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104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苏轼与黄州》群文课堂实录

苏轼在黄州蜕变为苏东坡,黄州在苏东坡的加持下,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刘洪涛老师选择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代表诗作,利用常规课的三课时引导学生以意象的挖掘与内涵探究,来洞悉东坡的精神与情感世界,以意象的比较与拓展提升,来体悟东坡的生命态度。

师:

本节课我们来进行群文学习,专题名称为《苏轼与黄州》。

我们来看苏轼的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通过苏轼去了解苏轼。

师:

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

1101年六月,苏轼一直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自己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诗中,总结自己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地其实都曾是苏轼的被贬之所。

我们通过表格来了解一下。

师:

1080年—1084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余秋雨认为,苏轼在黄州尽管经历了苦难,却也实现了精神上的“突围”。

本节课,我们选取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六首词,从中体悟苏轼那时的凄苦挣扎与精神突围。

师:

讨论的核心问题为:

赏析六首词中相似或相同的意象及具有象征意味的词语等,体悟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凄苦挣扎与精神突围。

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几首词,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生朗读并讨论。

师:

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小,看来大家都有了各自的见解。

下面我们来展示,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轮流发言,并记录关键词到黑板上。

生:

我们关注的是“月”这个意象。

在《西江月》词牌名中就有月,这首词是在中秋时节写的,中秋时候是圆月,以中秋佳节为背景,奠定感情基调。

在“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中“月”和“孤”字都能体现词人的出孤独和凄凉。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一尊还酹江月”,这里“江月”代表的是过去经历的坎坷,“一尊还酹”是把美酒洒向江中,表达出内心的旷达、超然、洒脱、豪迈。

江月表达悲伤,因为没有悲伤,何来旷达呢?

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第一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中“夜饮”和“三更”都是月的变式。

师:

月的变式,回答得很好。

生: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第一句“缺月挂疏桐”,“缺月”就是“残缺的月亮”,并不完美,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师:

好。

这一组同学的发言中出现了两个金句,第一句是(师生共答)没有悲伤,何来旷达。

第二句是:

这些都是月的变式。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边听边记。

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

“月明多被云妨”这句我们组通过讨论,认为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比较明亮的月亮,被乌云所遮盖”,我们讨论认为这个“乌云”可能是一种意象,它指代朝廷上那些贪官

师:

“月明多被云妨”中“妨”是什么意思呢?

生:

“妨”是“被云遮盖”的意思,照应了他被贬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一种悲愤、怀才不遇的情感。

师:

刚刚你说“云”代表的是?

生:

一些贪官污吏,小人。

师:

反面人物是吗?

生:

对,然后“月明”代表他自己。

师:

好。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的?

探讨“月”的还有哪一组?

生:

“月明多被云妨”可以理解为月亮虽明,却多被乌云遮住,这是运用比喻的方式,把“月明”比作那些事情的真相,而“云妨”是那些被掩盖住的东西。

看不到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只能被那些云蒙蔽了双眼,苏轼当时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所以这是自嘲的写法。

诗的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孤身一人,加上中秋节的背景,更突出他的孤独和凄凉。

师:

刚刚同学提到了自嘲。

生:

还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月”是词人从怀古到伤己,从缅怀历史到对自己的悲伤。

“江月”既代表他之前的历史和不堪经历,也寓指自己之前被击败了,之后要迎接未来的自己。

师:

这句话很好,再重复一遍。

生:

送走了过去的自己,用现在的自己去迎接未来的自己。

师:

刚刚同学说到了“月明多被云妨”,这让老师想到了一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这句和刚刚说到的“月明多被云妨”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生:

“月明多被云妨”说的是害怕,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在最高层”是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害怕被浮云遮住。

师:

他说“自缘”,在什么地方?

生:

在最高层。

师:

有“一览众山小”,“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所以说,它们的用法或者是所蕴含的情感还是有区别的,是不是?

(生点头)

师:

关于“月”这一意象,还有没有补充的?

师:

好,关于“月”我们暂时分析到这里,同学们把握的非常好,其实“月”作为最传统的一个意象,蕴含着思乡,也暗含着团圆。

当然,月分圆月,也分残月,残月意味的可能就是离别和悲凉。

关于“月”,我们在苏轼的六首词中又读出了以上内涵,在这些“月”中,我们似乎还读到了除了愁之外的旷达和洒脱,这种旷达和洒脱或许只在苏轼这里是一个例外,好的,下课。

第二课时

师:

我们接着上节课的问题,继续分享。

生:

这六首词中的第一首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一场大梦”,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间如梦”,分别把世间的事比作梦,把人生比作梦,表达了对虚幻人生的苦闷与无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这句话中没有直接描写“梦”,但“飘渺”这个形容词可以看出他虚无的人生。

“影”是一抹“影”,在刹那之间就没有了,也在表达人生的虚无。

再者,《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江海寄余生”,将余生时光寄于江海,感叹悲惨无时的人生。

在《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中的最后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又”是指“再一次”,“浮生”是“虚幻的”,“凉”是“没有了”。

这里的“浮”要单独解释一下,在古玩城有一种玉石,这种石头是圆石,割开会发现表面浮着一层绿,里面什么都没有,还是石头,所以,就叫“浮绿”。

这里的“浮生”用于表达那种华而不实、飘渺无时的人生。

在这六首词中的五首都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时光飞逝的感慨,表达了苏轼的无奈与不甘。

但在“江海寄余生”中又有一丝的旷达。

师:

同学们一定要边倾听边做笔记,边听边勾画。

师:

刚刚老师关注到这一组同学分析的基本上是词的结尾部分。

他们提到说“江海寄余生”的前半部分是伤感惆怅的,但到后来还是有些旷达的,有和他们意见不一样的吗?

组内同学有补充的吗?

生:

我来补充一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缥缈孤鸿影”,“孤鸿影”是展现形单影只的画面,非常孤单。

“江海寄余生”中“寄”是“寄托”,是把余生都寄托给江海,有种四处摇曳、散乱的感觉。

这与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关,与苏轼的情感或政治上的遭遇也有关。

师:

刚刚同学说“四处摇曳”与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关,和苏轼的情感或者是政治上的遭遇也有关,这点说的很好。

你们组还有补充的吗?

生:

他说“梦”是无奈的,但是……

师:

先说一下是哪部作品里的“梦”。

生: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说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且皆如白驹过隙,人生只是天地间偶然的漂泊,所以不可执着于现实的得失荣辱,而应超脱于具体的万事万物,使人生趋于平衡,表现出一种旷达。

师:

“世事一场大梦”,这里面的“梦”应该是一种旷达,反而不是苦闷和无奈。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研究这个“梦”的?

生:

“世事一场大梦”不是很多场大梦,苏轼是把他活在这个世间的所有事情都比作一场梦,感觉在做梦一样,总被贬的伤痛也感觉在做梦,感觉是不真实的,因为梦就是不真实的。

他没有释然,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苦闷。

他一直被贬,他感觉被贬的这些事是梦,但它们不是梦,是真实的,不能遵从本心就很苦闷。

梦是不真实的,他希望这些事情也是不真实的,但是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师:

你的意思是苏轼把这些事想成了一场梦,梦本身飘渺的,不真实的,但是,这些经历毕竟是真实发生的。

关于“梦”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

前面同学说苏轼对他之前的挫折是否定的,并不想承认,但苏轼本身就是一个豪放派词人,他一生都是跌宕起伏的,但他本身是个旷达之人,他不可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想成梦,而不想认可。

师:

好,关于“梦”,你能阐发一下自己的发现吗?

跳出与前组同学的对峙。

除了这一处,你们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

就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说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与之前的周瑜对比,再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比,能体现出苏轼本身的追求,因为苏轼的词都是结合儒道佛思想的,他的词本身有一种道家的超然和旷达,所以我觉得“人生如梦”能看出他对当时自己内心平衡的追求。

师:

关于“梦”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

“世事一场大梦”后接的是“人生几度秋凉”,苏轼刚回来就又遭遇了贬谪,我认为他这种“梦”带有极不确定性,过于好或者过于坏交织在一起,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做梦一样,他的心境是跌宕起伏的。

我觉得这首诗并没有很旷达,他更多抒发的是一种惆怅和孤寂的心情。

因为是中秋了,但是他自己独自一人,与亲友们也不在一起,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孤寂惆怅的情感。

这个“梦”的意思也是抒发对人生的一种感慨,感觉并没有太多的旷达。

生:

我来说一说我们组的观点,作者对人生释然的态度像是一场大梦,分别在《西江月》《念奴娇》中感叹世事如“梦”,而且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

历尽沧桑之后,并非看破红尘的醒悟,而是无奈于梦境般的人生。

“如梦”意味着不拘于现实世界中的忍辱得失。

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化莫测,在经历失败打击后,仍需面对现实,好好生活。

在感慨人生的忧伤苦闷、孤苦寂寞之时,也充满着对未来的无尽向往与希望,始终相信前方的光明。

他不是主要写忧伤,将自己的理想生活和政治报复寄托于远方的梦,没有人能理解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

作者借不同意象,托物寓意,表现自己的孤高自许、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师:

这组同学对老师给的补充材料做了整合,而且语句非常凝炼,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的?

你认为的这个“梦”终究是什么?

生:

这个“梦”是理想的。

师:

这个梦中蕴含着某种理想是吗?

生:

对,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师: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研究“梦”的?

生:

前面组同学读出词人的旷达。

但是,人毕竟是人,各种情感总是分离不开的,苏轼经过了多次的贬谪,心中肯定会有忧愁苦闷。

哪有真正的旷达,只不过是把心中的各种难过放平淡了。

师:

他提到了旷达,哪有什么真正的旷达?

对吧,继续。

生:

诗人是淡然,就像一滴墨滴在一缸清水之中,是不断的被稀释了,虽然表面看来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心中还是有的。

师:

比喻得很形象,他认为内心的苦闷总是有的。

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

前面同学说“哪有什么真正的旷达”,我觉得是无耐,不过就是无耐罢了。

他说一滴墨水滴入一坛清水,我想到的是当高锰酸钾遇到双氧水时,(生笑)高锰酸钾是紫灰色,双氧水是无色的,高锰酸钾滴到双氧水中去,又是无色的。

就是……(生无法解释)

师:

你说的这个老师没听太懂,课下再想一想。

生:

关于“梦”我想到一首歌,叫《空》,有一句歌词叫“不过是大梦一场空”,所有的东西都空了、没了,就有一种旷达之感。

师:

当我开始读这首词的时候,读到“世事一场大梦”,就感觉是不是某一首歌词里面有这个诗句的化用,结果被你发现了。

生:

我来补充,前面同学说“哪有什么真正的旷达,内心依旧是苦闷的”,我感觉挺正确的。

因为词中的确先写惆怅,然后写“也无风雨也无晴”,又表现了诗人的旷达。

“梦”是表现自己的旷达,将这些忧愁与苦闷通过“梦”埋藏在心里,心中有一场海啸,不让他人知道,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但其实内心依旧是苦闷的。

这是我补充的。

师: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

材料中讲苏轼一生中经历过许多任皇帝。

人生最后时又更换了一个皇帝,皇帝召他回京,他对此很响应,在年迈之时,仍是坐车回京,虽说在路途中去世了,看出他还是对政治上有种种挂念。

师:

所以呢?

生:

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苏轼只是把心中的各种苦难放平淡了。

师:

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吧。

生:

为什么我觉得我一开始说的观点和前两组差不多呢?

我一开始说的就是“世事一场大梦”,这个“梦”表达的就是那种忧愁、惆怅的情感。

因为苏轼刚刚又遭受了贬谪,也是自己远在异乡,一个人过中秋,唯一的亲友,他的弟弟也在很远的地方,但他只能把自己的苦闷全都寄托在这首词中,全词都寄托了他的那种悲凉孤寂的感情。

师:

好。

其实关于这个“梦”,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

老师在之前和大家也分享过,就是说夜长梦多,对不对?

说到这个“梦”,它的确是虚无的、虚幻的、飘渺的,是在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其实“梦”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某种愿望和情感。

你会发现苏轼他经常会提到“梦”,大家记得经常写“梦”的还有一位诗人是谁?

生:

李清照。

师:

李清照也写“梦”,“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还有一位诗人他的“梦”特别神奇,是谁呢?

李白吧,李白也喜欢写“梦”。

通过这样的所学所讲,你会发现,我们知道的古代文人很多人都在写“梦”,李煜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欧阳修的“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白居易的“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对不对?

这个“梦”,它成了某种精神上的象征,或者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者情感的寄托。

大家需要注意,老师刚刚说的其实是什么呢,“梦”它不是现实,但终有一天“梦”会醒来,那同学说,这个“梦”醒了之后,留下的是什么呢?

这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一个问题。

师:

刚刚分享的同学有关注到整首诗、整首词,因为是在中秋这样一个特定的节日环境当中。

那么大家在读词、读诗的时候,在诗歌鉴赏的时候,也一定要关注到诗词整个的环境氛围、节日氛围。

师:

关于“梦”,我们就暂时探讨到这里,其他组有没有探究不同意象的,或者找到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词句与我们分享的?

除了“梦”“月”,还有没有其他?

师:

大家边听边记,动笔写一写其他同学说过的精彩的句子。

生:

我们组选择的意象是“斜照”。

这个“斜照”分别出现在两首词中,一首是《定风波》,还有一首是《鹧鸪天》。

《定风波》中的“斜照”是“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我们组认为,这个“斜照”应该是山头的斜阳在迎接我,给人一种曙光的感觉。

《鹧鸪天》的“杖藜徐步转斜阳”,是说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

跟“梦”有些联系,给人一种人生如梦之感,转瞬已是太阳西落。

师:

这两个“斜照”它蕴含的情感是什么呢?

这位同学发现并分析的两处“斜照”,大家能接受吗?

生:

能。

师:

那背后蕴含的情感是什么,你能再解释吗?

生:

背后蕴含的情感,“山头斜照却相迎”应该是有一些旷达的感觉,但是到《鹧鸪天》中的“杖藜徐步转斜阳”应该是比较惆怅、凄凉的感觉。

师:

谁还有补充?

生:

“杖藜徐步转斜阳”有一种感叹人生、转瞬即逝,没有什么经历就已经年老了,所以我感觉“斜阳”也意味着自己年龄已经大了,没有什么能力了。

而“山头斜照却相迎”却富有力量之感,感觉自己还能够取得一些成就,相比较,“杖藜徐步转斜阳”就有一种落寞之感,仿佛认定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好像看淡了人生。

师:

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一层意思吗?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组内同学有补充吗?

生:

我的补充是“杖藜徐步转斜阳”中的“斜阳”可能代表他经历的不好的事,或者挫折。

这两个意象都有一种以哀景衬哀情的意味。

师:

大家来看黑板,前半部分我们有三组同学进行了分析与分享:

第一组是关于每首词,找到的是每首词最后的部分,做了串联。

接下来第二组同学引出了“梦”,“梦”究竟是苦闷无耐还是同学们所说的“它是一种寄托”,或是“一种超然和旷达”,在这里我们做了进一步探讨。

另外一组是关于“斜照”的赏析,他们找到了两点,分别在两首不同的词当,一位说“斜照却相迎”是一幅曙光铺面而来的画面,有一种迎接曙光的感觉,明明是落日的余晖,在词人心中却成了对曙光的一种迎接和拥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

但是“徐步转斜阳”,同学分析说有一种时光的流转在里边,特别是同学还说到这种经历,花发、年老,在这首词里有一种对时光的慨叹,隐含的是一种落寞。

再看“斜照却相迎”,“斜照”成了“曙光”,尽管词人经历了乌台诗案,尽管被贬,但是词人内心还是有力量的。

通过这两首词,大家会发现,“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写于1082年,“徐步转斜阳”(《鹧鸪天》)写于1083年,前面是迎接“曙光”,到后面就突然多了一些落寞,所以同学们通过这两首词中“斜照”到“斜阳”的变化,你能发现苏轼的心里也在变化吗?

不是一直的在旷达,对吧。

这节课我们分享到这里,下课。

第三课时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接着上节课,继续分享。

生:

有“风”的句子是第一首《西江月》中的“夜来风叶已鸣廊”,还有第二首《定风波》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第四首《临江仙》里的“夜阑风静縠纹平”,将这三首词中的“风”一起分析,我们发现“风”有三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就是自然界的风,第二重其实也不算含义,是根据环境分析风的剧烈程度,第三重是根据一和二整体分析,风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词人的一种心境。

第一、二重含义,“风”是自然界的风以及风的剧烈程度,比如“夜来风叶已鸣廊”中风已经把叶子吹出声响,形容风很剧烈,从这个剧烈程度上看,根据苏轼的当时人生经历,因为他被贬黄州,他心情是比较波折的,从风的声响程度也能间接反映出词人的内心是不平静的。

第二首词“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一种旷达的感觉,所以词人的心情从风上来看是一种旷达明朗的感觉。

第三首词“夜阑风静縠纹平”中,“夜阑风静”中的这个“风”是平静的,从这里可以暗示出作者内心也是平静的,没有波澜,对一切已经看淡了,内心豁达。

我们组又对这三个“风”进行了一个整体的分析,“风”间接的表达出一种漂泊不定和飘渺无依的感觉,如果把这个“风”进行拟人化,我们会发现,“风”的前进之路是曲折不平的,表达出一种凄苦孤独之感。

师:

如果以1082年9月为“今天”去算的话,两年前的8月词人就已经感受到了风吹,“夜来风叶已鸣廊”(《西江月》),这一组同学关注的是“风”的变化,凸显的是词人内心情感或者是心境的变化。

还有补充的吗?

生:

“夜阑风静縠纹平”我认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风很静,另一种寓指词人内心的平静与旷达。

“料峭春风吹酒醒”中春风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温和的、柔和的。

“微冷”是说词人内心有些凄凉和孤独,但后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又表达了词人的旷达。

师:

一首词当中多次出现了“风”,前“风”和后“风”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春风”;可似乎又不一样,前“风”是自然景中温和的、柔和的“春风”,后“风”则是内心所感的“无风”。

关于“风”,其他组还有没有补充?

没有,那我们就分析下一个,有没有其他的意象或象征性的词语?

生:

我们分析的是声音。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写的是不要去听那风雨的声音,写出了作者不畏风雨、乐观旷达的积极态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描写大江东去,浪潮汹涌的壮丽画面和水波翻涌的声音,本因挫折而颓废的作者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以壮烈的景观表现自己心中的报国大志,写出了作者豪迈、旷达之情。

还有《临江仙》中“家童鼻息已雷鸣”和“倚杖听江声"这两句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江声衬托出夜深人静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沉浮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

师:

大家听清了吗?

说的有点快,再放慢语速0.5倍。

(生放慢速度说)

生:

(其他生笑,生边回座位边慢速说)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写的是不要去听那风雨的声音,写出了作者不畏风雨、乐观旷达的积极态度。

师:

《定风波》当中的风雨,他关注到的是什么?

生:

乐观。

师:

乐观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是吧。

好,然后继续。

生:

(生在座位中慢速重复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描写大江东去,浪潮汹涌的壮丽画面。

师:

他说这里面的风,这里面的声音,给人以壮丽的画面。

好,然后。

生:

本应因挫折而颓废的作者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以如此壮烈的景观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报国大志,写出了作者的豪迈与旷达。

师:

豪迈与旷达。

这个声音的分析角度,老师认为很新奇,很好。

生:

还有《临江仙》中“家童鼻息已雷鸣”和“倚杖听江声”这两句以有声衬托无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江声来衬托夜深人静的一种境界。

师:

这里,同学提到了一个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去衬无声。

我们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又一次提到了手法,好,继续。

生:

从而烘托出词人历尽宦海沉浮,心事浩茫,心情孤寂。

师:

嗯,浩茫和孤寂,这两个词用的也不错。

然后,继续。

生:

《卜算子》中“漏断人初静”这里的声音是指没有声音,写在露壶水净,夜深人静之时,词人在深夜中孤独的徘徊,这是一个孤寂的夜晚,陪伴词人的只有清冷的月光和寂静凄凉的小院,渲染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孤单寂寞的心情。

师:

这里“漏断人初静”其实写的是静,是无声,那在这样的无声的状态之下,你想想,人的心理活动肯定是复杂的,对吧。

生:

对。

师:

好,感谢你的分享。

(生鼓掌)

师:

关于“声音”,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生:

最后一首词《鹧鸪天》,“乱蝉”和“衰草”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郁郁不得志。

师:

同学说“乱蝉”和“衰草”形成了一个对比,能解释一下,这里怎么就形成了对比呢?

生:

“乱禅”有一种乡间轻闲的夏日之感。

师:

同学说“乱蝉”写出了夏日乡间的闲适意境,这里苏轼写的是“乱蝉”,你有没有关注到柳永《雨霖铃》当中写到的是什么蝉?

生:

寒蝉。

师:

“寒蝉”就是深秋时候的蝉了。

寒蝉意味着生命的即将终结,“衰草”和“寒蝉”意蕴相近。

这里是“乱蝉“,大家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我们这儿可能还没有这样的感觉,到北京,特别是当你走进四合院,悠闲地躺在藤椅上,看着书,喝着茶,院中经常会蝉声四起,“寒蝉”和“乱蝉”的意境果然不一样。

这里“乱蝉”和“衰草”形成了对比。

还有补充吗?

生:

“夜来风叶已鸣廊”,在冷若清秋的夜里,凉风吹打着庭院里的树叶,蝉在空旷的长廊里发出凄凉的回响。

独自一人徘徊在清冷的长廊中间,唯有风叶作伴,表现作者的孤独。

师:

嗯,你分析的是那一首词?

生:

第一首《西江月》。

师:

嗯,这里其实也有声音,风声。

还有吗?

关于“声音”,我们先分析到这里,接下来进入下一“话题”。

生:

第一首词《西江月》中最后两句是“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意思是,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的望着北方。

这两句词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的那种孤独凄苦的心情,时间的流逝,词人心生感慨,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也有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豪放的词人,有旷达超然的一面,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

生:

下一首是《临江仙》,最后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师:

一句还是两句呢?

是两句(生笑),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平时考试的诗词填空,是两句。

生:

那就最后两句。

第一首是“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第二首后两句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它的意思是,架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余生。

赏析词典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词人情不自禁的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遐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

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师:

刚刚同学提到“激发了词人浪漫主义的遐想”,说到“浪漫主义”一般我们大家会想到李白是吗?

生:

对。

师:

“浪漫主义”作品常常会使用的手法是?

生:

想象。

师:

对,是想象。

所以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有词人想象的层面在里边,大家可以标记一下。

他真的消逝了吗?

没有,这是他想象的,或者是内心希望的。

继续。

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使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新生。

《卜算子》最后两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意思是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寂寞凄冷。

也是同样的,表达了词人贬谪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