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218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docx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

清代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

.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

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

特色,处于过渡时期。

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

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

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

粗糙不修胎。

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

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

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

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

顺治早期呈色灰暗,

顺治晚期浓艳发紫。

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

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

清代青花瓷上山水

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

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

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

如画梧桐叶,

旁题诗: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

或“梧桐叶落,天下皆

 

6.款识:

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

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

祭器多干支纪年款。

如“顺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

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

调青翠。

《陶雅》上说:

“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

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

后期厚薄皆有,

以薄为主。

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

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

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

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

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

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

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

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

足根圆,俗名灯草根。

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

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

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

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

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

如糯米粉。

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

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

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

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

后期有石子青、

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

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

好的青花有玉质感。

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

祭蓝釉中有洒蓝、

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

前期粗犷,有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

填蓝处往往扩散外溢不工整。

后期技法流畅、工细,点蓝用

山水画的披麻皴。

题材,前期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

 

等。

康熙时创新长篇铭文,有:

“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

兰亭序”、“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诗赋”等。

诗文后往往用

 

文房山斗”、“博古雅玩”等。

瓶罐画有战斗故事的,如“三国

志”、“水浒转”等(;俗称“刀马人”)戏曲故事有“西厢记”、林七贤”、“曲水流觞”等。

清代好几朝,青花图案喜留白边,但以康熙朝留白边最宽。

康熙时画菊,留白边,且层次多。

康熙时始绘勾莲、西番莲、洋莲等。

6.款识:

前期楷书,后期用篆书。

“大清康熙年制”,丁

末是康熙六年。

还有永乐宣德、嘉靖的伪托款。

明代书法刚劲有力,清代仿制的采用馆阁体,较为软弱。

篆书是细硬的铁线篆。

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

私家款有:

玉石宝珍、杏林春宴、若深珍藏、北庆堂制、益友堂制、奇石

宝鼎之珍等。

干支年号款,有丁末、葵丑、戊申等。

一般康

 

不少伪托款,而且较好。

总的特点是用笔无力、工整,是馆

阁体。

图记款有杂宝、爵、螺、角、秋叶、方胜、团鹤、团凤等,还有画笔、银锭、如意的,含意为“必定如意”。

图记款,明代有,但较少。

康熙还有仿成化天字罐,写天字款的。

有一种底心仅有双圈的。

康熙早期本款极少。

3.雍正时期的青花瓷(1723——1735年)

1.

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时的苏泥勃青较多,创新少。

 

2.工艺:

精工细琢,讲究修胎,不见接口。

足根较深滚

圆,俗称灯草根。

民窑仿砂底,粗糙,有螺旋纹。

3.胎釉:

细致洁白,瓷化程度好,胎体厚薄匀称,釉汁

滋润。

4.青花:

继承康熙白釉,白中闪青,部分仿明代的苏泥

勃青,但不是用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使之晕散。

民窑器发青带灰,足根圆,图案呆板。

雍正时,唐英督造的青花釉里红,颜色掌握自如,色泽鲜艳,红白相映,俗称唐窑。

5.纹饰:

康熙后期开始,偏重于图案化,刻板,雍正时

继续。

纹饰有仿明代的云龙、云凤、云鹤、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花托八宝、贯套纹等,线条纤细。

民窑有八卦、八仙、梵文、勾莲等。

梵文扁长,图案化。

扁体梵纹犹如藏文,呆

板。

人物画有渔耕樵读,以男为多;棋琴书画以女为主。

行、六字三行款都有。

伪托款,以仿成化、宣德为多。

民窑常见方块款、肥皂款、豆腐干款等。

四朵花款,雍正后期乾隆前期都有。

4.乾隆时期的青花瓷(1736——1795年)

1.造型:

瓷胎厚薄兼有,形式无所不包。

有日用器、陈

列品、文房四宝、祭祀用品,还有印盒、小瓶等。

2.工艺:

比康熙时有所突破,常见有粉彩转心瓶,青花

五孔双活环瓶。

嘉庆时有活环,但有搭釉现象,乾隆时都无搭釉,双环活络。

大件器,不变形,工整,厚薄匀称,成型线条生硬,不及雍正时柔和。

3.胎釉:

坚致细白,硬度不及康熙,釉细莹润,光泽好,

部分仿康熙浆白釉。

民窑有灰青釉。

4.青花:

前期继承雍正朝仿明永乐宣德的,色灰,呆板,

不及雍正鲜艳,但图象清晰,呈色稳定。

浆白釉,康熙细,乾隆粗。

乾隆色鲜,康熙青灰。

浆胎青花,份量轻、有开片,乾隆仿康熙,釉面不平整,有桔皮纹。

还有玲珑青花加彩、胭脂红青花。

5.纹饰:

官窑繁复。

后期开始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图案,

如百鹿、灵芝、团形篆书寿字以及山水、风景等。

6.款识:

篆书款增多,楷书款减少。

有六字二行及六字

三行款。

有仿宣德、成化款,有花押款。

乾隆与嘉庆时期青花的比较:

1.造型:

乾隆轻薄灵巧,厚的也匀称。

嘉庆厚重笨拙。

2.工艺:

乾隆细致,讲究修胎,圆足,露胎不多。

嘉庆

粗糙,不讲究修胎,足滚圆少,尖状多,露胎也多。

3.胎釉:

乾隆胎质坚致细密,釉色细白光洁。

嘉庆胎质

粗松量轻,白中闪青,光洁度差。

4.青花:

乾隆鲜丽纯真。

嘉庆灰暗,色不稳定。

5.纹饰:

乾隆绘画工细、题材仿古多。

嘉庆绘画粗糙、

题材吉祥图案多。

总之,嘉庆以后,经济衰落,青花衰退,粉彩增多。

光绪时,青花一度好转。

根据清宫档案,光绪结婚时,烧制不少仿康熙的青花瓷。

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记载:

“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

5.嘉庆以后的青花瓷(1796——1911年)

1.造型:

厚重笨拙,线条生硬。

瓶罐有饰耳的制作方法,

如夔凤耳,蝙蝠耳、狮首耳、双龙耳、鹿头耳等。

新的品种有:

青花邓罩、药瓶、脸盆、壁瓶、痰盂等。

2.工艺:

粗糙,足根圆而粗,修胎不精,厚薄不匀。

3.胎釉:

胎质细致而脆,密度不强,硬度不够。

釉色细

薄,不够滋润。

道光时釉面有波浪纹、不平整,光绪时部分有桔皮纹。

4.青花:

发色鲜艳少,白洋闪灰多,个别闪灰褐色。

的特点是具有漂浮感,底釉较薄。

出现洋蓝,呈色漂浮刺目。

5.纹饰:

不够精细。

吉祥图案流行,勾莲图的盘碗较多,

福禄寿三星图,始于雍正,同治、光绪时增多,蝙蝠、寿桃、麒麟送子,还有五福捧寿(团寿字)。

道光后,带有瓜蝶画在一起,意为瓜迭绵绵。

还有金鱼、鸽子、狗、猫等。

6.款识:

帝王年号款。

嘉道时楷篆两用,咸丰后多为楷

书。

图记款,有蝙蝠、寿桃、百结等,各朝而异。

嘉道时画双蝠,道光咸丰时蝙桃各一,咸丰时二寿桃,同治时一寿桃,道光以后有百结。

苏麻离青主要特征

(二)

鉴定景德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认识至

关重要。

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青料,并形成其独有的风格。

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于上述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景德镇历史上使用苏麻离青主要有四个时期:

一是元代

晚期,;二是明洪武时期;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四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陶瓷史称其为“空白期”。

由于烧制

工艺不同以及火候、还原气氛不同诸原因,苏麻离青在各个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存世量最大,也最具代表性。

1.靛蓝。

永、宣时期苏麻离青的呈色特征:

一种为呈色

靛蓝,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

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

另一种发色蓝中泛紫,甚至呈明显的紫罗兰色,发色浅淡,浅淡处呈星状点滴晕散;浓聚处结晶斑连点成片,呈黑青色,浓淡反差极其明显,晕散十分严重。

2.晕散。

是指液体落在纸上向四外散开或渗透的情状,

也即俗语所说的“洇”,如纸洇的厉害,洇水等。

晕散是苏麻离青的一个基本特征,不论是哪一时期的苏麻离青,无论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总是带有晕散,没有晕散的苏麻离青是不存在的。

永乐、宣德时期的苏麻离青晕散情况尤为明显。

苏麻离青出现晕散的机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与釉层有

定的关系。

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釉面多肥厚莹润。

这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是比较多见,而且越是晕散严重,呈星状气泡的情况也越是普遍。

但是,呈鱼子纹状气泡分布均匀的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来说,釉面呈鱼子纹状气泡的晕散情况较轻。

在30至50倍放大镜下观察结晶斑,也有两种情况:

呈浓黑色的结晶斑,多呈锡铂状,也可以说是“锡光”;呈褐色的结晶斑,则呈深色的“铁锈黄”。

3.结晶斑。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最具代表性。

其主要发色特征是:

发色蓝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并呈现出明显的紫罗兰色;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块或斑点,晕散情况严重。

这种呈色令人宝爱,所以,耿宝昌先生所著《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就是

以这件三足炉的绘图作书影,即封面书题字下的图案影衬。

晕散与结晶斑,是青料粗粝所致,如以强光照射可明显

看出,结晶斑实际上就是青料中斑斑块块呈颗料状的锈斑,原因极有可能是因铁质高所致。

青料粗粝,也极有可能是造成晕散和结晶斑的原因。

晕散和结晶斑,本来就是一种缺陷。

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景德镇御器厂明永乐、宣德曾出土大量实物标本,其中因晕散过重或呈色过于深重,常常是被废弃或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说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称其为典型色,是因为苏麻离青的上述三种呈色,目前仍为现代仿品不能仿成,因此为业内人士称为“开门”。

4.浓艳。

为呈色靛蓝浓艳,有的不含紫色,有的蓝中微

泛紫或紫色较明显;结晶斑少见,且多呈褐色,不见浓黑色者;浓淡色阶明显,有明显晶莹剔透之感,或呈半乳浊状,但仍显晶莹。

这种呈色,以故宫所藏并于现在展出的永乐狮球款及花心款两件压手杯最具代表性。

学界多认为这是永乐

也包括宣德在内的“细路活儿”。

颇有道理。

明谷应泰《博物

这种呈色正是时人所追求的,但不易做到,尤其是大件器物,更不易烧成。

目前,景德镇仿永乐、宣德青花多以此为蓝本,但其与真品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没有任何可比性,因此不论。

5.淡雅。

以故宫藏宣德款青花缠枝大梅瓶和青花海水龙

纹高足碗较具代表性,其呈色特征是:

色泽淡雅,蓝中泛紫,或呈浅天蓝色,不含紫色;晕散情况较轻或不甚明显;不见结晶斑。

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是以

耿宝昌谈《陶瓷鉴定小

常识》(三)

鉴定古陶瓷除了要掌握有丰富的当时社会、经济、文化

艺术、历史的相关知识外,还要有长期“摸爬滚打”出来的“眼力”。

简单说,鉴定古陶瓷,要从造型、纹饰、胎质、釉色、款识五方面下手:

看造型。

造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该件古陶瓷器物

所作时代的社会审美需求和技术工艺水平、官窑器还能反映出皇帝的个人喜好。

这些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在掌握了各时代陶瓷器的品种类别和时代风貌的同时,要研究造型的古朴、华丽、秀美、敦实等风格,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分辨真伪了。

观察造型时,要细致认真,从器口、颈、腹、底、足、耳、柄、流到器内壁,器物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等知识熟记,则对鉴定大有裨益。

二看纹饰。

纹饰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如成化斗彩

纹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

这些细部微妙的纹饰的特征,往往被仿者忽视,成为鉴别真伪的证据。

施彩上,时代特征更是鲜明。

用黑彩勾轮廓线始于明正德,粉彩出现于清康熙中晚期,明代绿彩多发黄绿色,清晚期彩瓷出现雪青色等等。

纹饰的笔法上,明永乐时期的纤细,明晚期的勾勒填涂,清康熙有披麻皴法绘出的重峦叠嶂、远近疏密,雍正时的笔触纤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三看胎质。

先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陶炼的纯

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序。

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呈肉红色,而清代民国的仿品则发青白色。

康熙器胎质的纯净,细腻和坚硬,清末民国仿品也很难做出。

体轻质软的浆胎也是清初才开始盛行的。

元明以来胎体足部所呈现出的火石红,年代越早越凝重,到了乾隆初年基本就消失了。

四看釉色。

釉是陶瓷器的外衣,观察时釉质的粗细、光

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注、疏密程度等数据,都要牢记于心。

如明宣德桔皮釉与清雍正、晚清、民国后仿器的小波浪纹釉面之间的差别,清早期釉面上的蛤蜊光、彩晕和民国新仿品釉面火光之间的差别等等。

这些不自然的旧光泽绝无古瓷陈年日久而成的“酥光”现象。

而各时代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与疏松及浓缩或者积釉等现象的出现,比如宣德釉面的棕眼、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集等都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五看款识。

首先要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

识相互比照,结合真品反复琢磨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位置以及款字色泽等,从中得出规律。

总之,在鉴定陶瓷器时,以上五点缺一不可,需相互结

合。

如孙瀛洲先生讲“耳、目、手三者并用”,即用眼来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用手摩挲别其粗细,手指轻叩听其声响。

不能只满足于局部特征的符合而不计其它,或只看器表不看器里,或只观釉色不问胎质,都是很片面的。

所以,在鉴定中,造型、纹饰、胎质、釉色及至款识都要同时观察应用,才能收到全面一致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