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010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2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譬如(pì)锲而不舍(qiè)

B.憎恶(zēng)诘问(jié)怏怏不乐(yàng)

C.愧作(zuò)馈赠(kuì)惟妙惟肖(xiāo)

D.锃亮(zèng)滞留(zhì)相形见绌(chù)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2分)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___,在二

胡悠扬的弓弦上___,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

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

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璃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2分)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

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

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6.(2分)下列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去掉“能否”)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相应“一带一路”建设。

(语文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的”。

C.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张华同学以优

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

(用词不当,“荣获”改为“评为”)

7.(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戏剧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居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8.(6分)默写句子(任选六句)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  (请选用中的句子填写)

(5)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6)李白《行路难》中因自然环境阻碍导致行路困难的

诗句是  ,  。

(7)《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关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9.(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  词。

(2)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10.(16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

“创业与守成②孰难?

”房玄龄曰:

“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

指唐太宗。

②守成:

保持成就。

③草昧:

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

不注意。

(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吠亩之中

  

②人则无法家拂土

  

③创业与守成孰难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C.国恒亡

今亡亦死

D.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求其能千里也

(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1.(12分)

气量

陈思炳

①气量关乎事业成败。

孔子日:

“恭则不诲,宽则得众,信则任焉。

”《三国演义》中,周瑜少年英俊,才华出众,可惜心胸狭隘,气量太小,尤其容不得强于他的诸葛亮,竞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被活活气死。

《水浒传》里的王伦,原是方圆八百里水泊梁山的第一任寨主,却也“心地狭窄,容不得人”,对因“智取生辰纲”事发投奔梁山的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三位好汉予以拒绝,因此而遭杀身之祸。

而梁山泊自从晁盖、吴用等人主事,做到了“有容乃大”,广纳豪杰,群贤毕

至,使山寨由衰转兴。

②怎样做到气量的高境界?

③有容“长”之量。

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丰富自身,成就事业。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

”而刘邦的对手项羽不能容人,连对忠心耿耿的老臣范曾也无端猜疑而逼归故里,遭至大批人才弃楚投汉。

楚汉之争,最后以楚败汉胜为结局,也就势所必然了。

④有容“短”之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既有所长,也有所短。

管鲍之交为史书传颂,而管鲍之所以能终生共事,友谊不减,与鲍叔牙能容人之短不无关系。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润时却总是管仲多要,鲍叔牙并没有觉得管仲自私,而是认为管仲家里穷,多分点没关系。

后来鲍叔牙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其成就霸业,管仲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⑤有容“功”之量。

别人有功劳,同事本应感到高兴,但有的人生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封建社会“功高震主”成为“警世之言”。

春秋时期,越国谋臣文种辅助勾践灭亡吴国后,勾践害怕文种智谋超群,难以驾驭,威胁自己的王位,最终找个借口将其杀掉了事;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于国,赵王当众拜为上卿。

反、正两方面例子都说明容人之功不容易。

这只有那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胸怀开阔的人才能做到。

⑥有容“过”之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伟人,多数能容人之过,魏征在任太子洗马时,曾劝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仍不计前嫌,加以重用,魏征也敢于犯颜直谏,成就了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⑦有无大气量,关键还在于“心底无私”。

一个私心严重,一心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打算的人,是不可能有大气量的。

陈毅同志有诗日:

“心底无私天地宽”,今天,这诗句仍值得人们深思。

(选自《杂文选刊》原创版2017年6月上)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分析其效果。

(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无”能否换成“有”?

为什么?

(4)文中的刘邦、鲍叔牙、李世民,你更欣赏谁?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

12.(18分)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记叙文阅读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记叙文阅读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还不就是个鸭蛋!

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

一要挑淡青壳的。

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

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这有什么好看呢?

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④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

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1)通读选文,用简洁的语音概括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①段中说“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为什么还摘录《食单》中“腌蛋”的内容

(3)选文中第②段中写“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有何作用

(4)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揣摩居中加点字“吱”,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Ⅰ.我走的地方不少,则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Ⅱ.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5)选文中第③段描写孩子们端午节把鸭蛋制成“鸭蛋烙子”这一细节,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们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请运用细节描写,把你如何精心挑选某心爱之物的过程分享给大家(60字以内,含标点)。

 

四.作文(50分)

13.(50分)根据下面的题目和材料写一篇文章。

家是一只船,载你走向远方;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待你随时避风靠岸;

家是永远的岸,无论你走到哪

里,都不要忘记回到这个岸。

蜗牛遇到危险,会缩回它的壳这个家;人们劳累了一天,会回到自己的家;宇宙飞船完成了外太空飞行的使命,会回到地球这个家。

请以“回家真好”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20分)

1.

【考点】12:

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惟妙惟肖”应读作“wéimiàowéixiào”。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

【考点】26:

正确使用词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解答】A.赡养指对长辈的照顾,不符合语境;

B.钻营,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多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C.使用恰当;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不符。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具体语境,然后结合词义分析是否符合、恰当。

解答还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3.

【考点】23:

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

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通读句子,理解句意,对照供选择的四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飘散”是向四处漂动,飞散;“绽放”是(花朵)开放的意思;“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闪烁”是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的意思。

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角度入手最好,缤纷的花炮如花朵一般,所以与“绽放”搭配最恰当;斑斓的脸谱色彩绚丽,与“闪烁”最搭配;墨香的散发需要“飘散”;二胡的弓弦是“跳动”的。

综合以上分析,对照选项,D最合适,可采用带入法进一步验证。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要先理解供选择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搭配习惯选择合适词语;最后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4.

【考点】49:

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正确。

B.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用在此处是色彩不当。

C.正确。

D.正确。

故选:

B。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

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5.

【考点】56:

标点符号.

【分析】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①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②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省略号的用法和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使用问号要注意区分:

①“选择问”与“连续问”。

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②“有疑而问”与“有疑而无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如: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办。

【解答】A.“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是一个并列复句,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分号,所以应改为“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所以此句中省略号与“等”同时使用是错误的。

C.根据此句中说话人提出的“获得了第几名”这一问题,可知说话人已经知道对方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所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

D.正确。

“纸质书、电子书”与“手抄本、印刷本”从不同角度来说“书”,所以中间用了“,”,是正确的。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然后多动脑多分析,不断巩固。

 

6.

【考点】79:

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成分多余,去掉“获得主“。

故选:

D。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7.

【考点】F5:

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正确;

B.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C.正确;

D.正确。

故选:

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8.

【考点】EF:

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1)带月荷锄归(重点字:

荷)

(2)落日故人情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

庇)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

逝)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重点字:

渡)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重点字:

漠)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

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9.

【考点】EH:

怀古咏史诗.

【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

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苏轼的“狂”表现在他的行为和御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解答】

(1)本题是对文学常识和表达方式的考查。

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解答。

这首词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

(2)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意思。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典故意思是:

“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答案:

(1)江城子、豪放

(2)“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

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做这类题目时要了解和诗歌有关的文学常识,并认真阅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出鉴赏。

 

10.

【考点】DA:

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

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

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

“创业与守成哪个难?

”房玄龄:

“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

”魏征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

”太宗说:

“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

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玄龄等人行礼道:

“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根据句意来划分:

句意: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