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5441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太空“旅行”13天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安全“回家”.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踏上了一个新台阶,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液态氢气),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生成水

B.氢气具有可燃性     

C.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里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多越好

4.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一些实验的失误及用品的损耗等,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量取10mL水

B.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

5.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l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1g;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再蒸发掉10g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应为()

A.等于3g

B.大于3g

C.等于lg

D.小于或等于lg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9

B.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8.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好转。

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利用燃煤锅炉提供城市冬季供暖

B.焚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建设家庭光伏电站发展绿色能源

D.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酸雨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

C.Z的原子序数大于Y

D.X和Y处于同一周期

10.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三种都不是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可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Fe

B.H2

C.H2O2

D.O

二、填空题

13.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

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石蜡。

火柴盒侧面的摩擦层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

(1)KClO3可由NaCl溶液和KCl为原料制得,制备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头在火柴盒侧面划动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红磷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磷燃烧放出的热使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此过程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火柴燃烧时有一种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正负极管中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③已知同条件下氢气的溶解度小于氧气,则A、B两试管中实际所得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理论值(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水的净化装置,经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池塘水能否直接饮用?

___。

(2)图乙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由图可知,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

(3)为加快水的电解速度,常用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代替水。

现欲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如下:

①计算:

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所需水的体积。

②称量:

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接下来小明该如何操作?

____,再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

溶解氢氧化钠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④反思:

下列哪项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____

A氢氧化钠中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三、实验题

16.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混合气体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17.用图装置完成以下两个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

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

若B处盛放氧化铜粉末。

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

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支撑它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锰(Mn)。

(1)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

则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某同学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Ⅰ.③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①~④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19.实验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和表中所给试剂进行实验: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烧杯

过氧化氢溶液

MnO2

80°C水浸没白磷

稀盐酸

大理石

澄清石灰水

实验1:

打开活塞K,使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流下后关闭K,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实验2:

打开活塞K,使稀盐酸从分液漏斗中流下后关闭K,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则烧杯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

20.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图:

(1)黄铁矿中的元素一定含有_____。

(2)该生产流程中,生产设备不是敞开的,以防_____造成空气污染;

(3)流程中SO2转化为SO3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21.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

以下是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图。

(1)实验室中,操作1、操作2是_______。

(2)滤液1中的溶质是______。

(3)滤液1中加适量氨水的目的的除去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2.用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

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

 

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为40℃,P2O5能与H2O反应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

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②中,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3.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根据需要可在某些部位的乳胶管上添加弹簧夹.

(1)A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中能看到D中紫色石蕊变_____,使石蕊变色的粒子符号是_____.若要证明大理石中含碳酸根粒子,只需将D中的试剂换为_____(填试剂名称).

(3)实验室一般不用装置C收集CO2,下列对C装置采取的措施中能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量的是_____(填字母).

A在水面添加一层植物油        B收集气体不断震荡C装置       C用热水替换冷水

(4)试验结束后,取A中的物质,滤去杂质后,滤液中溶液一定有_____,可能有_____.

(5)实验结束后,取E中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现象是_____;

②为判断E中NaOH是否还有剩余,应先向E中加入足量的试剂_____(填字母序号),然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稀盐酸    B氯化钙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硫酸钡溶液

(6)A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氧气可选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7)如果用A、B装置组合制取氢气,你建议对B装置的改进是_____.

六、科普阅读题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王龙飞等,有删改)。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

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

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

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

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

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

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

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所示。

表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_____。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流程题

1、

2、

五、科学探究题

1、

2、

六、科普阅读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