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758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docx

中考历史热点教案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1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展示: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2.教师提问:

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

  提示: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提示: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目标导学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展示: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教师提问:

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结果怎样?

  提示:

原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3.教师提问: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势力入侵。

  4.问题思考: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提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我们坚信宽容开放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未来的中国会更美好。

  5.拜占庭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文化,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要求我们有一种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学会包容、吸收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1.《查士丁尼法典》:

目的、内容、《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原因、时间、对文化的影响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2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与能力:

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过程与方法:

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教学重点: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教学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材料展示:

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

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

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

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

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

  提示:

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

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

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从事什么工作?

又是怎样工作的?

  5.教师提问:

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

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7.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2)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反映了什么?

  (3)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

  提示:

(1)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反映了城市的兴起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3)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8.问题思考:

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目标导学二:

城市居民的身份

  1.教师提问:

如果乔治成功逃往城市,他凭借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就能够在城市继续生活下去吗?

  提示:

按照惯例,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他就是自由民(市民)了。

  2.教师提问: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提示:

①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②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3.教师提问:

市民阶级中分化出了哪些人?

从中逐渐产生了什么新的阶级?

  提示: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

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4.问题思考:

这些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提示: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拓展延伸:

乔治打算开一家裁缝店,你觉得初来乍到的他能立即开起来吗?

  提示:

他不能随意开店,需要加入一个叫“行会”的组织。

行会内部的首脑称“行头”,基本成员即作坊主称“行东”,行东以下为“帮工”和“学徒”。

乔治需要从学徒做起,在学艺期间要向行东缴纳学费,并为其做家务劳动,期满后可升为帮工。

帮工要在行东作坊里帮助工作数年,领取少量工资,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

  6.问题探究:

  

(1)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

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

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2)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对比: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乡村(封闭)

  城市(自由)

  

  构成(主体人员)

  封建庄园(封建主和农奴)

  自由民(市民)

  

  社会关系

  封建主(提供土地、奴役剥削)

  农奴(缴纳地租、服劳役)

  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拥有人身自由

  

  经济特点

  一切产品用于自身消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产品用于交换、出卖(商品经济)

  行会势力较大

  

  

  目标导学三:

大学的兴起

  1.教师讲述: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2.问题思考: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哪里?

  提示: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3.教师提问:

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提示: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教师提问:

你对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看法?

  提示:

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这说明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

  从法兰克王国到强盛的查理曼帝国和德、意、法三国的雏形,从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到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和那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使人自由”的空气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前进的脚步。

  板书设计

  1.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

  2.市民阶层的形成

  3.大学的兴起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3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知识与能力:

知道《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知道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代表;了解这一时期的哲学代表人物;知道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成就之一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表格,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通过学习古希腊史学家和史书,了解历史、历史学、史料的基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希腊优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腊文明的魅力,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继承古希腊人求知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古希腊史诗、建筑、哲学、成就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

询问学生对奥运会起源的了解,引出古希腊人对世界文化艺术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

古希腊共和国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

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

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

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文学和雕塑

  1.展示:

盲诗人在唱诗

  2.教师讲述:

到底历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

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

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

早在古希腊时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将荷马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先搁置一边,单从《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来说,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同时,荷马史诗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欧洲文学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3.材料展示: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

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

特洛耶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

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

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

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目标导学二:

建筑艺术

  1.教师提问:

有一句古谚说:

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这个句话反映了什么?

  提示:

反映的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2.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

  提示:

古希腊建筑——多使用柱子;古罗马建筑——用柱子和拱形结构,庄严厚重。

  3.教师提问: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试分析古罗马的建筑类型。

  提示:

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如下

  宗教建筑:

神庙,祭坛

  公共建筑:

剧场,浴场,广场,斗兽场;

  纪念性建筑:

记功柱,凯旋门;

  道路工程建筑:

桥梁,道路、供排水系统

  4.教师提问:

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

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等。

  影响:

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目标导学三:

哲学和法学

  1.展示:

《雅典学院》

  2.教师提问: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哪几个人?

  提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教师讲述: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路线的。

研究的重点是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自然哲学不感兴趣,正因为他把哲学的重点从自然界转向人的问题,人们才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Plato)出生于雅典,他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

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正直善辩的苏格拉底了,而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的刺激。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越来越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

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学院,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

  3.材料展示:

  学生:

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

欺骗、盗窃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

是恶行。

  苏格拉底:

欺骗敌人是恶行吗?

  学生:

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说敌人。

  苏格拉底:

如果你的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

是善行。

……

  思考:

从对话中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哲学方法?

  提示:

苏格拉底用发问和反驳的方法进行教育,在言论中渗透着辩证法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善于思辩的品质。

  4.教师小结:

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希腊人以理智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看待自然界,并能从万物的起源解释世界的生成。

希腊的哲学家们追求智慧,善于思考,热爱真理,并为探索真理而不懈努力。

希腊成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5.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泛指罗马社会的全部法律制度。

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之为《十二表法》。

它主要的法律精神在于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法》构成欧洲大陆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存法律制度的基础。

  三、课堂总结

  勿庸置疑,希腊古典文化是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中的一朵奇葩。

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城邦制度的充分发展,使古希腊人有充足的条件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创造。

从史诗、雕塑、建筑、哲学、法学等方面,古希腊人不断将探询的目光从神的世界转移到人的世界,既有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索。

这是一个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他们的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后人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板书设计

  1.文学和雕塑:

《荷马史诗》《掷饼者》

  2.建筑艺术代表:

希腊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

  3.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罗马法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4

  人类的形成

  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重难点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2)、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解读)

  1、要求学生了解人类从古猿到人的演变历程,明白火的使用、直立行走和制造并使用工具对人产生的作用,同时掌握氏族社会的特征。

  2、引导学生讨论,用辩论的方式探讨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必然性。

  3、通过对人类起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加强学生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显示自学提纲:

1、现代人类是从哪一洲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什么人?

人类距今约多少万年形成?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哪一阶段?

人种的差异在哪一阶段出现?

  3、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三大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影响的?

  4、母系、父系社会各有什么特征?

  2)、按自学提纲自学。

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

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2、师生互探。

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

  3、教学内容:

  

(一)人类的出现

  1.“完全形成的人”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

“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

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2.人种的差异现代人种何时出现?

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

  

(二)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

  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

有什么特点?

  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第一个阶级社会。

  4.课后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人类的形成、氏族社会的发展。

  5、学生熟记本课知识点:

朗读或默记:

3—5分钟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

  1、教师多媒体出示训练题、提高题(《基础训练》1课)。

学生当堂回答,及时巩固新知识。

  2.布置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第1课部分重点内容,学生当堂完成。

  3、教师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自主学习第2课:

  自主备课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

  设计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1.“完全形成的人”2.人种的差异

  二氏族社会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教学反思

  2021中考历史热点教案5

  《大河流域》

  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观。

重难点重点: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

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

利用课文导言中的狮身人面像的故事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解读)

  1、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特色,掌握三大流域文明的精髓。

  2、大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3、世界上的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创造文明的人,却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以此培养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显示自学提纲:

  1、古埃及何时出现奴隶制小国?

何时出现统一的国家?

国王叫什么?

陵墓又叫什么?

公元前6世纪被哪国所灭?

  2、“新月沃地”有两条河叫什么?

什么人何时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是谁统一了两河流域?

并颁布了哪一法典?

  3、古印度何时出现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进入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什么制度?

每个等级名称叫什么?

由哪些阶层组成?

  4、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

各有哪些文化遗存?

  2)、按自学提纲自学。

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