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061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Word格式.docx

一、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2

(一)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 2

(二)有利于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 2

(三)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3

(一)学校方面 3

1.学校管理不合理,学生课余生活单调 3

2.食宿条件差 3

3.教师资源问题 4

(二)家庭方面 4

1.农民经济负担重 4

2.亲情的缺失 4

3.缺少父母的监督 5

(三)社会方面 5

1.资金投入不足 5

2.社会的不良诱惑 5

三、解决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的对策 5

(一)学校方面 6

1.加强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6

2.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

3.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7

(二)家庭方面 7

1.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7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管理 8

(三)社会方面 8

1.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8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农村小学寄宿制是指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进行调整,在有条件、有需要的地方把过于分散或生源较少的教学点和农村小学集中起来实行撤点并校的寄宿制办学,学生除了周末和法定的假日外,都要在学校度过的一种

[1]

寄宿制度。

农村小学寄宿制针对的对象是小学生,虽然寄宿制的实施能为学生

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但由于小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年龄小,身心发展不平衡,尤其很早便离开家人过上集体生活。

因此,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寄宿制学生的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寄宿制的优势,以及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解决寄宿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

我国农村小学分布比较零散,教学条件比较差,不少农村小学除了教室、黑板、课桌板凳外,很少有其他教学设备,再加上学校数量多,规模比较小。

有学校就要有投资、有建设、有教师,不合理的学校布局分散了本就贫乏的教育

[2]

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行撤点并校寄宿制办学后,把原本有限的分散到

各个村小的财力、物力都集中到中心学校,完善了学校的教学设备。

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条件差、质量低的落后局面,节省了教育资源消耗,从而提高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缩小了城乡小学之间的差距。

(二)有利于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

在没有实施寄宿制以前,有些学生家长忙于劳务,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时间比较少,学生除了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外,很少会独立学习。

再加上大多数孩子由于家庭住所分散,离学校比较远,孩子们每天花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比较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比较少。

而实行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后,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小学生全部时间几乎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相对较好,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及时,既有利于后进生的补漏又有利

于优等生的拓展延伸,从而有利于不断提高全体寄宿制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现在有的农村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代养,留守儿童一般在家接受的是隔代抚养和教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孩子过分疼爱,管教不严,重养轻教,孩子知道他们的话没有分量,全当是“耳边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大多数长辈文化水平低,教育方法不当,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他们常常糊涂认为管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无力顾及他们的学习,从而使孩子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形成自觉性差,成绩不好,贪玩、厌学、逃学等问题。

实行寄宿制后父母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小学进行寄宿,这些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工作。

2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学校方面

1.学校管理不合理,学生学习生活单调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基本上处于看管的低层次,处于保证学生不出事的低要求上,寄宿制学校的老师为了看管好学生,制定了一些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活动基本被模式

[4]

化了。

由于任务比较重,有些老师除了上课时间,还会安排大量的作业,学生

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做作业上,自己安排的课余生活少之又少。

学校在课余时间组织的活动又比较少,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不知要玩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去哪里玩。

特别是有的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缺乏,学生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上课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学生出现逃学,辍学的现象。

2.食宿条件差

食宿条件是寄宿生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食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做保证,学习也就无从谈起,而目前的农村小学寄宿制在食宿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饮食方面。

首先,农村寄宿制小学校的食堂都比较简陋,面积比较小,只有厨房,学生没有就餐的餐厅,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宿舍,或者集体在一个角落吃。

有的学校食堂连最基本的卫生许可证也没有,卫生问题存在严重的隐患,以至于有些地区出现孩子食物中毒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其次,在食物能量的摄入方面,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日常饮食品种单一,而且口味变化少,致使很多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和能量,有的家庭比较困难,每个星期的生活费比较少,孩子一个星期都吃不上一顿肉,这些都致使部分学生营养不良,使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

第二,住宿方面。

实行寄宿制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出现了住房紧缺的问题,学校的管理人员为了安置学生,把一些以前的老教室,或者空

3

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闲的房子改造为学生宿舍,本身这些房屋就有安全隐患,再加上由于学生多,床铺少,俩人一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宿舍没有上下床,学生只能打地铺,一间宿舍挤上20-30个学生,由于房间小、人多、气味难闻,使学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致使学生第二天上课没精神,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5】另外,因人多空气流通不好,学生容易得流行病,特别是流行性感冒,一人感冒有时候甚至会传染给整个宿舍的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3.教师资源问题

实行寄宿制后,学校就要有相应的老师来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而大多数学校主要由班主任来代管,因此,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就比较大,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对孩子们的生活花费大量的精力,负担比较重,很难面面俱到。

有的学校可能会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但对生活老师的要求都比较低,大多是与环境挂钩,环境弄好了就是合格的生活老师。

有的学校甚至低工资聘用当地的农民,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又缺乏相应的管理素质,整天忙于家中的日常劳务,对学生生活相应的关爱指导就比较少,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实行撤点并校后,分散的大部分学校教师也相应被安排到寄宿制学校,而这些教师大多是由代课老师转正而来,他们中有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教育,也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基础差,教学能力和水平偏低,教育方法落后等。

[6]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农村教师工资普遍较低,教师们缺少应有的积极性,也就很

难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使学生的成绩得不到全面的提高。

(二)家庭方面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生进行寄宿,学生学习的好坏就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农民经济负担重

虽然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学杂费进行了减免,但实行寄宿制后,大部分农村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寄宿,每星期要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来回的交通费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给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费用,虽然大部分家庭能够承担得起,但是对少部分困难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孩子上不起学,辍学的现象也就相应出现了。

2.亲情的缺失

4

亲情的缺失普遍集中在低年级,有些学校孩子一、二年级就进行寄宿,一方面孩子年龄小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离开家到学校寄宿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难适应,会出现紧张、焦虑,胆小沉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7]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普遍存在想家想念父母的现象,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

哭喊着要跟父母回家,有的孩子甚至会悄悄的逃学回家。

由于想父母部分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这只出现在少部分学生身上,但要办好寄宿制教育就不能忽略各个方面的细节。

3.缺少父母的监督

寄宿制小学生与走读生相比,学习上父母的监督相应减少了,走读生回到家中有父母督促着完成家庭作业,而寄宿生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很难完成作业,虽然有老师的监督,但是老师不可能督促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就造成部分孩子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

(三)社会方面

1.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实行寄宿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改革,但财政困难仍然是学校负责人普遍认同的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缺少有利的财政保障,使得学校的各种教育设备,教育器材得不到满足,也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把教室或者民房改为学生宿舍,而且还出现住宿饱和的现象,学生床铺常常是拥挤的状态。

[8]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做保障,也就不能安心的进行学习。

2.社会的不良诱惑

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社会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农村小学寄宿制儿童远离父母,背井离乡,缺少关爱,缺少父母的监督和引导。

现在农村寄宿制小学附近都有许多游戏室、电脑室,这些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学生来说诱惑非常大,虽然实行封闭式管理,但是仍然有学生翻墙、逃课出去打游戏。

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了玩游戏上,从而荒废了学业。

5

解决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的对策

三、解决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的对策

家庭、社会、学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学校的建设。

1.加强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者一直都用着一套传统的管理体制,对农村寄宿制学生管理缺乏经验,学校管理者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作为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

首先,加强规范管理。

抓好寄宿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宿舍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9]其次,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统一安排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

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另一方面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快乐的生活,避免了因课余生活单调而出现逃学的情况。

2.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的建筑设计应该满足国家的各项安全指标,严把质量关,把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尽量避免使用危房改造的学生宿舍,在学生的住宿方面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让学生能够拥有宽敞明亮的宿舍。

对于教室的设计,教室的朝向、面积、通风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进行设计,尽量使学生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10]除了校舍外,学校的的卫生设施,生活设施也要符合寄宿制的要求。

特别是食堂卫生。

首先,学校食堂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经营的基本条件,取得卫生许可证。

其次,学校食堂应该科学的设计,安排好每周食谱,实施饭菜多样化,进行成本核算、精打细算、降低成本,精心制作、做到味美可口,使学生吃得舒心、家长放心,保证用餐质量。

最后,就是加强对食堂饮用水,饭菜的安全检查工作,杜绝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

6

3.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教师去完成的,因此,办好寄宿制学校,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对于优秀教师的聘用要进行严格的筛选,特别是生活老师的聘用,不仅仅只限于简单的机械管理,保证环境整洁就可以,生活老师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管理的同时,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和管理员要坚决辞退。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教师中很多是由代课教师转正而来的,这些教师中有许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教育,因此就要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训。

即使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教师待遇方面,要注意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及住房条件。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良好的绩效评估成绩,而这种成绩又会给自己带来自己所珍视的奖金。

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负责教学班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外,还应注意与其他老师的配合,特别是生活老师,只有形成教育管理与生活管理的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光荣使命,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放下老师“架子”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做学生的师长,当好学生服务员的角色,做到服务育人。

[11]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庭的作用和地位是社会、学校无法取代的,因此家长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充分发挥家庭自身的积极作用。

1.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开发,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孩子有强烈的情感需求。

[12]孩子进行寄宿后,和父母相处沟通的时间变少了,就只有短短的周末时间。

因此,为了避免家长和孩子产生隔阂,家长要充分利用好周末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深入和孩子进行谈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认真听取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寻找解决的策略,让孩子摆脱烦恼,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同时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7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管理

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入寄宿制学校进行寄宿,就不关自己的事了,把全部责任都转交给了学校。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家庭和学校配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如家长会等。

[13]要经常和老师进行联系沟通,主动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做到自己心里有数。

另外就是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学生的学习仅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在周末和假期积极指导和督促孩子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寄宿制学校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

1.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的就是能够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农村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因此,各级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增加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新建和改建教学用房,学生食堂和宿舍,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扩大规模,基本满足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住宿、饮食、学生安全等问题,[14]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寄宿制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15]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资金的投入,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教师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和教师素质偏低的现象,首先,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年轻的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教学。

其次,要增加相应的培训费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最后,就是要适当的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8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寄宿制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符合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实施寄宿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寄宿制的优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旨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不断完善农村小学寄宿制提供借鉴。

9

参考文献

[1]刘芬.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2]胡传双.农村寄宿制小学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9,(8)

[3]余期洪.农村小学寄宿制背景分析与影响研究[J].老区建设,2009,

(2)[4]叶敬忠.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

(2)[5]王景.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育科

学,2010,(3)

[6]范铭.以“师为本”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建构[J].当代教师教育,2011,

(3)

[7]王伟.寄宿制学校有关亲情的缺失研究[J].家庭教育,2011,(4)

[8]贾丽凤.寄宿制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问题研究[J].2009,(8)

[9]张琴.试论宿舍文化建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

(2)

[10]周楠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0,

(1)

[11]董学礼.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对策[J].都江学刊:

综合版,2001,

(1)

[12]周惠萍.寄宿制利弊谈[J].家庭教育,2007,(10)

[13]王敏皓.浅谈“家校联系”为“家校合作”[J].家庭教育指导,2003,

(1)[14]董敏.丰都县基层学校食堂以及学生集体用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3,(4)

[15]刘明坤,盖宇.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

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樊洁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在整个论文的写作中,都凝聚着恩师的莫大心血,每次她都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在办公室里耐心的指导我,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细心的修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步完善,内容也日趋丰富,并最终使我得以完成毕业论文。

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许多心思。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樊老师知识的渊博,学术思维的敏锐,工作态度的严谨,同时,樊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她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好榜样。

在此我要对樊老师献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此外,本次论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与教师教育学院的各位老师的帮助分不开,虽然没有直接指导我的论文,但在开题时提供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

再次,也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如果没有各位老师、同学、特别是樊老师的帮助,我的毕业论文不会顺利完成,在此,请容我发自内心的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