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56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A9498

保持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 

[2]由于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如果先固定B铁圈的位置,再固定A的位置,酒精灯的火焰位置可能不合适,所以需要先固定A铁圈。

(2)[3][4]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是9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表格中所示水的沸点是98℃;

(3)[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6]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点睛】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问题,在进行读数时,一定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同时考查了水沸腾图象的画法及沸点的概念。

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不同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过程中,当温度升至40℃时,她每隔1min记录一次A、B的温度和状态,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根据图乙的温度曲线判断,____(选填“A或B”)是一种晶体;

(2)B液体的沸点是100℃,如果持续加热,B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3)当它们都成液态后,从第10min加热到第12min,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A”“B”或“一样”)多。

他发现B升温更慢,这是由于_________。

【答案】A不会一样B的比热容大(或吸热能力强)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乙知,A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而B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所以A是一种晶体。

(2)[2]装有AB的两个试管都放在水中,B的沸点是100℃,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其温度上升,然后通过热传递,把热量传给试管中的B,当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沸点100℃时,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而B在温度未达到100℃前,可以继续吸热,但温度达到100℃时,便不能继续吸热了,所以不会沸腾。

(3)[3][4]装有AB的试管都放在水中,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而B升温慢,这是由于B的比热容大。

3.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50g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c水=4.2×103J/(kg·℃)]

(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4增大3.15×103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象可知,实验中冰从2min开始熔化,6min熔化完毕,故冰熔化的时间是4min。

(2)[2]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因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

[3]50g冰熔化成水,因为质量是不变的,所以水的质量也是50g,在6∼10min内,水的温度升高了15℃,则在6∼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题知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而冰的熔化过程用时也是4min,所以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3)[4]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4.在实验探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给左边试管中的水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内的冷水中: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1)上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在该实验中温度计的感温泡里不能选____做测温物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____;

(2)实验中将左侧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可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计示数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试管中水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右侧试管中能说明水蒸气液化的现象是____,能说明液化放热的现象是___。

【答案】酒精相平不变增大右侧试管中水面升高右侧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表格可知,酒精的沸点78℃小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2)[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计示数不变。

[4]水沸腾时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

(3)[5]水蒸气液化成水,水不断增加,所以右侧试管中水面升高。

[6]液化放热右侧试管中水温升高,因此右侧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

5.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酒精灯、打火机和铁架台外,都用到的主要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为减小误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______________(大/小)一点的好,用如图甲的方式对海波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______________,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快/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实验小组又探究某种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min,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这个过程要_______(吸/放)热.9min末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此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态.

【答案】温度计B小受热均匀慢晶体5固液共存态放73固

【解析】

(1)这三个实验都需要测量温度,都要用到温度计.

(2)由表格中数据知,甲开始吸热升温,当温度达到98℃后,因为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达到了沸点,但还在继续吸热,所以甲是水.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即蜡.丙开始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温度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后温度又升高.所以丙是晶体即为海波.(3)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颗粒要小一些,这样能均匀受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4)此凝固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在凝固;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物质从第3min开始凝固,到第8min凝固结束,凝固过程持续了8min

3min

5min;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第9min时,温度计的读数是73℃,此时凝固过程已经结束,因此物质处于固态.

点睛:

实验难度不大,只要抓住液体沸腾的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可.

6.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_℃;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中的a所示。

若用相同的热源,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这个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选填“b”“c”或“d”);

(4)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来“探究水的沸腾”,还需要一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若正确操作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

分析图像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46BC48c减少热量的散失水的沸点是98℃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乙可以看到,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读数是46℃。

(2)[2][3]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所以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BC段,其熔点是48℃。

(3)[4]海波的质量变大,但是熔点是不变的,从图丁可看到,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c。

(4)[5]这个硬纸板,它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6]从图戊可看到,水在第4min开始温度保持不变,可知水的沸点是98℃;并且知道水沸腾时,温度是不变的。

7.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则由此可知:

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

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盐水浓度

0

3%

9%

15%

21%

27%

33%

36%

凝固点(℃)

0

-2

-6

-11

-18

-2

-0.4

0

 

(2)小明继续猜想:

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接着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从0开始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小明由表格数据判断:

当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3)通过实验探究,小明联想到:

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工人的撒盐量对应的盐水浓度,接近于表乙中各浓度值的哪一个最为合适?

______。

【答案】−2℃放热先降低后升高不准确降低21%

【解析】

【分析】

(1)凝固图像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0~36%,凝固点从0℃降低然后上升到0℃可得出结论;根据前面的结论,不能根据个别数据得出结论;

(3)根据冰雪的熔点和盐水的熔点对比分析;为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应使冰雪易熔化且不容易凝固,据此分析。

【详解】

(1)[1]从图像可知:

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2]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处于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2)[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

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

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盐水浓度在21%前后如19%、20%、22%、23%等还有其它数据,根据前面结论的趋势看,都有可能在以上盐水浓度时盐水的凝固点比−18℃还低,故他的判断不准确。

(3)[5]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

一定浓度盐水的熔点低于0℃,故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降低冰雪的熔点。

[6]为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应使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尽可能的低,由表中数据可知,工人的撒盐量对应的盐水浓度应接近于21%,即使夜晚温度很低时,也能保证路面不再结冰。

8.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右图(填“a”或“b”)所示。

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

①;②。

(4).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①    ;②。

【答案】⑴B⑵a质量

(3)①适当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合理都对)。

(4)①继续吸热;②温度不变

【解析】:

(1)观察图A和B可以看出,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这样在加热时,杯内的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100℃,

因此,甲组同学选择的是B套装置;

故选B.

(2)读图可以看出,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中小气泡越往上越大,如a图,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

故答案为:

a;质量.

(3)要缩短实验时间,我们可以用热水,或适量减少水量或盖上硬纸片来减少热量的损失.

故答案为:

①适当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合理都对).

(4)读图C可以看出,水沸腾的特点有:

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等;

故答案为:

①继续吸热;②温度不变.

9.如图甲是小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小雨如图甲所示位置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若按小雨的读数方法,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读数时发现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A点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影响读数,因此按图乙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图丙是小雨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在实验室中测得水的沸点为_______,可以推测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②在水沸腾过程中,若将加热用酒精灯拿走,水会______(填“停止”或“继续”)沸腾,能表述该方法的成语是______。

A.扬汤止沸B.釜底抽薪C.人声鼎沸D.沸沸扬扬

【答案】相平偏大液化98℃不等于停止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雨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按小雨的读数方法,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2)[3]读数时同学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因为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为小水珠。

(3)①[4][5]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是沸点,由图丙可知测得水的沸点为98℃,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不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6][7]在水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会立刻停止沸腾,能表述该方法的成语是釜底抽薪。

10.如图所示是某校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其操作顺序是._____(选填序号)

①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再确定铁夹的位置;

②先调整固定铁夹的位置,再确定铁圈的位置.

(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表:

分析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说明此时当地气压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从计时开始到水温刚好达到沸点的过程中,水要持续_____,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如图中,表明水正处于沸腾的是如图中的_____图(填“a”、“b”).

(6)小明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_____.

(7)实验中,另一组同学用一根正常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异常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①缩短实验时间98小于吸热升高a石棉网的温度较高,可以给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到烧杯底部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故选①;

(2)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这样可以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3)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加热到第5min、6min、7min、8min时,水的温度为98℃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应为98℃;说明此时当地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水温刚好达到沸点的过程中,水要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5)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随着气泡的上升,受到水的压力逐渐减小,所以气泡逐渐变大;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6)小明撤掉酒精灯后,但石棉网的温度较高,可以给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所以烧杯中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7)烧杯的底部与石棉网接触,受酒精灯直接加热,温度升高的快,所以另一组同学用一根正常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异常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计玻璃泡碰触到烧杯底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