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5314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化验员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员手册.docx

《化验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员手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验员手册.docx

化验员手册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一)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二)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三)稀释浓硫酸的容器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到入水中,不能相反!

必要时用水冷却。

(四)蒸馏和提纯时不能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五)化验室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换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六)不准使用绝缘损坏或老化的线路及电器设备。

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

(七)正确操作闸刀开关,应使闸刀处于安全合上或完全拉断的位置,不能若即若离,以防接触不良打火花。

(八)使用酒精灯时,注意酒精切勿装满,应不超过容量的2/3,灯内酒精不足1/4容量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

燃着的灯焰应用灯冒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灯内酒精起燃。

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应用另一正燃的酒精灯来点,以防失火。

(九)若局部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抹布或石棉布覆盖熄灭。

若火势较猛,应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救援。

(十)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戴防护用具。

(十一)打开高温烘箱前,须确认箱内温度小于100℃后方可打开。

(十二)若遇酸碱液灼烧时,速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患处。

属酸液烧伤,用2%碳酸氢钠冲洗;属碱液烧伤,用2%硼酸冲洗,再用清水冲洗。

二、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

(一)化学试剂按其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准试剂、无机离子分析用有机试剂、色谱试剂与制剂、指示剂与试纸等。

(二)实验室最常见试剂的规格

1.基准试剂是一类用于标定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标准参考物质,可作为滴定分析中的基准物用,也可精确称量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主成分含量一般在99.95%—100.05%,杂质含量略低于优级纯或与优级纯相当。

标签颜色为浅蓝色。

2.优级纯试剂,也称为保证试剂,其成分高,杂质含量低,主要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测定工作,简称GR级。

3.分析纯试剂,简称AR级,质量略低于优级纯,用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和重要的测定。

4.化学纯试剂,简称CP级,质量较分析纯差,用于工厂、教学实验的一般分析工作。

5.实验试剂,简称IR级,杂质含量多,主要用于普通的实验或研究。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和存放

(一)使用方法

化验人员要熟知最常用试剂的性质,如市售酸碱的浓度,试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溶剂的沸点,试剂的毒性、危险性及其化学性质等,要注意保护试剂瓶的标签,它表明试剂的名称、规格、质量,万一掉失应照原样贴牢。

分装或配置试剂后应立即贴上标签。

决不可在瓶中装上不是标签指明的物质。

无标签的试剂可取小样检定,不能用的要慎重处理,不应乱倒。

为保证试剂不受沾污,应当用清洁的牛角勺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决不可用手抓取。

液体试剂可用干净干燥的量筒倒取或吸管吸取,取出的试剂不可倒回原瓶。

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准脸部。

取出试剂后要盖紧塞子,不可换错瓶塞。

不可用鼻子对准试剂瓶口猛吸气,如果必须嗅试剂的气味,可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试剂瓶上方扇动,使空气吸向自己而闻出气味。

(二)存放

1.易燃易暴试剂应贮于铁柜中,柜的顶部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2.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3.发现试剂瓶上标签脱落或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做危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仍,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剧毒品,如氰化钾等,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交由保卫人员管理,领用时至少有两人签字,并做好登记。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沉涤仪器的一般步骤

1.用水刷洗:

准备一些用于洗涤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刷、烧杯刷、瓶刷、滴定管刷等。

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表面粘附的灰尘。

2.用合成洗涤剂水刷洗:

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成10—20g几的水溶液,(也可用50g几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们都有较强的去油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去污粉因含有细砂等固体摩擦物,有损玻璃,一般不要使用。

洗净的玻璃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壁应不挂水珠。

至此再用少量纯水刷洗仪器三次,洗去自来水带来得杂质,即可使用。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

要注意在使用各种性质不同的洗涤液时,一定要把上一种洗涤液除去后再用另一种,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更难洗净。

对于己知的污物使用合适的洗涤液往往事半功倍,因次最好在做完试验后及时清洗仪器,以免溶剂挥发后污物干涸或在空中发生变化生成难于清洗的物质。

几种常用的洗涤液

洗涤液及其配方

使用方法

铬酸洗液

研细的重铬酸钾20g溶于40m1水中,慢慢加入360m1浓硫酸。

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

用少量洗液刷洗或浸泡一夜,洗液可重复使用。

洗涤废液经处理解毒方可排放。

(2)工业盐酸(浓或1:

1)

用于洗去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

(3)碱性洗液

氢氧化钠10%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水溶液加热(可煮沸)使用,其去油效果较好;注意,煮的时间太长会腐蚀玻璃,碱一乙醇洗液不要加热。

(4)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4g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用水稀释至100m1

清洗油污或其它有机物质,洗后容器沾污处有褐色二氧化锰析出,再用浓盐酸或草酸洗液、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去除

(5)草酸洗液

5—1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

洗涤高锰酸钾洗液后产生的二氧化锰,必要时加热使用

五、几种指示剂的配制

指示剂的配制

指示剂名称

变色域pH

颜色

配制方法

酸性

碱性

甲基橙

3.1~4.4

0.1g加水100m1

溴甲酚绿

3.8~5.4

50mg,加950m1/L乙醇100m1

甲基红

4.2~6.3

0.1g加600m1几乙醇100m1

酚酞

8.0~9.8

无色

lg加950m1几乙醇100m1

六、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1.0.1NNaOH和1NNaOH标准溶液

1.1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注于内壁敷有石蜡的玻璃瓶中密闭放

溶液清亮、倾取上层清液备用。

(1)0.1NNaOH标准溶液:

量取52m1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2)lNNaOH标准溶液:

量取5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1.2标定

(1)0.1NNaOH标准溶液:

称取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0.6g,准确至0.0002g。

溶于50ml水中,加热至沸,加入1%酚酞指示剂2—3滴。

用0.1N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成粉红色。

(2)1NNaOH标准溶液: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6g,加水80ml其余同上。

1.3计算

N=W/V×0.2042

式中W——邻苯二甲酸氢钾(g);

V——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m1);

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04)的毫克当量。

2.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2.1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和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和煮沸10min,冷却。

将溶液保存于棕色具塞瓶中,放置数日后过滤备用。

2.2标定

2.2.1标定法一

称取于100℃烘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2g,称准至0.0002g。

置于500m1具塞锥形瓶中,溶于25ml煮沸并冷却的水中,加入碘化钾2g和4N硫酸20m1。

待碘化钾溶解后,于暗处放置lOmin,加入250m1水,用0.1N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进终点时,加入0.5%淀粉指示剂3m1,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转成亮蓝绿色。

同时作空白实验校正结果。

计算

         N=W/V×0.04903

式中      W——重铬酸钾的重量(g);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m1);

         0.4903——每毫克当量重铬酸钾的克数。

2.2.2标定法二

准确量取0.1N碘标准溶液30—35ml,加入水100m1和0.1N盐酸5ml,用0.1N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近终点时加入0.5%淀粉指示剂3m1,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注:

水100ml和0.1N盐酸5m1所消耗碘量,应作校正)。

计算:

       N=N1V1/V

式中       N1——碘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1——碘标准溶液的用量(m1);

       V.——硫代硫酸钠的用量(m1)。

3.0.05mol/LEDTA一2Na标准溶液

3.1配制

称取20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3.2标定(用纯锌作基准的标定方法)

标定前锌粒或锌片处理:

将纯锌粒或锌片放于1:

4盐酸溶液中,浸沉片刻,用蒸馏水洗净,再用乙醇浸洗两遍,最后用乙醚洗净,烘干备用。

称取基准锌粒或锌片6.5380g,溶于20ml盐酸(密度1.198/cm’)中,待全部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在20。

C的恒温槽内保温至20℃,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0.1000mol/L的标准溶液,密封备用。

准确量取30—35ml制备的锌溶液,加100ml水,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

液滴定至终点时,加入PHl0缓冲液10ml和铬黑T指示剂5滴,用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为纯兰色时,即为终点。

注:

 1)PHl0的缓冲溶液的配制:

称取54克氯化铵,称准至0.01克,溶于200毫升水中,加入350毫升氨水,稀释至1000毫升。

2)铬黑T指示剂:

称取0.5g铬黑T,溶于10ml缓冲溶液中,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盖紧塞,此溶液保存的有效期约1个月。

可用下法配置长期保存指示剂:

称取0.58铬黑T,加1008固体氯化钠于乳钵中研磨均匀,装于棕色瓶中。

3.3计算

   Ml×Vl

  M=——————

    V

式中   Ml——锌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  Vn——锌标准溶液得用量(m1);

  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1);

七、消毒剂浓度的测定(稳定性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

1原理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含量。

2试剂

2.1 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2.2 10%硫酸溶液

2.3 10%碘化钾溶液

2.4 1%淀粉溶液

3操作方法

取三个棕色带塞锥形瓶,分别依次加入10%硫酸溶液5mL、10%碘化钾溶液6mL\样品1mL,用二次水冲洗瓶壁,迅速用塞子塞紧瓶口,在阴暗处放置5分钟,用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分别记下消耗量,取三次分析值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V。

4计算

V×N×0.01349

CL02含量=—————————×100

           m

式中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V——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毫升数

   m——被测样体积(mL)

注:

根据消毒液浓度大小将滴定液浓度相应稀释,方法同上。

二、理化检测

一、饮料用水

1电导率

1.1原理

水样中的导电性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中所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量的多少成比例。

因此可用电导仪来测定水样溶解性固体的浓度,测定水样中的电导率是根据插在水样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来完成的。

1.2仪器

意大利产EC215电导仪  烧杯(250毫升)

1.3操作

1.3.1按说明书校正电导

1.3.2将水样倒入烧杯中,插入电极,直接读数。

2.PH值

水的PH范围是:

酸性水5.5—4.5  碱性水8.5—9.5

弱酸性水6.5—5.5 弱碱性水7.5—8.5

      中性水6.5—7.5

2.1试纸法

撕下一小片试纸,用干净的玻璃棒沾上少量水样滴在试纸的一端,使其呈色,在2—3秒内与标准色阶表比较。

(注意:

不可将试纸直接投入水样中呈色;呈色后的试纸亦不可与标准色阶表接触比色。

2.2PH计法同果汁检测

(二)1

3碱度

3.1原理

碱度是水介质与氢离子反应的定量能力,通过用强酸标准溶液将一定体积的水样滴定至某一PH值而定量确定。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强酸滴定至终点时的反应,称为酚酞碱度,用P表示;滴定到酚酞终点后,加入甲基橙指试液,继续用强酸滴定至终点时的反应称为总碱度,以T表示。

3.2试剂

3.2.1 0.02moL几盐酸标准溶液

3.2.2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3.3操作

3.3.1吸取水样1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水样呈红色(若不呈色,该水样无酚酞碱度),用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

3.3.2再加2—3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黄色到桔黄色为止,记录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为V2。

3.4计算

酚酞碱度(DmmoL/L)=V1×C×1000/V

总碱度(TmmoL/L)=(V1十V2)×C×1000/V

式中:

C——盐酸标准溶液的量浓度

V——水样的体积

V1——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2——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4总硬度的测定

4,1原理

水中的钙、镁浓度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将水样的pH调到10i0.1后,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当滴定达到等当点(终点)时,溶液中的Ca2+、Mg2+被EDTA完全络合,溶液就从酒红色变为蓝色。

由消耗已知浓度的EDTA溶液的体积,则可计算水样的Ca2、Mg2的总量。

4.2试剂

4.2.10.01moL/LEDTA标准溶液

4.2.2PH=10缓冲溶液

4.2.3铬黑T指示剂

4.3操作

用移液管取水样50mI于250mL三角瓶内,向水样中加l—1.5mL缓冲液,用小勺向水样中加入米粒大小铬黑T粉末,摇动混匀后溶液出现紫色(紫红色),用0.05moL几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蓝色为止,准确记录EDTA消耗量后计算其结果。

4.4计算

总硬度(CaOmg/L)=VEDTA×0.05608×N×1000/V

式中:

VEDTA——消耗EDTA的毫升数

N——EDTA的moL几浓度

V——取水样mL数

二、果汁

(一)原料

I浓缩果汁

1感官检验

具有其特有的风味、状态、色泽。

2可溶性固型物

2.1原理

在20℃用折光仪测量待测液的折光率,并用折光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的换算表查得或折光计上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型物含量。

2.2仪器

手持折光计(测量范围0—90%)阿贝折光仪

2.3试液制备

澄清果汁要充分混匀;浑浊制品用擦镜纸或纱布挤出汁液后进行测定。

2.4分析步骤

2.4.1测定前按说明书校正折光计

2.4.2分开折光计两面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醇擦净。

2.4.3用末端熔圆之玻棒蘸取试液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

2.4.4迅速闭合棱镜,静置lmin,使试液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

2.4.5对准光源,读取目镜视野中的读数(手持糖量计)。

2.4.5对准光源,通过目镜观察接物镜。

调节指示规,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再旋转微调旋钮,使明暗界限清晰,并使分界线在十字交叉点上。

读取目镜视野中的百分数,并记录棱镜温度(阿贝折光仪)。

温度换算表见附录。

2.4.6允许差

同一个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0.5%。

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精确小数点后一位。

2.5引用标准GBl2295—90GBl2143.1—89

3总酸的测定

3.1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试液中的总酸含量。

3.2试剂

3.2.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3.2.21%酚酞指示剂溶液

3.3试液制备

称取10.0g样品于小烧杯中,用量筒定容至50ml(如溶液浑浊需过滤)。

3.4分析步骤

3.4.1取5.0ml试液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30—50ml及4滴1%酚酞指示剂,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数(V1)。

3.4.2空白实验

用水代替试液,以下按3.4.1条操作。

记录消耗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数(V2)。

3.4.3计算

X=C×(V1一V2)×K×F×100/m

式中X——每100克(或每100毫升)样品中酸的克数g/100g或g/100m1;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N;

m——试液体积m1;

K——酸的换算系数(苹果酸:

0.067;柠檬酸:

0.064);

F——试液的稀释倍数;

3.5引用标准:

GBl2292—90

4氨基态氮的测定

4.1原理

氨基态氮为两性电解质。

在接近中性的水溶液中,全部解离为双极离子。

当甲醛溶液加入后,与中性的氨基酸中的分解离型氨基反应,生成单氢甲基和二羟基诱导体,此反应完全定量进行。

此时放出氢离子可用标准碱液滴定,根据碱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氨基态氮的含量。

4.2试剂

4.2.1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GB601配置与标定。

4.2.2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当天稀释。

4.2.3中性甲醛溶液:

量取200ml甲醛溶液(GB685)于400m1烧杯中,置于电磁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PH为8.1。

4.2.430%过氧化氢(HG3—1082)。

4.2.5PH6.8缓冲溶液:

按GB604中“缓冲溶液制备”配置。

4.3仪器设备

酸度计(直接读数,测量范围0—14pH,精度0.lpH)

电磁搅拌器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

4.4试液的制备

加入浓缩倍数等量的水,使其成为果汁,并充分混匀,供测试用。

4.5测定步骤

4.5.1将酸度计接通电源,预热30min后,用PH6.8的缓冲溶液校正酸度计。

4.5.2吸取试液A毫升(氨基态氮含量为1—5mg)于烧杯中,加5滴30%过氧化氢。

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电磁插入烧杯内试样中适当位置。

4.5.3开动电磁搅拌器,先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慢慢中和试样中的有机酸。

当pH达到7.5左右时,再用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调至pH为8.1,并保持lmin不变。

然后慢慢加入10—15m1中性甲醛溶液。

lmin后用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为8.1。

记录消耗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4.5.4计算

X=C×V×K×14×100/m

式中:

X——每100g(100m1)试样中氨基态氮的毫克数,mg/100g(mg/100m1);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加入中性甲醛溶液后,滴定试样消耗0.0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得体积,m1;

m——试样的质量g(m1);

K——稀释倍数;

14——lmllN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氮的克数。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4.6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

氨基态氮≥10mg/g,不得大于2%;

氨基态氮>10mg/g,不得大于5%。

4.7引用标准:

GBl2143.2—89

5L一抗坏血酸的测定

5.1快速测定法

5.1.1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I2为I,反应终点时用淀粉指示剂变蓝判定。

5.1.2试剂

5.1.2.12%草酸溶液

5.1.2.21.0mg/m1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抗坏血酸0.100g,用2%草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置冰箱内保存,保质期一周。

5.1.2.31.0%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1.0g加水100m1溶解,并煮沸透明冷却备用。

5.1.2.40.02N碘标准溶液:

称2.54g碘和15g碘化钾,加水溶解后,定容至l升储于棕色瓶中。

5.1.3操作方法

5.1.3.1用移液管吸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0m1放于150m1三角瓶中,加2%草酸溶液,加1.0%淀粉溶液lml,用0.02N碘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15s内不变色为止记下此数为A。

5.1.3.2用移液管吸果汁20m1于250ml三角瓶中,加25m12%草酸溶液,加1.0%淀粉溶液lml,用0.02N碘标准溶液滴至蓝色为止(若果汁为橙色、浑浊、由于与蓝色相加合,终点色泽为蓝褐色),并记上毫升数为B。

5.1.4计算

Vc=B×50/A(以mg/100m1计)

5.1.5允许差:

为提高准确度,A、B两数值最好控制在1lml内。

5.2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5.2.1原理

紫外快速测定法是根据维生素C具有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的消光值之差,通过查标准曲线,即可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5.2.2试剂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抗坏血酸100mg,加2m110%盐酸溶液,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1,混匀。

此液浓度为100µg/ml。

5.2.3测定方法

5.2.3.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带塞刻度试管8支并编号,分别加入不同量抗坏血酸标准液。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标准系列抗坏血酸溶液的吸光值。

以抗坏血酸的含量(118)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值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5.2.3.2样品提取:

将果蔬样品洗净、擦干、切碎、混匀,称取5.00g于研钵中,加入2.5m11%盐酸溶液,匀浆,转移到25m1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若提取液澄清透明,则可直接取样分析,若有浑浊现象,则可离心(1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分析。

5.2.3.3样品测定:

①样品测定:

取0.1—0.2ml提取液,放入盛有0.2—0.4m110%盐酸溶液的10m1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其光值。

②碱处理液的制备与测定:

分别取0.1—0.2m1提取液、2m1蒸馏水和0.6—0.8m11mol/1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放入10m1容量瓶中,混匀,15min后加入0.6—0.8m110%盐酸溶液,混匀,并定容至刻度。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43nm处测定其消光值。

5.2.4计算

维生素含量(μg/g)=m’×V/Vl×m

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抗坏血酸的含量(11g)

Vl——测定时吸取样液提取液的体积(m1)

V——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1)

m——样品质量(g)

5.2.5说明

5.2.5.1根据待测提取液与待测碱处理液的消光值之差,查维生素C标准曲线或直接以待测碱处理液为空白,测出待测提取液的消光值,查标准曲线,两者均可。

5.2.5.2标准抗坏血酸液要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II原汁

1感官检验:

应有该果汁特有的风味、状态、色泽。

2检验方法

2.1试样制备:

混匀后直接取样。

2.2分析步骤同II

(二)成品

1PH值的测定

1.1原理

当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水样中时,便构成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

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电位差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