。

3.办妥各项有关施工证件手续,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条例办法,做到有准备开工,按规范施工。

4.计划主材来源,对各种材料、半成品等征得发包方同意后,签订材料订货合同,并根据项目施工的内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提前进料、试验,并在指定地点堆放。

5.如我公司中标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部署,以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则及要求,这些工作拟在开工前全部完成。

二、技术准备

1.技术资料准备

在开工前及时收集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建筑许可证、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材料工本分析或成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

2.施工技术准备

1)自进场之日起立即着手技术准备,组织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设计意图。

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4.技术交底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

专业工长

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健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第二节组织机构

一、施工管理机构组织

1.本工程在现场设立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全面、直接负责和领导本工程工作,落实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目标与计划措施。

运用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本工程实行全方位的检查、督促、指导,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公司工程部配备专职安全员、质量员,对生产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全面指导,做好监督、检查和协调等配合管理工作。

3.公司预算部密切配合项目部,落实对本工程的计划成本管理,成本分析,促进有计划、有步骤的核算工作。

4.公司财务部加强对项目部的财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本工程资金周转,做到不违规、不违法。

5.

资料员金敏

班组人员

质量员潘信祥

预算员李江平

施工员丁永海

技术负责人:

张志根

项目经理:

徐德颐

为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及规模,本工程的管理方式采用项目法施工模式来组织施工。

项目部由管理层、操作层组成。

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等组成管理层,具体详见机构组织图。

6.

图表机构组织图

二、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第一节测量

一、定位测量

1.根据甲方移交的原始高程点及控制桩,利用导线或三角测量建立现场平面控制点,利用附合或闭合水准测量建立现场的水准控制点,至少应建立三个。

2.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可布设成方格网、导线网或三角网、三边网等多种形式。

3.水准测量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利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其观测全中误差小于±5mm。

二、平面控制测量放线

1.平面控制测量放线应放出五线,即轴线、两条墙边线、两条模板控制线。

2.±0.000以下利用经纬仪先检查场内控制点准确无误后,直接往基坑投点,独立投测两次。

3.±0.000以上可利用经纬仪加线锤投点,独立投测两次。

4.测量放线应遵循“先整体后细部”、“步步有校核”、“放线交圈”三原则。

5.在平面放线过程中先放出轴线控制线,再放出轴线,墙边线及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边线,每放完上次线检查无误后,才能接着进行细部放线,其放线间互差不应大于3mm。

6.在利用经纬仪时,必须独立投点两次,其误差应小于±3mm,方可利用此投点作为层面控制点。

7.在外墙窗口放线时,应注意检查其与外墙立线是否重合一致。

8.在放线过程中如误差超限,除仔细检查、纠正错误外,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还应采用“平均分配”的方法使其更接近真值。

三、高程控制测量

1.±0.00以下引测高程点,利用水准仪抄平。

±0.00以上利用检定合格后的钢尺沿铅直线往上传递高程,每次必须复核检查,独立拉尺两次。

2.每层至少往上拉三个高程点,抄平前利用水准仪将其高程点复核检查一下。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按“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抄平。

3.钢筋上放的建筑50标高线,油漆画在钢筋肋上,以减小平线误差;同时油漆线的长度控制在20~30mm,以减少油漆对钢筋的污染。

控制线以油漆上部为准,以防油漆下坠影响精度。

2)高程控制原则上以建筑50(500mm)标高线为准,要认真计算建筑做法,避免犯错。

3)严格遵循“活糙线不糙”,测量放线是一个工程成败的关键,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四、沉降观测

1.根据设计图纸及其受力分布情况和现场情况布置观测点。

2.根据现场工程进度进行沉降观测,建立观测计划纪录和观测成果记录。

3.沉降观测控制网应布设成附合或闭合路线。

观测记录中应有观测时建(构)筑物的荷载变化、气象变化和施工条件变化的记录。

第二节钢筋工程

一、质量控制

1、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

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

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2、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1)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

(4)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b/a≤1/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b/a>1/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

(5)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图,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2)梁与板

(1)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

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8)板筋绑扎前须先按施工图纸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3、钢筋闪光焊

1)对焊工艺

预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

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

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热方法如下两种:

A、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

B、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

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3)闪光-预热-闪光焊:

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

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4)焊后通电热处理:

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式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

(5)钢筋闪光对焊参数

A、对焊电流参数:

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J、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

B、闪光对焊参数: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

焊接参数包括:

调伸长度。

闪光留量。

闪光速度。

顶锻留量。

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级次。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2)对焊操作要求:

Ⅱ级钢钢筋对焊:

Ⅱ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

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

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3)对焊注意事项

(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

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电压。

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

2、电弧焊

搭接焊

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

3、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1)电渣压力焊接工艺

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

(1)“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溶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地,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

(2)“电渣过程”是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熔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溶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

2、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1)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2)安放引弧铁丝球:

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

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

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3)装上焊剂盒:

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4)接通电源,引弧造渣:

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弓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电时间的3/4。

(5)“电渣过程”:

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1/4。

(6)顶压钢筋,完成焊接:

“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7)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

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8)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二、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2、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

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

凹陷。

焊瘤。

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3、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根据焊件的机械性能的有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

第三节模板工程

一、概述及质量控制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18厚胶合板,采用钢管支撑。

为了保证质量,及工期,配备二套模板周转。

二、柱模

柱模板的柱箍用φ48钢管,间距在0.7m以内;

三、梁、板模

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方和钢管加固。

1、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5)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2、楼面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3、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

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

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500mm立杆间距@≤900mm。

四、模板的拆除

1、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3、跨度≤8.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

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底模。

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设计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由砼运输车运到现场。

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为主。

一、泵送混凝土

1、泵送工艺

(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管内的水泥砂浆应按要求均匀摊铺在浇筑面上,厚度不得超过2cm。

(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3)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