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121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创伤/创造   提防/提心吊胆   汗流浃背/笑颊粲然

B.妩媚/抚摸   当真/锐不可当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C.扎手/包扎   躯壳/金蝉脱壳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D.轴心/压轴   兴奋/即物起兴   前倨后恭/据理力争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迁徙   假惺惺   粗制滥造   妇儒皆知

B.慰藉   画外音   灯火阑珊  辩伪存真

C.呕歌   万户侯   徇私舞弊   义愤填膺

D.松弛   挖墙角 斩钉截铁   屈指可数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论语·雍也》中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于“文”与“质”,顾名思义,“文”,是一个人外在的风度,所谓“文采”;“质”,____①____,所谓“气质”。

今天的中国人,____②____。

就外在的“文”来说,言行粗鲁,不讲逊让,没有社会公德,随意损毁公物;就内在的“质”来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省意识,不是以“义”为质,而是以“利”为质,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做。

所以,在当代社会,重提儒家的“文质彬彬”,讲求“文质并重”,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3.古诗文默写。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韩愈在《马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来描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4)赤子常怀忧国之思。

“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杜牧借古讽今来揭露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之丑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反思历史以表达其同情平民之胸怀。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评选校园之星”、“评选最美教师”……时下微信、网络投票活动屡见不鲜,但随着投票越来越多,人们不厌其烦。

奇葩的是,一门新的生意——淘宝刷票竟应运而生。

记者在淘宝网进入一排名靠前的店铺,与之洽谈刷票业务,对方要求先把投票链接发过去,随后便开了价,打开该商家评价,其月销量达60000多笔,令人惊奇。

《温岭日报》

   材料三 南京中山小学校长助理李老师说:

“学校用微信、网络投票来总结、评比,有效、省事,无可厚非。

但太多也就成了负担。

且因这些票选的后面是奖励、奖状,连着利益,容易滋生如拉票、买票之类的作弊手段。

”洪武小学主任陈莉坦言:

“此次‘校园之星’评选,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学生家长投票,后台汇总数据,短短几秒钟就能形成柱状列表,比以前人工统计效率高几十倍,也增强了宣传力度。

但若用拉票、买票手段完成,是对规则和公平公正性的破坏,对教育和孩子的伤害。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家长或老师的高票是拉来的,甚至用钱买来的,会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会得出凡事可以“托路子”、“走捷径”的结论。

《新华日报》

   

(1)材料一是设计者为某校“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设计的徽标,请结合图案和文字介绍其设计意图。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谈谈“校园微信投票的利与弊”。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5.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简要叙述《西游记》中“大战流沙河”或《水浒传》中“醉打蒋门神”的来龙去脉;

(2)《伊索寓言》的小故事里蕴含着大道理,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试比较《蝉和狐狸》、《乌鸦和狐狸》两则寓言,结合情节和寓意谈谈为何蝉没有上当,乌鸦却上当了。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二)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

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①不可状。

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②。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齶③。

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

山舒水缓,有土田。

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

   注:

①殆:

几乎。

②黛:

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膏:

油脂。

渟(tíng):

水停止不流。

③颏(kē):

下巴尖。

颔(hàn):

下巴。

龂(yín):

牙根。

齶(è)牙床。

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 故渔者歌曰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B.或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C.虽 虽乘奔御风

      故虽有名马《马说》

D.绝 哀转久绝

      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语段

(一)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比较语段一和语段二加下划线句各突出了潭水的什么特点,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展现出的画面。

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7.十毫升母爱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

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

“要不把孩子姥姥接过来吧?

帮忙带带孩子!

”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

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

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

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

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

“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

”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

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

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

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

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

“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

”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

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

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

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

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

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

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

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

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

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

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

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

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⑫我骑车赶往单位。

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

“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

”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

每次一个多小时吧?

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

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

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

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

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

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作者:

邓琴)

③—⑤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题作答。

①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②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说说本文以“十毫升母爱”为题的作用。

谈谈你对结尾段中“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

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这句话内涵的理解。

8.猴年话“猴”

   ①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与灵性的象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今年为“甲申年”,十二生肖,猴为申。

据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

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

“申,猴也。

”我国自商、周以来,以“申”为地名、姓氏的很多。

这使得中国猴文化不仅古老,而且丰富。

   ②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关于猴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其中以《世说新语》中的记载最为动人: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断肠”便成为典故,被历代诗人用之。

如柳宗元的《入黄溪》诗: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

   ③到了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汇集前人神话传说,进一步创作了《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典型形象,法术高强、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人将它奉为神明。

对后世影响尤巨。

毛泽东就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的诗句。

   ④在我国古代浓郁的官文化中,“猴”与“侯”同音,与仕途经济极有渊源。

《礼记·王制篇》: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自古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给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

为图一个好彩头,以猴为题材的吉祥画大行其道。

如明清时代,猴子骑马看着飞蜂的画很常见,表示“马上封侯”。

近代以来,常见的猴画有:

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背”与“辈”同音),表示“辈辈封侯”;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表示“延年益寿、富贵长久,孙子个个封侯”等。

   ⑤猴在中国民俗文化和雕刻艺术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甚至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

炕头上的“护娃猴”。

山西、陕西和内蒙地区,农家炕头上都有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母亲用红绳穿过石猴腿部的圆孔,再把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

当地人说:

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长大后精明能干。

码头上的“护航猴”。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门峡、陕县一代古老的渡口码头上,在木船靠拢码头时系绳用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顶端,似在东张西望。

老艄公解释说:

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

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还有拴马桩上的“避瘟猴”,贺寿之神“抱桃猴”。

除上述外,猴雕神通广大的功能远不止于此,还有“祈雨”、“求子”等。

总之,在生活中,无论炕头、墙头、码头、槽头,乃至寺庙石雕、居民建筑,都有“猴先生”的位置。

   ⑥值得一提的是,猴还活跃在我国的舞台表演艺术中。

“猴戏”在我国各省地方戏曲中屡见不鲜。

据说早在唐代就有《白猿救母》之类的猴戏,元明以后,尤其是清代,“猴戏”大量出现,如京剧《花果山》、川剧《五行柱》,《唐三藏西天取经》为连本戏,久演不衰。

清代以后,在传统猴戏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盘丝洞》、《混元盒》等折子戏,曲折生动的“猴戏”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已经走向世界,活灵活现的“美猴王”形象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观众的神话动物精灵之一。

满族民间传统舞蹈——猴打棒,其热烈、欢快、优美的舞蹈风格与击棒技巧、唢呐打击乐伴奏浑然一体,场面宏大,动作灵敏,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

在乡间广为流传,由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典范,现已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文化艺术领域

猴的艺术形象及特点

文学艺术

孙悟空:

法术高强、嫉恶如仇,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官文化和绘画艺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俗文化和雕刻艺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台表演艺术

猴戏:

曲折生动、活灵活现。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分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作用,任选一句作答。

①据说早在唐代就有《白猿救母》之类的猴戏。

②活灵活现的“美猴王”形象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观众的神话动物精灵之一。

文章第⑥段先介绍“猴戏”后介绍“猴打棒”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简述这样安排顺序的原因。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镌刻在心上的回忆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位年轻人爱自以为是,炫耀自己。

父亲便点亮一支蜡烛问:

“这支蜡烛是在自己燃烧、自己发光吗?

”“当然是。

”年轻人说。

父亲把蜡烛放进一支玻璃试管内,密封开口。

这时,蜡烛的光焰慢慢变小,最终熄灭。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

”父亲又问。

“因为试管里的氧气燃烧完了。

”年轻人说。

“是啊,蜡烛燃烧,不只是蜡烛在燃烧,还有氧在参与燃烧;蜡烛发光,不只是蜡烛在发光,蜡烛的光里,有氧的光芒。

”父亲说,“如果人生是支蜡烛,只懂得独自燃烧,独自发光,最后只能像试管里的那支蜡烛,遭遇熄灭的命运。

”年轻人看着那支熄灭的,冒着一缕青烟的蜡烛,若有所悟。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B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形、读音的辨析能力。

这类题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阶段总结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本题A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分别为:

“chuāng”/“chuàng”,“dī”/“tí”,“jiā”/“jiá”;B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分别为:

“wǔ”/“fǔ”、“dàng”/“dāng”、“qiǎng”/“qiǎng”;C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分别为:

“zhā”/“zā”、“qiào”/“qiào”、“níng”/“nìng”;D项中划线字的读音分别为:

“zhóu”/“zhòu”、“xīng”/“xìng”、“jù”/“jù”。

,故答案A。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字字形的能力。

学生答题要学会使用排除法,同时还可以辨字形、析字义,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分辨。

具体做法是:

(1)区别字形;

(2)以音辨行;(3)以义辨形;(4)根据语境辨形;(5)结合语境,据义辨字;(6)根据语法判定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复习时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勤修改,养成时刻注意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本题A项“儒”应为“孺”,C项“呕”应为“讴”,D项“角”应为“脚”。

故选B。

2.【答案】①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

②离开了内在精神,礼只剩下表面的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

解答此题,先要初步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3.【答案】

(1)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

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默写时要做到“三不”:

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注意的字有“啄”“祗”“槽枥”“骈”。

4.【答案】

(1)示例:

图片上部分五个人高举起手围成一个小星星的图案,图案下面是“校园之星”四个字。

其设计意图:

爱国奉献、团结互助,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像璀璨的星星一样起照明和引领作用。

(2)示例:

我认为校园微信投票中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

利用微信、网络投票来总结、评比,有效、省事,汇总数据时短短几秒钟就能形成柱状列表,比以前人工统计效率高几十倍,也增强了宣传力度。

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淘宝刷票”、拉票、买票之类的作弊手段,会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在使用校园微信投票时,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对活动有正确的认识,杜绝这些不正当的手段,使现在科技手段真正发挥效用。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所给图片,按一定顺序,分清主次进行描述,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含义的理解就是这个图片要表达什么样的寓意或者象征什么。

本题中图片的主体是由五个小人围成的小星星,下面是校园之星四个字,寓意要围绕“爱国、奉献、团结、友爱、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在同学中间起带头作用”意思来写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观点从材料中找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论述。

本题中首先要写出利与弊的内容。

然后在材料中找出“利”的相关内容,如“短短几秒钟就能形成柱状列表,比以前人工统计效率高几十倍,也增强了宣传力度”等,然后再说出“弊”,如“容易滋生如拉票、买票之类的作弊手段”“会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等,最后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5.【答案】

(1)大战流沙河: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醉打蒋门神:

武松因杀了西门庆被发配孟州。

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

施恩在此地开了个“快活林”酒家,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

武松到快活林假装醉闹事,蒋门神大怒,跳出来与武松打斗。

武松几拳就将蒋门神打倒,蒋门神只好答应归还了快活林。

(2)《蝉和狐狸》寓言中狐狸想吃蝉,它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乌鸦和狐狸》讲了乌鸦叼到了一块肉,高兴地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

狐狸看见了,馋得直流口水。

为了得到肉,狐狸三次奉承乌鸦,最后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从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

蝉善于思考、观察,能从他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能够战胜别人的花言巧语。

乌鸦因为爱听别人的奉承,不能抵抗住别人的花言巧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外,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

每部名著的作者名(字、号)、称谓、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

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加强积累整理。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1)在叙述时注意语言简洁,说清楚事情中人物、原因、结果即可。

(2)能结合情节和寓意说清楚蝉和乌鸦身发生事情和原因即可,注意语言简洁明了。

6.【答案】【小题1】

C

【小题2】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

【小题3】

1.奇山: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雄奇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险峻

2.异水:

(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 

(2)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秀

(3)林寒涧肃,哀转久绝凄婉

【小题4】

语段

(一):

用回清倒影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

(二):

用“最奇丽”直接赞美。

【小题5】

两句诗既是写景,也是写事:

在万木摇落的深秋,在号角声的鼓舞下,唐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力战斗,与敌人从白昼一直厮杀到黄昏。

褐色的塞土上洒下了殷红的血迹,夜雾中紫红的颜色显得更加浓重。

这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诗句可用来描写长城内外特有的景色,取其秋声萧瑟,号角悲壮之意;也可用于描写战争场面。

【小题6】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展现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

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

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A项“故”的意思依次为“所以”、“原因”;B项“或”的意思依次为“有时”、“或许”;C项“虽”的意思依次为“即使”、“即使”;D项“绝”的意思依次为“停止”、“断绝”。

根据以上分析,C项中加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