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4986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东省某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项目投资估算表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县××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县××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地处××县、茌平县、齐河县三县交界处,东连牛角店镇,南邻姚寨镇,西面与茌平乐平镇相连,北面与德洲齐河仁里镇连接。

全镇总面积69.6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30111人,耕地面积7.2万亩。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670万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

在××镇农村,生活污水以往都是作为农田肥料来使用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农田中被农作物吸收,转化为农作物的营养物质,很好流失到水体中去,因此,对环境影响大。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卫生洁具、洗衣机、淋浴设施等走近平常百姓家。

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增,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其肥效亦大大降低,又因卫生要求,很难用作化肥了,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减少了传统的农家肥的使用,造成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消化途径,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镇域内暂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使近年来当地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原来分布于各个村庄的露天水沟现在都慢慢变成了臭水沟,气味难耐,高温天气更是臭气熏天,这些严重影响了城镇卫生,影响生态和人居环境,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分散而不集中,四处溢流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雨季更为严重,农业废弃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着××镇辖区各村的村容村貌。

按每人每天产生0.8kg生活废水计算,整个××镇域内每天有近24吨生活废水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重民生、顺民意的基础工程,是努力优化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德政工程。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

鉴于农村生活污水的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发达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逐步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污水;一些人口密集的欠发达地区也认识到,如果不对农村生活污水采取有效处理,会触发农村医疗和经济建设等放米娜的一系列问题,甚至造成传染病的产生与扩散,因而,提高了对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视程度。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名称:

山东卓远宏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格证书编号:

(3)资格等级:

丙级

(4)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法人代表:

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

(5)《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

(6)《市政工程设计管理标准》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1.4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为:

根据××县××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结合污水处理近、远期实施计划,对本项目的建设规模、选址、处理工艺及污水收集系统等方面给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工程项目;

(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

(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5)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6)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营的工作依据。

1.5项目概况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微动力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县××镇××村东北。

1.5.2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368.03万元。

污水处理厂占地2000㎡,总建筑面积1478.00㎡;建设污水主管网2000m,铺设分户收集管10000m。

1.5.3建设内容

项目拟新建污水处理厂1处,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0t/d,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购置设备设施如下:

(1)污水处理厂1座,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2)综合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3)机修车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4)食堂,建筑面积80平方米;

(5)传达室,建筑面积48平方米;

(6)建设污水主管网2000m;

(7)铺设分户收集管10000m;

(8)购置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套。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或指标

备注

建设规模

1

项目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

2000

2

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478.00

2.1

其中:

综合办公楼

平方米

1000

2.2

机修车间

平方米

150

2.3

食堂

平方米

80

2.4

传达室

平方米

48

2.5

变配电室

平方米

200

项目污水日处理能力

10000

劳动定员

18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68.03

1

土建工程费

万元

252.86

2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万元

72.71

3

其他费用

万元

24.93

建设期

1

资金筹措

申请上级补助295万元

自筹资金73.03

2需求分析

2.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农民面貌均发生较大变化,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农村用水量和排水量逐年增加,水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对水资源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使污水达标后排放,最大程度降低城市污水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日益重要,同时,解决以往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造成的其他问题。

国家对污水治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对控制城镇水污染、促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都做了政策性和法律性的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机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明确指出;“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

2.2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排水规划

2.2.1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县××镇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全镇总面积69.6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30111人,耕地面积7.2万亩。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670万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

根据实地勘察了解,该镇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

雨水管网为道路工程附属,无统一规划设计,不成体系,辖区内村庄形成了多处露天水沟。

目前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

雨水、污水合流排放。

多处露天水沟慢慢变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了城镇卫生,影响当地生态和人居环境。

2.2.2污水排水规划

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制,雨水流入村内坑道、池塘,污水纳入污水处理管道,保护农村水体和环境卫生。

2.3项目需求分析

按该镇辖区内每人每天产生0.8kg生活废水计算,整个××镇域内每天有近24吨生活废水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随着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而农村的发展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逐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亟需解决。

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2.4.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参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符合鼓励类第十九项第6条“镇供排水和中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化水厂、污水处理厂工程改造和建设”。

环境保护,事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综合整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城镇环境卫生行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城镇建设和管理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是改善城镇形象、人民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

根据《山东省新农村规划》2010年目标:

2011年到2020年,要加速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中有:

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卫生服务网和防灾、环保、新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

××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是贯彻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镇地区发展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4.2有利于促进××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镇农村人居环境。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建设目标。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后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2.4.3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镇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镇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使当地地表水及附近合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村庄内的坑塘、水体变黑发臭,成为露天污染池,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地下水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镇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从当地乡村发展上开看,对于××镇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染势在必行。

2.4.4有利于增强地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污水处理作为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对于改变××县××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会大大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项目的引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建设规模

3.1项目设计规模

3.1.1生活污水量预测

(1)镇区规模

根据当地的人口资料,现××镇辖区所在地的常住人口为3.01万人。

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镇辖区人口综合增长率为5%。

(2)生活污水量预测

本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年限为2010年-2020年,由于缺乏现状用水量及污水量统计资料。

各专项规划尚未编制,因而本项目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定额,采用城市综合用水定额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镇属二区小城市,城市综合用水量定额为0.3~0.6万m3/万人·d(本指标为最高日用水量指标,并包括管网漏失量),日变化系数1.4~1.8。

参照相近地区规划用水量指标,××镇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取为0.5万m3/万人·d,日变化系数为1.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日最高数的15%考虑。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取值为0.8,则2010年总污水量为万6140m3/d,2020年总污水量为1286m3/d,见表3-1所示:

表3-1××镇生污水产生量预测表

类目

2010年

2020年

服务人口(万人)

3.01

4.05

用水量标准(万m3/万人·d)

0.50

0.50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率

0.15

0.15

日变化系数

1.5

1.5

平均日用水量(万m3/d)

0.8528

1.607

污水排放系数

0.8

0.8

污水量(万m3/d)

0.682

1.286

污水收集率

0.9

1

进厂污水量(万m3/d)

0.614

1.286

3.1.2工程规模

根据××镇的城市污水总量,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万m3/d,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主管网及分户收集管。

3.2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拟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1处,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万m3/d,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购置设备设施如下:

(1)土建部分:

包括综合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机修车间1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食堂80平方米,传达室1间,建筑面积48平方米,变配电室200平方米。

(2)设备设施部分:

购置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套,以及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及工器具等。

(3)管网部分:

按照设计要求建设主管网约2000米;根据住户需要建设铺设分户收集管约10000米。

4厂址选择

4.1厂址选择

4.1.1厂址选择原则

(1)污水管线尽可能的短且布置合理。

(2)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中途提升泵站尽可能少,充分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

(4)靠近城市受纳水体,处理后污水排放便利。

(5)满足厂区防洪要求。

(6)有充足的用地,便于远期发展。

4.1.2厂址选择

根据××镇总体规划,厂区选择在××镇××村东北,该厂址具备以下优势:

(1)该处现状场地较为开阔,有利于远期发展,并且污水厂厂区不用涉及拆迁。

(2)靠近农田,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方便。

(3)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高程布置上可以利用城市地势,从而减小了管道埋深,减少了中途提升泵站,节约初期减少投资和常年运行费用。

(4)供水、供电方便,交通便利。

污水处理厂占地2000平方米。

4.2场区自然状况

4.2.1地质状况

××县的地貌是微波起伏、类型不同的黄泛冲积平原。

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7000-1/9000。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分布连续,厚度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层承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物的建设。

4.2.2气象条件

××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具体数据如下:

⑴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

14.4℃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20.7℃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1℃

夏季平均气温:

25.6℃

⑵气压

年平均气压:

1013hpa

极端最高气压:

1043ghpa

极端最低气压:

999.6hpa

⑶湿度

年均相对湿度:

64.6%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6%

⑷风向、风速

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SSE风,15%

年次主导风向及频率:

S风,14%

年平均风速:

3.4米/秒

最大风速:

25.1米/秒

年静风频率:

20%

⑸雨量、雪量

年平均降雨量:

563.3mm

年最大降雨量:

985.8mm

年最小降雨量:

309.0mm

降雪天数:

67天

最大积雪深度:

130mm

年平均日照:

2300小时

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

4.2.3水文条件

××县区域地表水系与灌渠,支渠纵交错,相互沟通,对境内地下水起到人工补络作用厂址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貌单一,地形平坦,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河水的渗透,主要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和工农业用水及缓径流。

根据该场地附近的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基本为重碳酸氯硫酸一钾钠钙镁型,对混凝土不具备分解性腐蚀作用和结晶性腐蚀作用。

4.3配套条件

(1)供水

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道路、车辆冲刷用水,采用自来水并打机井一眼配合使用。

(2)排水

本项目设置有完善的排水渠道,生活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合格标准后排入农田作为灌溉用水。

(3)供电

项目用电由××县市政供电供给,可从区域就近引线至变配电室,经变压后供场区使用,满足项目日常用电需求。

(4)采暖

办公用房、传达室等可采取安装壁挂式空调的方式,满足项目的冬季采暖需求。

5项目建设方案

5.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5.1.1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家和山东省的环境保护及污水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5.1.2规划原则

项目规划建设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贯彻生活污水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现统一布局、优化配置和区域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促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工程建设与当地规划的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益。

(3)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程度的要求,选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的工艺流程。

(4)工程建设必须考虑近、远期结合,全面规划,通过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确保合理建设,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减少基建费用和运行成本。

(5)同时减少污水处理厂配套的厂外工程,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效益。

(6)充分考虑厂区绿化,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5.2总体目标

本项目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建设,提高××县××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垃当地人居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1)生活污水收集率

到2011年,生活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0%,2020年,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100%。

(2)生活污水处理率

到2011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5.3进出水水质处理程度

5.3.1进水水质

服务范围内目前排水为雨污合流,排水系统不健全,污水随意排放,缺乏污水的水质长期监测资料,要准确确定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比较困难。

根据规范并参考其他城镇的污水厂水质,对生活污水水质进行预测。

根据规范及近年来国内城市实测资料,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指标:

BOD5为25g/人·d,SS为40g/人·d。

根据前面的水量预测,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取为280L/人·d,污水排放系数为0.8,则××镇生活污水量标准为224L/人·d,BOD5/CODcr按0.5计算,则生活污水水质BOD5为130mg/L,SS为210mg/L,CODcr为260mg/L。

根据以上污水水质预测,参照国内同类型城市污水水质,拟定本工程设计污水厂进水水质为:

CODcr=330mg/L

BOD5=160mg/L

SS=252.86mg/L

NH3-N=30mg/L

TP=4mg/L

5.3.2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灌溉用水排入农田或作为绿化用水,为符合国家对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要求,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执行,为:

CODcr≤50mg/L

BOD5≤10mg/L

SS≤10mg/L

TN≤15mg/L

NH3-N≤5(8)mg/L

TP≤0.5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

括弧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弧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5.3.3处理程度

根据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要求,××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见表5-2。

表5-2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单位:

mg/L

水质

类别

CODcr

BOD5

SS

TH

NH3-N

TP

进水水质

330

160

252.86

40

30

4

出水水质

45

10

10

15

5

0.5

处理程度

0.86

0.94

0.94

0.5

0.83

0.88

5.4处理后污水及污泥的处置

5.4.1处理后污水处置

处理后污水的处置方式主要有灌溉农田、重复利用。

对各种处置方式分述如下:

(1)灌溉用水

污水处理厂附近有大片农田,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解决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将处理后污水用于农业灌溉,大部分城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排放水经测定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可用于农田灌溉。

(2)重复利用

××镇水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且随季节性变化较大,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处理后水的重复利用很有实际意义。

污水的回用(重复利用)是污水最终处置的发展方向,本次设计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理工艺,为处理后污水的回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排放水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市政杂用,如灌溉城市绿地、冲洗街道、车辆、景观用水等。

2)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回用于冲洗厕所及其他杂用。

3)作为冷却水和工艺用水的补充用水,回用于工业企业。

重复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缓解季节性城市供水紧张问题,可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5.4.2污泥处置

污泥不经妥善处置而任意排放或堆置,必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污泥处置方法主要有土地利用、填埋、焚烧等方式。

近几年来,已有单纯的填埋向综合利用方面发展。

污泥焚烧不适合于本工程。

(1)土地利用

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用于生产即可创造经济效益,又可创造创造社会效益。

农用污泥应符合农业部制定的《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的要求,林业用污泥可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