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45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docx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顶管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顶管施工流程图

安装导轨及后背

4、顶管设备安装

该项辨识详见“排水工程井下作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9、新旧管道衔接

8、顶管后期施工

拔桩

回填

砌井

7、顶管设备拆除

拆除支护

拆除顶管设备

拆除电控设备

 

 

2、危险源辨识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1

 

顶管施工管理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

人/法/环

无冬季施工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健全

冻伤

AB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人/法/环

无雨季施工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健全

触电

淹泡

坍塌

AB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

人/法/环

无火灾防范和初起火灾扑救措施

火灾

AB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

人/机/法/环

无编制机械设备使用、调度防护措施

伤害

事故

AB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

人/法/环

无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触电

AB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6

人/法/环

管道顶进专项施工方案无防毒防暴防燃防水淹措施

中毒

爆炸等

AB

特种设备作业方案

7

人/法

无特种设备专项施工方案

机械

伤害

AB

选择合格分包单位

8

人/法

不具备相应资质或资质证件漏检

各类

伤害

AB

操作人员的操作资格

9

人/法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无操作证或证件失效

各类

伤害

AB

安全技术交底

10

人/法

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各类

伤害

ABC

安全技术交底

11

人/法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未按相关规定进行

各类

事故

ABC

安全技术交底

12

人/法

未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施工参建人员进行告知

各类

事故

ABC

 

2

现场勘

地质勘察

13

人/法/环

未进行地质勘察使得施工措施缺少针对性

坍塌

塌陷

ABC

地质勘察

14

人/法/环

未对地质结构、土层分类、土的参数、地层描述进行分析

防护

无效

ABC

物探勘察

15

人/法/环

未走访调查基坑周边地下管线产权或管理单位

各类

事故

ABC

物探勘察

16

人/法/环

地上架空供电线没依据电压等级进行安全距离确认

触电

ABC

物探勘察

17

人/法/环

地下电缆埋设深度及走向不明确或未做标识

触电

ABC

物探勘察

18

人/法/环

未判明地下是否有旧构筑物和其它埋藏

损毁文物

其他事故

ABC

物探勘察

19

人/法/环

未判明地下是否有工业构筑物或建筑垃圾

坍塌

塌陷

A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3

工作

浇筑工作坑基础

20

人/机/法

混凝土搅拌机安全装置不健全

机械

伤害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1

人/机/法

混凝土搅拌机安装及使用不规范

触电

机伤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2

人/法

向基坑内输送混凝土通道不坚挺

通道

坍落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3

人/法

向基坑内输送混凝土通道外围没有封闭

物体

打击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4

人/法

向基坑内输送混凝土不设通道用小料车直接向下倾倒

高坠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5

人/法

基础模板外沿支撑物设在排水沟内阻碍排水

基坑

淹泡

BC

浇筑工作坑基础

26

人/法

基坑底部工作面周围没设排水沟

基坑

淹泡

BC

浇注顶管后背墙

25

人/法

顶力计算值过小或不准确导致后背墙刚度和强度不够

后背墙碎裂

BC

浇注顶管后背墙

26

人/法

后背墙浇筑密实度不够

后背墙塌陷

BC

4

安装导轨

27

人/法

未和基础做固定连接

移位

倾覆

BC

安装导轨

28

人/机/法

两条导轨安装不等高、不平行

移位

倾覆

BC

安装导轨

29

人/机/法

导轨间连接松动不牢固

移位

倾覆

BC

安装导轨

30

人/机/法

每交接班没按规定检查导轨位置

移位

倾覆

BC

电动控制设备

安装

31

人/机/法

没履行46—2005用电标准的规定(详见临时用电辨识)

触电

火灾

BC

千斤顶和油泵的配置

32

人/机/法

没按最大顶力的1.2倍配置

油管

爆裂

BC

千斤顶的安装

33

人/机/法

千斤顶固定在支架上其合力的作用点没在管道中心垂直线上

顶偏

崩铁

BC

千斤顶的安装

34

人/机/法

千斤顶对称布置但是其规格不同、行程不同步

顶偏

崩铁

BC

千斤顶的安装

35

人/机/法

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过大、速度过快

机械

损毁

BC

油泵的安装

36

人/机/法

油管不顺直或转角多

油管

爆裂

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4

 

油泵的安装

37

人/机/法

油泵安装完毕未进行试运转

机械

伤害

BC

顶铁的安装

38

人/机/法

顶铁的相邻面不互相垂直

顶偏

崩铁

BC

顶铁的安装

39

人/机/法

顶铁的外形尺寸不相同

顶偏

崩铁

BC

顶铁的安装

40

人/机/法

型钢顶铁焊缝高出表面

顶偏

崩铁

BC

顶铁的安装

41

人/机/法

安装后顶铁轴线与管道轴线不平行

顶偏

崩铁

BC

顶铁的安装

42

人/机/法

顶铁与导轨之间的接触面有泥或油污

滑脱

崩铁

BC

顶铁的安装

43

人/机/法

顶铁整体组合时连接不紧密有翘曲变形

顶偏

崩铁

BC

吊装顶管设备

44

人/机/法

超负荷吊装

人、机

伤害

BC

吊装顶管设备

45

人/机/法

吊车起重臂回转半径内站人

物体

打击

BC

吊装顶管设备

46

人/机/法

吊车液压支架垫板不能承载吊装负荷或地基较软

倾翻

机伤

BC

吊装顶管设备

47

人/机/法

未对重物捆扎是否牢固进行检查和确认

物体

打击

BC

吊装顶管设备

48

人/机/法

吊钩防脱扣板缺损

物打

机伤

BC

吊装顶管设备

49

人/机/法

吊装索具不能承载负荷重量

物打

机伤

BC

吊装顶管设备

50

人/机/法

配合作业人员在吊装重物距地面大于50公分时近前操作

打击

伤害

BC

5

安装平台

51

人/机/法

选用材料不符合安全要求

坍塌

倾倒

BC

安装平台

52

人/机/法

平台主梁直接放置在坑壁主体上

坍塌

BC

安装平台

53

人/机/法

平台方木未能满铺或梁方木固定不牢固

坍塌

BC

安装平台

54

人/机/法

平台护栏高度低于1.2米

高处

坠落

BC

立架安装

55

人/机/法

立架安装完成后未经验收即行使用

塌陷

倾倒

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5

 

立架安装

56

人/机/法

支架底角未能固定在梁上

塌陷

倾倒

BC

立架安装

57

人/机/法

未设支架的横拉杆或少于规定数量(规定不少于4根)

塌陷

倾倒

BC

工作棚的搭设

58

人/机/法

工作棚外沿搭设至工作坑防汛埂以内

淹泡

BC

工作棚的搭设

59

人/机/法

工作棚搭设使用轻型材料苫盖不足抵御风载作用

掀翻

物打

BC

下管吊装

60

人/机/法

管材堆放场所和运送管材的道路未做硬化处理

陷落

BC

下管吊装

61

人/机/法

吊装前未对吊钩卡环索具支架平台等进行安全确认

机伤

物打

BC

下管吊装

62

人/机/法

下管前未在平台上试吊

机伤

坍塌

BC

下管吊装

63

人/机/法

吊装下管时在管材距坑底0.3米以上时作业人员靠近

机伤

物打

BC

下管吊装

64

人/机/法

管材在坑底放稳后摘钩作业人员尚未回避即行提升索具

物体

打击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65

人/机/法

顶进前未对所有设备及所安装的导轨等进行安全确认

各类

事故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66

人/机/法

后背墙体与管道顶进方向不垂直

顶偏

崩铁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67

人/机/法

封堵拆除后未能立即将机头顶入土层

坍塌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68

人/机/法

封堵拆除后未采取防止上方钢桩向下滑落措施

物体

打击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69

人/机/法

作业人员乘坐吊车料斗、土车、攀岩坑壁支撑物上下基坑

高处

坠落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0

人/机/法

管道内照明线路未按规定敷设散落于管底和导轨平行

触电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1

人/机/法

顶铁和管材接触部位未加柔性垫料

管口

碎裂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2

人/机/法

顶进阻力过大后背强度接近极限未使用中继间技术

各类

事故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3

人/机/法

管道顶进时作业人员在顶铁上方或侧面停留

物体

打击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4

人/机/法

顶进作业时未能对导轨、顶铁位置及设备运转声响进行观察监听

物打及

其它

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5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5

人/机/法

顶进中油压突然增高未查明原因继续顶进

油管爆裂

机械损毁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6

人/机/法

没有采取防止流动土和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

淹泡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7

人/机/法

管道顶进采用人工开挖时作业人员置身于管外

坍塌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8

人/机/法

管道顶进长度超过50米时未采取向管道内送风措施

窒息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79

人/法

机头电源线没按规定敷设散落于管底与导轨平行

触电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80

人/机/法

管道内照明电压大于12伏

触电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81

人/法

未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可导致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地面

隆起

坍塌

BC

管道顶进纠偏及过程控制

82

人/机/法

使用不具备校核资质的单位或自行经验校核

地面

隆起

坍塌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3

人/机/法

掏挖作业人员遇到气味异常或发生流砂渗水未撤出管外

坍塌

中毒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4

人/机/法

掏挖作业人员遇有不明物体擅自处理或解体

人身

伤害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5

人/机/法

垂直运输时未对土车吊点、吊具挂钩进行安全确认

物体

打击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6

人/机/法

垂直运输时坑底作业人员未躲避至安全地带起吊

物体

打击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7

人/机/法

垂直运输时坑底有人穿行或使用工具等重物碰撞支撑物

物打

坍塌

BC

掏挖土方、垂直运输

88

人/机/法

垂直运输时未设专人指挥或没有统一的指挥用语和信号

机械

伤害

BC

6

检查副坑支护

89

人/法

未对副坑支护进行检查和强化加固

坍塌

BC

清整副坑基础

90

人/法

在未对副坑支护检查加固前进入副坑作业

坍塌

BC

拆除封堵

91

人/法

未对龙门口上方支撑物采取防止滑落措施

物打

坍塌

BC

吊装机头出坑

92

人/机/法

吊装顶管机头未使用专用索具

物打

机械损毁

BC

吊装机头出坑

93

人/机/法

机头起吊后副坑作业人员曝露于坑底部没采取回避

物打

机械损毁

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7

拆除电控设备

94

人/机/法

未在所有顶管设备全部完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拆除

触电

BC

顶管设备出坑

95

人/机/法/环

未设专人指挥、疏导和安全监督

各种

事故

BC

供电线路拆除

96

人/机/法/环

未履行停电程序和操作规程

触电

事故

BC

供电线路拆除

97

人/机/法/环

未设专人指挥、疏导和安全监督

各种

事故

BC

平台立架工作棚的拆除

98

人/机/法/环

违背自上而下逐步拆除的拆除顺序随意乱拆

各种

事故

BC

平台立架工作棚的拆除

99

人/机/法/环

拆除时基坑内有人

物体

打击

BC

8

砌井

100

人/法

向下传递砖、灰等材料未设专用通道

物体

打击

BC

砌井

101

人/法

砖料过近的堆放在井口边上

物体

打击

BC

砌井

102

人/法

砌井作业人员在井底没戴安全帽

物体

打击

BC

砌井

103

人/法

砌井作业人员上、下井没设专用通道

高出

坠落

BC

砌井

104

人/法

砌井作业没戴护目镜直面敲打砖块

伤害

眼睛

BC

砌井

105

人/法

蹲在已砌好的井墙上转着圈向上逐层砌筑

高坠

BC

基坑回填

106

人/机/法

基坑所有支护一次性全部拆除后再行回填

坍塌

BC

回填操作蛙夯

107

人/机/法

回填使用蛙夯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

机械

伤害

BC

回填操作蛙夯

108

人/机/法

蛙夯操作人员未穿绝缘鞋未戴绝缘手套

触电

BC

回填操作蛙夯

109

人/机/法

蛙夯电器部分未做保护性接“零“

触电

BC

回填操作蛙夯

110

人/机/法

蛙夯操作控制闸箱设置距离操作现场较远

触电

烧电机

BC

9

管道

衔接

新旧管道衔接

111

人/机/法

未履行“下井作业“的安全操作程序

详见“下井作业“危险源辨识

中毒

BC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分项

工程

作业活动

危险源分析

分级

控制

措施

危险源存在条件

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

可能导

至事故

(人/机/料/法/环)

9

管道

衔接

旧井修复

112

人/机/法

未履行“下井作业“的安全操作程序

详见“下井作业“危险源辨识

中毒

BC

10

施工期间

113

人/机/法

没能及时调整光源、调整机械操作时间

扰民

BC

施工期间

114

人/机/法

运土车辆未做车身清洁驶出施工现场

污染

环境

BC

施工期间

115

人/机/法

运送水泥车辆未进行苫盖

施工废水径流

污染

环境

BC

施工期间

116

人/机/法

施工现场围挡封闭不严

其它

伤害

BC

3、顶管施工危险源点控制措施

3.1使用法规、标准控制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D4S516(替代顶管和微型隧道技术95S51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检查技术规程GJG160-200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灰浆搅拌机JG/T42-2006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90

起重机械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9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2执行公司规章制度

公司顶管工程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资金保证制度

3.3监督检查控制要点

3.3.1、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并应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3.3.2、严格控制施工资质不符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

3.3.3、严格履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3.3.4、严格控制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求持证上岗率达百分之百。

3.3.5、严格遵循现场地质勘察和物探勘察程序。

3.3.5、控制混凝土浇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3.3.6、控制顶管设备检验、安装、顶进过程的安全操作。

3.3.7、监控起重吊车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活有效。

3.3.8、临时用电应符合“JGJ46-2005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3.9、电闸箱的设置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有关规定。

3.3.10、基坑、管道内照明电压,控制在使用不大于12伏的安全电压。

3.3.11、查验测量仪器的“检定证书”,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3.3.12、控制管道顶进过程。

遵循“少顶勤纠”的安全施工原则。

3.3.13、按规定做好作业基坑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有效的防止高处坠落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3.3.14、监控副坑的支护是否牢固,有无变异。

3.3.15、控制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3.3.16、监督环境保护实施力度。

3.4分级控制内容

A:

公司级控制内容

①对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批准并对顶管工程进行组织验收。

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实施勘察,并告知相关地下设施产权单位。

③对工程安全所需资金给于保证。

④对持证工种及时进行培训和换证。

⑤定时组织安全检查和环境保护检查。

B:

项目部(分公司)控制内容

①依据现场勘查报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参与验收。

②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风险告知。

③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予以审验和确认。

④对进场参与作业机具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检验。

⑤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器材、材料进行合格鉴定。

⑥保证采购安全合格达标的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及用具。

⑦监督安全生产,纠正违章作业,杜绝安全事故。

⑧项目部每日按时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⑨对工程参建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控制施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确保现场及周边环境,不因施工而遭到破坏。

⑩及时调整施工现场的声、光污染,不扰民,少扰民。

C:

操作人员控制内容

①各岗位作业人员,严格履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②坚持班前安全活动,服从现场安全管理。

③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负责使用、保养和运行中的监察,并做好记录。

④对使用中的供电线路、电闸箱等临时用电设施负责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⑤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⑥文明施工、文明作业,人人懂得并做到“三不伤害”原则。

⑦负责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各类污染源的控制,自觉保护作业环境,不因工程施工而扰民和破坏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