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131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8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名校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帝乡不可期期山东为三处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舸舰弥津率之弥繁,侵之愈急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良庖岁更刀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③而后乃今将图南

④燕赵之收藏⑤谨拜表以闻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⑥/②③/④/⑤

C.①④/②⑤/③/⑥D.①④/②③/⑤/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B.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竅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

A.既自以心为形役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D.而莫之夭阏者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尺牍(dù)盘桓(yuán)帷幕趋之若鹜

B.宿春粮(chūn)胆怯(qiè)麾下未雨筹缪

C.乌骓马(zhuī)鼎铛(chēng)涸辙天理昭然

D.踯躅(chì)锱铢(zī)皓腕精神矍烁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港珠澳大桥跨越伶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这一里程最长、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工程,真是人间石破天惊的壮举。

②初春的简火晚会上,大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谈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③马尔克斯善于把现实主义场面与完全出于虚构的情境并置共存,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反映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④某些工程建设质量堪忧,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问题工程还能获得工程质量奖,这很大程度上是官商暗中结草衔环的结果。

⑤自于和伟主演的城市缉毒剧《猎毒人》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纪委监察部的派机构务必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从而防止发生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这类事件。

B.在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的当今,很少高中生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手排文学名著,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C.当前,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努力提高司机的安全防范意识。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承继老子学说,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道家著作。

现存世33篇,分为内七篇、外十五篇和杂十一篇。

其文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奇特,意出尘外,文笔多变,气势壮阔,妙趣横生,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勾勒了逍遥飘逸的人生境界。

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因此《庄子》开篇使是《逍遥游》。

他生逢乱世,生活穷困潦倒,却洒脱地鄙弃权势名利,坚拒楚相之职,竭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

在他看来,顺从天道,自然而为,不为物累,方能旷达处世,泰然逍遥。

所以《庄子·道遥游》里说: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于无穷的境域,便无须依赖外物。

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便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如《庄子·养生主》所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在庄子看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一种“机心”,这恰恰是为利益所累。

如何能“不物于物”,达到的境界?

庄子提出了“坐忘”“心斋”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即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由生理激起的贪欲,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

具体怎样才能返璞归真,庄子又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即当做到不为人工而毁灭天然,不为世故而毁灭性命,不为贪得而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

《庄子》强调逍遥游,并非看破红尘,他同样珍视和调积厚、诚信、忠诚等美好品质,只是尤为强调以自修的方式,获得心灵的自由。

正如《庄子·让王》中所强调的: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

”回首《庄子》,其所强调的不执着自我,不执念于一时、一事,不耿耿于荣辱得失的开阔境界和旷达胸怀,所强调的审己体察、丰富自身心灵的修行方式,以及抛开成见,消除争论,尊重差异,以不齐为大齐的人生智慧,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保持平和的心态、成就胸怀浩荡达观豁达的人生有指引作用,而且对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的开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和启示。

(摘编自孙欣《旷达消遥,天人合一》,有删改)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思想奇特,文笔多变,气势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战国最重要的道家著作。

B.“机心”指心为权势名利所绊,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心存“机心”。

C.“心斋”是去除功利之心,消除由生理而激起的贪欲后,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

D.《庄子)尤为强调审已体察、丰富自身心灵白修抛开成见,看破红尘,获得心灵自由。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子身逢乱世,穷困倒的背景为前提,来论证庄子开篇便是《逍游游》的缘由。

B.文章第二段先提出庄子逍遥思想,接着逐层分析论证,最后梳理出返璞归真的方法。

C.文章在论证庄子追求自由精神的同时,又兼分析其珍视美好品质的特点,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援用《庄子》原句,既阐释了庄子遥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又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人只有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贪欲,使心境达到空明之境,方能达到“不物于物”。

B.我们回首《庄子》,就是为了具备不执念于一时、一事,不耿耿于荣辱得失的修行方式。

C.庄子的人生智慧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如果缺失这一智慧,就无法开创事业,成就人生。

D.庄子超越当代之人,他的人生智慧对国家事业的开拓、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日月山

李迪

①这事过去七年了。

②毕业那年,我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

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青海好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就喜欢海!

地理没学好,把青海当青岛了。

结果,一下火车就蒙了,海在哪儿呢?

③我要说的地方叫日月山。

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

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和亲路过此地,寒风烈烈,雪花飘飘,她东望长安,心生悲戚,失手将皇后临行所赠的“日月宝镜”摔成了两半,落在左右两个山包上,日月山由此得名。

④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油的汇源加油站,我这个懵懂而来的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⑤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冷得抽筋儿,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雪花飞舞,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

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

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

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

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

噎一口,喘半天。

⑥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他们还带着自己焊的超级大铁桶,随使一加就是四五千块的。

那时候都给现金,一给一大打儿。

天冷啊,我冻得搓不开钱,还没数完手就没知觉了。

司机可不等,加完油就启动。

我急忙追上去,边追边数。

从第一个加油机追到第三个加油机,眼看要追出站了,这才把钱数完。

少了自己得赔啊!

工资才一千出头儿,还没发呢,拿什么赔?

我就求人家,师傅,您再等等我行吗?

要是没少,我送您一瓶饮料!

我这叫花三块买平安,有的司机理解,有的就吼,数了半天还没数完!

一脚油门走了,我哭都来不及,后面还有车等着加油呢!

戴手套数不了钱,不戴手套吧,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好不容易车少儿了,疯了一样跑进店里,烤烤小暖炉。

一烤,感觉手已经冻干巴了,外面的皮都脆了。

再烤,那层皮能揭下来。

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

站里的被子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

⑦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

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不比别人差,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

⑧说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

⑨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

脸吹得不行,帽子一拉,口罩一戴,整个脸就没了。

我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在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

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过一座大极山,海拔六千多米。

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⑩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

⑪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啊,这身影好熟悉!

是谁,是谁?

是妈妈啊!

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⑫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

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⑬“妈妈,妈!

⑭我大声叫着。

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已经把粉上的泪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⑮“妈,您怎么来了?

⑰“我想你了,丫头!

⑰妈说完,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让被子压得往下沉。

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放声大哭。

忘记了这是在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⑱“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

⑲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

从张掖来的客本,都是白天开晚上到。

本来八九个小时的,因为风雪,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⑳妈跟我说,丫头,我们已经陪你二十多年,你长大了,从不会走路到会跑,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

有些苦,有些难,是你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

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

人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

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在站里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

跟她分手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回头发现她在风雪中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一—您好,欢迎光临!

九十三号油加满吗?

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笑着。

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0日,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插叙文成公主的传说,交代日月山名字的由来,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同时也点明了日月山地处偏远的特点。

B.文章第⑨段写我加油时看看远方,看看雪,估摸着老家与海的距离以及山路高险,这里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我对家的想念和对母来的埋怨。

C.小说既多次直接描写了风雪之大,又用了较多笔墨写我对极冷天气的切身感受,从正侧两方面表现日月山的极寒天气和艰苦劣的工作环境。

D.母亲来看我时竟然背着被子来,这一细节看似突,实则照应前文我打电话诉说天冷的情节,既表现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又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1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3.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

“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

“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

“何以?

“唐曰:

“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

“嗟乎!

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奴哉!

”唐曰: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

“公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唐谢曰:

“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时,匈奴新大入朝。

上以胡寇为忧,乃复问唐曰: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李牧也?

“唐对曰:

“臣闻上古王者遣将,跪而推毂,曰:

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尽给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遂单于,破东胡,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座下得康、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那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孝廉,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司马迁(史记·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①:

门槛,这里指国门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钜鹿于下/今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B.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C.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钜鹿于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D.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胡:

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因其生活在匈奴(胡)东部,故称东胡。

B.尺籍:

汉代用来书写军令或记录杀故立功的简或薄籍,因长一尺故名。

C.节:

古代使者出使他国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泛指信符,亦借指节度使。

D.孝廉:

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秦始皇时选拔官员的两种科目。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为杰出之士,他先后事文帝、景帝,后来武帝因冯唐年纪太大没有起用他而任命其子冯遂为郎。

B.冯唐敢于犯颜。

面对汉文帝的问话,冯唐直言皇帝不善用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胆识令人佩服。

C.冯唐善于进谏,听完冯唐有理有据的分析后,文帝派冯唐放免魏尚的罪,并任命冯唐为云中都守。

D.冯唐具有真知灼见。

认为“委任而责成功”“重赏而不重罚”当为君王用人之道,劝谏文帝善用贤才。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杜甫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下列对这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写亲历国难,后诗写年老漂泊,两诗皆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哀伤。

B.前诗国都沦陷乱草遍地,后诗孤舟夜冷风吹细草,首联都景中含情。

C.两诗都是先描写场景,后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D.两首五言律诗皆意境雄浑,含蓄凝练,体现“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9.两首诗都写到了鸟,请结合全诗,从表现技巧角度分别分析作者的这一用意。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的《陈情表》结尾处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道“_________,________”以表达自己决心奉养祖母到最后的愿望。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夜色降临后,山谷传来震天动地的野兽咆哮声,山林峰峦因此而震动发抖的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内心“________”,导致陈胜、吴广起义而函谷关被攻破,最后因“________”,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1.下列各句语言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我将从百忙之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交际用语)

B.戴XX牌领带,使你的仪容更潇酒。

(广播电台广告)

C.莫让手机变手雷,“引爆”课堂众生烦。

(倡议书)

D.轻黄淡绿齐生色,姹紫嫣红总入时。

(百货店开业贺联)

22.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在古代,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是由父亲命名,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字,《礼记》上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字往往和名是有关联的,请从以下四个名人中选择两人,分析他的名与字的关系。

(1)韩愈,字退之

(2)苏轼,字子瞻(3)曹操,字孟德(4)李商隐,字义山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及涵义。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涵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命题作文

24.下列材料来自“血浓于水”的家庭微信群关于“一张老照片”的聊天记录,阅读后根据要求写作。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以“致我的前辈”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

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本题中,A项,第一个“期”是“等待”的意思,第二个“期”是“约定”的意思。

B项,第一个“矜”是“怜惜”的意思,第二个“矜”是“夸耀”的意思。

C项,第一个“弥”是“充满”的意思,第二个“弥”是“更加”的意思。

D项,“寻”,不久,意义相同。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

本题中,①⑥名词作状语,“良庖岁更刀”,每年;“辇来于秦”乘辇车。

②③名词作动词,“不霁何虹”,“虹”意思是“出现彩虹”;“而后乃今将图南”,“南”意思是“南去”。

④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收藏的金玉珠宝。

⑤使动,“谨拜表以闻”,使……听到。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本题中,D项,“蓬蒿”是“蒿草”的意思,跟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

A项,“猖狂”是“狂放,不拘礼法”的意思,今意是“肆无忌惮”的意思;B项,“天理”古意指“天然的结构”,今意指“自然的法则”。

C,“气候”在这里词语缩小,是“天气冷暖”的意思,而今意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本题例句是状语后置,B项“急于星火”是状语后置,与例句相同。

A项,“既自以心为形役”是被动句。

C项是否定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D项“而莫之夭阏者”是宾语前置句。

故选B项。

5.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

本题中,A项,“尺牍”的“牍”应读dú,“盘桓”的“桓”应读huán。

B项,“宿春粮”的“春”应为“舂”,“chōng”“未雨筹缪”的“筹”应为“绸”。

D项“踯躅”的“踯”应为“zhí”。

故选C项。

【点睛】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善用排除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

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形辨法。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词义辨法。

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结构辨析法。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

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

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

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