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791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docx

3煤南翼胶带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施工作业规程详解

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

综掘施工作业规程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三十工程处

2015年9月5日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综掘施工作业规程

会审记录

部门

签名

日期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安全经理

技术经理

机电经理

技术

安检

机电

参加人员

编制

会审日期

会审纪要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设计长度为84.5m,巷道坡度①-②8.5m为平巷,②-③66m、③-④10m为3.16‰下坡。

二、巷道用途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用于红庆河煤矿南翼采掘主运系统机头设备的安装。

附图: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平、断面图》

第二节编写依据

1、《内蒙古伊泰广联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7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1、《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

12、《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1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14、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平、断面图,S1146-154(南翼)-1。

 

第二章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处于3-1煤层中。

煤层最大厚度6.4m,煤层为黑色,条痕黑褐色-褐黑色,弱沥青-沥青光泽。

平坦状、参差状断口。

条带状、透镜状结构,似层状构造。

煤层中含有少量黄铁矿结核。

煤的发热量较高,气化性能较好。

煤质为硅质灰分、熔点底。

水分、灰分产率均较低,挥发分产率中等。

组成元素以碳、氧为主、煤质变化较小。

煤的变质程度低,为低灰、低硫、低磷,属于不粘煤。

巷道顶板为砾岩、少数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粒砂岩、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砾岩:

成分石英、花岗岩为主,次棱角状,分选差。

砾经3-60mm,个别大于岩心直径,为孔隙式砂质胶结。

砂质泥岩:

形状为块状、参差状贝壳状断口,质地胶结。

粉砂岩:

成分不清,含有暗色矿物及少量云母碎片。

中粒砂岩:

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含有暗色矿物,以泥质胶结为主。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1、3-1煤层黑色沥青光泽、阶梯状断口,块状构造,有分层现象,产状330°∠1.5°;煤层底板为8.9m厚浅灰色粉砂岩,泥质胶结,岩体较完整,弱含水。

底板粉砂岩硬度不高,根据现已施工段地质情况,巷道顶板及两帮岩石不稳定,有片帮现象,施工时需及时支护。

2、主要含水层为3-1煤层老顶细粒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掘进过程中,工作面顶板会出现淋水。

第三节预测或实测瓦斯、火、煤层情况

1、井田内施工的19个钻孔(含井检孔瓦斯样4个)中采取了瓦斯样测定,结果表明瓦斯含量中CH4与自然瓦斯成分中的CH4均很少,CH4含量0~0.06ml/g.燃,自然瓦斯成分CH4含量0~8.30%,故无CH4带,CO2为0~11.78%,N2为88.28~99.66%,属瓦斯风化带,均为低瓦斯煤层。

2、煤层的挥发分产率较高,一般在30~40%,属易爆炸煤层。

煤吸氧量在0.47~0.97cm3/g,煤的自燃等级为Ⅰ~Ⅱ级,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3、根据地温实测,平均地温在25°~29°,基本属于地温正常区。

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实际施工资料,巷道掘进中出水以3-1煤层顶板淋水为主,底板局部出水,预计水量0.5~1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布置位置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开口位于3煤南翼胶带运输大巷

处,开口坐标为:

X=4351675.891,Y=37386041.572,Z=678.267,开口方位为324°。

二、巷道断面尺寸及形状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为直墙半圆拱断面,巷道巷道坡度①-②平巷,②-③、③-④3.16‰下坡。

-

为3-3断面掘宽6300mm,掘高5350mm,S掘=29.44㎡;净宽6000mm,净高5000mm,S净=26.1㎡;

-

为2-2断面掘宽6300mm,掘高6850mm,S掘=38.9㎡;净宽6000mm,净高6500mm,S净=35.1㎡;

-

为1-1断面掘宽7500mm,掘高7850mm,S掘=52.8㎡;净宽7200mm,净高7500mm,S净=48.4㎡。

铺底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水沟布置在巷道右帮,水沟毛宽450mm,毛深350mm,水沟浇筑厚度100,坡度与巷道坡度相同。

由于现给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图纸内无壁龛及基础详细资料,后期壁龛及基础图纸到位另写补充措施。

三、巷道中线布置

巷道掘进施工由项目部工程组提供中线,施工中线以技术交底形式下发,在巷道中线位置安设1台激光控制巷道走向。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1、顶板下沉及巷道变形观测

2、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锚杆、锚索受力。

二、观测内容

日常监测内容包括三部分,锚杆(索)锚固力抽检,顶板离层观测和锚杆(索)预紧力矩检测。

1、锚杆(索)受力

锚杆(索)受力使用锚杆(索)拉拔仪进行抽检,抽检时达到锚固力的90%即可。

2、锚杆、锚索锚固力抽检

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按巷道掘进20米或每打设锚杆300套进行锚杆(索)锚固力抽测一组,每组为3根。

3、锚杆预紧力矩检测

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每班用力矩示值扳手对锚杆螺母预紧力进行抽测,锚杆达到250N·m,即为合格。

三、顶板离层观测方法

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测量顶板岩层锚固范围内外位移值,在2-2断面四岔口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

深基点7.0m,浅基点3.0m。

1、离层仪的安装方法和步骤:

①钻孔:

采用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Φ28mm钻头用锚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深度7.3m;

②深部基点:

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③浅部基点:

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3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钢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④孔口套管:

安装孔口套管。

⑤对准刻度:

将A刻度(浅部基点刻度)与孔口套管边缘刻度0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将B刻度(深部基点刻度)与孔口套管边缘刻度0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

⑥初读数:

记录初读数。

2、安装注意事项:

①离层指示仪安装位置距迎头不得超过1.5m,否则无法捕捉顶板离层的全过程;

②钢绳应事先盘好,推入锚固器时逐圈展开,以防纠缠打结;

③推入锚固器时,安装杆不能回拉,否则锚固器双爪会从安装杆上端的槽中脱出;

④浅部基点锚固器一定要准确定位,为此可提前在安装杆上做好标记;

⑤安装后,两个刻度均应处于自由状态,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

3、观测频度:

根据深浅基点显示的刻度,离层仪安装后前5天每天观测一次,直接读取数据,五天后每周观测一次,仅观测颜色。

由验收员或跟班队长负责观察,其他人员也应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及早发现异常现象,确保安全。

离层指示仪以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的严重程度,蓝色表示顶部松动离层值较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黄色表示离层松动已达到警界值;红色则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值较大,已进入危险的状态。

附表3.2:

矿监测仪器表

 

表3.2矿压监测仪器表

名称

型号

名称

型号

锚杆拉力计

MJY-300/80

测力扳手

TG60-300N·m

顶板离层指示仪

LBY—3

风动涨拉泵

DSL-30

四、数据处理

1、锚固力抽检:

抽检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拔(拉至锚杆设计锚固力的90%),顶板锚杆锚固力80KN,锚索锚固力不小于200KN,达到设计要求的90%后即停止拉拔。

若发现不合格锚杆(索),要在附近补打锚杆(索)。

2、预紧力全检:

用扭矩扳手对锚杆预紧力进行全检,锚杆达到250N·m,即为合格,锚索预紧力不小于200KN。

3、锚杆、锚索的锚固力及预紧力的检查由当班验收员负责。

4、若施工过程中需对支护设计进行变更,需编制补充措施。

第三节支护形式

一、永久支护

(一)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永久支护均采用锚网喷+锚索+钢护板支护。

(二)支护参数

1、支护参数

锚杆规格:

锚杆选用Φ22×2400mm左旋无纵肋树脂锚杆。

锚杆锚固方式:

端头锚固,每根锚杆孔底配一根MSCKb2350和一根MSK2350树脂锚固剂。

网片规格:

拱部及帮部网片采用Φ6mm盘圆金属网,规格100×100-1800×900mm;网片接茬100mm每隔100mm采用16#铁丝交叉绑扎,网丝扭接不少于3圈。

锚杆配件:

托盘(W刚护板)规格为280×450×4mm四边压棱,托盘和螺母之间加球型垫片和尼龙垫片。

锚杆布置:

巷道顶部锚杆在巷中布置一根,然后向两边按800mm间距分布,间排距为800×800mm,1-1断面每排拱部17根锚杆,帮部各4根锚杆;2-2断面每排拱部13根锚杆,帮部各3根锚杆;3-3断面每排拱部13根锚杆,帮部各3根锚杆;

锚杆预紧力:

锚杆预紧力200N·m,锚杆锚固力为80KN。

锚索规格:

顶部锚索型号为SKP18-1/1860Φ18.9×7000mm、锚固力≧200KN。

帮部锚索型号:

SKP18-1/1860Φ18.9×4300mm,固定I40c工字钢锚索型号:

SKP18-1/1860Φ18.9×7000mm、预紧力≧200KN。

锚索构件:

每根锚索孔底配1支MSCKb2350和2支MSK2350树脂锚固剂。

高强碟形托盘规格280×280×20mm,配套锁具及球型垫圈紧固锚索。

锚索布置:

1-1断面拱部间排距2000×1600mm;帮部间排距1500×1600mm,锚索垂直巷道顶板打设。

2-2断面拱部间排距2000×2400mm;帮部间排距1500×2400mm,锚索垂直巷道顶板打设。

3-3断面拱部间排距2000×2400mm;帮部间排距1000×2400mm,锚索垂直巷道顶板打设。

锚索预紧力:

预紧力不低于200KN。

2、水沟参数

水沟净宽×深为250mm×200mm。

水沟浇筑厚度100mm,混凝土强度C30。

3、砼铺底参数

铺底厚度为200mm,强度为C30。

4、喷浆参数

喷射混凝土标号C20,喷厚150mm。

二、临时支护

1、3台溢流器、4根前探梁(一根备用)组合进行临时支护。

2、4根前探梁采用直径φ76mm的无缝钢管制作,长4m,锚网巷道前探梁用高强度金属吊环固定在永久支护好的锚杆上,每根前探梁使用吊环2个,吊环用配套的锚杆螺母固定。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

1、锚杆采用Φ22mm×2400mm左旋无纵肋树脂锚杆,托盘采用配套蝶形托盘280×450×4mm。

2、拱部及帮部网片采用φ6mm盘圆金属网格为100×100-1800×900mm。

3、采用MSCKb2350及MSK23450药卷锚固。

4、网片连接采用16#铁丝连接。

5、锚索1-1断面采用Φ18.9mm×7.0m,2-2、1-1断面采用Φ18.9mm×6.3m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托盘采用Q235钢,规格为280×280×20mm高强碟形托盘,配套锁具紧固锚索。

6、钢护板规格280×450×4mm。

二、支护工艺要求

(一)锚网支护工艺要求

1、锚杆支护

选用MQT-133/2.8锚杆钻机和ZQS-50/1.65帮锚钻机来完成打眼和锚杆安装工作,钻杆规格:

φ22×2400mm,钻头规格:

φ30mm。

打锚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锚杆支护作业顺序为:

定位、钻眼、安装锚杆、紧固锚杆。

1.定位

打眼前依据激光线和设计锚杆的间、排距,将要打锚杆的位置预先标好,并在钻杆上标出钻进的深度。

由中间向两帮、接茬处向迎头逐根支护。

2.钻眼

在机具上装好钻杆,使钻头刚好顶在打眼的位置上,然后轻轻操作给进阀杆,使钻头顶到顶板,稍微给进,钻出小孔,接着均匀给进,继续钻眼直至深度达到设计深度,退出钻杆;打眼前应调整钻杆的角度,钻杆应垂直岩面,钻杆与岩面角度不能小于75度。

3.安装锚杆

将药卷放入孔口,由锚杆顶入孔内,将锚杆另一端放入帮锚机或锚索机注头内,使锚杆上升将药卷送到眼底开始转动,进行搅拌,搅拌约15~20秒,同时上升锚杆将托盘紧贴岩面,并等待20~40秒后退出搅拌器,

4.紧固锚杆

待树脂凝固后,然后使用扭矩扳手紧牢螺丝,使其抗拔力不小于80KN。

锚杆扭矩250N.m。

(二)、水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

1、水沟立模:

水沟模板采用钢模板,每次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表面抹油,水沟內沿与巷中激光发生关系(详见巷道断面布置图)。

2、水沟浇筑:

浇筑用的C30混凝土在铺好的铁皮上进行搅拌。

搅拌好后向模板内人工填充混凝土,每模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

3、水沟拆模:

待3天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

(三)、砼铺底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铺底配比为C30。

施工时,按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铺底砼厚度为200mm。

施工根据测量提供的中腰线,按照设计坡度用风镐、手镐将底板掘至设计深度后,人工装矸,将巷道内杂物、浮煤矸清理干净并整平,再铺设底板。

地坪标高允许偏差:

-30—+50mm,表面平整度≤10mm。

(四)、喷射混凝土

⑴喷射混凝土标号C20,初喷距离距工作面不大于40m。

⑵喷射前,必须先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保证喷射混凝土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无露网现象。

⑶喷射工作结束后,每小班至少洒水养护一次,养护期不小于一周。

⑷严格按配合比拌料,拌料要均匀,水灰比和风压要调节适当,减少回弹。

⑸喷厚不小于设计90%,墙基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90%。

⑹喷射顺序为:

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

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米为宜。

⑺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按规定的比例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30~5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

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⑻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皮带,以便收集回弹料,喷射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⑼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⑽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喷射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

三、控顶距

⑴割煤后最大控顶距不大于3米。

当顶板不稳定时,严格执行一掘一锚。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工艺方法

一、掘进施工方法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掘进采用EBZ-200型综掘机掘进,施工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顺序

-

-

-

由于巷道断面高,采用分层掘进施工方法,分3层掘进,第一层为拱部顶板,掘高控制在3米左右便于支护,当第一层全部施工完毕后再施工第二、第三层。

第二、第三层高度控制在2.5米左右。

在掘进中由于施工顺序为

-

-

-

,变断面处落差台阶无法一次成型,所以施工至变断面处按实际情况设计一坡度将变断面落差台阶预留,采用临时支护,当第一台阶施工完毕后综掘机掉头施工变断面处落差台阶。

出煤采用铲车配合皮带。

第二节掘进方式

巷道掘进采用EBZ-200型综掘机操作来完成割煤、装煤工序,支护采用锚杆钻机和帮锚机来完成。

矸石运输采用综掘机一运、铲车,胶带运输机完成矸石的运输工序。

割煤:

在每次掘进巷道前,班队长画好轮廓线,综掘机司机开动综掘机调整在巷道前进方向的左侧,切入煤(岩)体,从下而上割煤,以激光中心线确定位置。

装煤:

迎头煤矸经综掘机一运运至综掘机后在配合铲车上皮带运至煤仓。

运煤:

铲车配合皮带出矸,由皮带转载至井底煤仓,由箕斗提至地面,最后转运至地面储煤场。

临时支护:

清完浮煤后,进行临时支护,正确使用溢流器和前探梁。

永久支护:

临时支护完毕后,然后锚索机和帮锚机进入工作面支护,当顶板破碎离层较多容易冒落时先支护后清理浮煤。

清浮煤:

铲车在综掘机后面清煤,对于皮带撒煤和漏煤可采用人工上皮带。

附表4.1:

掘进设备表

序号

设备工具名称

型号规格

功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综掘机

EBZ-200

321kW

1

2

皮带输送机

DSJ80/40-2*55

55kW

2

3

锚杆机

MQT-130/2.8

2

备用1台

4

锚杆机

ZQS-50/1.65

3

备用1台

5

排水泵

BQS20-50-7.5/N

18.5kW

3

备用1台

6

风镐

G10

3

备用1台

7

风钻

YT-29A

3

备用1台

 

第五章生产辅助系统

第一节通风

一、工作面通风方式及风量

1.通风方式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装置安设在3煤南翼胶带运输大巷2号联络巷东南30米处。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掘进工作面布置一趟风筒,采用双风机供风,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两台风机采用两趟独立电源供电,能实现自动切换。

风筒采用双反压边连接,风筒缝环必挂,吊挂平直,迎头风筒不得落地,风筒出口到工作面掘进头的距离符合要求。

风机安设处用围栏保护,并有“在用风机”、“备用风机”标识和风机管理牌板。

2.风量计算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工作面瓦斯、CO2涌出量、作业人员的供风量不小于4m3/min、掘进巷道最低风速验算四种方法计算并取其最大值。

因本次施工采用机械化掘进不消耗炸药,风量计算按工作面最多人数、瓦斯涌出量、CO2涌出量和最低风速来计算,最后按最高风速和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校核。

(1)按进入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六点班交接班时人数最多按50人计算:

Q掘=4×N=4×50=200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需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取50。

(2)按CH4涌出量计算

Q掘=100×q掘×K=100×0.6×1.6=96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的换算值;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取0.6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低瓦斯矿井取1.6。

(正常生产条件下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

通常机掘工作面K=1.5~2.0。

(3)按CO2涌出量计算

Q掘=67×q掘×K=67×0.2×1.5=20.1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67—单位二氧化碳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的换算值。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m3/min;

K—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低瓦斯矿井取1.5。

(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与月平均日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的比值)。

通常机掘工作面K=1.5~2.0。

(4)按工作面最低风速0.25m/s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巷中最低允许风速0.25m/s。

按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最大面积计算,则:

Q面=VS=0.25×60×(7.5×7.85)=883.125m3/min

式中:

Q面—掘进工作面所需要的风量,m3/min;

S—巷道断面积,m2;

综上所述,掘进工作面需风量,风量大于883.125m3/min即可满足要求。

3.局部通风机选择

(1)考虑风筒漏风因素,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计算:

根据规定,通风距离大于2000m时,风筒的百米漏风率<1%,现风筒百米漏风率按1%计算。

Q局=Ψ×Q面  

式中:

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m3/min;

Q面—掘进工作面所需要风量,取883.125m3/min;

Ψ—风筒漏风系数;取风筒供风距离为400m,因此漏风系数为1/(1-1.00%×4)=1.04;

Q局=Ψ×Q面=1.04×883.125=918.45m3/min

(2)局部通风机选型

根据矿地质条件和计算所需要的风量和风机的工作风压,选用2台(1台备用)DBKJNo6.3/2×30隔爆型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

表5-1风机技术特征表

型号

功率(KW)

转速(r/min)

全风压(Pa)

全风量(m3/min)

全压效率

DBKJNo6.3/2×30

2×30

2950

460-6300

630-260

80%

4.风筒技术特征

选用φ1000mm×10000mm的胶质阻燃风筒,风筒接口双反边接,逢环必挂,吊挂平直。

风筒距迎头的最大距离取10m,满足供风需求。

表5-2风筒技术特征表

直径(mm)

百m风阻(NS2/m8)

漏风率(%)

风筒长度(m)

1000

2.0

<0.015

10

二、风流流经路线

新鲜风流:

地面新风→副井→+677m水平井底车场→3煤南翼胶带运输大巷→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

乏风风流:

3煤南翼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3煤南翼胶带运输大巷→3煤北翼回风大巷联络巷→3煤北翼回风大巷→中央一号风井绕道→一号风井井筒→地面。

三、通风管理要求

1、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供电(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掘进工作面装设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设施,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掘进巷道内瓦斯超限时,能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2、开工前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局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实现双风机双回路电源自动切换。

监测监控站安装好监测监控装置,瓦斯、局扇开停等传感器。

3、局部通风机必须设专人负责,实行挂牌管理,并对主副风机开关,切换装置等都标识清楚。

4、局部通风机必须保持24小时连续运转,局部通风机管理人员要在管理牌板上签字,必须建立局扇管理台帐和检查维护记录。

局扇管理人员必须现场交接班。

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5、风筒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悬挂采用6#盘圆及10#铅丝,风筒接口要反压边,严密不漏风,逢环必挂,保证平直,不准随便拆开、损坏风筒,风筒出口到工作面掘进头距离不得大于5m;风筒拐弯使用伸缩风筒,对接使用快速接头,工作面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