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570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docx

50G121000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书

锅炉说明书

BOILERINSTRUCTION

 

B&WB-1903/25.40-M锅炉

50-G12100-0

第8章锅炉运行说明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BABCOCK&WILCOXBEIJINGCO.LTD

2005年7月

 

目录

1.人身安全3

2.锅炉启动5

2.1锅炉冷态启动5

2.1.1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5

2.1.2锅炉上水、冷态清洗、建立炉水循环7

2.1.3锅炉炉膛吹扫8

2.1.4锅炉投油点火9

2.1.5锅炉升温、升压、暖管10

2.1.6汽轮机冲转和并网带初负荷11

2.1.7锅炉升负荷12

2.2锅炉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12

3、锅炉正常运行12

3.1锅炉热效率13

3.2工质侧压降13

3.3给水和循环泵流量计13

3.4给水品质控制14

3.5金属温度监视16

3.6省煤器的外部腐蚀16

3.7省煤器灰斗16

3.8吹灰器17

3.9受热面管子泄漏18

4.锅炉停运18

4.1燃料跳闸停运19

4.2紧急停运19

4.3最大汽轮机冷却停运19

4.4锅炉停运后闷炉19

4.5锅炉停运后冷却20

5.锅炉停运后的保养20

6.锅炉的检修21

表8-1:

锅炉放气阀和疏放水阀的开度位置23

图8-1:

锅炉工质最大允许的温度变化速率24

图8-2:

省煤器管防止低温腐蚀的温度限制值24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根据超临界锅炉的设计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锅炉本体的使用要求、运行原则及注意事项。

说明书中的各项内容是对锅炉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保证人身安全、防止损坏锅炉和保证锅炉的使用寿命。

本章应与锅炉说明书的其它章节以及《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控制系统导则》和《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共同使用,这些文件仅是电厂编制锅炉运行规程时的指导性文件,有关锅炉运行及锅炉与汽轮发电机组整体配合的详细集控规程,需由电厂参照相关规定自行制定。

有关锅炉循环泵、吹灰器系统、烟温探针、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炉膛火焰电视、阀门、挡板执行机构和各种仪表的运行注意事项请见相关厂家的说明书。

1.人身安全

锅炉运行人员必须认识到,他不仅应该成功地运行和操作锅炉及相关设备,而且还应该负责所有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

运行人员必须熟知影响锅炉和相关设备运行的条件,而且能辨别危险的条件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虽然通常每一个设备都有其各自的运行规程,但要全面的掌握所有部件的设计、用途、限制条件以及与其它部件的关系,则只能通过对整个机组(包括所有的图纸和说明书)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做到。

为了人身安全和保护设备,每个电厂都应编制自己的运行规程。

下列内容是根据锅炉实际运行经验总结出来的与人身安全有关的注意事项,但并没有包括全部的注意事项,最终的人身安全规程应由电厂制定。

(1)防护用具:

当检查锅炉设备或在锅炉设备上工作时,一定要带上安全防护具,如防护镜、耳塞、安全帽、劳保鞋、手套、焊接防护罩等。

(2)看火孔:

当观察火焰和炉膛运行情况时,一定要使用带有深色玻璃的面罩来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热烟气、有害光线、炉渣和飞灰的伤害。

一定要使用加长的隔热厚手套。

不要直接站在看火孔正前方,特别是当它们打开时,因为燃烧、吹灰和管子泄漏造成的炉膛压力波动会导致炉膛热烟气从敞开着的门孔喷出。

(3)封闭空间:

在确信与容器相连的所有汽水阀门(包括疏水阀和排污阀)锁闭之前,严禁进入该容器,因为蒸汽和热水很可能倒流进该容器,特别是当几台锅炉的疏放水和排污共用同一个扩容器的时候。

当放气阀与加氮系统相连时,这些阀也应锁闭。

不要进入封闭的空间,除非确认该空间已被冷却,其内的可燃物和危险气体已被彻底吹扫,已正确通风,而且已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入口一直开着。

进入封闭空间还应在入口处安排一个联络人。

应使用低电压电线并正确接地。

灯泡和手电筒应是防爆型的。

在封闭的空间严禁使用有毒液体。

进入锅炉和灰渣坑之前,一定要清灰。

(4)烟气侧人孔门:

烟气侧人孔门是停炉后进出锅炉的通道,在锅炉运行时,严禁打开人孔门,即使是平衡通风锅炉。

在锅炉运行之前一定要锁闭人孔门。

(5)飞灰沉积:

不要踏进飞灰,因为飞灰的表面可能是凉的,但其底部几周内可能都是灼热的或在阴燃。

在封闭空间内,严禁将气流或水流引向聚集的飞灰,因为如果飞灰底部正在阴燃的话,气流或水流的搅动将引起爆炸。

(6)转动设备:

在转动设备完全停止且电路开关彻底断开之前,严禁进入转动设备。

有些类型的转动设备受到很小的力就能转动,对这类设备必须使用制动器或锁紧装置将其锁定以防转动。

(7)驱动机构:

在穿过挡板、闸门和门之前,一定要锁定其驱动机构以防转动。

(8)受压件的人孔门:

在打开受压件的人孔门之前,一定要确信压力已经释放且设备已冷却,否则外溢的蒸汽或热水将导致严重的烫伤。

(9)烟气泄漏:

从锅炉、烟道系统泄漏的烟气含有有毒成分,因此不要进入有烟气泄漏的地方或在有烟气泄漏的地方工作,除非已经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如烟气经过检测无毒、烟气已被通风驱散、佩带防毒面具等。

(10)手持探针:

当手拿棍棒或探针插入炉膛的时候,对落渣撞击棍棒或探针要有思想准备,因为落渣的撞击会使棍棒或探针的外端上冲而导致工作人员严重受伤。

不要使用端部敞开的空心棍棒或探针,因为从敞开端部外溢的热烟气将导致烧伤。

(11)安全阀:

所有的安全阀都必须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为了防止泄漏而将一个或多个安全阀夹紧是绝对不允许的。

安全阀的任何反喷现象(蒸汽不是进排汽管而是向锅炉倒流)都应予以纠正。

锅炉运行时,在安全阀附近工作的人员要小心安全阀的突然起跳,因为安全阀突然起跳时产生的巨大噪声很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在安全阀附近工作的人员应戴耳塞。

2.锅炉启动

锅炉的启动分为冷态启动、温态启动、热态启动和极热态启动。

无论在任何状态下、以任何方式启动锅炉,都应严格遵照相关规程和严格控制升温和升压速度。

2.1锅炉冷态启动

本节简要描述锅炉冷态启动的过程,列举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供运行人员参考。

锅炉冷态启动的基本程序为:

完成启动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

锅炉上水、冷态清洗、建立炉水循环→炉膛吹扫→投油点火→

渡过汽水膨胀期→升温、升压、暖管→汽轮机冲转→并网带初负荷→

投煤升负荷→分离器湿态转干态、锅炉进入直流运行→增加负荷至满负荷。

2.1.1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

锅炉第一次启动前,运行人员应熟知所有设备的特点及其运行所需要的条件。

要对锅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所有的部件已正确地安装,所有的受压件和烟风道都已正确地支吊。

确认锅炉各系统和相关设备完好并符合启动条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膨胀:

如果锅炉及其部件的膨胀受阻,则将会导致严重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因此锅炉启动前应进行彻底的检查以确保没有任何东西会阻碍设备沿预定方向的自由膨胀。

应拆除所有的临时脚手架、斜拉撑和拉条,清除膨胀节和炉底水封槽中的所有杂物,检查所有的吊杆是否已承载,独立支吊的蒸汽管道、烟道、风道和风箱的荷载不应加到锅炉上。

锅炉启动前,膨胀指示器必须安装好,这些膨胀指示器将指示出锅炉设备在冷态和热态相对于其他设备或钢架的位置,安装膨胀指示器时,要根据各部件预定的膨胀量和膨胀方向留出适当的间隙,以防这些膨胀指示器阻碍部件的膨胀。

滑动支撑和导向装置必须允许设备相对于固定支撑点的定向膨胀。

在锅炉的初期运行期间,必须连续观察锅炉在启动、满负荷和停运过程中的膨胀,对于任何偏离预定方向和大小的膨胀都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受阻的膨胀将会引起管子破裂、结构破坏及护板撕裂。

(2)烟风系统清理:

应清除锅炉烟风道内的所有杂物,诸如所有的可燃物、脚手架、斜拉撑和拉条等,然后将所有的门孔关闭。

(3)标定:

锅炉启动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仪表、指示器、记录器和控制系统进行标定。

由于启动运行中,运行人员必须要监视和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因此所有的仪器仪表、控制、报警和联锁保护的标定和可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4)疏放水系统:

检查疏放水系统,每台锅炉应有自己独立的疏水系统和扩容器,以防汽水从运行中的锅炉倒流进停运检修的锅炉,造成污染、热冲击和人员伤害。

要确保过热器的疏水管线与锅炉的疏水管线分开。

(5)放气系统:

放气阀设在锅炉各部件的最高点以便在锅炉上水和升压时将管内的空气排掉,在锅炉疏水时,放气阀也被用来防止在管内形成真空。

检查放气管的布置,要防止喷出的蒸汽伤人。

(6)保温:

已按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对受压件和非受压件进行了正确的保温,以防人员烫伤和减少散热损失。

(7)烟风挡板:

锅炉启动前,所有的烟风挡板应具备投运条件,杂物已去除、执行机构已安装并调试好、膨胀间隙已留出、挡板的实际开度已标识、轴承已润滑且不装保温、调温挡板的最小开度限位块已调整好。

(8)弹簧吊架:

检查炉顶可变弹簧吊架,确保它们的四个角部螺母已按图纸要求定位。

锅炉点火前,每个恒力弹簧和可变弹簧上的限位块已去掉。

锅炉升温过程中要检查(必要时还应调整)弹簧吊架,确信它们的指示正确。

注意,有些弹簧吊架的限位块在以后的水压试验、化学清洗和湿法保护时还应重新装上去以防弹簧损坏。

(9)安全阀:

安全阀用于释放锅炉受压件内过高的蒸汽压力,锅炉上所有安全阀的总排放量必须大于锅炉的最大设计流量。

本锅炉的过热器出口装设了两只电动泄压阀,它们的总排放量为11.35%BMCR,电动泄放阀必须随时可用,该阀严禁被锁闭(无论是机械方式还是程控方式)或用切断阀隔离。

在安装、调试和检修安全阀之前,应仔细阅读和理解安全阀厂家的说明书,不遵守说明书的操作将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装设安全阀时应遵循制造厂家的建议,特别应注意排汽管及其固定装置和疏水盘之间的安装位置,以防在安全阀上作用一个反冲力,这会影响安全阀的动作。

随意去变动排汽管(包括弯头)的截面将会导致在安全阀上作用过大的反冲力,使蒸汽从疏水盘反喷出来而伤人。

考虑排汽方向及地点时应注意防止伤人。

锅炉水压试验时,需利用阀杆上的压紧装置来防止安全阀开启。

为了防止损坏阀座,有时还要使用专用的堵塞。

注意在锅炉启动前必须将压紧装置和堵塞拆除。

在锅炉第一次升压到全压后,应立即进行每个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和回座压力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按安全阀制造厂家的说明。

在初次试验及以后检修完的试验时,相关人员必须与安全阀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以防安全阀或管道误动作而造成人员伤亡。

(10)吹灰器和烟温探针:

吹灰器和炉膛出口烟温探针已正确安装并具备投运条件。

(11)水压试验、化学清洗和蒸汽吹管:

水压试验、化学清洗和蒸汽吹管已按本锅炉说明书第7章的要求完成。

2.1.2锅炉上水、冷态清洗、建立炉水循环

具备上水条件后,启动给水泵或凝结水泵通过给水管路向锅炉上水。

锅炉上水之前,应先对炉前系统进行冲洗,当除氧器出口水中含铁量小于200ppb时,再按本锅炉说明书第10章的要求给锅炉上水和进行冷态清洗。

当贮水箱出口水中含铁量大于500ppb时,应将水直接排入地沟;当水中含铁量小于500ppb时,再进行回收。

进行冷态循环清洗直到分离器出口水中含铁量小于30ppb时结束。

为了避免上水时在锅炉内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冷态启动时,上水水温应大于21℃,但在汽轮机冲转前至少30分钟时,给水温度必须高于121℃。

而温态启动和热态启动时,给水温度一开始就必须高于121℃,以防在省煤器进口集箱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上水时还应控制上水速度,以免引起水击。

冷态清洗完成后,按第10章的要求建立炉水循环。

2.1.3锅炉炉膛吹扫

炉膛吹扫的目的是将炉膛内残留的可燃物清除掉,以防锅炉点火时发生爆炸,炉膛内可燃物的爆炸将导致相关设备的损坏和运行人员的伤亡,虽然炉膛是最可能发生爆炸的地方,但爆炸也可能在对流烟道、烟风道、空预器、灰斗、大风箱、燃烧器、燃料制备设备内发生。

炉内爆炸通常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聚集;二是可燃物与空气有合适的混合比例;三是有充足的热源。

而在下列情况下就可能存在上述的条件:

燃料或空气短时中断使火焰丧失;燃料进入炉膛后没有被点燃;燃料漏进停运的炉膛;燃烧不完全;在燃烧器点火时没有彻底吹扫炉膛和烟风道。

因此,为了减小炉内爆炸的危险,特别是在升压和低负荷运行阶段,就必须按NFPA85标准规定的“置调风器于点火位并连续吹扫”程序的要求,始终维持炉内空气流量大于最低吹扫风量。

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燃烧器的启动和运行期间,将设备操作的次数降到最低,从而减少误操作和设备的误动作;

●使每个要点火的燃烧器处于富燃料条件下;

●在锅炉点火、暖炉和低负荷运行期间,通过保持炉膛吹扫风量使整个炉膛维持在富空气条件下。

●在炉膛吹扫和低负荷运行期间,维持所有或绝大多数燃烧器的调风器开度在点火位,在炉膛内建立较高的流速从而避免可燃物的聚集。

该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

●将所有或绝大多数燃烧器的调风器开到预定的点火位,并进行连续的炉膛吹扫。

●保持燃烧器调风器的开度和炉膛内风量不变,点燃第一组燃烧器及后续燃烧器。

●当燃烧器的着火稳定后,将其调风器调到正常位置。

●当锅炉燃烧率升到需要的总风量等于吹扫风量时,将停运燃烧器的调风器关到其冷却位,以保证运行燃烧器获得正确的风煤比例。

●锅炉需要的最低吹扫风量应至少是满负荷总风量的25%。

●最少的吹扫时间应保证炉内5倍的体积被置换,且不少于5分钟。

在通风量维持在吹扫风量的情况下,重新点然点火器时不需要重新吹扫,但距上次点火失败应间隔1分钟。

炉膛吹扫时应按规程依次启动空预器、引风机、送风机,调节引风机静叶、送风机动叶,使炉膛压力和风量符合吹扫要求。

若风量不够,启动其余引、送风机。

有关炉膛吹扫具体的要求见«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B&WB03029-04。

2.1.4锅炉投油点火

按本锅炉说明书第4章和«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B&WB03029-04的要求进行锅炉投油点火。

在点火前应确认下列条件已具备:

a.所有的门孔已关闭。

b.炉底水封系统已投运,除灰渣系统已准备好。

c.点火系统已处于备用状态,

d.锅炉的疏水阀和放气阀按附表1要求设置在启动前位置。

e.所有驱动装置的润滑和冷却系统已满足投运条件,压缩空气系统投入.

f.所有安全联锁装置已处于工作状态,且联锁保护正确。

所有有关的控制系统投运,各种测量、指示仪表显示正确。

g.烟温探针已投入运行,各吹灰器退出炉外,处于备用状态,

h.火检冷却风投入正常,炉膛火焰工业电视装置完好齐全。

i.炉膛吹扫已完成且总风量大于25%MCR。

j.省煤器进口给水的水质满足3.4条

(1)的要求,且流量大于27%MCR

(513810kg/h)。

2.1.5锅炉升温、升压、暖管

锅炉点火后不久将发生汽水膨胀现象,应按本锅炉说明书第10章的要求调整相应的阀门,并控制燃烧率来避免超压和贮水箱满水。

渡过汽水膨胀期后,按锅炉的冷态启动曲线升温和升压。

在汽轮机冲转前,可能会由于蒸汽流量偏低而导致锅炉出口汽温偏高,此时可先利用汽轮机旁路系统将锅炉负荷增加到15%BMCR以上,然后投运减温器将汽温降到汽轮机冲转所要求的温度后再冲转汽轮机。

启动曲线应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不断修正和优化。

升温和升压期间,应注意下列事项:

a.当分离器的压力达到0.21MPa,并有强汽流从放气阀喷出时,表明系统内的全部空气已为蒸汽所代替,此时按表8-1要求,关闭有关的放气阀。

其余的疏水阀和放气阀按表8-1的要求进行调整。

b.当分离器出口汽温达到288℃时,省煤器进口的给水水质必须达到3.4条

(2)的要求。

c.冷态启动时,每个水冷壁回路出口的介质温度变化率应小于111℃/h,温度变化率太大将导致管子和护板的损坏。

这一要求也适用于强制停炉过程。

对于温态启动、热态启动和滑压变负荷过程,每个水冷壁回路出口的介质温度变化率不应超出图8-7所示的限定值。

d.启动过程中应严密监视锅炉设备的热膨胀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升温、升压,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消除。

f.在蒸汽流量低于10%MCR的低负荷运行期间,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中没有

足够的蒸气流动来冷却它们,特别是在不可疏水的垂直管组中,存于管子里的积水将阻碍蒸汽的流动。

因此,必须控制进入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组的烟温不超过它们的金属设计壁温。

本锅炉在末级过热器管组前装设了可伸缩烟温探针用来监测此处的烟温不超过538℃。

当烟温探针探测到的烟气温度达到538℃时,烟温探针应自动退出,否则运行人员应将其手动退出。

只有当管子中的积水全部蒸发掉且蒸汽流量大于10%BMCR时,上述烟温的限制才能取消,然后根据各级过热器和再热器垂直管组炉外段上的壁温热电偶指示来调整烟温。

利用垂直管组炉外段上的热电偶可以判断管内的积水是否已蒸发掉,当温度指示为高出饱和温度11~17℃时说明管中还有积水,只有当高出值急剧地达到42℃时,才表明管中积水已蒸发干了。

通常靠近侧墙的边排管子是最后将积水蒸发干。

在不超过上述烟温限制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此处的烟温使过热器和再热器垂直管中的积水能尽快地蒸发掉。

当管子的金属壁温高于报警温度时,说明燃烧率太高了,应降低燃烧率。

另外也可通过停运的燃烧器送入空气以加大过剩空气量的办法,或投运最下排燃烧器以降低火焰中心的办法来降低炉膛出口的烟温。

g.在启动期间,过烧将会导致水冷壁的损坏,为此一般应限制瞬态热输入不超过稳态热输入的1.15倍。

同时应尽量使热负荷沿炉宽均匀分布。

h.启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受热面壁温和过热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在规定值以内,不应使工质和管子超过它们的最高温度限制,否则将缩短管子的使用寿命和导致其过早的失效。

详见本章第3.5条说明。

i.在锅炉启动和低负荷运行烧油或煤油混烧期间,为了防止空预器的粘污,空预器的吹灰器应投运。

j.本锅炉是按合同要求的“定-滑-定”运行模式设计,为了避免可能的水冷壁管子损坏,锅炉的运行压力应按“定-滑-定”启动曲线变化,特别是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压力不应高于“定-滑-定”启动曲线的下限压力。

2.1.6汽轮机冲转和并网带初负荷

当锅炉出口蒸汽参数满足汽机冲转条件后,汽轮机开始冲转。

冷态启动时,汽轮机的冲转参数为:

主蒸汽温度是335℃、压力为8.73MPa、再热蒸汽温度为315℃、压力约为1.0MPa。

汽轮机冲转后,按汽轮机要求升速、暖机、并网带初负荷。

锅炉调整燃烧率和给水量以满足汽轮机的需求。

2.1.7锅炉升负荷

根据汽轮机的需求和辅机的运行情况,锅炉可投煤升负荷。

详见本锅炉说明书第4章和«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煤粉锅炉燃烧器控制系统导则»B&WB03029-04的要求。

当负荷达到30%BMCR时,进入分离器的工质全部是蒸汽,分离器由湿态转为干态,锅炉进入直流运行状态。

在这期间,启动系统的操作详见本说明书第10章。

锅炉进入直流运行状态后,机组按规定的负荷变化率增加负荷直到满负荷。

 

2.2锅炉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

锅炉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的基本操作过程类似于锅炉冷态启动,应按相应的启动曲线进行。

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时,锅炉内存有热水,蒸汽管道与锅炉内都有余压和余温。

升温、升压与暖管等工作在已有的压力温度水平上进行;水汽品质一般都合格,不必进行冷态清洗,参见本说明书第10章。

极热态启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在锅炉燃料跳闸停运后,炉膛应马上进行吹扫,如果在燃烧器点火之前吹扫风停止,则炉膛必须重新吹扫。

●如果锅炉在高压时跳闸,则锅炉蒸汽的压力必须先降到定-滑-定曲线的下限压力9.0Mpa才能重新启动,可以使用汽轮机旁路来降压,降压时水冷壁出口的介质温度变化率不应超出图8-1的限定值。

●为了防止不可控制的氧气进入凝结水系统,必须维持或尽快地建立凝汽器的真空。

3、锅炉正常运行

机组正常运行时,应保持锅炉的蒸发量能满足机组负荷的要求,调节各种参数在允许范围内变动;保持炉内燃烧工况良好;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锅炉正常运行期间,应注意下列事项:

3.1锅炉热效率

当锅炉及其仪器仪表能被正确的维护和使用时,则接近于性能试验条件下得出的热效率就能在锅炉的整个寿命期内得以维持。

新锅炉投运后,当其燃烧系统优化调整好后,就应进行锅炉的性能试验以便确定其主要的损失,如烟气热损失和不完全燃烧损失。

在性能试验期间,应准确记录有关数据作为以后运行的参考;应选定有代表性的烟温、过剩空气和飞灰含碳量取样点并记录测量数据;与主要热损失有关的数据,如烟温、烟气阻力、风温、风量、燃烧器设定、蒸汽流量、蒸汽温度,给水温度、和燃料量也应被记录。

通过连续地监测烟温和烟气中的氧量(使用定期标定的烟气分析仪),以及定期测定飞灰含碳量就能发现是否维持了性能试验时的热效率。

如果实际运行的条件偏离了性能试验时的条件,则应调整运行和进行必要的维护。

烟气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烟气取样的条件和分析设备。

应按设备厂家的建议维护和使用这些设备。

当使用水冷的烟气取样枪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的泄漏,泄漏进锅炉烟气侧的水将引起受压件的腐蚀及省煤器、空预器和除尘器的堵灰。

在正常的过剩空气系数条件下,如排烟温度和烟气阻力增高,则表明受热面已粘污,需要吹灰。

过剩空气系数偏大通常将增高排烟温度和烟气阻力,这时需要调整风煤比例来减小过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偏大也可能是由过量的冷却风、密封风、护板泄漏和空预器泄漏造成的。

飞灰含碳量高则表明磨煤机、燃烧设备和燃烧控制系统需要调整或进行维护。

3.2工质侧压降

如果在新锅炉开始运行时就测定了其工质侧的基本压降,则锅炉正常运行时通过比较压降的变化就能发现管内是否结垢。

当然,这种比较必须是在相同的负荷和类似的烟气条件下进行。

压降增高表明管内已结垢,应考虑用化学清洗将其去除。

3.3给水和循环泵流量计

给水的流量计和循环泵的流量计必须进行精确的标定并应始终保持其测量的准确性,以防产生低于炉膛最小设计流量的危险运行工况。

可以通过与给水泵进口流量计的比较来定期地检查给水流量计的标定值。

在水被直接从凝结水箱泵入锅炉的上水操作期间,可以进行其它的检查。

3.4给水品质控制

合格的给水品质对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良好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列出了美国B&W公司推荐的锅炉在各个运行阶段的给水品质标准。

其中有些指标高于国内标准,但应力争达到。

本锅炉的给水采用加氧处理方式,采用给水加氧处理有如下要求:

●在机组的整个汽水循环系统中,除了冷凝器,其余金属均应为铁素体金属。

●加氧时给水的阳离子电导率必须小于0.15μS/cm。

●用氨水将给水的PH值调到8.0-8.5的范围内。

●将氧气注入给水系统,使其含氧量在30-150μg/l.

下面推荐的对给水中化学成分的限制值可以作为锅炉给水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导则,但锅炉给水系统设计和运行的细节不在这些推荐之内,应由熟知现行工业运行实践的水处理专家确定。

(1)锅炉点火前的给水品质要求:

PH值(25℃)9.0~9.5

溶氧(O2)≤100μg/l

铁(Fe)≤30μg/l

联胺(N2H4)0μg/l

阳离子导电率(25℃)<0.65μS/cm

(2)锅炉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达到288℃时的给水品质要求:

PH值(25℃)9.0~9.5

溶氧(O2)≤20μg/l(20-50μg/l的时间≤16小时/年)

铁(Fe)≤30μg/l

联胺(N2H4)0μg/l

阳离子导电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