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414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人民版必修1

第10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与美国

1787年宪法

[考纲]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

(1)原因: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________,发展资本主义。

(2)历程

(3)意义: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

(3)意义: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法律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历程

(2)内容

(3)影响:

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细节点拨

 由首相提名并组建内阁,实际上只是对议会或首相负责,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

(2)内容

(3)影响

5.内阁权力的膨胀(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原因

(2)表现

知识拓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内阁权力逐步扩大。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1787年宪法的制定

(1)背景:

“邦联”政治体制使美国面临窘境。

(2)制定:

1787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的________体制。

(3)内容

(4)评价

易混易错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共和制,虽说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但是二者在政府各部门的地位和关系上有很大的不同,复习中要注意区别。

2.从“邦联”到“联邦”

(1)依据:

1788年,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措施

(3)作用

3.两党制的雏形

(1)起源: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已有了民主派和保守派之分。

(2)确立: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

(3)本质:

两党交替上台执政,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方法点拨

 图解——美国两党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的“一、二、三”

(1)“一部宪法”:

1787年宪法(内容、影响及评价);“一个原则”: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两个分权”:

一是联邦政府的内部分权(即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一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分权(即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两个政党”:

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是美国政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三个制度”:

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主题1 “光荣革命”的原因、实质、意义

(1)原因:

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主要原因是复辟的王朝施政措施损及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实质:

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

(3)意义:

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发展;破坏了世袭继承规则,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

主题2 《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史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5)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6)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从史料中体现的主要内容是:

限制了国王立法、税收、军事、司法及其独裁专制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法律原则。

从而使英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奠定了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

主题3 英国议会选举权的演变

史料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英国选举权的变化历程具有曲折性、长期性和斗争性的特点,这一变化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①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增加,但工人阶级仍没有选举权。

②历经两次议会改革后到1885年,成年男子取得普选权。

③二战前夕,实现了全民普选。

主题4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3)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4)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5)实行分权原则。

史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英国国王詹姆士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上述史料反映出王权由专制独裁到受到种种限制,体现了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的转移。

史料二 英国某议员话语: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史料表明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国王统而不治。

史料三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连任。

史料表明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

史料四 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

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

——英国歌剧《劳兰斯》

史料反映出人民取得普选权、政党政治完善,民主生活广泛。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主题1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基本原则

(1)背景:

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及海外商业的发展与利益;不能征税无力偿还国内外债务;不能维持常备军无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

(2)图示内容:

(3)1787年宪法内容中体现的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

②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

③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④民主原则:

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

主题2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不足

史料 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长期坚决斗争,1791年,美国国会批准生效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请愿等自由。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注:

黑人)。

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由史料可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不足之处:

(1)宪法没有规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后经人民斗争才补充。

(2)承认黑人奴隶制及黑人贸易;留有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烙印;剥夺了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奴隶的选举权。

主题3 美国两党制的雏形

图示

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

政体

英国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国家元首地位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军权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选举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

国家元首、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

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

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与监督

 

例1(2011·海南高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

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

”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

答案 A

审题突破 从材料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

”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

命题感悟 扎实地识记所学基础知识,立足材料信息是命题立意的两大关键因素。

例2(2011·大纲全国高考)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答案 C

审题突破 材料中华盛顿城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了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故选C项。

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与材料无关。

例3(2011·北京高考)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

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 

(1)原则: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2)作用:

否定了君权神授和批判君主专制;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础。

审题突破 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是关键,回答时不要照搬教材原文,要有高度概括性,即灵活应用所学,善于概括、归纳。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美国分权制衡体制在现实中的体现

1.2011年6月17日,美国众议院10名议员因奥巴马未经国会批准出兵利比亚,耗资达7.16亿美元,而向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总统违法。

由材料不能得出(  )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C.联邦法院有审判违宪总统的司法权

D.体现了美国分权与制衡的政治原则

题点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2011年8月,英国伦敦暴动时,反对派批评首相卡梅伦滥用权力,英国首相的权力主要有(  )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3.2012年3月,青年政治干部学院邀请一学者做学术报告,下列不可能出现在通告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

海报

主题:

美英政治制度评析

时间:

2012年3月25日

地点:

学术报告厅

内容:

……

A.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所拥有政治权力的异同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发展

题点

 政党政治

4.2011年9月,被严峻的财政债务形势弄得焦头烂额的奥巴马指责困难肇因于前总统留下的1万亿美元赤字,引发了国内政党间的口水争执。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③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新史观——文明史观

5.从人类文明的进步视角看,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文明构成元素进行概括,下列说法不够准确的是(  )

A.从君主立宪制到总统共和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论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西方代议制的确立

6.2010年5月11日起,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

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2011年8月同法国、美

国等北约国家出兵推翻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2011年9月又

和法国一起组建“利比亚”之友,参与利比亚战后重建工作。

问题 

(1)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

(2)卡梅伦派兵利比亚,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

为什么?

(3)如现任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卡梅伦是否会撤兵?

为什么?

(4)如果英国议会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出兵,结果又会如何?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

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

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巩固君主立宪制确立

2.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

票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重要

3.中新网报道,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

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  )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4.有人说: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

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

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

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为国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6.2011年8月伦敦发生暴乱后,卡梅伦首相一方面大幅削减公务员奖金,同时推出总额上

百亿英镑的减税刺激经济发展计划,如果议会下院不能通过,卡梅伦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作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

7.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

“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

于革命。

”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8.美国社会中防官甚于防贼,总统布什就曾面对选民说“人类历史

上最伟大的成就是驯服了权力,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我现在就

是在笼子里与大家讲话”。

驯服权力主要是通过(  )

A.实行三权分立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9.梁廷枏在《海国四说》中介绍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

“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

国法。

”该国家应是(  )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

10.有学者认为:

“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

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这一“伟大的创举”是指(  )

A.确立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民族国家独立

C.建立责任内阁制度D.开创联邦制共和政体

11.人们对美国1787年宪法有过各种评价,19世纪的一名英国著名政治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对这两种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

A.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B.最美妙的杰作——邦联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C.最先承认了人权——世界上最早采用议会主权形式的代议制

D.有色人种奴隶制——这是该宪法反民主的表现

12.有网民说美国政治被政党政治劫持,驴象两党的争执

无处不在,下列反映两党制实质的是(  )

A.杰斐逊说:

“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

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

危险的敌人”

C.一个政客说:

“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

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

“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2011·天津文综,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8分)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12分)

1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总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运转来实现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

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

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

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这种综合并不容易:

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表现。

(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10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

(1)王权 

(2)②克伦威尔 ④1688

2.

(2)①议会 (3)君主立宪制

3.

(1)②内阁 

(2)②统而不治

4.(3)①工业资产阶级

5.

(2)②立法提案权 ④首相

二、1.

(2)联邦 (3)②三权分立(4)②制约与平衡

2.

(2)②自治 (3)②市场 ④中央 地方

命题探究

1.A 2.D 3.A 4.B 5.A 

6.

(1)条件:

卡梅伦是所在党派领袖;党派在议会大选中获胜成为第一大党;通过女王任命。

(2)赞成。

英国责任内阁对国家事务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3)不会。

首相对议会而非对国王负责。

(4)两种结果:

要么内阁下台,要么首相请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课时规范训练

1.B 2.D 3.B 4.B 5.C 6.D 7.A 8.A 9.B 10.D11.D 12.D 

13.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阶段:

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已实现全民普选。

特点:

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14.

(1)英国:

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美国:

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2)理解:

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度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妥协: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