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63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

2019-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整理

一、 春秋战国

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对教育的贡献有教无类。

教育平民化。

3、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4、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他建议对自然应可持续发展。

6、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时期

学派

代表

主要观点

春秋

儒家

孔子

仁的学说,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道家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战国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道家

庄子

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 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和主要教育成就。

答: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

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三、 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4、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5、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

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熟记三国鼎立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和都城)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4、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5、三国鼎立形势表

国名

建立人

建立时间

都城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2年

建业

(中国历史第二册)

  一、隋唐

  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

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

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元期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

  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图)

  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

6、元朝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7、元朝新修的两段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漕运的粮食可以从杭州直到大都。

8、文天祥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明朝和清朝

  1、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3、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4、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5、顺治帝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6、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7、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统治。

  8、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

 9、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三、四册1840年至1949年)

 1、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2、五四运动

3、运动发起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废除“二十一条”的合理提案被拒绝

4、运动发起时间:

1919。

5。

4

5、五四运动口号:

“内争国权、外惩国贼”

6、运动前后期比较:

7、形式运动主力运动主要地点

8、运动前期集会游行青年学生北京

9、运动后期罢工工人上海

10、运动结果:

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1、运动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2、3、五四精神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13、4.1921.7.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主要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

14、5.大会内容

15、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16、

(2)明确党的奋斗目标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7、(3)明确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18、(4)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19、6.八一南昌起义时间:

1927.8.1

20、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21、7.八一南昌起义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22、建立时间:

1927.9秋收起义失败后

23、领导人:

毛泽东

24、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

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5、9.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10.九一八事变:

1931。

9。

18晚,日本关东军攻占沈阳城,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撤退,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11.西安事变:

1936。

12。

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衽“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1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

7。

7,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袭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事迹后,日军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1937年12月攻陷南京,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13.为什么说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是卢沟桥事变而不是九一八事变?

答:

(1)卢沟桥事变时日军计划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九一八事变时日军计划武力侵占中国东北;

(2)在规模上,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使中国处于生死的关头;(3)在抗日力量上,卢沟桥事变更有全面性,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

14、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15、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6、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

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17、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8、1947年5月,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19、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0、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2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问答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出现。

并取得一定的胜利成果,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成立?

性质?

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答:

1921年在上海成立。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完全新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历史第四册)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了新中国的国家象征有: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为纪年方法。

在首都天安门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旗的象征意义是:

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5.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意义)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意义)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

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8、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

①思想上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②政治上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③组织上解决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3)影响:

10、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

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

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

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12、国有企业改革:

(1)开始: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13、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4、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

①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

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2)“一国两制”的含义: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

“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6根据课本第44页“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p43—44)

(1)我国现在总共有多少个经济特区?

(——5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第一批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是?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属于广东的经济特区有?

(——深圳、珠海、汕头)

(4)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海南)

(5)其中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深圳)

(7)图中发展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它的名称是?

(——上海浦东开发区)

(8)我国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9)我国的经济开放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经济开放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1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

1979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答

  1、什么是西安事变?

它是怎样解决的?

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

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训斥后,为逼蒋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这就是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形势复杂。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

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内容: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了基础。

  3、(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

有何重大意义?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何地?

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时间:

1978年。

地点:

北京。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试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内容: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澳,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

意义:

港澳回归,洗雪了港澳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8、简述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

日军以此为借口,想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9、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p48—50)

(——提示: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②、在改革开放中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使之成为党的思想指导。

(世界历史第一册)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519年—1522年作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