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389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docx

届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练考13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下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中的插图。

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组成,请分析判断竹叶所示的主义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  )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2.中华民国国歌唱道: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3.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社会主义D.民生主义

4.“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这段引文最可能出自(  )

A.魏源B.洪秀全

C.康有为D.孙中山

5.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7.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

“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

A.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8.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9.孙中山早年提出:

“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由这种观念推广出来,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

”孙中山这番讲话强调(  )

A.实现民族统一和民族平等

B.维护宗法体系的传承

C.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推翻满清政府,复兴汉族政权

10.孙中山先生说:

“唯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11.在论及当年革命党人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

“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

”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2.“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1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支持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者,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联合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14.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③④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

材料二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

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

至于对外的责任,有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先生在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对象和任务认识的变化,并指出他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及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真理的历程。

(要求表述成文)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它初步形成于(  )

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时期

C.延安整风运动时期

D.中共七大召开前夕

3.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持久战》

D.《论联合政府》

4.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6.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强调的是(  )

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的指导性

C.学习经典著作D.实践检验真理

7.毛泽东说:

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这反映了(  )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8.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但后来党的工作重心又转移到城市上。

其原因是(  )

A.国民大革命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A.毛泽东故居    B.瑞金苏维埃旧址

C.延安窑洞     D.遵义会议会址

10.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③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④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1.毛泽东指出: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刘少奇说: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下列内容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实际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毛泽东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刘少奇

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好纲》(摘自1977年《人民日报》)

材料四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比如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请分析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材料三、四中对毛泽东思想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3)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14.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

C.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总任务作过科学论断

D.造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失误

15.阅读下列图片:

   

  图(a)   图(b) 1941年冬,为中共中央党校题词

  

     

图(c) 1935年长征途中会议会址    图(d) 

请回答:

(1)据图(a)及其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怎样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图(b)所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

请举历史上的两大典型事例,说明我党是怎样实事求是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

 

(3)图(c)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会议?

概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功绩。

 

(4)联系图(a)、图(d),说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历史作用。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次会议公报,其核心内容是(  )

A.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纲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

4.下列关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

B.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D.使“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该成果(  )

A.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C.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D.是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

6.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

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中透亮。

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邓小平说: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

”这是邓小平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方视察期间的讲话

8.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中共十五大(1997年)五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三步走”和“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9.邓小平指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10.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11.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

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

 

材料二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2)“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

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

《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最准确的是(  )

A.继承B.发展

C.继承与发展D.对立

14.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

这三大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  )

A.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八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15.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在20世纪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最具指引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探索。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人物

旗帜

道路

成果

孙中山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毛泽东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

材料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2)据材料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参考答案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B 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竹叶之下是“雄鸡独立”,那就意指在民族(竹)主义的旗帜下,争取民族独立。

故正确答案为B。

2.C “吾党所宗”的核心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即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

3.D 根据题干可知此题的限定词是解决“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防止“社会革命”。

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应是民生主义。

4.D 从题干中“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共和”这些字眼可以看出应是孙中山的主张。

5.C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6.B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但有了更深刻的内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三大政策,二者间的关系是:

通过三大政策实现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思想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7.B 新三民主义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A、C两项表述错误。

D项是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相同点,不符合题干要求。

8.D 在新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本质是限制地主的剥削,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节制资本是减轻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其中隐含了富民思想。

9.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说明孙中山注重实现民族统一和民族平等,国家和民族高于家族和宗教团体,故选A。

10.D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以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即平均地权。

11.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其重点宣传的是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即民族主义。

“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说明对民权主义的理解错误。

故选A。

12.A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又相继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并最终走上国共合作道路,说明他并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13.D 注意时间是1923年前后。

14.A 本题容易误选B项。

解题关键是理解新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

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依靠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联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正是由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民主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5.

(1)推翻满洲政府,确立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外交。

(2)革命对象:

由腐朽的清政府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任务:

由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建斗争。

变化: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原因:

主观上是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客观上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支持与帮助。

16.①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②上书的失败,促使孙中山先生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主张用革命推翻清政府,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③孙中山先生为此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却屡遭失败。

④在共产国际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孙中山先生接受了反帝斗争的主张,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的伟大转变。

⑤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追求真理和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仔细阅读材料来把握孙中山先生思想由改良到革命,再到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实现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孙中山先生对于民主不懈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D

2.B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此时初步形成。

故选B。

3.A 《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应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文章。

4.C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此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

5.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其中心是分析中国革命的敌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