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784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水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docx

《水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稻.docx

水稻

 

一、水稻

(一)拟进入2018年水稻区试和生试品种的标准

1.区试品种

(1)续试品种进入生产试验:

按照《安徽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2-2011)执行。

(2)初试品种进入同步生产试验:

品质达二级以上、产量较对照增产≧7%、稻瘟病和稻曲病等两种主要病害达中抗(MR1)以上;或具备特殊应用价值、产量较对照增产≧7%且其它性状达到《安徽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2-2011)标准。

(2)初试品种进入第二年区试:

标准附后。

2.品种比较试验

评价标准:

参照区试品种初试进入第二年区试标准(标准附后),并根据各组别试验容量作出适当调整。

2017年初试品种进入第二年区试(品比进入初试)条件

一、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

判定

项目

籼稻(双季早籼、双季晚籼和一季籼稻)

粳稻(一季粳稻和双季晚粳)

稻瘟病

稻曲病

稻瘟病

稻曲病

条纹叶枯病

抗病性

抗性指数≤6.5

病情指数≤8,发病率<25%

抗性指数≤6.5

病情指数≤8,发病率<25%

发病率≤25%

全生

育期

双季早籼和双季晚籼不长于CK3.0天;

一季籼稻早中熟组不长于CK、迟熟组不长于CK7.0天。

双季晚粳不长于CK3.0天;

一季粳稻早中熟组不长于CK、迟熟组不长于CK5.0天。

结实率

一季稻品种年度结实率<70%的区域试验点≤2个;

双季晚稻品种年度结实率<65%的区域试验点≤2个。

一致性

三年品种试验一致性DNA指纹鉴定无差异,或田间种植鉴定表现一致。

田间

表现

田间试验,植株长势均匀一致,种性稳定,无重大不可克服缺陷,种子纯度达到GB4404.1规定要求。

抗倒伏

任一正常年份4级(含4级)以上倒伏的试验点数≤40%。

二、判定标准

高产

品种

类型

指标

参试品种

类型

品质与CK为同一级别

品质差于CK

区试

比CK

生试

比CK

区试、生试

增产≥0.0%

试验点比例

区试

比CK

生试

比CK

区试、生试

增产≥0.0%

试验点比例

产量

与CK相同

≥3.0%

≥1.0%

≥65%

≥5.0%

≥2.0%

≥75%

常规类型

CK为杂交

≥0.0%

≥-2.0%

≥65%

≥2.0%

≥-1.0%

≥75%

杂交类型

CK为常规

≥5.0%

≥3.0%

≥65%

≥7.0%

≥4.0%

≥75%

优质品种

类型

品质标准符合部颁标准2级及以上。

产量

参试品种

类型

品质与CK为

同一级别

品质优于CK

1个级别

品质优于CK

2个级别

品质优于CK

3个级别

CK优于

参试品种

区试比

CK

生试

比CK

区试比

CK

生试

比CK

区试比CK

生试

比CK

区试

比CK

生试

CK

区试

比CK

生试

比CK

与CK相同

≥2.0%

≥0.0%

≥-1.0%

≥-2.0%

≥-5.0%

≥-6.0%

≥-8.0%

≥-9.0%

≥4.0%

≥1.0%

常规类型

CK为杂交

≥0.0%

≥-2.0%

≥-3.0%

≥-4.0%

≥-7.0%

≥-8.0%

≥-10.0%

≥-11.0%

≥1.0%

≥0.0%

杂交类型

CK为常规

≥4.0%

≥2.0%

≥3.0%

≥0.0%

≥-2.0%

≥-3.0%

≥-5.0%

≥-6.0%

≥6.0%

≥3.0%

抗病

品种类型

病性

稻瘟病抗性指数≤2,稻曲病病情指数≤6,白叶枯病病情指数≤45且抗性优于CK。

产量

CK为抗性品种,产量指标按高产品种类型执行;

CK为非抗性品种,产量参照按高产品种类型执行,区试、生试相应指标允许比CK降低≤2%。

特殊类型

有色米:

包括红米、黑米、紫米、绿米等;

特早熟早籼类型:

全生育期≤100天,日产量≥4.0公斤;

旱稻:

抗旱级别≤5。

特殊类型品种的试验按照生产试验进行,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试验对照有同类品种时以同类品种作为对照为准。

品质

取两年品质检测结果中的最好年份值。

抗病性

取两年抗病性检测结果中的最差年份值。

3、转组说明

(1)2017年参加中籼早中熟组区试全生育期长于对照国丰1号,与对照II优838比较符合进入第二年区试标准的,可转入2018年中籼迟熟组参加区试;

(2)2017年参加中粳早中熟组区试全生育期长于对照武运粳27,与对照当粳8号比较符合进入第二年区试标准的,可转入2018年中粳迟熟组参加区试。

(二)拟参加2018年水稻区试和生试品种

1、进入生产试验品种

(1)早籼(4个):

早籼402、早籼406、陵两优1403、早籼401。

(2)中籼(31个):

G两优6369、两优118、两优8326、创两优028、徽两优2628、荃优259、喜两优106、两优2420、两优696、两优T31、广两优816、深两优2688、两优1266、T两优1号、隆两优27、创两优287、巨丰优248、两优3386、两优7761、荃9优5号、荃优136、两优5792、原两优185、广两优1032、两优393、荃优801、荃两优丝苗、荃香优89(同步并转组)、创两优558(重试)、两优8876(延试)、两优633(延试)。

(3)中粳(7个):

春优584(杂)、荃粳优98、徽粳2号、新粳599、隆粳糯3号、绿糯3号、阜粳9号。

(4)晚籼(2个):

两优4305、五丰优1121。

(5)晚粳(11个):

武运367、弋粳149、星粳1号、舒丰粳1号、银粳218、皖垦粳693、同丰粳62、华粳16、浙沣糯188、巡粳168(同步)、皖垦糯1116(重试)。

2、进入第二年区试品种

(1)早籼(4个):

陵两优22、富稻19、永乐10号、早籼501。

(2)中籼:

A、早中熟组(1个):

深优926。

B、迟熟组(23个):

红两优瑞占、N两优130、创两优85、23两优莉占、C两优099、T两优11号、Y两优59、创两优丰占、徽两优128、两优1160、两优8761、新混优6号、L两优007、荃9优106、荃优108、两优922、荃两优华占、C两优星占、绿两优9178、两优678、荃香优89(转组)、徽两优雅占(转组)、隆晶优4456(延试)。

(3)中粳:

A、早中熟组(0个)

B、迟熟组(7个):

凤粳1号、皖直粳001、帅禾糯1号、中粳584、华粳1608、中粳糯588、常优14011(转)。

(4)晚籼(6个):

绿两优778、吉优华占、早丰优粤农丝苗、玖两优1490、申两优华占、浙两优263。

(5)晚粳(7个):

武运402、弋粳10号、亿粳2号、肥粳2020、谷神糯116、晚粳117、巡粳168。

3、进入第一年区试品种

(1)早籼(5个):

早籼3865、9两优8号、早籼1103、鑫旱378、早籼621。

(2)中籼:

A、早中熟组(17个):

深优4546、中广丝苗5号(常)、五优3212、两优9178、华玉占(常)、爱两优736、两优136、两优5778、两优5318、粤标5号(常)、齐丰优259(递补)、徽占390(常)、泰两优1332、花两优819、凯两优2978、C两优15、恒丰优9802。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直接申报(3个):

天禾新1号、绿两优8178、捷两优8612。

B、迟熟组(24个):

皖垦籼2185(常)、两优813、徽两优1801、中两优2727、川优1728、稷籼6313(常)、Q两优5号、荃优690、N两优138、亚两优1178、中两优2373、耘两优161、深两优312、W两优2688、徽两优608、徽旱两优688、天两优906、徽两优8824、Q两优粤苗、生两优华占、徽两优968、亚两优黄莉占、C两优518、淮两优40。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直接申报(5个):

两优1219、两优116、徽两优986、荃优386、晶两优4952

(3)中粳:

A、早中熟组(12个):

春优9245(杂)、泰粳5514、明珠粳001(延试)、W028、中种粳1553、巡粳19、鑫粳293、永旱粳8号、丰粳22、皖国糯1号(糯、转组)、恒祥糯10号(糯、转组)、灵谷粳6号(转组)。

B、迟熟组(24个):

绿粳515、徽粳768、绿糯6号(糯)、亚两优0826(杂)、徽粳糯730(糯)、连粳789、晶粳7号、稷粳727、润扬稻57、焦粳52107、淮粳996、苏粳1617、润扬稻59(糯)、徽粳703、当选粳17、醉粳18、武粳6040、徽粳701、中粳128、春优984(杂)、甬优1847(杂)、甬优6711(杂)、虹优820(杂)、灵谷粳3号(延试)。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直接申报(1个):

皖垦粳395。

(4)晚籼(6个):

尚两优华占、荃早优5号、隆香优5187、恒丰优金丝苗、昌盛优33、泰优965。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直接申报(1个):

雨两优梦占。

(5)晚粳(14个):

皖垦粳059、宣粳糯7号(糯)、绿雨糯7号(糯)、鑫粳214、晚粳W038、当育粳1622、C14148、弋粳20、白湖粳1号、禾粳59、鑫糯312(糯)、浙沣粳898、徽粳702、金粳5号;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直接申报(2个):

皖垦粳372、天禾糯1号。

2、玉米

(一)拟进入2018年度省普通玉米区试和生试的品种条件

1、两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条件

A、低密度和高密度组(基本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3-2011》):

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3%,且增产显著;增产点率≥60%,每年增产点率不得低于50%;抗病性达到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纹枯病和茎腐病一年达标一年不达标抗性相差2级以上的病害,补做一年该病害抗性鉴定;小斑病和南方锈病一年达标一年不达标,补做一年该病害抗性鉴定。

B、机收组(基本符合《安徽省玉米机收籽粒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生育期≤98天,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8%,抗倒折伏率之和≤5%,抗病性和产量达到《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3-20011》要求,且南方锈病、茎腐病中抗。

2、第一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的品种条件(参照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送审稿)

A、绿色品种:

产量比非同类对照≥-5.0%,倒伏倒折率之和≤8%,倒伏倒折率之和达标试点比例≥60%,小斑病、穗腐病、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中抗。

B、机收品种:

产量比对照≥2.0%,增平产点比例≥50%,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8%,生育期比对照不长于2天或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不高于对照,倒伏倒折率之和≤5%,倒伏倒折率之和达标试点比例≥70%,小斑病、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南方锈病、穗腐病不得高感。

C、高产品种:

产量比对照≥2.0%,增平产点比例≥60%,生育期比对照不长于2天,倒伏倒折率之和≤8%,倒伏倒折率之和达标试点比例≥60%,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穗腐病不得高感。

3、品种比较试验结束进入区域试验的品种条件(参照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送审稿)

A、低密度组:

5个以上试点增产,且比对照≥5.0%,倒伏倒折率之和≤8%,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不得高感。

B、高密度组:

6个试点全部增产且比对照≥6.0%,或5个试点增产且比对照≥10.0%,倒伏倒折率之和≤8%,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穗腐病不得高感。

C、机收组:

产量比对照≥2.0%,增平产点比例≥50%,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8%,倒伏倒折率之和≤5%,小斑病、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南方锈病、穗腐病不得高感。

(二)拟进入2018年度省鲜食玉米区试的品种条件(参照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送审稿)

1、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5%。

2、小斑病、大斑病、南方锈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三)拟进入2018年度省玉米区试和生试品种

1、低密度组

(1)生产试验品种13个:

瑞华玉三号、汉单175、富诚796、皖垦131、东昌4703、绿玉472、鲲玉8号、ZY806、冠丰178、宿单501、宿单503、华玉116和蠡试362。

(2)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14个:

飞天339、新安34、金北168、沃玉3号、滑玉699、绿玉698、隆平246、机玉7号、皖垦152、铁研919、先玉1658、全玉336、宿单602、东单51。

(3)上年因种子数量不足保留区域试验品种1个:

柏玉328;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直接申请区域试验品种1个:

梦玉701。

(4)品比试验提升区域试验品种18个:

德青588、华玉178、机玉28、宿单701、谷神玉6号、金戈29、郑单7137、QK161、梦玉613、衡丰76、鹏单1号、伟科716、ND367、农科1058、伟玉175、滑玉618、先玉1750、汉单135。

2、高密度组

(1)生产试验品种16个:

科丰1号、蠡单26、泛玉298、安农1502、金玉168、鲁研808、先玉1568、庐玉4129、豪玉808、丰乐307、SY1309、强玉606、隆平289、淮河221、富玉18和皖垦玉158。

上年因种子数量不足保留生产试验品种2个:

FL50、荃玉508。

(2)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22个:

华太539、凤玉412、宿单607、淮河17、丰乐619、天玉1506、福玉618、华皖620、谷神玉16号、沃丰318、金玉336、菊城8号、濉玉11、真金688、先玉1665、S2804、丰乐358、皖垦玉78、登海682、齐玉118、荃玉709、丰大602。

(3)上年因种子数量不足保留区域试验品种2个:

G2183、士海846;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直接申请区域试验品种3个:

荃玉899、隆平186、隆平629。

(4)品比试验提升区域试验品种31个:

先玉1773、齐玉138、全玉367、中杂916、隆源1613、新安38、飞天137、雅玉310、强玉768、宿单706、珺玉7号、X16594、丰乐343、天益青618、黎民810、烟玉604、鲁研178、强盛288、金宽601、新丹007、隆平138、亚玉2号、华安玉221、郑单7143、九新685、鼎玉732、宿单705、烟玉601、良星519、伟育718、蜀鑫玉298。

3、机收组

(1)生产试验品种1个:

宿单509。

(2)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4个:

SF14、信玉826、宿单608、天塔619。

(3)上年因种子数量不足保留区域试验品种2个:

鼎玉623、科玉367。

(4)品比试验提升区域试验品种9个:

垦丁一号、庐玉635、新玉1号、新创656、皖鉴178、先玉1771、绿早玉708、宿单710、弘大718。

4、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品种

(1)糯玉米18个:

醉甜糯15123、美玉黑305、阜糯1号、科糯666、白糯1号、玉农晶糯、徐甜糯029、风糯2号,苏科糯1703、金甜糯1号、徽银糯1号、徽彩甜糯3号、甜富糯2000、白富美、禧糯888、阜糯2号、凤糯3号、凤糯4号。

(2)甜玉米4个:

理科甜5807、华甜5号,双甜2018、阜甜1号。

三、大豆

(一)拟进入2018年大豆区试和生试品种的标准

1、已完成两年区域试验进入生产试验:

按照《安徽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4-2011)执行。

2、已完成第一年区域试验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和品比试验进入第一年区域试验的标准为:

(1)优质(高蛋白、高油、双高)品种:

①高蛋白品种:

应同时具备单产较对照增产≥-2.0%、抗病性(SMV病情指数DI)SC3≤50且SC7≤70。

②高油或双高品种:

应同时具备单产较对照增产≥0.0%、抗病性(SMV病情指数DI)SC3≤50且SC7≤70、增(平)产点率≥50.0%。

(2)普通高产品种:

①常规品种:

应同时具备单产较对照增产≥3.0%、抗病性(SMV病情指数DI)SC3≤50且SC7≤70、增(平)产点率≥60.0%。

②杂交品种:

应同时具备单产较对照增产≥5.0%、抗病性(SMV病情指数DI)SC3≤50且SC7≤70、③增(平)产点率≥60.0%。

(二)拟参加2018年大豆区试和生试品种

1、进入生产试验品种(5个):

中涡28、皖宿1208、圣豆12、阜豆0501、远育891.

2、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14个):

阜豆0501、阜豆169、圣豆25、金豆99、皖宿0922、阜豆163、皖豆52、阜豆158、皖豆21590、皖豆22467、中涡18、杂优豆5号、宿豆029、阜豆123。

3、进入第一年区域试验品种(28个):

皖豆21551、皖黄506、中黄320、华豆16、阜豆1701、皖豆908、皖豆0954、科豆30号、科龙1652、圣豆29、道秋11、宿豆219、阜128-7、中黄321、圣豆17、圣育19、皖宿1019、涡豆8号、华豆14、宿豆051、皖豆22519、阜豆216、中涡0902、华豆600、华豆15、皖豆22337、中黄319、嘉豆4号。

四、棉花

(一)、拟进入2018年省棉花品种试验的品种条件

1、春棉品种

(1)、两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生产试验品种

基本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PSJG1006-2011)。

(2)、第一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参照新的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送审稿)

A、基本条件

枯萎

病指

黄萎

病指

早熟性

抗虫性

≤20.0

≤35.0

霜前花率≥85.0%,特殊年份与对照相当。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参加区试前需要提交转基因安全证书;非转基因棉花品种参试前需提供检测报告。

会议认为2017年为棉花品种试验气候特殊年份,品种早熟性按霜前花率与对照相当评价。

B、纤维品质

品质类型

每年上半部平均

长度mm

每年断裂

比强度cN/tex

每年

马克隆值

I型品种

≥30

≥31

3.5~4.6

II型品种

≥28

≥29

3.5~5.1

III型品种

≥27

≥27

3.5~5.6

C、皮棉产量

品质类型

品种类型

丰产性

稳产性

Ⅱ型

常规品种

比CK减产≤8.0%

减产≤8.0%的试点比例≥50%

杂交品种

比CK≥0.0%

不低于CK的试点比例≥50%

Ⅲ型

常规品种

比CK减产≤3.0%

减产≤3.0%的试点比例≥50%

杂交品种

比CK≥5.0%

比CK≥5.0%的试点比例≥50%

如果新发布的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与现在的送审稿有变化,应对2017年第一年区域试验结束没有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的品种,参照新发布的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重新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品种进入第二个年度的区域试验。

2、短季棉品种

(1)、第一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品种(参照《安徽省短季棉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A、品质类型为普通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5.0,断裂比强度≥28,马克隆值3.5-5.5):

枯萎病R,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3.0%;枯萎病T,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0.0%;枯萎病T,黄萎病S,皮棉产量较对照≥3.0%。

B、品质类型为优质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0,断裂比强度≥30,马克隆值3.5-4.9):

枯萎病R,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6.0%;枯萎病T,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3.0%;枯萎病T,黄萎病S,皮棉产量较对照≥0.0%。

C、生育期≤115天。

D、皮棉产量达到相应产量要求的点次≥50%。

(2)、短季棉第二年区域试验结束进入生产试验品种(基本符合《安徽省短季棉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A、品质类型为普通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5.0,断裂比强度≥28,马克隆值3.5-5.5):

枯萎病R,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0.0%;枯萎病T,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3.0%;枯萎病T,黄萎病S,皮棉产量较对照≥6.0%。

B、品质类型为优质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0,断裂比强度≥30,马克隆值3.5-4.9):

枯萎病R,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3.0%;枯萎病T,黄萎病T,皮棉产量较对照≥0.0%;枯萎病T,黄萎病S,皮棉产量较对照≥3.0%。

C、生育期≤115天。

D、皮棉产量达到相应产量要求的点次≥50%。

3、春棉品比试验结束提升区域试验品种

(1)、基本条件

枯萎

病指

黄萎

病指

早熟性

抗虫性

≤20.0

≤35.0

霜前花率≥85.0%,特殊年份与对照相当。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参加区试前需要提交转基因安全证书;非转基因棉花品种参试前需提供检测报告。

会议认为2017年为棉花品种试验气候特殊年份,品种早熟性按霜前花率与对照相当评价。

(2)、纤维品质

品质类型

每年上半部平均

长度mm

每年断裂

比强度cN/tex

每年

马克隆值

I型品种

≥30

≥31

3.5~4.6

II型品种

≥28

≥29

3.5~5.1

III型品种

≥27

≥27

3.5~5.6

(3)、皮棉产量

品质类型

品种类型

丰产性

稳产性

Ⅱ型

常规品种

比CK减产≤8.0%

减产≤8.0%的试点比例≥50%

杂交品种

比CK≥0.0%

不低于CK的试点比例≥50%

Ⅲ型

常规品种

比CK减产≤3.0%

减产≤3.0%的试点比例≥50%

杂交品种

比CK≥5.0%

比CK≥5.0%的试点比例≥50%

(二)拟进入2018年省棉花品种试验的品种

1、春棉品种

(1)、进入生产试验(春棉长江流域)品种(3个):

W181、健杂棉208、思福棉1号。

(2)、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春棉长江流域)品种(10个):

中棉001、宇杂棉8号、皖棉研1318、中杂棉108、抗杂棉11A2、稼棉821、皖棉研258(原抗杂棉258)、皖棉研11A7、CRIZ140104、长金棉11号。

(3)去年因种子量不足保留品种(1个):

皖垦棉3号。

(4)、2016年由品比试验提升进入区试2017年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2018年进入第一年区域试验(春棉长江流域)品种(2个):

庆棉1号、盐丰39

(5)、品比试验提升进入区域试验(春棉长江流域)品种(4个):

南农996、南农997、EZ10(以上3个品种已取得转基因安全证书),皖杂棉12号。

2、短季棉品种(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