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689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专题练习

1.(2016•宿迁)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

2.(2016•贵港)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3.(2016•包头)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min.

(3)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______.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

4.(2016•阜新)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但要继续______热.

5.(2016•葫芦岛)小红和小兰分别探究了“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

(1)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甲所示,小红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水,并固定一支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中,毎隔4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绘制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______.

②物质第16min时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时的内能.

③图象中,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其原因是:

______.

(2)小兰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出了图丁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小红认为CD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因为水沸腾时温度______.

6.(2016•海南)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2016•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______.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

8.(2016•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BC段处于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______.

(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FG段会发现______(请写出一条).

(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_____.

9.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

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

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他用适量的质量相同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冰块吸热方式,你认为最佳的探究方法是______(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2)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由曲线图2可知:

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浓盐冰的熔点是______℃.

(3)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目的是______(选填“提髙”或“降低”)冰的熔点.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选填“快”或“慢”),其比热容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0.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11.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示意图和根据测量数据所作的熔化图象.

(1)试管中装进适量的碎冰,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______充分接触,不要接触______.

(2)实验测得碎冰块的初始温度是_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_℃.

(3)图象中的DE段,水是否处于沸腾状态?

______.理由是:

______.

 

参考答案

1.(2016•宿迁)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

【分析】

(1)把盛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减慢熔化速度,发现熔化过程中的规律.这种方法叫水浴法.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解答】解: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物质在t1到t2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在t1时的内能小.

故答案为:

(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

(2)小于.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时特别注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2.(2016•贵港)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2 ℃.

(2)冰在熔化过程中 吸热 (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0 ℃,第2分钟处于 固 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A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

(1)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要看清分度值以及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刻度位置读出示数;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结合图象得出结论;

(4)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更普遍性熔化规律.

【解答】解:

(1)读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在0下面2个小格处,示数为了﹣2℃;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由图知冰熔点是0℃,第2分钟处于固态;

(4)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故选A.

故答案为:

(1)﹣2;

(2)吸热;(3)0;固;(4)A.

【点评】本题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温度与时间变化图象的认识.属于一道基础题.

 

3.(2016•包头)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4 ℃.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4 min.

(3)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 小 .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2.1×103 J的热量.[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

【分析】

(1)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分度值,并注意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

(2)从图象中找出开始熔化和结束熔化的时间,可确定熔化的持续时间;

(3)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热,所以内能不断增大;

(4)利用公式Q=cm△t可计算吸收的热量;

(5)知道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其温度变化不同.

【解答】解:

(1)读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摄氏度以下,其示数为﹣4℃;

(2)读图乙可知,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为8min﹣4min=4min;

(3)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所以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小;

(4)由于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段冰熔化吸热的时间为4min,与AB段吸收的热量相同,

故BC段共吸收的热量为:

Q=cm△t=2.1×103J/(kg•℃)×0.1kg×10℃=2.1×103J;

(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其温度变化不同.

故答案为:

(1)﹣4;

(2)4;(3)小;(4)2.1×103;(4)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时间图象的分析,热量公式的灵活运用等,有一定综合性,难度适中.

 

4.(2016•阜新)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乙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0 ℃,熔化过程经历了 6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但要继续 吸 热.

【分析】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可从加热时是否容易使冰均匀受热角度进行比较;

(3)根据图象可判断冰的熔点以有读出熔化所用的时间;

(4)根据图象的特点可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与吸热情况.

【解答】解: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分析图象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

熔化经历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

(4)读图丙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

(1)热胀冷缩;

(2)乙;(3)0;6;(4)不变;吸.

【点评】了解温度计的原理,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16•葫芦岛)小红和小兰分别探究了“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

(1)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甲所示,小红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水,并固定一支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中,毎隔4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绘制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 0℃ .

②物质第16min时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时的内能.

③图象中,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其原因是:

 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

(2)小兰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出了图丁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小红认为CD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因为水沸腾时温度 不变 .

【分析】

(1)①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②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变;

③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比热容不同,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时放出的热量多;

(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的特点是: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

(1)①由图象可知,物体从8到20min,温度保持0℃不变,处于凝固过程.所以可知该晶体的凝固点为0℃;

②物体从8到20min,为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所以16min时物质的内能小于8min时物质的内能;

③由图中可知,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两个阶段,质量不变,降低相同温度时,水凝固前放热时间长、放热多.这是因为,该物质在水凝固前是液态,在凝固后是固态,固态的比热容小于液态的比热容.

(2)从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水98℃;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98℃低于100℃,当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因为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D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故答案为:

(1)①0℃;②小于;③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2)低于;不变.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探究“水的凝固”、“水的沸腾”两个实验的几个问题,能从物质的凝固图象和沸腾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6.(2016•海南)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 69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 固液共存 态,该物质为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分析】

(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

(3)分析第8min末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得出结论;分析图象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解答】解: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9℃;

(3)由图丙知,从5min~12min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即熔点为80℃,故该物质为晶体.

则第8min末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为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

(1)自下而上;

(2)69;(3)固液共存;晶体.

【点评】在“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温度﹣时间图象的读取等,属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

 

7.(2016•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 .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 液 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48℃ .

【分析】

(1)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根据图象,可分别确定哪一段是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进一步判断其所处的状态;

(3)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可根据液柱位置读出示数.

【解答】解:

(1)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的底部,测得的温度是试管底的温度,故这一操作是错误的;

(2)读图乙知,第2分钟时晶体开始熔化,到第4分钟时熔化结束,所以第5分钟时该晶体处于液态;

(3)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其示数为48℃;第3分钟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该晶体的熔点为48℃.

故答案为: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

(2)液;(3)48℃.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温度﹣时间变化图象的分析,是一道基础的实验题.

 

8.(2016•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 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

(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 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 .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FG段会发现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请写出一条).

(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

【分析】

(1)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冰熔化的时候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升温快慢与物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有关.由Q=cm△t判断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水沸腾的特点: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水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解答】解:

(1)冰是晶体,由图象可知BC段表示冰处在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冰融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由图象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冰用的时间长,吸热多.由Q=cm△t,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2)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

沸腾图象的FG段温度保持,是因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3)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因为水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故答案为:

(1)固液共存;增加;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2)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关键掌握晶体熔化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水的沸点及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9.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

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

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1)他用适量的质量相同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冰块吸热方式,你认为最佳的探究方法是 C (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2)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由曲线图2可知:

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浓盐冰的熔点是 ﹣7 ℃.

(3)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目的是 降低 (选填“提髙”或“降低”)冰的熔点.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快 (选填“快”或“慢”),其比热容越 小 (选填“大”或“小”).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分析】

(1)在对固体进行加热时,为使固体能均匀受热,需将固体弄碎然后加入试管,将试管放入水中进行加热;

(2)冰中含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使雪更容易融化.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液的低,这样,撒盐后,温度也许在0℃以下,但是还没有到盐水的凝固点,冰当然就化了.

(3)晶体中含有杂质,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含有杂质、外加压强变大,都会使晶体的熔点降低.

(4)根据图象分析升温的快慢,根据比热容的概念,相同情况下,升温越快,比热容越小;

(5)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

冰水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