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243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docx

最新中外美术史简答论述题

简述题

中国部分

1、简述原始彩陶的形象特征,装饰特点

仰韶文化:

A半坡彩陶

圆底和平底为主,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红底黑彩,纹样朴素,多是抽象几何纹样和较复杂的动物图形,尤以鱼纹著称

B庙底沟彩陶

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有沿边

多弧线组成的花瓣式连续图案

C马厂彩陶

大圆圈纹,卷曲纹,勾连纹,蛙形纹

四大圆圈式构图,极少锯齿纹,单色条纹多

马家窑文化:

A马家窑彩陶

花纹繁密,以黑彩绘于橙黄器表之上,多漩涡图案,以等粗的圆曲线条反复盘绕,均匀对称

波状纹,漩涡纹,弦纹

B半山彩陶

小口,宽肩,大腹,双耳

稳重大方

红黑两色相间的锯齿纹和漩涡纹,几何纹,螺旋纹,波状纹,折线纹,网格纹

3、谈谈原始雕塑的形象特征

我国原始时代雕塑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单独的圆雕作品,一类是器物的附饰。

以表现动物和人物为主,以随意捏塑的作品居多,手法粗简,造型幼稚。

审美与功用合一。

风格:

造型写实

体现观念:

生殖崇拜,祈求丰收,母系氏族权威象征,巫术崇拜

玉雕主要是审美功用。

4、青铜艺术的造型和艺术特征

夏代:

早期

无花纹,拙朴

商代:

鼎盛(第一高峰)

二里冈:

薄胎,少纹饰,深腹,空足,上粗下细

数量大增,种类复杂,单类器型丰富多姿,造型凝重结实,纹饰繁缛

兽面纹(饕餮纹),龙纹,凤鸟纹,乳钉纹

殷墟:

大型化,厚重化倾向

西周:

变革

酒器减少,石器礼器增多,铭文加长,宗教性的神秘气息减弱,纹饰与造型也渐趋粗率简朴

环带纹,重环纹,鳞纹,窃曲纹,鸟纹

纹饰不再给人神秘恐怖,而是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于韵律感,装饰性强

春秋:

再生

出现了清新流畅,纤巧华丽的新风格,铸造上向玲珑剔透发展

战国:

世俗(第二高峰)

精致灵巧,造型随意多样

使用错金银,镂刻,鎏金等装饰技术

纹饰大量描绘人物活动,现实生活场景

5、秦汉时期雕塑艺术

主要艺术特点是:

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

但是的杰出作品有:

秦兵马俑,马踏飞燕,汉瓦当,石虎,马踏匈奴

6、五代绘画的高度成就

三大画科:

人物,山水,花鸟

宫廷人物画:

西蜀统治者首创中国皇家造型艺术机构翰林图画院,南唐的统治者也建立相同机构。

画院中的画家直接服务于帝王贵族。

风俗画和肖像画发展起来,促成了中国人物画的进步。

周文矩是南唐画院特诏,代表作《重屏会棋图》,描写南唐皇帝李璟与三个弟弟下棋场面。

笔法为战笔(也称颤笔)水纹描。

顾闳中也是南唐画院画家,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形式表现南唐大臣韩熙载家中夜宴全过程。

突出生活场景描绘和人物内心刻画。

线条流畅细腻,色彩绚丽又雅致沉着,构图张弛有致,代表五代时期人物画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人物画最重要作品之一。

北方山水画派:

代表人物有荆浩,关仝

荆浩:

创作全景式构图的山水画和皴染结合的方法,代表作《匡庐图》,著有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是中国系统论述山水画创作方法和艺术准则的最早著作。

关仝:

画风有“关家山水”之称,代表作《关山行旅图》

南方山水画派:

董源:

笔法“披麻皴”,皴擦点染并用,代表作《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巨然:

代表作《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

花鸟画:

黄荃:

西蜀宫廷画家,严谨写实。

与哥哥,儿子形成黄氏宗派画风,代表作《写生珍禽图》

徐熙:

南唐画家,作画即兴而成,突破唐以来花鸟画细笔填色传统

7、论述宋代山水画发展的高度成就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

宋初:

以李成和范宽为代表

李成:

以画寒林平远著称,善用淡墨表现丰富层次与虚旷空间,画风清润幽渺,墨色精微,被誉为“得山之体貌”,代表作《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

范宽:

能深入自然,擅画雪景,笔法“雨点皴”,被誉为“得山之骨”,代表作《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

北宋中期:

以郭熙为代表

郭熙:

画树用草书笔法,多作“蟹爪枝”,画山石用圆笔侧峰勾勒,再加淡墨渲染,形成独特面貌,人称“鬼面石”,“乱云皴”,代表作《早春图》

为北宋美术理论家,与儿子合著《林泉高志》,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米家山水:

米芾,米友仁父子

以墨点方式表现江南烟雨景色,不求工细严谨,开创了与流行的李成、范宽画法不同的山水画面貌,被称为“米氏云山”或“米家三水”,作画不求工饰,崇尚天真自然,能打破中国画以线为主的常规,开创“戏墨”之风,代表作《远岫晴云图》

小景山水画:

表现小景致小情趣,多是册页小幅,雅致精巧

青绿山水:

唐代兴起,画风日趋细腻,造型严谨写实

王希孟:

细腻富丽严谨的山水画,宫廷装饰需要,代表作《千里江山图》

南宋:

富有情感色彩和浓郁诗意,有留白,南宋四家开拓出“水墨苍劲”的局面

李唐:

喜用“大斧劈皴”,擅画人物、牛、苍劲雄峻的山水,代表作《万壑松风图》

刘松年:

擅画西湖风景,是南宋院体画风代表,水墨青绿结合,代表作《四景山水图卷》

马远:

大胆剪裁取舍,以平视和仰视角度,描绘山水局部,画面上留出大面积空白,称为“马一角”,代表作《踏歌图》

夏圭:

“夏半边”,擅长长卷,代表作《溪山清远图》

8、论述“元四家”的艺术特色

黄公望:

曾得赵孟頫指点,取法荆浩,董源,以水墨或浅绛法画家乡山水,画风平淡自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卷》《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

吴镇:

作画吸取董源,巨然皴法,笔墨清润,表现苍茫气象,喜作渔父题材,常题诗其上,画作景象空旷萧索,代表作《渔父图》《秋江渔隐图》《竹谱册》

倪瓒:

山水表现太湖风光,意境清幽而荒寒萧索,带有孤独寂寞的色彩,绝少设色,笔墨松秀简淡,代表作《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容膝斋图》

王蒙:

是赵孟頫的外孙,山水多表现隐居生活,开创“蜜体”,运笔和写景富有层次变化,章法稠密,景色郁然神秀,有画人物,代表作《春山读书》《青卞隐居》《夏山高隐》

他们的作品体现出萧条淡泊,荒僻静寂,远离人间烟火的气息,在艺术上追求个人性灵的抒发,写胸中意气,反对形似,提倡“墨戏”,以自娱为主,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

使中国山水画到这时,彻底抛弃了匠气的唐宋彩画传统,走向空灵超脱,注重意趣的方向。

9、名词解释:

扬州八怪

进入18世纪后,大批画家涌入扬州,其中一些能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生活感受,使用阔笔写意方法抒发性灵,在花鸟方面有特殊成就。

因为这些人画风与传统的正统面貌迥然不同,被人们成为“扬州八怪”。

其实,“八怪”并不止于八个画家,所以也称为“扬州画派”。

论述题:

1、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六法”的内容是什么?

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

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

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

《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

《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

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2、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答: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

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

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李公麟是宋代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画家。

他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称。

李公麟绘画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

他的绘画作品塑造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多种人物生动形象。

苏轼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

他的绘画理论通过著述诗文题跋大量阐述,产生了较大影响。

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仅凭技巧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文人画艺术主张。

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但更推崇王维。

苏轼较早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把它与“画工画对立起来。

苏轼评画又有“常形”、“常理”之理论,以描绘山石竹木云水而表达“厌于人意”之绘画为上品。

传为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反映出文人画家艺术形象更注重主观意趣的表现,并不斤斤计较形似与否。

文同和米芾是与苏轼同时的重要画家,文同的“湖州竹派”与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对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同是诗人兼书法家,长于墨竹。

他与苏轼一样着重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出了“湖州竹派”。

米芾精鉴收藏,善书法,与子米友仁(1074一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表现江南烟雨迷蒙景色,世称“米家山水”。

墨梅亦始于北宋,扬无咎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

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

传世之作《雪梅图》寥寥数笔勾出瘦硬枝杈,形象单纯而鲜明,《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士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3、清初四僧是哪些人?

并分析其中一位的艺术风格成就。

答:

“四僧”是指八大、石涛、髡残和弘仁四个和尚。

这些画家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囿于古法。

个性鲜明。

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但在当时都是十分大胆新颖的创造。

如八大,以画寄托亡国之痛,意境苍凉凄楚,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

花鸟画以拟人简约的手法,把充满孤独幽愤的感情宣泄而出,在内容与形式上臻于高度统一。

4、明末及清代年画生产的中心主要在哪三个地区?

并简述各地区年画的风格特色。

答:

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及山东潍县杨家埠。

天津杨柳青年画:

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鲜艳雅致,题词也很讲究。

风格上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与彩绘结合,细腻鲜丽,人物俊秀传神。

苏州桃花坞年画:

严谨精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着重描绘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注意透视和明暗,一般都有题诗。

以粉红、粉绿为主,具有明丽雅致的效果。

潍县杨家埠年画:

造型夸张,饱满均衡而富有装饰性,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善于表现农村生活风俗及民间戏曲故事。

5、试将元代美术与宋代美术加以比较,扼要论述其发展和变化。

答:

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

职业画家活跃。

宫廷绘画繁荣。

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

题材风格多样化。

画史和绘画著录取得新的成就。

元代没有像宋代那样建立宫廷画院,社会上的职业画家也失去了宋时的活跃局面。

士大夫绘画在宋、金基础上有着明显的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

他们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注重笔墨性能的发挥。

江浙一带成为文人画创作的活跃地区。

宗教造像活动盛极一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最后一次高潮。

6、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

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最繁盛的时期,出现了像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杰出的画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阎立本的绘画代表初唐美术达到的新水平。

文献记载阎立本在太宗即位前的武德九年(公元62年),曾图写《秦府十八学士图》,歌颂李世民任秦王时能礼贤下士;唐太宗即位后,他又多次为太宗画像、描绘重大历史事件。

依照汉代绘制《麒麟阁功臣图》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阎立本受命在凌烟阁图绘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像,唐太宗亲自为赞,是为著名的《凌烟阁功图》。

高宗时他又画《永徽朝臣图》。

影响最大的人物画家当推后世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吴道子的绘画创作风格技巧具有突出

7、浅谈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答:

秦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功强盛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8、顾恺之《洛神赋图》

(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

画出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

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

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

顾恺之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9、“扬州八怪”绘画特点

(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

(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

创作特点:

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10、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

(1)时代特点:

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出现。

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

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2)民族风格:

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雄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

1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

(2)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3)总体性、综合型很强。

12、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1)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精巧的结构,优美的屋顶

(3)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4)鲜明、艳丽的色彩

13、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14、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15、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春秋时期,奴隶制趋于瓦解,青铜器的造型设计也开始摆脱商周以后的神秘宗教气氛,而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

(1)器形由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器物的纹饰也活泼多样起来,变质朴严谨为细腻新颖;

(2)纹样形式除适合纹样和带状二方连续纹样外,新增加了网状四方连续纹样。

16、中国雕塑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萌芽期: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

(2)成熟和繁荣期:

秦汉和南北朝

(3)高峰期:

唐代

(4)低潮期:

唐之后至清末

17、简述南宋四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

“李、刘、马、夏。

”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

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

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

马远、夏娃师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书馆多向特写。

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初无此称,屠隆说: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

”张丑认为:

“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

”张泰阶则曰:

“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18.简述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

阎立本的绘画创作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

其作品《步辇图》

选择了唐太宗接见土蕃迎亲使臣禄东赞的情节加以描绘,生动的刻画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此图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炼而工致,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度,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

传为其所作的《历代帝王图》是反映初唐绘画艺术水平的另一极为重要的作品。

描绘了从汉昭帝到隋炀帝十三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象,对每个形象都包含着鲜明的褒贬。

在艺术风格上,此画有明显的六朝余韵。

阎立本的艺术继承并发展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所奠定的‘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美学基础,他用线遒劲坚实,工笔重设色,用笔沉着清俊,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刻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19.浅谈吴道子的艺术成就,何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又名道玄,在人物造型上‘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广川画跋》,在笔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他的画以线条为立体,略加渲染来协助线条和色彩相互映衬,形成了崭新的民族化的宗教画,以致整个人物画,他的画风对以后的宗教人物画有重大影响。

20.张萱和周昉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代表作?

张萱所绘的妇女形象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盛唐后仕女风俗画的典型风格《號国夫人游春图》《武后行从图》《捣练图》

周昉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其作品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共有‘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他笔下的妇女形象由欢愉转向她们在封建束缚下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

《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

21.展子虔《游春图》有何艺术特色?

展子虔,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其留存下来的唯一作品,描写风光明媚、春色宜人的郊原,画面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其特点是:

山的描绘用单线勾勒,填以青绿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叉如鹿角的树枝,松身不画鳞,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画细针,只用石绿沉点,人物用笔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勾线分出衣折,全画面树木排列尚少穿插变化,表现了山水画从南北朝到唐代的过渡情况。

外国部分

要点:

1.按考古学的分期,我们把早期的原始美术分为:

奥瑞纳时期位于法国的奥瑞纳村附近距今3万年左右梭鲁特时期位于法国里昂的梭鲁特村距今2万年左右马格德林时期位于法国的马格德林地区距今1万4000年

2.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3.原始时期中小型雕刻:

《持牛角的女神》法国洛塞尔地区出土;《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奥地利出土

4.原始时期岩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巨石建筑:

英国“巨石阵”

5.苏美尔美术这个时期以考古学分期分别是:

埃尔.乌巴德时期、乌鲁克时期、捷姆代特-那色时期。

6.阿卡德王国时期美术大约公元前24世纪,由萨尔贡一世建立的阿卡德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

代表作品:

《萨尔贡一世头像》青铜公元前2300年左右《纳拉姆.辛记功柱》公元前23世纪

7.巴比伦王国时期美术(前19---前12世纪)公元前1894年,有阿莫里特人建立了巴比伦王国代表作品:

《汉莫拉比法典石碑》石碑上刻有282条法律条文,是距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善的一部法典。

在石碑的表面采用浮雕的形式说明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8.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美术艺术成就:

建筑:

伊什塔尔门公元前570年建造巴比伦空中花园

9.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10.正面律:

古埃及时期浮雕和壁画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人像方面,人物头像为侧面,躯干为正面,下肢为侧面,手和眼睛为正面。

11.新王国时期美术卡那克的阿蒙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比里神庙

12.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雕塑作品:

《掷铁饼者》作者米隆,《持矛者》作者波利克里托斯《刮汗污的运动员》作者利西波斯(米洛斯的维纳斯;拉奥孔;两个希腊化时期的作品。

);建筑方面:

帕特侬神庙雅典卫城

13.古罗马时期的建筑:

罗马万神庙科洛西姆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雕塑:

《奥古斯都像》《图拉真记功柱》壁画:

庞培古城壁画

14.早期基督教美术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以教堂建筑为主。

早期的教堂是利用和改造古罗马的会堂建筑,称为:

巴西里卡式。

这种早期的教堂主要以木结构为主。

拜占廷建筑:

圣索非亚大教堂;镶嵌壁画主要代表作品:

《查士丁尼大帝和随从》《西奥多拉皇后与随从》

15.罗马式建筑主要特点:

外部粗糙笨重,有很厚的墙,内部很少有装饰,代表建筑:

比萨大教堂

16.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结构比罗马式建筑更加轻巧,普遍使用矢状拱券,强调直线上升,墙壁较少,采用彩色的玻璃窗画作为装饰,大量的雕塑作为内部装饰开始出现。

代表性建筑: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12世纪世纪始建德国米兰大教堂(1386年始建意大利)被誉为“锦绣森林”。

17.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

一是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描写人和描写人存在的世界。

出现了大量的肖像画和风景画。

二是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倾向.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除了与当时的文学、哲学的联系外,还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是建筑、雕刻和绘画开始各自独立发展,不再依附于建筑。

五是美术家的队伍发生了变化。

六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对后来的艺术影响很大,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欧洲的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这是因为意大利有三个有利条件:

首先,资本主义在意大利产生的比较早。

二是有丰富的古代希腊、罗马的遗迹和遗物。

三是由于城市的兴起,意大利的科学和文学发展的很迅速,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18.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代表画家:

乔托(1267-1337年)代表作品:

《犹大之吻》《逃亡埃及》布鲁内莱斯基、多纳太罗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年)著名的建筑家、雕塑家代表作品:

佛罗伦萨大教堂多纳太罗(1386-1466年)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代表作品:

《大卫》《受胎告知》《加塔梅拉塔骑马像》吉贝尔蒂(1378-1455年)著名雕塑家代表作品:

佛罗伦萨洗礼堂的青铜门雕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

马萨乔等人马萨乔(1401-1428年)著名画家

代表作品:

《出乐园》《纳税钱》佛拉.安杰里科(1400-1455年)佛罗伦萨画派中的一位抒情画家。

代表作品:

《受胎告知》《圣母加冕》《哀悼基督》《基督复活》

属于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画家还有委罗基奥、吉兰达约等人。

波提切利(1445-1510年)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意大利15世纪下半期的主要代表。

代表作品:

《春》《维纳斯的诞生》《哀悼基督》

19.莱昂那多.达.芬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