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76692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docx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doc

“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

2010年田东班

(心得体会、学习总结)

 

(第一期)

田东县教育局编制

二○一一年元月

田东县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班教师名单

语文班

数学班

姓名

学校

性别

职称

姓名

学校

性别

职称

1

谭柳芳

塘内矿小学

小高

邵志新

塘内矿小学

小一

2

甘灵波

塘内矿小学

小一

韦国江

思林小学

小高

3

陈翠珍

思林小学

小高

阮欣

坡塘小学

小高

4

陈凤清

右矿小学

小高

黄大义

右矿小学

小高

5

蓝继强

右矿小学

小高

黄秋玲

小龙矿学校

小高

6

陈思宇

小龙矿学校

小高

黄建玲

小龙矿学校

小一

7

麻兰芳

作登小学

小一

王治解

作登小学

小高

8

张静

大板希望学校

小高

陈仁山

大板希望学校

小高

9

黄卫国

新安小学

小高

鲍晓怡

新安小学

小一

10

周秀铁

江城小学

小高

甘翠霞

江城小学

小一

11

李加应

江城小学

小一

卢晓昱

桑洞小学

小一

12

黄宝松

果柳小学

小二

韦雪群

那蒙小学

小一

13

黄玉燕

印茶中心小学

小一

甘志检

印茶小学

小高

14

兰丽云

义圩中心小学

小一

罗淑宏

义圩小学

小高

15

黄文武

义圩小学

小高

黄美元

义圩甲芬小学

小一

16

林吉

那拔平王小学

小一

陆彩虹

那拔小学

小一

17

卢永华

那拔小学

小一

黄妹

那拔六洲小学

小一

18

李美珍

朔良小学

小一

韦海勤

那加小学

小一

19

廖明英

朔良小学

小一

凌云

百敏小学

小一

20

罗肖

朔良南立小学

小二

何梅香

朔良杏花小学

小一

21

黄正

中山小学

小高

黄雪梅

中山小学

小高

22

梁小梅

中山小学

小高

黄小云

中山小学

小高

23

黄秀莹

中山小学

小高

农秋葵

中山小学

小高

24

韦金莎

中山小学

小高

韦金江

中山小学

小学

25

陆翠环

靖逸小学

小高

林美筹

怀民小学

小高

26

周秀云

合恒小学

小高

黄林峰

小龙小学

小高

27

黄海双

小龙小学

小高

周丽芳

上法小学

小高

28

岑金福

平洪小学

小高

黄新照

靖逸小学

小高

29

黄彩霞

林驮小学

小高

黄朝昂

桥礼小学

小高

30

谭海瑛

林逢小学

小一

麻秋兰

和同小学

小高

31

黄倩

祷午小学

小高

林爱近

永隆小学

小高

32

黄翠麟

祥周小学

小高

苏家恩

百银小学

小高

33

欧阳小敏

祥周小学

小高

辛华维

布兵小学

小高

34

辛慧芳

百银小学

小高

何金仕

甘莲小学

小高

35

辛华尚

布兵小学

小高

李学武

布兵小学

小高

36

雷赋

中平小学

小高

潘耀农

新洲小学

小高

37

向秀莲

新洲小学

小高

李芝玲

田东二小

小高

38

黄宙杰

百渡小学

小高

李丽琴

田东一小

小高

39

韦丹

田东二小

小一

李碧玲

田东一小

小高

40

大李莹

田东一小

小高

李喜阳

田东四小

小高

41

赵月金

田东一小

小高

陆桦

田东四小

小高

42

黄桂相

田东四小

小高

韦东艳

油城学校

小一

43

刘银花

油城学校

小一

农惠榕

油城学校

小一

44

韦桂梅

油城学校

小高

李彩响

油城学校

小一

45

欧阳秋荣

油城学校

小高

李桂梅

教研室

小高

如何实现有效课堂的转身,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

——“国培”有感汇报

百渡小学黄宙杰

   首先,我得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栽培。

给我一次学习深造的机会。

我聆听了几位教授和讲师的讲座,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现代新课改的教育理论予以我一次全新的精神上的洗礼,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这次培训不仅给教师自身修养的需求提供契机,也是为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的腾飞注入力量。

我努力求学,感受至深。

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在为时两周的理论课的学习里,一共开设了十四门专题报告讲座。

教授们的讲学形象具体,生动新颖,扣人心弦,富有感染力。

印象最深的有:

一是百色中学覃凌洲教授的《德育教育》。

他说,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才赢得“哥哥、姐姐、老爸和妈妈”的美称。

其中让我感受颇深的一句话是“用激情和智慧拥抱教育,用真情打动师生,用成绩回报社会!

”于是我对覃教授至于敬佩和赞叹:

理想鲲鹏高空翔,

教育甘泉大山源。

呕心沥血育桃李,

德高望重励后人。

   二是百色市实验小学陆凤满老师《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的阐述,创设课堂情境,优化课堂设计,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若悬河的讲学,落落大方的言谈举止,新颖的例子,让人回味无穷,我又感慨道:

年轻漂亮学术高,

画龙点睛说课改。

创设情境趣味浓,

课堂生动人人爱。

   再三是黄玉梅老师的《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讲谈,她谈到以“当‘蛋宝宝’爸爸妈妈”的案例,教师如何进行对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让学生体验当爸爸妈妈抚养孩子的艰辛,从生活中感悟感恩的道理。

从而达到终身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让人感到施教的老师“能工巧匠,精心雕琢”!

真可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啊!

在我的脑海中,传统教学模式、旧的教学观被取代了,新的课改理论,开放式的教学观被刷新了。

那是因为我以我原有的知识去感悟、去解读教授的理论,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作学习笔记。

老师说这是学习笔记最深层、最高境界的一种,也许如此吧!

否则我怎么会有这样丰富的真情实感呢!

十二天的理论学习,我不断地得到充电,不断对“新课改理论,新教学观”进行反思,“如何做一个国培后全新的我呢?

”经反复思考和推敲,最后得出我“国培”后的专题报告:

就是“如何实现有效课堂的转身,把握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为:

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我们把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性创新学习,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新的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

比如小学语文课中,以“朗读”为教学切入点,深化文章内涵,挖掘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这样的方法去解读文本,进行师、生、文本多元化的对话,可以说收获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功效,才能实现:

传统课堂、表演式课堂有效地向开放式课堂转身。

新课改教学观认为: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不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

同样新课改时代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是说学生自动、积极学习就不需要老师了,而是重要了。

新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种种挑战,有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有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有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有对知识储备的挑战,有信息技术的挑战,有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

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必须重塑和转换。

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呢?

我们首先要对传统教师角色进行新的再认识,如“园丁论”、“蜡烛论”、“水桶论”、“灵魂工程师论”、“艺术论”等等。

其实对过去角色的认识并未否定,而是再认识,讨论,进行了更深的反思深化。

园丁论:

主张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关爱和呵护学生。

蜡烛论:

教师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水桶论:

要求教师知识扎实,理论丰富,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

灵魂工程师论:

教师以高尚的情操身体力行地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艺术论:

教师的教学讲究艺术,师生沟通艺术。

如“亲其师而信其道”,“蹲着看学生,笑着做老师”等等。

   新课程中的教师应成为:

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信息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伙伴、帮助者,教学科研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新教法新思维的发现者。

   教师只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同发展,与学生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一定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基本功,做到善读、善写、善说、善背、善思,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我认为:

语文教师既要是杂家更必须是行家;语文教师要能说、会写、巧读、善听、常思;语文教师要个性鲜明,具有自己的个人魅力;语文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对语言充满崇拜、常怀敬畏之心的人。

上述为我对新课改理论的感悟和解读。

下面来谈一谈我在“百色八一希望小学”的见闻和收获。

百色八一希望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先前是红七军政治部的住址。

现有四栋教学大楼,70多名教师员工,1000多名学生。

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覆盖全校,每一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展示平台。

实现了校园宽带网络的学校,也是百色市的一所窗口学校。

我们怀着一颗虚心求教的心,带着学习任务来到八一希望小学,贵校的领导和老师予以热情的接待,真诚地指导我们开展工作。

两周的实践教学中,八一希望小学与众不同的教学常规和讲究实效的课题研究给我们注入新的血液,让我们信心十足,充满活力。

三十名学员与该校的指导老师结成“对子”,好像一见如故的好朋友一样,握手,问候。

再握手、微笑!

老战友带新战友,一起下班带学生,一起备课,一起上课,一起批改作业。

彼此相互熟悉,相互交流,有说有笑。

办公室里切磋教学经验,探讨课题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个个镜头的缩影,让人回味!

我恪尽职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无旷课迟到现象,按时按量认真完成三项作业,效果好。

一是听课10节以上,写好评课记录;二是撰写观摩课后感,体会深刻;三是上好两节实践课,新课改理论和教学理念灵活运用于课堂。

课前课后写好教学反思,发现不足,都有遗憾。

每周二的专题研讨课中,我们语文组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开展探讨。

我主动发表建议和见解。

在代表学员汇报时,我以情感飞扬的语气作精彩发言,博得老师们阵阵掌声。

内容如下:

真情的流露 有效的课堂

   ——如何朗读深化内涵感悟的阅读课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艺术手段,赋有感情的朗读,能绘声绘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真情流露的朗读才能挖掘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何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内涵,走进作者、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呢?

教师在新课改的理论指导下,创设学习情境,精心策划教育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课堂。

我们提倡:

“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和“演一演”的教学途径,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的两节实践课中,我身体力行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趣味浓,气氛活跃,效果好。

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多元化的对话中接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画一画,是把握文本内涵,解读寓意的表达!

说一说,是人文心灵的沟通,是真情的流露!

读一读,是身临其境,是真情的陶醉,是心潮在激荡!

演一演,是心灵情感的共鸣,是人文碰撞的火花!

如果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是朗读通向理解的桥梁,是量变过程,那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感悟——质的飞跃!

总之,这次为时一个月的培训是充实、忙碌而又有序地交织在一起,通过培训我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们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担,我时时刻刻牢记党的恩惠,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

注重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形象的塑造。

沿着我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尊重学生人格,引导他们遵纪守法,礼貌待人。

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

一如既往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谱写新的战歌!

 

——百色学院“国培计划”

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培训

心得体会

田东县第二小学李芝玲

有幸参加百色学院“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的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专家们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震憾。

他们的理论,尤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他们的成长经历就象一锅锅滋润的心灵补药,使我对理论的认识豁然开朗,感同深受,不仅自己的观念得到改变,教学理论得到提升,教学思想也得到更新。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

我们走在课改的路上已有十年之久,如何更好地走好课改之路是我们当今必须面对的现实,而课堂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构建新课堂是课改实验的关键和突破口。

覃凌洲老师的《新课改下新课堂的构建》让我充分解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课堂。

覃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深入浅出地对传统课堂的弊端,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新课堂,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如何构建新课堂等做了精辟的分析和阐述,使我至今记忆犹新。

传统课堂过于注重老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以短、平、快的回答,一切顺着老师课前设计好的路线推进,课堂的观看视线集中在老师身上,学生聆听和记录老师的授课,而课堂维持着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纪律,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尊严,忽视课堂情感领域的交流活动,重现成的结论,轻过程和方法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传统课堂的弊端。

面对这样的弊端,覃老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向我们诠释了新课堂的形式,并向我们展示了新课堂构建的途径。

首先新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还主动学习的时间,就是在继承过去精讲多练的基础上,把“精讲”更“精”,扩展多练,加强学生的谈、问、思、议、讲,让学生从单纯的“听”中解脱出来;二是还主动学习空间给学生;三是还主动学习的工具给学生,主要是教会学生思想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还质疑提问权给学,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他们想要问的各种类型和各种性质的问题,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去解答和落实;五是还学习的评议权给学生,课堂上不仅师生评价,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我评价。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是加强课前研究,对授课的目标、重点、观点、教学使用的方法,教学的过程等做到深思熟虑;二是课堂上关注学生,三是课堂上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课改的目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他们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和具体的形式,都只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知识的落实,学生能力的提高;四是加强课后的反思研究。

第三是完善课堂评价标准,促进新课堂的形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课堂是我们教师的舞台,如何在这“舞台”上站稳脚,唱好戏,展现才华,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并以科学的态度,学习、总结、创新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去实践、探索。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

尽管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正如何耀平校长所言: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最高境界。

何校长的《坚守与方向》更让我看清了当今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策略,同时也认识到好课当以“实”为载体(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平实——常态;真实——有遗憾),平常的课最能“养人”,它在维持教师职业营养的同时更能展示教师平常的功底,这才是教育的本真,因此坚持课堂教学的本真,把每一节课上好,把课上得有效率,让学生学得更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反思我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

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难道不更应关注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更应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吗?

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我将以我的行动,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以新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设计、实践以共赢、后续反思为主导,关注学生,关注数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

以“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

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平马镇中山小学黄正

我有幸在百色学院参加了2010年国家中西部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

尽管不适应、想家、困惑、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充实快乐!

说实话我本身就是抱着求真向上的态度来参加此次培训的,既然抛妻别子孤苦伶仃的来到这里,就应该克服困难,珍惜机会,学有所收获。

从开班仪式到一次次形式新颖的案例教学、名家指导,我的内心,却无时无刻不被触动着、激荡着。

一天一天,我被这些老师吸引着,推动着:

每两个小时的大课,他们从来不坐,从来不会缩短课堂时间一分钟。

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

我为我走进国培而庆幸,我为我在国培班结识这些专家型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为我是他们的学生而有点小小的骄傲感。

所以我用眼睛关注着他们,我用笔记录着他们,我用心采撷着他们。

理念新,讲解精,思路广,方法多,课堂活,凡此种种,让人目不暇接。

一个声音告诉自己:

一定不能辜负这次培训!

于是,每天认真思考,记录笔记,积极参与研讨,精心完成研修手册上的反思……日子一下变得那样充实,更有充实所带来的一份踏实。

在培训学习中,接触到许多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观摩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百色逸夫小学的一线优秀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收获颇丰,感触较深。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

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打心底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以保证生活来源不受影响,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

我总是想,做一个普通教师未尝不可,但是,能做一个好老师更是梦寐以求,若能如愿以偿,演绎出的人生肯定会更加精彩。

顺应对好老师的向往,教师才能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

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

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得以有机整合,师生关系得以和谐构建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

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

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

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

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三、亲历教育教学科研,达成研与教的亲和力之桥

农村小学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教研计划遍地开花,教研总结硕果累累。

可真正能落实的教研实施过程却微乎其微,原因之一是思想认识不高,虽然口中不说,但心知肚明地认为教研是走过场、是负担的不是个别,甚至是能左右一所农村小学的主力军。

其二是借课时多、任务重之口,把教研工作搁浅。

再三就是即便也开展了教研工作,但碍于种种面子,教师主体剖析不深,反思无力,关键问题一笔带过,无关紧要的却大书特书。

同伴互助往往流于形式,好话一大箩筐,却隔靴搔痒,抓不到点子上;建议轻描淡写如打水漂,击不中要害,生怕揭了别人短丢了自己的“铁饭碗”。

说到这里,我想起这样一句话:

一位好校长领出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就该辩证地看待问题。

也正如一位成功人士所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得感谢在我跌倒时踢我一脚的人。

耳闻目睹了百色逸夫小学的两节示范课,细品教师上课、说课和评课都是一针见血般实实在在,我为震撼,为之喝彩,为之倾倒。

可以说教育兴衰在教师,教师成败在教研,教研好坏在自己,阳光心态打造出的教育教学价值连城。

否则,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将是一句空话。

四、教师应具有本行犀利的慧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说得真好,我们教师亦如此。

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算是正常人,而能引发出到达罗马的皆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能人,就不再是凡人所见啦。

比如我以前参训也有过“过桥米线”的时候,用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生果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了,带着新奇出发,稀里糊涂参训,归心似箭般“学成”归家,结果还是猴子般玉米,空空如也。

这次多了个心眼,留心于名师专家,用放大镜观察学员,还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参训中受益匪浅。

因为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活教材,都散发着祖国母语的芳香,都是语文教师最值得汲取的营养,也都是“国培计划”灵魂的彰显,更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的灵感源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沐浴“国培计划”的洗礼,我教育教学中老大难的顽疾必将得到根治,根治好顽疾的我一定竭尽心力,浇灌那株株渴望语文素养的花朵,给予其健康绽放的动力。

今后我将不断地加强学习、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

自己的知识、能力与骨干教师还有一定差距,与一同学习的其他学员有一定差距,所以从现在起制定好六年个人工作计划,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实践创新,争取在教育教学中做出一定成绩。

聆听有思想的声音

——参加国培心得体会

那拔镇平王小学林吉

2010年11月8号至2010年12月19号,我有幸参加了百色学院举办的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

通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我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浅薄和经验的匮乏,更多的是这次带给我的震撼和反思,深深地触动我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究竟缺少什么?

一、行动缺少思考

自己的教龄也不短了,一年一年的教、备课,一年一年的写。

有时在备课过程中,还有抄参考书、抄教案现象,对于教学没有自己的思考。

一种方法教到底,对待学生也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布置作业大多是一刀切,考虑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只顾教书,忘了思考,或者说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