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9849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东IPO上市解析.docx

京东IPO上市解析

案例分析:

京东IPO上市解析

第十二组

组长:

吕恩在,5033

组员:

杨轶文,7011

闫欢乐,6009

陈志超,6005

李磊,6016

贺展昭,3036

张亚楠,6013

京东IPO上市解析

理论基础:

.1.京东上市的主要原因:

京东一度被视为传统世界的破坏者。

在传统零售的一度轻视、风险投资的辣手催肥、“中国版亚马逊”的殷殷期待、巨无霸阿里巴巴和垂直电商的重压和挑战之下,这个从来就难以摆脱争议的电商巨头,终于在美国上市。

IPO上市之所以成为京东唯一的选择,是因为京东面临资金、投资方和竞争对手的三重压力。

从2009年至2014年京东发布的财务报表上看,京东已经连续六年巨额亏损,而且这种亏损的走势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即便是在上市当年的2014年,仍然报出了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即便京东整处于发展阶段,但连续6年愈来愈严重的亏损也爆出企业确实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失误的信号。

1.资金

2011年,刘强东放言投资100亿建物流系统。

后来,刘强东在多个场合说:

“融资的70%将用于物流体系建设”、“物流和研发占总费用的70%”这里所说的物流投资包括购买土地、建造库房、购置设施、设备及系统软件研发等等。

这些投资形成的都是固定资产,但招股文件显示截至2013年未京东账面固定资产为亿(其中土地使用权亿、设备软件等亿、在建工程亿)。

也就是说,京东历年来在物流方面的投资不会超过35亿元,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数字。

拿物流体系做招牌,去撑起1500亿市值,35亿太勉强了。

融资110多亿,形成固定资产35亿,其余的80多亿都亏掉了,仅招股文件披露三个财年(2011、2012;2013)就亏掉亿。

尽管35亿固定资产有些令人失望,但的京东折旧摊销负担已经不轻。

2011;2012;2013年,京东折旧和摊销分别为7395万元、亿元和亿元。

提供招股文件披露的规范,京东固定资产总值将在三年内突破100亿,每年折旧、摊销超过10亿。

对于连年亏损的京东,它们会使盈利看起来更加遥远。

另外,京东招股文件中说“18%的仓库、39%的配送站和41%的办公场所的出租方没有向我们提供必要证照,证明他们的所有权。

京东庞大的物流体中沉淀着海量存货,近三年来存货周转天数有小幅下降,但金额去直线上升。

特别是2014年一季度未,存货金额蹿升到亿元。

这些存货由6000家供应商提供。

2013年存货周转天数是天,结账期却长达天,意味着京东占压了合作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

二.竞争对手

在进货价格上,京东不比苏宁有更多的优势。

进入2012年以来,苏宁、国美,甚至是亚马逊都集中精力发力3C和家电,京东的支柱业务正面临前后夹击的竞争格局之中。

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之中,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京东的亏损仍然将持续.

三.投资方

传闻称,“关于京东投资方跟京东管理层的矛盾世间皆知,管理层一直想再融一轮,2013年IPO,但是投资方压力太大,甚至有的投资方急于抛售股权,已经无法再为京东融资,在资金紧缺之下只能被迫IPO。

”再者俄罗斯DST等公司投资15亿美元,当时投资方对京东商城的估值是100亿美元,如此高的资金成本,IPO是唯一出路。

2.京东上市的主要风险:

京东上市并非一帆风顺,风险与机遇并存。

针对它所面对的风险,又该如何做出应对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京东的审计方是总部位于上海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京东等中国公司抢在政策生效前成功上市,将有可能面对美国证

券交易委员会的裁决风险。

2.京东在获得投资者信心方面亦存在“短板”。

招股说明书显示,京东85%勺收入来自毛利率和重复购买率“双低”的家电和数码产品,同时70%以上的收入来自自营业务,而这本身与承诺的向百货和第三方服务的开放平台模式转型还相去甚远。

3.由于其对利润率的追求,京东应付账款天数不断延长。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前3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依次为天、天和天。

而京东的库存周转对应依次为天、天和天。

这说明,京东刻意延长了应付账款的账期,虽然其因市场份额提升获得了更多话语

权,但也必然将影响其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

4.京东在2013年前三季度主营B2C业务亏损亿元。

此次盈利主要依靠利息收入亿元,而来自财政补贴和退税等其他方面的收入为亿元,但招股书对这些项目并未明确。

当上市成为当务之急,一切为上市亮绿灯便成为常理之事,而京东在财报上亮出的信号,在上市前夕扭亏为盈,上市之后立即亏损,存在着恶意上市,弥补亏损的问责风险。

5.京东的主营业务,也就是B2C的电子商务业务一直都是亏损的,也就是说,主营业务存在盈利的压力。

而分析京东集团的成本费用率,在京东引以为傲的自营式电商交易模式与自建物流体系之下,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非常之高,毛利率常年被压低在10%之下。

6.刘强东在京东集团内部地位过于垄断而缺乏民主。

改善公司治理,保障企业高效和谐运转。

面对内部过于独裁的治理模式,经营决策归于依赖于一个人的决策正确性很有可能给京东的长远发展埋下众多隐患。

3.京东股权融资风险程度评估:

1.现金权益比率: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资本运营质量的指标,用来表示企业融资时获取现金的能力。

资料显示,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每块钱的所有者权益非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利好,反而把资金带离了企业。

2012年到2014年夜只有最多元的现金流。

如此一来,京东的资本运营质量实在是难以让人恭维,从而其融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

2.权益净利率: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资本综合效益的指标,表示企业每一块钱所有者权益给企业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这个指标比上一个更能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资本质量。

然而,连年的亏损使得京东五年来所有者权益没有给企业带来利润。

资本的综合效益比较差。

3.资本保值增值率:

对于这个指标,我们从直观上看是一个对京东而言的好消息。

他用年末所有者权益除以年初的所有者权益。

这是一个反映资本增值以及被侵蚀情况的指标。

如果这个指标大于1,那么就说明这个企业资本在膨胀,小于1则是被侵蚀。

表面上京东给我们一份不错的答卷。

2010年京东的股本膨胀了88倍,之后各年也都大于1,属于成长水平。

可是京东历年的财报中“夹层权益”在总所有者权益中的比重却不容乐观。

4.京东风险控制措施:

1.引进长期自有资本,确保风投退出后公司的长效运转面对风投撤资,必须尽快引入自有长期资本,确保风投退出后公司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

京东集团业已成功上市,风投势必在近期逐步撤出,这对京东集团的考验尤其重要。

通过在二级市场增发股票,对债务进行债转股等措施是京东集团可以考虑的引进长期自有资本的方法。

2.妥善处理与供货商的矛盾

在双方都利好的条件下设定还款期限,保护供货商,缓解供货矛盾。

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建立上游供货链长效、和谐运转体系。

3.改善营运能力,确保主营业务早日盈利主营业务盈利是京东走出困境的根本,如果在主营业务领域仍然

未有盈利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地投资其他领域,净利润缺口势必进一步拉大。

在自营式的电商交易下,成本费用高,京东毛利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观。

因此积极鼓励、引导第三方进入京东平台,同时做好第三方产品与经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将是京东在主

营业务领域扭亏为盈的重要途径。

4.改善公司治理,保证企业高效和谐运转

京东必须尽快改善公司治理模式,发扬民主,引进人才。

发挥董事会民主众议的作用。

在公司战略、经营计划等重大事项上能够

确保决策正确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京东上市后应充分兼顾其他股东利益,尊重他们实现盈利的投资目标。

例如给持股员工开设海

外账户,自由交易股票。

这样不仅能改善股东之间的关系,也能建立人人尽心,为企业谋发展、谋改观的良好企业氛围。

需要思考的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京东集团毛利率常年走低的原因

2013年京东全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前三个季度,已实现了微盈利。

京东2014年总营业额2602亿元全年净亏损为50亿元,虽然出现亏损却有迹可循,主要是刘强东个人的期权奖励与跟腾讯战略结盟带来的费用摊销。

强东提到烧钱概念时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我觉得烧钱有两个结果,有的钱烧掉呢是化作了一滩灰烬,什么都没有,还有一种烧钱的话钱烧到了之后留下了非常高的竞争门槛。

”而针对

所谓绑架投资人跟投的逻辑,他说了第二句话:

“我觉得很多提到这种观点的人都是建立了一个基数,就是把投资人视为非常愚蠢的人,好象投资人就是比发表这种评论的人蠢的十倍一百倍,但是不现实的,你知道全世界投京东的投资人,基本上全世界投京东的投资人,基本上都是全世界最顶级的投资人,他们很多人都直接做过实业,他们并不是对企业一无所知。

”可概括为两个意思:

正确的烧钱可以烧死对手;投资者不怕烧钱,怕没有意义地烧钱。

京东的这一逻辑之后也在团购市场上得到验证,在团购倒闭大潮中,美团的月销售额却创了七亿新高。

萧条市场下,各电商网站的用户纷纷向领头羊集中,京东扮演了一个收割者的角色。

越是弱势的市场,领头羊的优势就越强,这也深刻阐述了“危机”一词的含义。

在市场高度繁荣的时候,百花齐放的时候,京东没有一统江湖,在市场萧条的时候,却可以一举奠定领军地位。

2.结合案例,简要说明京东集团为什么不能继续采取降低成本费用的方式缓解盈利压力

京东的战略与其他类似则会显得封闭一些,偏向于控制。

最为知名的是他的”倒三角“战略以及近期谈到的”十节甘蔗“理论。

所谓”十节甘蔗“,实质上是从零售行业供应链的角度解读了利益的分配。

京东的做法是“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即不只是做交易平台,还要将业务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并通过持续的成本降低实现多环节的盈利。

那些只做单一环节(例如交易平台)的企业则容易走向另一个境地,即把自己的规模越做越大,却挤占了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可持续。

在成本方面,京东Q2与腾讯进行了战略合作,融合了拍拍、易迅、QQ网购等腾讯电商部分,以及微信、手Q等流量入口。

营销、研发、订单履约费用大幅上涨,体现在与腾讯融合相关的物流员工、研发员工的招聘、薪金支出,以及与腾讯战略合作的无形资产摊销上。

3.结合案例,回答京东集团在风险投资撤出后依然没有补充自有资

本,企业将面临怎样的风险

成熟期的企业需要巨额资金实现企业的规模生产和技术的产业

化经营,风险资本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成本相对高昂,不再是风险企业的最优选择。

而且,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有形资产后,具有了一定的负债能力以吸引银行贷款,或在公开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这就拓宽了风险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使风险投资的退出成为可能。

因此,企业在成熟期及其后的发展中,将主要依靠公开资本市场的连续筹资机会。

相对于风险资本市场,信息相对充分、有效的公开资本市场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其快速成长。

因而,当风险资本无法满足企业规模生产的融资需求时,成熟的风险企业会更倾向于离开风险投资而去上市,或者转向从银行融资或寻求与其他公司兼并。

4.最近京东集团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

财报显示,京东第一季度净营收人民币366亿元(59亿美元),

同比增长62%该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人民币亿元亿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人民币亿元(3320万美元)。

结合案例和自己的理解,说明京东目前的亏损对集团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

京东第一季度的总成交额为8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净营收人民币36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来自自营业务的净营收同比增长59%来自服务和其他业务的净营收同比增长139%京东第一季度净亏损人民币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人民币亿元。

尽管依然亏损,但京东的业绩还是超出了分析师们的预期。

京东总成交额和净营收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活跃消费帐户数的增长,以

及交付订单数的增长。

今年一季度,公司订单量和活跃用户数也大幅上升一一订单量同比增长76%过去12个月累计的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人,达到亿,同比增长90%京东迅速开拓在线市场和广告服务等业务推动了营收增长。

改进措施:

对于京东而言,“突破、创新”是其2015年的主旋律。

中国电商市场在未来几年仍会保持快速发展,因此在财务安全、现金

流稳健的情况下首要看中公司的高速发展,继续积极投资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物流能力,品牌认知度。

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不断提升话语权,扩展市场占有率;同时迅速切入多个全新的垂直领域潜力市场,紧紧抓住未来潜在的高速发展新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