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6653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docx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

扭力扳手校准操作规程

本仪器为扭力扳手测试仪,用于扭力扳手扭力值的测定。

一、各类扭力扳手的校准时间为一周。

一、

二、

;N"H:

P.g-~*o二、二、

三、扭力扳手扭力扳手的哦安达覅安抚撒哦soiliosoil搜isfdois哦ioioios哦ioisdfio

二、扭力扳手的测试:

1、检查校准仪的零点是否对齐(指针对零位)。

2、使用转换接头将扭力扳手放置在校准仪上,调节平衡。

3、调整支棒位置,使之与扭力扳手有效长度标记吻合(无标记的应与手柄手握中间处吻合),并固定。

4、校准定值式扳手时,匀速转动手轮,当听到“咔”声的同时,读取校准仪器指示值,测量三次,并记录。

5、校准指针式扳手时,匀速转动手轮,依次检测三个点(检测点一般为扳手规格测量总值的20%、60%、80%),逐点观察扭矩仪所显示的扭矩值,并重复3遍,并记录。

三、扭力扳手判定准则:

若校准记录值(三次校准值平均数)与规定扭矩误差在±3%以内,则为合格;若超出,则用专用工具调整扭力扳手进行校准,在重复上述检测;对调整后仍不能达到±3%的,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四、注意:

测试仪表面要保持干净、整洁、无油污;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转动手轮时应用力均匀;使用过程中保护好转换接头,放置丢失;测量扭力值切忌超出最大范围造成扳手损坏。

 

游标卡尺的操作规程

一、游标卡尺的结构和用途

  游标卡尺的外形结构种类较多,公司最常用的两种是三用卡尺和双面卡尺三用卡尺:

1、三用卡尺:

结构:

刀口内量爪、外量爪、尺框、紧固螺钉、深度测量杆、游标尺、主标尺

用途:

可测量内、外尺寸、深度、孔距、环形壁厚、沟槽

2、双面卡尺

结构:

刀口外量爪、外量爪、圆弧内量爪、游标尺、主标尺、紧固螺钉、微动装置

用途:

可测量内、外尺寸,孔距,环形壁厚,沟槽

二、 操作使用

(一)、使用前检查(卡尺需有国家MC认证标志)

1.检查相互作用:

拉动尺框,游标尺和微动尺框应能共同沿主尺灵活滑动,无卡死现象,固定螺钉作用正常可靠。

2.检查测量面:

用干净棉丝或软布把测量面擦净,对着光线检查量爪测量面,合拢后应没有明显间隙和露光。

3.检查零位:

游标零刻线和主尺零刻线及游标尾刻线和主尺相应刻线应在“0”位对齐。

(二)、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

游标量具的读数部分由尺身与游标尺组成,其原理是利用尺身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差来进行小数读数。

  通常尺身刻线间距a为1mm,尺身刻线(n-1)格的宽度等于游标刻线n格的宽度,则游标的刻线间距b=(n-1)×a/n。

而尺身刻线与游标刻线间距宽度差(即游标度数值)i=a-b=a/n,根据这个原理,游标沿着尺身移动,即可使尺身和游标上的某一刻线对齐,得出被测长度尺寸的整数和小数部分。

1.先读整数:

读游标尺0刻线左边主尺上第一条线的数值。

2.再读小数:

看游标尺上第几条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对齐的刻线序数乘以游标尺分度值即得小数部分。

3.将所读整数与小数相加,得出测量尺寸。

4.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眼睛要垂直的看所读刻线,防止偏视造成读数误差;当没有刻线完全对齐时,应找出对的比较齐的刻线来读数。

(三)、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小件时,左手拿零件,右手拿卡尺测量;测量大件时,两手拿卡尺,左手将主尺量爪与零件接触好,右手操作活动游框进行测量。

2.测量外尺寸时,应先将量爪张开的比被测尺寸较大,测内尺寸时,应先将量爪张开的比被测尺寸较小,然后慢慢推或拉尺框,使活动量爪轻轻的接触被测表面,并读数,测量内孔时卡尺量爪应轴向接触孔壁,不可歪斜。

3.量爪与被测件接触后,不要用力太大,用力的大小应该是正好使两个量爪能够接触到被测表面。

如用力过大,活动量爪会倾斜成一角度,造成测量不准。

被测件要尽量往量爪测量面的根部放,以减小测量力的影响。

4.量爪接触被测表面后,将活动量爪轻轻摆动一下,找出最小尺寸(外尺寸)或最大尺寸(内尺寸)。

5.用圆弧爪测量内尺寸时,注意如上读出尺寸后应加上圆弧爪的厚度尺寸。

6.使用带有微动游框的卡尺时,在量爪快与被测件接触时拧紧微动固定螺丝,然后旋动微动螺母,使游标尺移动至两量爪测量面与被测量面接触为止,最后紧固游标尺并读数。

7.当拧紧游标尺固定螺丝将卡尺取下来读数时,虽读数方便了但卡尺测量面易磨损,除必要时,一般不用这种方法。

8.用卡尺测深杆测量工件深度时,应使卡尺的尾端垂直的压向工件的顶平面,并轻轻的下降活动量爪接触孔或槽底,然后读数。

注意不要前后左右倾斜。

9.为了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较大测量面的尺寸要多测量几个位置。

(四)、高度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

1.用前检查零位。

先把底面擦干净,放在平板上,量爪与平板接触时,游标零线应与主尺零线对齐。

2.用划线量爪测量高度时,轻推尺框到划线爪略高于被测件尺寸时,拧紧微动装置的紧固螺钉,旋动微动螺母,使划线爪与被测件表面接触,即可读数。

3.用测高量爪测量高度时,用量爪下工作面来测量,数值可直接从尺上读出,如用量爪上工作面测量,被测尺寸应是从尺上读得的数加上量爪的厚度尺寸。

4.不要把高度尺横着放在盒外面以免弯曲变形。

5.搬移高度尺时,应一手托基座,一手扶主尺,不准竖着或横着提主尺。

三、游标类量具的保养

1.不要用油石、砂布擦磨量具表面及测量面和刻线部分,非计量检修人员,严禁拆卸、改装、修理量具。

2.量具的存放地点应保持清、干燥、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远离温度表化范围大的地方或有磁场的地方。

量具盒内存放的量具要清洁干燥,不准存放其他杂物于盒内。

严禁量具带冷却液放入盒内。

3.不要用手摸量具的测量面,因为手上有汗等潮湿脏物会污染测量面,使它生锈。

量具不准不带盒和其他工具混放在一起,以免碰伤量具。

4.用完量具后,要擦干净,松开紧固装置,当一月以上长期不用时,在测量面要涂防锈油。

量具在不用时,要放入其盒内,不得分离,存放时不要使两测量面接触。

5.不准把卡尺的量爪尖端当作划针、圆规或其他工具使用,不准人为扭动两卡爪,不准把量具当卡板使用。

6.当工件表面有毛刺时,一定要去净毛刺,再进行测量。

否则会使量具磨损,并且还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大卡尺(300mm及以上量程)不要悬空平方,以免弯曲变形。

邵氏橡胶硬度计操作规程

本仪器为橡胶硬度计A型,用于玻璃、橡胶等材料硬度的测定。

一、确保硬度计经过相关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二、使用须知:

1、使用前确定指针归零,将硬度计压在玻璃板上时指针应指100度,否则不能使用。

2、橡胶试样厚度不小于6mm,宽度不小于15mm,长度不小于35mm,当厚度不足6mm时可重叠测量(层数不超过4层),并要求胶片上下并行。

3、塑料测量温度应在18-28度下保持至少5小时,试样采用正方形边长50mm,厚6mm。

也可采用50*15mm试样。

4、试样件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缺陷、损伤及杂质。

5、使用完成后,装入仪器盒内,放置于干燥处防止受潮。

三、测量

1、手持硬度计,平压于试样上,直至底面与试样完全接触为止。

2、读取数值

3、每次测定均应在不同位置连测三点,取其算数平均值。

 

数显温度计操作规程

本仪器为数显温度计(点温计),用于温度的测定。

一、确保数显温度计(点温计)经过相关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二、检查电池是否有电、是否漏液,否则请立即更换新电池。

三、将温度感应线接头与机子连接,注意正负极(一般标示或两极大小不一)不要查反。

四、测试温度时,插头必须和被测点稳定接触,否则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五、感应线为易损部件,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护,不要用力拉扯。

六、使用完后将仪器放在固定的包装盒或袋内,机壳为塑料件,避免磕碰。

七、仪器出现指示不准时,及时联系计量室处理。

 

减压器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确认减压器是否完好,并检查有无油污现象,如有油脂存在应由专业人员清洗,减压器上的杂质、污物及灰尘等应清除掉。

2、检查气瓶阀是否有油脂,螺纹是否损坏,是否有杂质、污物,如有则更换新瓶。

3、不能使气瓶翻到放置地上。

4、减压器安装到阀门上,接头必须扳紧。

5、在打开气瓶前先要把减压器调节螺杆逆时针旋转到调节弹簧不受压力为止。

6、打开气瓶阀门时不要站在减压器的正面或背面,气瓶阀门应缓慢开启至高压表指示出瓶内读数。

7、顺时针方向旋转减压器调节螺杆,使低压表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必要时放一部分气重新调节。

8、检查是否漏气。

9、气瓶不用时随时把气瓶阀门关好,当工作结束后,先关闭气瓶阀,然后打开设备阀门把减压器内的全部气体排出,接着把打开的阀门关好后,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直到弹簧不受压力为止。

10、减压器只能使用规定的气体。

11、发现减压器或压力表有损坏或异常现象时应立即进行修理。

12、减压器的修理必须专业人员进行,不许私自修理。

13、减压器因长期受压,应定期检修,一般一年检修一次。

检测线微机操作规程

一、准备阶段

1.打开配电箱电源开关,打开设备电源开关使设备全部启动。

2.启动微机,微机启动后等待出现“注册登陆”对话框。

3.输入用户帐号“001”、密码,按“确认”键进入。

4.点击下部“轮胎”图标,进入检测线程序主画面。

二、车辆信息注册与检测项目选择

1.点击左上角车辆注册按键(

)进入车辆信息注册界面。

2.默认选择“新车、独立悬挂、初检”选项。

3.输入待检车辆信息:

车号(C######、LB#####)、车辆识别号、

发动机号、车架号(VIN)、颜色、驱动型式、驾驶员姓名。

4.检测项目:

选择“默认”,自动选择:

速度、烟度(柴油车)、尾气(汽油车)、侧滑、前轴、后轴、手刹、左灯、右灯项目。

5.项目输入完毕后点击“确认”键,进入检测线程序主画面开始检测。

三、检测阶段

1.微机自动控制设备,按选定的项目进行检测,屏幕显示检测过程及结果。

2.检测完毕后,微机自动储存检测结果,并弹出该车检验报告单,需要打印时,直接点“打印”按钮,无需打印的直接关闭检验报告单即可。

3.如有项目不合格的需复检,重新输入车辆信息并勾选复检项目,把初检改为复检。

4.所检测车辆的所有检测项目合格后,在该车流程卡上签字并盖章。

四、结束阶段

1.当天检验工作结束后,退出检测线程序主画面,进入初始界面,点击

“数据转存”按键进行数据保存,数据转存完毕后点退出系统。

2.关闭微机,关闭设备电源开关,关闭配电箱电源开关。

五、数据备份

1.每周末备份检测结果数据。

将C:

\test95\database目录下的数据文件,备份到D盘“数据备份”目录下,并注明备份时间。

2.备份检验主程序test.exe到D盘,以便在程序损坏时能恢复。

附:

检测线设备操作规程

汽车轮重仪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车辆沿检测线前行方向将前轮缓缓驶上轴重台,停车,待屏幕显示测量数值后将前轮驶出。

2.将汽车后轮缓缓驶上轴重台,停车,待屏幕显示测量数值后将后轮驶出。

二、注意事项

1.当轮重值≤50kg时,不允许测制动。

三、检测标准

轴重:

2WD前轴:

930kg后轴:

790kg

4WD前轴:

950kg后轴:

865kg

公差:

±50kg

汽车制动测试仪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车辆沿检测线前行方向行驶,将前轮驶上制动台,举降台降下,驾驶员根据屏幕上显示“松—3秒倒计时—踩”的指示来完成前轴制动的检测。

首次检测不合格,自动进行第二次检测,如第二次还是不合格后将判定为不达标,需调整后继续检测。

当屏幕显示检测结果合格后。

举降台升起,将前轮驶离制动台,后轴同上。

2.当后轴检测完毕后,进行驻车制动的检测,举降台降下,驾驶员根据屏幕上显示“松—3秒倒计时—拉”的指示来完成驻车制动检测。

首次检测不合格,自动进行第二次检测,如第二次还是不合格后将判定为不达标,需调整后继续检测。

当屏幕显示检测结果合格后,举降台升起,汽车驶离制动台,检测完毕。

二、检测标准

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60%,在制动力增长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不得≥20%,对后轴不得≥24%;进行制动力检测时车辆各轮的阻滞力均不得大于该轴荷的5%,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行驶测试状态下整车质量的20%。

汽车速度表检测台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检测线前行方向驶入速度表检测台;

2.让车辆两驱动车轮完全落在四个滚筒之间;

3.举降台降下,逐渐加速,使驱动轮带动滚筒转动,观察汽车上的速度表,使车速达到40km/h并稳定5秒,后对准遥控接受器,按下遥控器开关,屏幕显示检测结果。

4.刹车使汽车驱动轮停转,举降台升起,开车驶离速度台,检测完毕。

二、检测标准

屏幕显示数值在34.7-40km/h之间表示该车速度表合格。

汽车侧滑台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车辆沿检测线前行方向以低于4km/h的速度垂直驶过侧滑台,注意手不要动方向盘。

2.车辆前轮从侧滑台驶过后,屏幕显示数值。

二、检测标准

侧滑量为±5.0m/km.

柴油烟度计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将油门迅速踏到底反复两次,清除排气管残存碳烟。

2.将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入深度300mm以上,并使取样探头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将抽气泵开关置于油门踏板上(注意不要用力按动抽气泵开关,以免影响正常检测)。

3.按“复位”键,使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将油门踏板迅速踏到底(踩踏油门时,应踩抽气泵开关下部),维持4秒后松开,间隔15秒。

测量三次,烟度计自动根据测试结果取平均数。

二、注意事项

测量后,从排气管内取出的探头,其前端的温度非常高,故应特别小心,切勿触摸,以免烫伤。

三、检测标准

烟度值≤4.0Rb

前照灯检测仪操作规程

一、检测步骤

1.车辆沿检测线前行方向前行至距大灯仪一米左右处。

2.驾驶员根据屏幕显示前进、后退指示来调整车位。

3.待屏幕显示停车时,驻车,打开大灯远光,打开机盖。

4.大灯仪自动对右灯光束进行跟踪,进入调整界面,调整右大灯,使显示器中的十字准星调整到合格框内,稳定3秒,显示器显示OK后,转左灯调整。

5.大灯仪自动移动到左灯处,对左灯光束进行跟踪,进入调整界面,调整左大灯,将显示器中的十字准星调整到合格框内,稳定3秒,显示器显示OK。

二、注意事项

被检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检测仪的光接受箱正面垂直。

三、检测标准

1.灯光发光强度:

≥18000cd

2.灯光的光心高度:

远光0.9-1.0H,近光:

0.7-0.9H

3.灯光左右允许偏差:

左侧灯偏左:

≤100左侧灯偏右:

≤170

右侧灯偏左:

≤170右侧灯偏右:

≤100

尾气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预热

1.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预热5分钟,仪器自动退出预热之前进行清零,然后进入主菜单界面。

预热界面中有按任意键退出显示(在预热时不要按任意键,让其自己结束预热界面)。

2.选择普通测量子菜单,进入普通测量界面。

按→打开气泵使其处于抽气状态及开始测量,再次按下该键即可关闭气泵结束测量。

二、检测步骤

1.当屏幕显示尾气测试,插入尾气探头时,将尾气探头插入排气管内,用夹子将探头稳固,

2.尾气分析仪自动开始测量,屏幕显示数值。

3.当屏幕显示尾气测试完毕,取出探头时,将尾气探头取出,尾气测试完毕。

4.对比标准,不符合时,按遥控器返回键,重新测试。

三、检测标准

尾气排放标准:

怠速排放(800±50/mm):

CO≤0.3%HC≤100ppm.

尾气分析仪维护规程

1.校准

进入菜单,选中“校准”,按下OK键,进行校准。

先输入标准气瓶上的浓度值(HC直接按照C3H8(丙烷)的数值输入,仪器自动乘以PEF系数进行转换;将不需要校准的组分设定值设为0)。

导入标准气:

将瓶嘴对准仪器的CALIN口(标准气入口),稍用力向下压,标准气就会进入仪器。

随着标准气进入仪器的气室,显示屏中的测量值将会有读数(注:

这些读数是校准前的读数)。

当所显示的读数基本稳定后,停止输入标准气。

标准气的导入时间通常只需要5~7秒,但如果瓶内压力已很低,就要增加气体导入时间。

校准过程需要30秒。

2.调零

进入菜单,选中“调零”,按下OK键,进行调零。

调零过程需要25秒。

调零时利用空气中的氧校准氧通道,所以调零后,在测量界面氧浓度应为20.8±0.2%vol(需要安装氧传感器)。

其他气体浓度在0附近。

3.泄漏检查

用于检查仪器取样系统有无泄漏。

连接好取样管和取样探头后,用测漏帽堵住进气口,按下OK开始检查。

当仪器测量数值偏低时,先进行此项检查。

如不合格,检查取样管两端接头有无开裂,粉尘过滤器和水分离器的密封圈接触是否良好。

4.吸附测试

进行吸附测试时,探头必须存放清洁的空气中,以保证流经仪器内部的气体是清洁的。

吸附测试合格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HC≤20ppmvolCO≤0.03%volCO2≤0.5%vol

高低温试验箱操作规程

一、操作程序:

1.接通电源,进入PV(实际温度)/SV(设定温度)显示模式。

2.调整设定温度:

按SET键进入设定温度模式,按∠键调整需设定温度的位数(设定温度的百位/十位/个位),按∨/∧键降低/升高温度设定值,设定完后按SET键回到PV/SV显示模式。

3.制冷避免在短时间(5分钟内)内的开关运转。

4.进入试验箱的物品不应高于环境温度。

如先进行了高温试验,应在外界环境温度下放置0.5小时,使其降至环境温度后,再进行低温试验;使用时尽量减少开门次数,以减少热量导入,减轻试验箱负荷和箱内温度波动。

5.需观察试验箱内试验情况时,不需打开门,按面板上的“照明”键,打开照明灯,从视窗内可看到试验物品情况。

6.低温试验采用风冷散热。

使用中必须注意风冷器上的电机叶运转方向,是吸风向后背拉风,不可向前吹风,否则会引起不制冷。

7.周围距墙壁100公分以上,以保持通风散热。

二、试验项目

1、塑料件试验方法:

(冷热交变试验1个循环)

⑴、先调整试验箱温度,达到规定高温温度时,按照明细要求时间和温度做试验,完毕后冷却到常温,检查试验件形状或其它变化情况。

(按第三项的结果检查)

⑵、在调整低温-30℃,时间:

4h。

达到规定低温温度时,按照明细要求时间和温度做试验,完毕后冷却到常温,检查试验件形状或其它变化情况(按第三项的结果检查)。

⑶、试验结果检查:

检查试件应无明显变形、胀、开裂、变色、剥离、粘手、白化等异常现象,

⑷、试验完成,填好记录。

2、橡胶制品的热空气老化试验:

⑴、先测量试件硬度,再用细线将试件悬挂在试验箱内。

按照明细和时间要求试验完成后,降至室温再测量硬度,变化量应在±10·范围内,否则不合格。

⑵、试验完成,填好记录。

三、试验温度条件:

分类

适用条件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备注(具体见附表明细)

1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的高温部位及排气管、制动鼓等发热体上的附近的场合

140℃

-30℃

2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罩下或附近温度高的场合

120℃

-30℃

发动机盖板

3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室或附近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100℃

-30℃

4种

制品安装在发动机室或附近温度不高的场合

90℃

-30℃

中网格栅

5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高的场合

100℃

-30℃

仪表台

6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90℃

-30℃

遮阳板、倒车雷达框、显示屏、

7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不受太阳光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的场合

80℃

-30℃

眼镜盒、安全扶手、门面板、立柱、组合开关罩、工具箱、仪表外框、CD机外框、空调面板

8种

制品安装在车内温度不高的场合

70℃

-30℃

9种

制品安装在车外温度高的场合

80℃

-30℃

前后保险杠、中网

10种

制品安装在车外温度不高的场合

70℃

-30℃

11种

橡胶件的热空气老化试验

100℃

——

适用于橡胶件

盐雾试验箱操作指导书

一、试验前准备

1.检查空气饱和器中的蒸馏水,在上端约50mm,不得低于1/2。

若水少时,补加蒸馏水(或纯净水)。

方法:

打开桶盖上的排气阀,接进水管,打开进水阀(注意,开阀时可能会有气体冲出)。

加水完毕后,关闭进水阀和排气阀。

2.在箱体密封槽内灌入洁净的自来水,灌至2/3处,以保证箱盖密封。

在工作室底部灌入洁净的自来水,灌到挡水圈口为止,使底部能保持一定的水位。

3.配置盐水溶液(乙酸盐雾试验即AASS试验)

采用氯化纳(化学纯或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配制,浓度:

50g(±5g)盐,配1L水。

在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冰乙酸,以保证溶液中的PH值为3.1-3.3范围内。

PH值的测定用精度为0.1的PH试纸,溶液的PH值可用冰乙酸或NAOH调整。

4.将溶液倒入盐水箱内,并打开盐水箱开关

5.温度控制仪表的感温元件(两只铂电阻)分别插入工作室和饱和器内。

6.接上气源,调整气压到0.2-0.8Mpa。

7.检查箱体的排气管,连接软管必须低于箱体排气口高度,使排气畅通。

检查箱体的排水管,下部接一容器。

二、试验时调整工作

1.在整个试验过程不不管是否喷雾,气源压力不允许小于0.2Mpa,否则会出现“回流”现象。

2.检查工作温度:

工作室35℃,空气饱和器37℃。

3.调整喷雾量:

玻璃喷嘴必须在喷雾导管的中心位置,检查喷雾覆盖箱内,不偏。

4.盐雾沉降率测定:

每次调整喷雾量(调节喷雾导管上端的喷雾口,上下移动调整与喷雾口的距离)后,需先做空箱试验,测盐雾沉降率达到国标后,再进行试验。

5.喷雾方式选择连续喷雾。

6.每次使用前,先清洗喷嘴。

并检查喷雾嘴有否堵塞。

7.结束试验后,将空气饱和器上方的放气开关打开,放尽存留的气体。

三、注意事项

1.箱体外的两只滴定管,主要是供测试者观察箱内喷雾情况,判断有元断水或喷嘴堵塞现象。

2.随时观察盐水自动补给器的动作是否灵活、正常。

如发生故障,断水后将严重影响盐雾试验的正常进行。

拆下修理时,要注意其安装位置。

为避免喷嘴堵塞,盐水溶液在使用前必须过滤。

3.检查空气饱和器内的蒸馏水位不得低于1/2,否则会烧毁饱和器内的电加热器。

4.盐雾试验结束后,请放尽管道内的存气,并用清水冲洗试验箱内室和玻璃喷嘴,以防止盐份结晶堵塞喷嘴。

清洗时可旋去工作室底部挡水圈,排净室内污水。

四、试验时间:

具体时间。

五、试验结果:

检查试件,用清水浸泡后检查,应无锈蚀具体见附表。

盐雾试验结果的评价要求

1.评级原则:

(1对镀件外观及使用性能起重要作用的部分镀层表面,即主要表面进行外观和保护等级评定。

(2试样检查结果用(/)把两种等级分别记录,保护等级记录在第一位。

(3除记录试样的级别外,还应注明评级的缺陷种类和严重程度。

2.缺陷的类型

(1保护缺陷包括凹坑腐蚀、针孔腐蚀、鼓泡、腐蚀产物以及金属腐蚀产物的其他缺陷。

(2外观缺陷除了因底材金属引起的缺陷外,还包括试样外观所有的损坏。

典型的缺陷油;表面麻点、“鸡爪状”缺陷、开裂、表面沾污和失去光泽。

3.保护等级的评定

根据腐蚀缺陷所覆盖的面积按以下的计算方法得出保护等级

R=3(2-10g10A)

式中:

R——保护等级

A——缺陷总面积百分比

根据上式公式得出R值并修约为最接近的整数,如下表所示:

序号

缺陷面积

保护等级

合格与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