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1803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x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

因此,过去曾经叫响过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等提法并没有过时。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睁大眼睛,密切关注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效率,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走“轻负高效”之路。

2、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或者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有的语文课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复杂。

形式化多了,热闹的课堂背后缺失的是教学的实效。

有的不顾当地的实际,不看学生的实际,片面地学习模仿某一形式,或简单利用某一教学手段,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轰动效应”,背离了课改的初衷,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有的地方或有的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简称“双基”)有被弱化的现象。

3、由于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以及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知识体系的非明晰性等特点,语文课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有的脱离文本,转移目标,内容庞杂,操作随意,使得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

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减少语文课无效的或低效的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

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自我觉察水平。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通过三年的研究,拟达到“三个提高”:

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的效率。

强化目标(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一课书至一节课的目标)意识,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教活动,使课堂上的“劳动付出”与教学目标规定的“达标”效果成正比。

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觉察、自我矫正能力,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劳动。

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收获、有进步和提高,是衡量有效课堂的标准”(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语)。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课题指导下,拟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如下专题即子课题研究: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3、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4、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5、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6、教材及各种资源的使用与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7、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研究;

8、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与对话的有效性研究;

9、新课程下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

10、新课程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11、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

除上述所列专题外,学校和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自拟专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

2.发展性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有效功能,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3.开放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年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

所以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开放的,要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留有一定的空间,搞好自我反思,不搞“一刀切”和硬性规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分析法:

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提倡听常规课。

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

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要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

提倡开展“同课研究”(同学科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先开展集体研究或集体备课,然后各人按照自己的思路、风格参加学校举办的“同课擂台赛”,同科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研究,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约翰•埃里奥特)。

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

对我们来说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即常态课研究。

六、主要措施

1、成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组长张红,副组长孟祥静,成员分别学校子课题研究主要负责人),由课题组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课题组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课题负责人进行跟踪研究、指导与服务。

4、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结合起来。

把课题中的子课题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阶段成果

本项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

1.实验启动阶段

主要工作:

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上报实验名单,、拟定子课题方案并提交“课题研究立项申报书”;总课题组审查《立项申报书》并下发立项通知,召开课题开题会。

2.实验研究阶段

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同步展开。

在总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方案,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征集”和“有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3.总结深化阶段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根据本校实情申请结题鉴定;编辑《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专集

八、课题研究的管理

1.本课题将在全校开展,经学校自愿申报后纳入教育科研课题管理。

2.本课题研究纳入教科研计划管理,由专(兼)职组长负责全程指导。

为确保本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成立分管教学领导+语文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3.学校除积极有效地依据方案有序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外,原则上至少每学期应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有记载、有报道);课题组每学年组织一次“有效课堂教学”交流或研讨活动。

4.课题组充分利用网站交流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交流与展示,及时上传课题实验工作情况以及经验、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大力表彰课题教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我有很大的收获。

我懂得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

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体验教学方法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即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情景,唤起学生直觉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自觉地入情入境,真情流露,对语言文字产生顿悟,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步阅读法”很切合语文课教学,因为语文课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即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要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即指导学生去读懂课文。

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情景创设能让文本(不会流动的无生命力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使学生们熟悉文本,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过于关注形式,就会背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要正确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牢记所采取的所有形式都是为学习、感悟语言文字服务的。

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非常亲切,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让其“亲心”体验。

这样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我们通常为了充分体现体验式教学的优势,精心准备,搜集了大量的情景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但整堂课下来却效果平平,不尽人意。

材料的大量堆积让学生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体验不深。

三步阅读法重点在指导学生如何读懂课文,老师就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设计时要很好考虑到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来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就没有深层次的体验,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好。

同时也给人启迪:

引入课堂的情景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是否典型,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储备。

现代的社会信息和科技信息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感受、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积累来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特别是在教学环节中,我们老师的设计的所有环节、创设的所在情景都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