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简讯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660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医院药事简讯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药事简讯2.docx

《医院药事简讯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事简讯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药事简讯2.docx

医院药事简讯2

回民医院药事简讯

 

目录

一、胰岛素的使用

二、合理用药

三、临床常用药须知

四、医药动态

 

一、胰岛素的使用

不同胰岛素注射时间的区别

胰岛素是糖尿病人最常使用的一种药物,根据高峰效应和作用时间不同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超长效及预混胰岛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其注射时间也应略有区别。

  速效胰岛素餐前注射即可,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制。

速特点是注射后吸收、起效快,作用时间2至3小时。

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对容易发生餐前低血糖的老年人或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适用。

  短效胰岛素要求餐前30分钟左右注射,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皮下注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作用时间6至8小时。

  中效胰岛素晚饭前和睡觉前均可注射,作用时间持续14至16小时。

中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峰值,一旦使用不当就会有低血糖,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注射。

  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约18至24小时。

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

用量不当有出现夜间低血糖的风险。

  超长效胰岛每天早晚注射一次,可提供24小时基础胰岛素量。

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灵活,且没有峰值,低血糖风险明显减少。

  预混胰岛素饭前30分钟左右注射为好,持续时间12至24小时。

因为这时胰岛素的吸收正好与血糖升高的幅度相匹配,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要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调整注射时间,如餐前血糖过高。

可适当延长注射时间和进餐时间,在胰岛素注射后45分钟左右进餐。

这种胰岛素起效时间为30分钟,达高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12-24小时。

不能接受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患者,适宜采用预混胰岛素以减少注射次数。

二、合理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少即是多”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好的一类药物。

它能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达到治愈溃疡的目的。

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

每次用药剂量约为20~40mg,每日1次即可有效控制24小时的酸分泌,有益于溃疡的快速愈合。

  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愈加广泛,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

除了一般性的头痛、头晕、嗜睡、皮疹及肌肉痛等不良反应增加外,还有一些与用药量过大的相关副作用,例如食欲不振、腹泻、维生素缺乏、骨质疏松加重等。

  其实,医学界早有“少即是多”的说法,是指质子泵抑制剂在常规治疗剂量时就已经能够发挥出强的抑酸作用,无需再增大剂量。

例如,用奥美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给予80mg的大剂量静脉滴注和40mg的非大剂量,其预防效果相似。

同样,在消化性溃疡的巩固治疗中,每日60~80mg的大剂量也与每日20~40mg的常规剂量相似,并没有多少优越性。

这些都说明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并不随剂量加大而增加。

常规剂量即可获得良效,且更加安全,无需使用大剂量,故“少即是多”。

  

  总结:

当患者需要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即便在常规剂量下疗效暂时不够理想,也不得自行加量,而应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疗效还不理想,也应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争取好的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老年DM患者慎用甲氧氯普安

  67岁的魏大妈,5年前患上了2型糖尿病,一直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效果理想。

前段时间魏大妈因恶心、呕吐到诊所就诊,医生给她开了甲氧氯普安,嘱其一天3次,每次10mg,于饭前30分钟服用。

然而使用后,魏大妈突然出现右颈部肌群阵发性痉挛、双眼睑肌阵挛、语言含糊不清等症状,急送医院治疗。

医生对魏大妈进行了相关检查,询问了疾病史和用药史后,考虑为甲氧氯普安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马上给予肌注地西泮10mg,随后症状逐渐缓解。

  

  为什么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甲氧氯普安后会出现上述症状呢?

  甲氧氯普安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物,可用于因脑部肿瘤手术、肿瘤的放疗及化疗、脑外伤后遗症、急性颅脑损伤以及药物所引起的呕吐;对于胃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也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可用于海空作业引起的呕吐及晕车(船);可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从而减少全身麻醉时肠道反流所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此外,该药也可减轻钡餐检查时的恶心、呕吐反应,促进钡剂通过;在十二指肠插管前服用,有助于顺利插管;并能减轻偏头痛引起的恶心,且可能由于提高胃通过率而促进麦角胺的吸收等。

但是甲氧氯普安为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使多巴胺-乙酰胆碱平衡发生障碍,致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强,从而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出现上述一些症状。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该药后更易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阵发性肌张力障碍,发病时神态古怪,常被误诊,故此类人群应慎用此药。

 

三、临床常用药须知

科学使用阿奇霉素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两部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本栏目将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药物,呼吁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疗效。

  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有很多抗菌药物,阿奇霉素就是其中之一,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种类,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或16元环而得名。

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严格把握适应症

  阿奇霉素的抗菌谱比较广,可以用于革兰阳性需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棒状白喉杆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的治疗;也可以用于革兰阴性需氧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菌、百日咳杆菌等的治疗;还可用于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属、坏死梭杆菌和性传播微生物,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杜克嗜血杆菌等的治疗。

除外,它对其它微生物,如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阿奇霉素可用于以下感染:

①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中的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猩红热及蜂窝织炎;②白喉及白喉带菌者;③衣原体属、支原体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④其他如军团菌病、口腔感染、空肠弯曲菌肠炎等。

  除了上述适应症,阿奇霉素尚可用于卡他莫拉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的治疗及预防等。

  

  明确禁忌症

  药师认为,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该药;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

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

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

  

  耐药情况

  虽然阿奇霉素相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但仍然有耐药的情况,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多种葡萄球菌株呈交叉耐药性,对变形杆菌、沙雷菌属、摩根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通常耐药,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必要时需要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温馨提示:

  进食会影响到阿奇霉素的吸收,从而导致疗效降低,所以服药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目前尚未明确发现对胎儿有影响,也未明确是否分泌进入乳汁,所以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慎重;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肝

四、医药动态

FDA发出警告:

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须警惕肝脏毒性325mg是极限?

  1月14日,美国FDA发出警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处方药复方制剂,每片或每粒胶囊中APAP的含量不得超过325mg。

同时要求相关厂家更新药品说明书,增加APAP复方产品引起严重肝损伤的风险提示。

  据FDA统计,在美国超剂量使用含APAP处方药复方制剂的患者中,有接近一半发生与APAP相关的肝衰竭,最终导致需要接受肝移植甚至死亡。

  

  中间代谢产物是“元凶”  

  APAP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常与一些处方药物组成复方产品,例如可待因、氧可酮和氢可酮。

APAP有90%~95%需在肝脏中代谢,服药后约0.5~1小时,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

APAP的半衰期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

  APAP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代谢物质,即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其毒性较大,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如果服用APAP剂量过大,或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减少时(保护因子减少的主要因素:

酒精,西柚,药物),致使这一毒性较大的中间代谢产物与其他重要的大分子结合,就会出现肝损害。

  超量服用是“共犯”  

FDA认为单片含有325mgAPAP的复方制剂足以有较好的解热镇痛疗效。

而含高剂量APAP的复方制剂在体内彻底消除需要超过3年时间。

FDA发言人指出,患者在医师指导下不超量服用复方镇痛药暂没发现短期危害,但若患者24h内服用APAP的总量超过最大限制量(4000mg)就会增加肝损伤发生的风险,针对该问题,有关专家呼吁减少目前推荐的剂量,新推荐的每日最大剂量可能为2.6~3.25g。

使用含APAP复方解热镇痛药发生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大多数在24h以内超量服用该药、每次服用多于一片或者在服用过程中曾喝酒。

  

非处方药≠安全药  

  APAP也广泛用于非处方解热镇痛药中,常与其他非处方药组成解热镇咳复方制剂。

在国内,大多数感冒药都含APAP,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等,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而对于各种剧烈疼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则没有效果。

APAP在中国使用规格为每次300~600mg,在常规用量、合理的疗程下,APAP是相对安全的,目前全世界都将其作为非处方药管理。

  尽管FDA在这次风险警告中没有涉及含APAP的非处方药产品,然而非处方药物并非就是“安全药”,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危害。

不少患者刚开始发烧时,通常自己到药店购买含APAP的复方药来服用,如果没有好转,才到医院就诊。

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根据病情会继续开具含APAP的药物,从而造成服药成分的叠加。

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药物含有的APAP并不过量,但是重复服用含有该类成分的药物,那么剂量就可能超标,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另外,专家还提醒,长期服用APAP的患者应定期查血和肝功能。

 

  附表列举了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含APAP的复方制剂以及以APAP为单一有效成分的药物(非处方药)中APAP的含量,临床上使用时应警惕过量。

 

  链接  

  过量服用APAP,如何解毒?

  

  APAP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产生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后,可以降低毒性。

过量服用APAP后可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其中8小时内给药效果最好;有研究表明静注N-乙酰半胱氨酸易产生不良反应,故10小时内宜口服给药解毒;超过了10小时,才选择静注解毒剂。

商品名

每单位剂量的含量(mg)

商品名

每单位剂量的含量(mg)

含APAP的复方制剂

日夜百服宁

500

加味百服宁

500

白加黑

325

泰诺

325

海王银得菲

325

散利痛

250

快克

250

感康

250

速效伤风胶囊

250

999感冒灵颗粒

200

克感敏片

150

维C银翘片

105

康必得

100

感冒清胶囊

24

以APAP为单一有效成份的药物

泰诺林(片剂)

650

必理通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