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6936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团公司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doc

/HSE/ZD-40

第2.0版,2011年9月1日

****集团

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

编制

行政部

版本号

2.0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日

文件名

员工驾驶及使用公司车辆守则

第二版

编制

行政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行政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市场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运行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工程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客户服务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财务部

签名:

日期:

复核

风险部

签名:

日期:

审核

工程总监

签名:

日期:

审核

市客部总监

签名:

日期:

批核

总经理

签名:

日期:

日期

版本

章节

更新内容

1.0

全部

1.1

全部

人员更新

2.0

全部

换版

目录

页数

1.

序言

3

2.

公司运输政策

3

3.

驾驶员资格及授权

3

4.

驾驶须知

4

5.

车辆的安保

5

6.

车辆的日常维护

6

7.

车辆停泊地点

7

8.

倒后行车及泊位

7

9.

安全驾驶技巧

9

10.

恶劣天气下的行车

9

11.

轮胎的照料

10

12.

交通意外的处理

10

13.

行车记录册

12

14.

驾驶『安全』奖励计划

12

15.

附则

13

16.

附录一公司内部驾驶员认可审查标准

14

17.

公司内部驾驶员评核表

15

1.序言

本守则分发给公司驾驶员及其他员工,以明确驾驶安全和使用公司车辆的规定。

员工在驾驶或使用公司车辆时必须遵守下列守则。

2.公司运输政策

2.1集团给员工提供必需的车辆,使其能够获得安全和快捷的运输服务,从而为顾客供应安全、可靠的燃气及提供亲切、专业和高效率的服务。

2.2行政部负责协调、监察和管理各有关运输事宜,并且负责订立和管理各运输事项的指引和守则,协助各部门确保车辆资源充分使用和保持公司车辆在良好及有效的操作状态。

2.3部门经理负责其属员要经济地、有效地和适当地使用公司车辆,并要保持车辆处于安全和良好之操作状态,维持公司形象和确保驾驶者和其它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2.4驾驶者和车辆使用者要保证其所使用的公司车辆处于清洁、安全和良好操作状态。

驾驶者应提高道路安全的警觉性、意识和认识,避免交通意外发生和使公司损失减至最低。

驾驶者和车辆使用者要遵守有关交通法规和公司管理规定。

3.驾驶者资格及授权

3.1驾驶者必须是受雇于***集团的员工,并须持有所驾驶车辆类别的有效驾驶执照。

3.2下列守则简称“已获授权的公司车辆驾驶者”为“驾驶者”,“已获授权的公司车辆使用者”为“车辆使用者”,“员工”是指受雇于龙口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3.3内部驾驶员考核由车辆考核小组考核。

车辆考核小组成员:

*******。

3.4持有准驾证的基本条件为:

工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经考试或考核合格的驾驶人员。

1、长途驾驶员年龄须在55周岁以下,驾龄须满4年且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验;2、市(县)内驾驶员年龄须在58周岁以下,驾龄须满2年且具有1年半以上驾驶经验;3、试用驾驶员年龄须在40周岁以下,驾龄须满2年且具有1年以上驾驶经验(试用期一般为3-6个月)。

3.5各部门必须将本部门具备准驾资格的人员报公司交通安全委员会,待交通安全委员会正式确认准驾人员名单并颁发准驾证后,准驾人员方可行驶。

      

 

3.6公司内部驾驶员认可审查标准见附录一。

3.7员工如因工作性质要经常地在非办公时间内使用公司车辆或驾驶公司车辆回家,必须先取得行政管理层批准,否则员工在非办公时间内不能使用公司车辆或驾驶公司车辆回家。

3.8员工因工作需要,而未能在工作完毕后将公司车辆驶回公司指定停车场的情况下,必须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部门经理和行政部经理请示,待批准后方可驾驶公司车辆回家,但要在第二天早上尽快将公司车辆驶回公司指定停车场内停放。

3.9驾驶者不得让未获公司授权人士驾驶公司车辆。

3.10违规员工必须要对所有或可能引致后果负责。

4.驾驶须知

4.1驾驶者在驾驶公司车辆前要确定车辆:

(a.)有足够的汽车燃油。

(b.)挡风玻璃之喷水器和水拨操作正常。

(c.)所有轮胎有良好状态,环绕着整个轮胎外圆周的胎面,须有至少3/4的宽度刻有至少1毫米深的胎面花纹。

(d.)除摩托车外,所有公司车辆必须有良好状态的后备轮胎及完善的更换轮胎工具。

(e.)倒后镜不能少过两个,而其一装在车辆之右方。

(f.)讯号指示系统和照明系统操作正常。

(g.)煞车系统和转向系统操作正常。

(h.)有足够煞车系统和转向系统液压油。

(i.)有足够引擎泠却液和润滑油。

(j.)全车车身没有未经报告或登记的损毁。

4.2驾驶者在开车前如发觉公司车辆机器损毁,或不妥当、不符合4.1节内各项目,不可继续使用此公司车辆,必须立即报告直属上司,再由其上司通知行政部所属的公司车辆管理员。

4.3在公司管辖停车范围内,如果驾驶者在开车前发觉公司车辆车身有任何未经报告或登记的损毁,不可继续使用此车辆。

必须立即向公司行政部报告,由行政部安排检验和修理。

4.4摩托车驾驶者在驾驶时必须使用由公司所提供一切安全设备,包括戴上合规格的头盔和穿上反光荧光背心等。

4.5车辆驾驶者于驶离停车位置前要确认车门已关闭和车身周围有充足活动空间,不论前进或倒车,要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或行人造成危险。

5.车辆的安保

5.1驾驶者将公司车辆停泊在公司安保范围以外之地区时,应确保:

(a.)其车辆门窗要关妥。

(b.)手刹要拉上。

(c.)如没有特别理由,不可将公司车辆停泊在同一地点超过24小时而不予照料。

5.2驾驶者或车辆使用者不可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

要将工作仪器或装备存放于安全地方,防止被偷。

5.3员工发觉公司车辆失踪并怀疑被偷时,必须立即通知其直属上司,并报警,再报告公司行政部。

6.车辆使用中的管理

6.1员工不得遗留垃圾在车辆内。

6.2员工要将工作仪器或装备系紧于车上。

6.3机动车专职驾驶员要负责清洁其指定驾驶公司车辆内部及外部。

6.4驾驶者驾驶时应遵守该类车辆规定引擎转数,小心选择适当行车传动排档,避免以低排挡高引擎转数行车加速引擎机件损耗。

6.5严禁滥用汽车冷气机。

驾驶者和使用者要注意

(a.)汽车引擎运行时,不论汽车冷气机是否在使用中,仪表板上的引擎温度指示一定不能进入警告指示(引擎过热)。

(b.)停车等候时,汽车引擎和冷气机要关闭。

(c.)在起动引擎前,汽车冷气机要关闭,避免汽车蓄电池负荷过大。

(d.)在离开公司车辆前,汽车引擎、任何车辆灯号和冷气机要关闭。

6.6在驾驶公司车辆期间,驾驶者如发觉引擎温度过热、引擎油压警告灯亮起、掣动警告灯亮起、剎车防滑警告灯亮起、任何警告指示灯亮起、机器运行发出不正常声音或气味等,必须立即将车辆停放于安全地方,不得继续驾驶此部车辆。

驾驶者应实时报告直属上司,再由其上司通知行政部安排紧急救援和随后修理。

6.7驾驶者及车辆使用者在离开公司车辆前,必须确定信号指示及照明系统已关闭。

7. 车辆停泊地点

7.1在公司范围内,车辆必须停泊于九鼎大厦车库内的指定停车位置,公司东、西城客服部和西城运行部应停放于视线范围内的门前停车位,公司所有摩托车夜晚必须停放于车库或室内。

7.2如需将车辆停泊于公司范围内,但没有指定之停车位置或须短暂停车,车辆不应停泊于:

(a.)会遮蔽交通标志的地方。

(b.)交管部门禁止停车的地方。

(c.)路口、弯路或该处附近。

(d.)斜坡顶或该处附近。

(e.)只容纳壹辆车通过的路上。

(f.)会阻碍已停泊的车辆驶入路面的地方。

(g.)会阻碍公司部门运作的地方。

7.3公司车辆除得到行政部负责人批准外,一律在下午下班后半小时内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

8.倒后行车及泊位

8.1倒后行车和泊位应注意事项:

(a.)坐姿要正确和适合安全倒车,使驾驶者有足够及适当空间控制驾驶盘和车内各种掣钮。

(b.)不需踏油门时,不要将脚放在地板,应放在脚刹上,以防误踏油门,增加危险。

(c.)有需要开动一辆停泊的车辆向后行车时,应先环绕车辆一周,看看是否有障碍物放置在车后阻碍倒后行车,方可开行。

(d.)倒后行车时,同时要留意行人及车辆可能在旁边的盲点区闯出。

(e.)在有选择情况下,勿在有停泊的车辆旁边倒后行车,保持适当安全空间及留意车速,不要太快。

(f.)勿在隐敝地方如弯角、斜路及视野不良的情况下开倒车,没有选择时亦应十二分小心。

(g.)倒后行车调较转向角度时,要留意车头会向相反方向移动,所以要留意前面和后面的情况,免生危险。

8.2倒后行车的要诀如下:

(a.)短距离倒后行车时,例如向后泊车,可利用离合器及油门来调节车速。

此时应以右手把持驾驶盘左手可扳着乘客席的椅背帮助稳定上肢,躯干微向左倾,把头扭向左方,向后观察倒车的情形。

(b.)长距离倒后行车时,应完全释放离合器,以油门来控制车速。

驾驶姿势与短距离倒后行车一样,应以左边车身来衡量行车线的空间,最好将左边的望后镜角度调节向下,以刚看到左车尾与地面为最适当。

若车道十分狭窄的话,则应兼顾右方的望后镜来倒车,以免碰到路边的汽车或障碍物。

8.3泊位的要诀如下:

汽车停定后,随即拉起手刹,关闭车匙。

若是自动排档汽车应推往P档,手动排档汽车则推往1档或后退档。

9.安全驾驶技巧

9.1良好及安全的基本驾驶技术,驾驶员要:

(a.)养成良好及安全的驾驶技术,彻底明白行车的步骤和次序。

(b.)常加练习,直到自己自动自如地去应付一切突发的危险事件为止。

(c.)预先警觉其它道路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错误,避免及防止意外发生。

(d.)当驾驶期间想安全地换道,可依据以下的程序去做:

(i.)路线–

选择好要依循的正确行车线;

(ii.)望后镜–于未换道和减速之前,先看清望后镜,确定安全无阻后,然后发出讯号;

(iii.)讯号–发出讯号要及早,时间要充裕,灯号要正确,使其它道路使用者知道你的意向;

(iv.)剎慢–发出讯号后,可略踏脚掣减速,将车速减至适当的速度来转入低档;

(v.)换档–选用一个适合的档位来控制适合的速度。

因为低档可以提供足够的汽车扭力来再次安全地加速;

(vi)定油–当已安全地返回正确的行车在线,用适当的排档、油门稳定地以合适的速度继续前。

10.恶劣天气下的行车

恶劣天气下行车时,视觉能见度降低,路面变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0.1降低车速;

10.2必要可亮起前照灯,使自己能清楚地看见车外景物,还可引起其它公路使用者的注意;

10.3应避免急转方向盘;

10.4打开除雾器,以消除罩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

10.5应与前车保持更远的安全间距;

10.6如果视觉很不理想,应将车子停于安全地点,亮起危险信号灯,待情况好转时再继续前进;

10.7路面涨水,看不清路面,对道路情况没有把握时,应将车子暂时停在安全地点,亮起危险信号灯,切不可贸然行车。

11.轮胎的照料

11.1驾驶者须确保备用轮胎、装卸及起重等工具要时常随车带备,工具要完善和备用轮胎的气压要保持在合用的情况。

11.2驾驶者须负责更换损坏轮胎。

如驾驶者于更换损坏轮胎期间发觉有问题,可致电或亲临运输组车辆维修工场要求当值员工协助更换损坏轮胎。

12.交通意外的处理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2.1立即停车

车辆从发生事故的起点到采取措施立即停车位置往往是确定事故现场范围的依据。

发生事故后,有关车辆必须立即停车,这是驾驶员应尽的义务。

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不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停车,属于有意改变现场的行为。

驾车逃逸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12.2保护现场

交通事故现场是对交通事故发生前的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演变过程的客观反映,一般都会遗留大量的痕迹和物证。

如路面上会有车辆特别印痕、轧压印痕,这是车辆行驶状态,行驶位置的证据;玻璃、漆片等散落物是接触方位的证据;车身上的刮擦痕迹是接触部位的证据。

如果当事人不好好地保护,交通事故现场遭到破坏或变动,将会对事故的勘查带来困难,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不利于事故的正确处理。

12.3及时拨打122、120、保险公司抢救伤者和保护财产

及时拨打122、120抢救伤者和保护财产,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因违章造成事故致人受伤,当事人应设法尽快地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这也是当事人应尽的法律规定的责任。

同时应迅速及时地抢救受损物资,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

12.4互出证件、证明身份、寻找证人

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人员尚未到达之前,作为肇事者应主动向对方出示证件,证明身份、姓名、工作单位;作为受害者应记住对方对自己讲的上述情况,同时记住肇事者车辆的种类、特征、牌号,以防有人为逃避责任而乘机溜走。

还应在现场尽快找到事故的直接见证人,为处理事故提供确切资料。

12.5迅速报案、陈述经过、听候处理

当事人在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的同时,还应迅速及时地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执勤交通警察,并应如实地陈述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不得篡改、虚构、隐瞒事实,以便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好交通事故。

12.6严禁私了

私了是指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不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私自了结,其后果十分严重。

将无法准确认定事故责任原因,引发其它违法行为,使违法者逃避法律、法规的处理,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12.7报告领导、协助处理

当事人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迅速及时地报告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会同行政部及风险管理部相关人员到现场处理事故。

12.8填写事故报告书

当处理完现场工作后,驾驶员应及时填写一份《车辆交通事故报告书》,如实地陈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详细经过及伤亡情况,经由部门负责人确认后尽快交回风险管理部处理及记录。

在事故的处理善后工作中,部门负责人和驾驶员应积极协助配合。

13.行车记录册

13.1每辆公司车辆均备有壹本「行车记录册」。

13.2驾驶者要随车带备此「行车记录册」。

13.3驾驶者要详细记录每一次行程于「行车记录册」内,并于每月25日交行政部统计、查核。

14.安全驾驶奖励

公司每年年底在驾驶公司车辆的员工中评选出年度安全驾驶奖。

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在本年度内对没有涉及任何交通意外及事故、模范遵守《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的公司驾驶员进行评选。

15.附则

15.1本规定由行政部负责解释。

15.2本规定自二○一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日

附录一

*********有限公司

内部驾驶员认可审查标准

一、驾驶员驾驶公司车辆须持有所驾驶车辆类别的有效驾驶证;

二、车辆控制

1、车辆检查:

驾驶员对所驾车辆行驶前进行检察;

2、开车及停车:

对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熟练程度及停车时的稳定性进行评核;

3、在驾驶过程中油门要缓加油、方向盘运用要灵活自如、手/脚制动要慢刹车。

4、离合器运用得当,换档顺畅,利用驾驶镜观察车辆周围情况,清楚仪表盘各讯号灯指示。

三、驾驶行为

1、车辆行驶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情况,反应及应变能力要快;

2、速度控制:

按路段标定的速度行驶,路况复杂要放缓车速;

3、行车时需在行车道,超车时须打转向灯后再超车;

4、熟知交通标志,路面标记;

5、车辆通过路口交会处/十字路口时,按交通信号灯指示慢行通过。

四、道德/形态

1、礼貌表现:

文明行车,礼貌避让;

2、驾驶态度:

不超员超载,不酒后驾车,不开英雄车、霸王车、斗气车,不疲劳驾驶。

五、其他

车辆行驶时顾及其它道路使用者。

********有限公司

内部驾驶员评核表

驾驶车型:

□轻型货车□小轿车□小型客车□摩托车□货车□电单车

档案编号:

日期:

考驾者姓名:

驾驶执照类别:

雇员编号:

1.车辆控制

a.车辆检查

b.开车及停车

c.油门

d.方向盘

e.手/脚掣

f.使用

(i)离合器

(ii)档位

(iii)驾驶镜

(iv)讯号

2.驾驶行为

a.观察交通情况

b.反应及应变能力

c.速度控制

d.行车位置

e.交通标志,路面标记

f.路口交汇处/十字路

g.过线及超越

3.道德/形态

a.礼貌表现

b.驾驶态度

4.其它事项

a.信心

b.路面意识

c.顾及其它道路使用者

评核员评语:

□称职司机:

驾驶态度及观察皆良好

□熟练司机:

过份自信,观察方面须改善

□经常驾驶:

控制稍嫌粗劣,须努力改善

□新手司机:

控制粗劣,观察不足,劝加练习

综合评核结果:

优□

良□

常□

可□

水准以下□

成绩:

合格□

不合格□

其它:

被评核人签名:

职员编号:

评核日期:

车辆编号:

出车米数:

出车时间:

入车米数:

入车时间:

评核员签名: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