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2901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综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试卷有答案

2014.5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

A.载体蛋白:

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B.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D.含目的基因的T-DNA:

可插入核基因组内并一定使目的基因表达

2.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3.下列关于生命体中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B.DNA分子的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D.高温使某食物蛋白的螺旋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

4.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介于10%~20%之间

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

C.只要生物材料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细胞提取物,若产生蓝色变化即表明有RNA存在

6.在生活、生产中为增大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食物放在冰箱中

B.塑料制品中添加抑制剂

C.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D.燃煤发电时用煤粉代替煤块

7.将装满气体X的试管倒置于装有液体Y的水槽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气体X

液体Y

试管内现象

A

NH3

滴有酚酞的水溶液

充满红色溶液

B

NO2

充满无色溶液

C

SO2

滴有品红的水溶液

无明显现象

D

C2H4

酸性KMn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高温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高温

催化剂

A.铝热法炼铁:

Fe2O3+2Al====Al2O3+2Fe

B.工业上用NH3制备NO:

4NH3+5O2====4NO+6H2O

C.向受酸雨影响的湖泊中喷洒CaCO3粉末:

CO32-+2H+==H2O+CO2↑

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2Na2O2+2CO2==2Na2CO3+O2

9.粗制的CuSO4·5H2O晶体中含有Fe2+。

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

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4,可以达到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的目的。

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2SO4

B.加入H2O2,将Fe2+氧化,2Fe2++H2O2+2H+==2Fe3++2H2O

C.由于CuSO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2O2分解而损失

D.调溶液pH=4的依据是Cu(OH)2比Fe(OH)3更难溶

 

10.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铆钉被氧化而腐蚀

B.若水膜中溶解了SO2,则铁铆钉腐蚀的速率变小

C.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O2+4e-+4H+==2H2O

700℃

催化剂

D.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11.已知:

3CH4(g)+2N2(g)

3C(s)+4NH3(g)ΔH>0,在700℃,CH4与N2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n(CH4)/n(N2)]时CH4的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H4)/n(N2)越大,CH4的转化率越高

B.n(CH4)/n(N2)不变时,若升温,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点的大

D.a点对应的NH3的体积分数约为26%

12.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g)+2X(g)==2HX(g)ΔH3<0

B.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13.下列四种现象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雨后空中出现彩虹

B.肥皂泡的表面呈现彩色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D.一束白光通过很窄的单缝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

14.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

A.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C.能发出5种不同频率的光

D.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1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

n2=4:

1,电阻R=55Ω。

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则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为

A.0.25AB.1.0A

C.4.0AD.16A

16.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cm),则

A.质点的振幅为16cm

B.质点的振动周期为2s

C.在0~1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D.在1~2s内,质点的动能逐渐减小

17.如图1所示,矩形线圈位于一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

用I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取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

则图3中的I-t图像正确的是

18.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的部分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

B.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月球的引力对其做负功

C.若已知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半径、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经过P点时和在圆形轨道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19.在课堂中,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A、B是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

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

,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

,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20.鸵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由于翅膀退化它已经不会飞了。

鸟起飞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对它向上的力f足够大,计算f大小的公式为:

f=cρSv2,式中c是一个无量纲的比例常数,ρ是空气密度,S是鸟翅膀的面积,v是鸟起飞时的速度。

为了估算鸟起飞时的速度v,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几何相似性假设:

设鸟的几何线度为l,则鸟的质量与l3成正比,翅膀的面积S与l2成正比。

已知燕子起飞时的速度约为20km/h,鸵鸟的几何线度大约是燕子的25倍。

由此可估算出若要使鸵鸟能起飞,鸵鸟的速度必须达到

A.50km/hB.100km/hC.200km/hD.500km/h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b.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c.往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①上述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②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面积是0.16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现有的实验器材为: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B.电压表(量程3V)

C.电压表(量程15V)

D.电流表(量程0.6A)

E.电流表(量程3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

H.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在图2中按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如图3所示,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U-I图像,其中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由此可以得到,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该实验小组还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

他们先将一电压表(量程3V、内阻2000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电压表的读数为0.70V;再将一数字电压表(内阻约为100MΩ)与水果电池的两极相连,读数为0.91V。

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该水果电池的内电阻r=________Ω。

22.(16分)

如图所示为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距为d,两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两金属板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该粒子沿直线运动,粒子的重力不计。

(1)求金属板间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求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

(3)撤去两板间的电场,带电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以初速度v0射入磁场,粒子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求该粒子的比荷

23.(18分)

如图所示,小滑块A和B(可视为质点)套在固定的水平光滑杆上。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P点,下端与滑块B相连接。

现使滑块B静止在P点正下方的O点,O、P间的距离为h。

某时刻,滑块A以初速度v0沿杆向右运动,与B碰撞后,粘在一起以O为中心位置做往复运动。

光滑杆上的M点与O点间的距离为

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2m,滑块B的质量为m,弹簧的原长为

,劲度系数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后瞬间共同速度v的大小;

(2)当滑块A、B运动到M点时,加速度a的大小;

(3)滑块A、B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m的大小。

24.(20分)

如图1所示,一长为l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

空间存在一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所带电荷的性质,并求出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

(2)如图2所示,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水平拉直状态。

释放小球,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a.求小球摆动过程中最大速度vm的大小;

b.三位同学对小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F合进行了讨论:

第一位同学认为

;第二位同学认为F合

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请给出证明。

25.(16分)

高分子化合物PPTA树脂、PF树脂、脲醛树脂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R—NH2+R—NHCOCH3+CH3COOH(R为烃基)

(乙酸酐)

II.

(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并缩聚成高分子。

(1)由苯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2)

→B的反应类型是。

(3)条件a选择的化学试剂是。

(4)E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PPTA树脂的结构简式是。

(5)高分子化合物PF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

(6)W中只有一种含氧官能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b.M与HCHO互为同系物

c.W的沸点高于C2H6

(7)Y→W时,条件ⅰ、ⅱ转化的官能团分别是、。

(8)合成脲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26.(13分)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电解饱和NaCl溶液获得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为便于储存,要将氯气液化[Cl2(g)

Cl2(l)],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更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_______。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

③氯气含量检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l2在Pt电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4)质量标准要求液氯含水量(以1g氯气含水的质量计)<0.4mg,含水量超标会严重腐蚀钢瓶。

液氯含水量的测定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

P2O5+3H2O=2H3PO4;Cl2与P2O5不反应。

①用离子方程式说明c装置的作用_______。

②检测液氯的含水量,根据上图,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

 

27.(15分)

制烧碱所用盐水需两次精制。

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Fe3+、SO42-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滤液用盐酸调节pH,获得一次精制盐水。

(1)过程Ⅰ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2)过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g)如下表:

CaSO4

Mg2(OH)2CO3

CaCO3

BaSO4

BaCO3

2.6×10-2

2.5×10-4

7.8×10-4

2.4×10-4

1.7×10-3

 

①检测Fe3+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

②过程Ⅰ选用BaCl2而不选用CaCl2,运用表中数据解释原因______。

③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④检测Ca2+、Mg2+、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②盐水b中含有SO42-。

Na2S2O3将IO3-还原为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过程VI中,在电解槽的阴极区生成NaOH,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_______。

 

28.(14分)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

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

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内容

现象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未变蓝

实验2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试纸变蓝

a.浅棕色气体是______。

b.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

c.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Al+

NO3+

____==

Al3++

NO↑+

____

(3)再假设:

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

现象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②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实验结果证实:

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

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29.(18分)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

有学者就细菌感

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

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

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

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表2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注射试剂

G1

生理盐水(灭菌)

G2

大肠杆菌菌液

G3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组别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

0

17%

83%

G2

50%

33%

17%

G3

83%

17%

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

本实验结果表明。

(2)实验二:

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

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

①CO2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

②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作用。

(3)实验三:

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

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

测定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

IFN-γmRNA相对含量

IL-4mRNA相对含量

G1

1.490

0.887

G2

0.705

1.741

G3

0.630

2.039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细胞。

(4)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导致其此类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

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30.(18分)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

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

表F2性状统计结果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杂交育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

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右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

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右下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原理。

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

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

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31.(14分)

某研究人员利用紫外线处理曼陀罗愈伤组织,选育硝酸还原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活性低的突变细胞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曼陀罗细胞中的相应基因经和指导硝酸还原酶的合成。

(2)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根本上改变了基因中的。

用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容易发生上述变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处于的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3)紫外线处理曼陀罗愈伤组织后,筛选目的细胞。

①硝酸还原酶可以将KClO3还原成对细胞毒性较高的KClO2。

在添加一定浓度KClO3的基本培养基上,存活较好的是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低)的细胞。

②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