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0911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docx

中考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

初三历史复习内容标准整理

七上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云南省)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

2、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屋;半坡人距今五六千年,种植粟,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他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使用弓箭,还会制作骨器和陶器。

半坡人烧制出色彩艳丽的陶器,称为彩陶。

3、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见《自测》P146-147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时间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朝后期,周武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先后分别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青铜质地坚硬、易于铸造,适合做武器、工具和器皿。

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夏商周时期。

已出土的青铜器中,大部分是礼器,此外有兵器、饮食器、酒器、乐器、车马配件、农具等。

(课本图)

4、春秋五霸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另一种说法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战国七雄指齐、楚、燕、韩、赵、魏、秦(课本形势图)

6、商鞅变法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同一国家的建立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像、秦朝疆域图见书)

2、秦始皇的评价见《自测》P152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行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倡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经过四年多的楚汉相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成为西汉。

4、张骞通西域

5、丝绸之路:

开辟了中西交通线路,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书P26)

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九章算术》(没有作者)

2、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都是当时的名医。

其中,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

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简介见《自测》P170-171

5、东汉时期,宦官蔡伦用树皮、麻头等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商周——青铜器上篆刻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金文被人统一成为一种样式,成为“大篆”。

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字。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7、孔子:

核心是“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8、百家争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特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百家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时期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战国

儒家

孔子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著有《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春秋

9、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为了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

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盛行起来。

道教兴起于东汉中后期,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

10、唐诗:

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诗仙”。

杜甫——“三吏”“三别”,人称“诗圣”。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同情人民,通俗易懂,反映现实生活。

宋词:

北宋——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宋之交——婉约派李清照。

南宋——豪放派辛弃疾。

明清小说: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一部充满浪漫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12、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成就

时期

书法

绘画

雕塑

秦汉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魏晋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隋唐

颜真卿颜体《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宋元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风俗画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元代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

明清

董其昌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明朝徐渭的画善用泼墨

清朝“扬州八怪”笔墨纵横

七下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南北。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课本P4-5图)。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4、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

隋亡的教训、人民的伟大,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这样统治才能巩固。

这就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唐太宗评价见《自测》P156

5、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人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基本史实见《自测》P157

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见《自测》P157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所有学习要点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所有学习要点+清朝疆域图(书P112)

八上

一、侵略与反抗

1、1839年6月,林则徐将两百多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军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疯狂烧杀抢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残迹图:

书P7)

4、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入新疆,宣布建国自立为汗,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人民。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挺进南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到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6、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黄海大东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200余展示与日本舰队作战,英勇牺牲。

7、1895年4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8、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9、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探索

☆所有学习要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3、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适当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第二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见《自测》P184-185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介石抗日。

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并借口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检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对沦陷的南京进行了6周的大屠杀,30万余中国人受难。

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耻大辱。

5、徐州会议中,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坚守半个月后实行全线反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敌据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百年来反对你国主义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来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内战。

1945年8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10月10日,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1946年6月,国民党反对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率领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西北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4、194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间

名称

指挥员

战况

作战方针

战果

意义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林彪

罗荣桓

攻占锦州,断敌退路;长春守敌起义和投降;攻占沈阳。

关门打狗,各个击破

解放东北全境

基本歼敌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

碾庄和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歼敌

中间突破,肢解敌军

奠定了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林彪

聂荣臻罗荣桓

分割包围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迅速占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

 

九上

四、步入近代

1、《神曲》——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哥伦布(意大利人,西班牙国王资助)——到达美洲,坚信自己到达的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权利法案》(1689)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因为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独立宣言》(1776.7.4)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华盛顿:

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第一任总统。

拿破仑:

A.1799拿破仑适应法国形势,夺取政权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击退反法同盟的侵略。

初期是正义的,后期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C.一代枭雄

4、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首先发生在英国,行业为棉纺织业。

它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5、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蒸汽机(英国瓦特改良)—蒸汽轮船(美国人富尔顿)—火车机车(英国人史蒂芬孙)

6、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7、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

“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六、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内容:

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非常惨烈,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

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

五月流血周体现了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4、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

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俄国废除农奴制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6、明治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电力运用开始的标志: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运用【电灯(爱迪生发明)、电话、电报、电车】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特点:

美国和德国最先开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俄国和日本同时进行两次工业革命。

影响:

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内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

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把人类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敌对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意、奥匈)三国协约(英、法、俄)。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大战的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并日益发展壮大。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八、璀璨的近代文化

1、牛顿:

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力学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数学微积分,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达尔文: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爱因斯坦:

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法国思想启蒙运动: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孟德斯鸠明确地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

此外,孟德斯鸠还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法国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3、莎士比亚: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

《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4、达·芬奇(意大利)《最后的晚餐》

梵高(荷兰)《向日葵》:

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

5、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师的邀请写给拿破仑的。

九下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俄国十月革命(1917.11.7)由列宁领导,在彼得格勒爆发,总指挥部为斯莫尔尼宫。

11.7,“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击冬宫,它象征着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最先加入联盟的有四个国家: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4、1928-1937年,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