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76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docx

设备点巡检管理办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通过点巡检,了解设备、设施运行或停运状态下的性能和状况;

1。

2通过点巡检,消除现场的缺陷、隐患,维修和改善设备的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3通过点巡检,收集设备的有关运行参数,分析设备、设施的运行趋势,为设备、设施的维修服务;

1.4适用于分公司承接的生产装置及其辅助设施范围内的运保。

2职责

2.1维修部点检班组负责日常点巡检,参与专业点巡检;

2。

2点检部点检工程师负责组织专业点检;

2。

3点检部主管或维修部主管负责组织精密点检和重点点检;

3相关文件

3。

1《安徽华谊设备点巡检管理规定》

3。

2《设备检维修管理办法》

4管理内容和办法

4.1点巡检方案的编制

4.1。

1点巡检方案的编制分为《点巡检方案》、《精密点巡检方案》和《重点点巡检方案》。

4.1.2《点巡检方案》的编制,由点检部和维修部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工作小组,按专业分工组织编制。

4。

1。

3《点巡检方案》中包含“日常点巡检”和“专业点巡检",不覆盖“精密点巡检”和“重点点巡检"。

4.1.4《点巡检方案》的编制贯彻:

定部位、定方法、定标准、定人员、定周期的“五定”原则.

4.1。

5《点巡检方案》的编制,可以按装置、单元或关键设备来划分,但必须覆盖划分区域的所有设备、设施的机、电、仪、HSE、环境等.

4.1.6《点巡检方案》编制完成后,需送有关职能部门会签,再经点检部主管或维修部主管审核后,送分公司经理批准发布。

4。

1.7在“日常点巡检”和“专业点巡检"中发现设备设施存在劣化(缺陷或隐患),需要进一步精密点巡检诊断。

由劣化专业的点检工程师,或多专业的点检工程师联合编制《精密点巡检方案》,经点检部主管或维修部主管审核后实施.

4。

1。

8同4.1。

7,需要进一步重点点巡检诊断。

由点检部主管或维修部主管组织多专业的点检工程师联合编制《重点点巡检方案》,编制的原则参照《设备检维修管理办法》中《设备检维修方案》要求编制。

4。

2点巡检的实施

4.2.1由维修部点检班成员负责实施“日常点巡检”,并按照《点巡检方案》中的要求,记录有关设备、设施的性能、状况的参数和数据。

4。

2。

2每天点检工作完成后,由点检班班长在《日常点巡检日记》(附表1)中记录有关点巡检情况:

点巡检区域和范围、点巡检重点、点巡检中主要工作点、异常情况、与操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主要汇报内容等。

4。

2.3专业点巡检,其《日常点巡检日记》由专业工程师和点检班班长共同完成。

4。

2。

4各专业点检工程师、维修部主管必须审阅当天的《日常点巡检日记》(包括全部记录表),并签字确认.

4.2。

5由点检部主管或维修部主管牵头实施“精密点巡检”和“重点点巡检",按照《精密点巡检方案》和《重点点巡检方案》中的要求记录有关参数和数据,编制《精密点巡检报告》和《重点点巡检报告》。

4.3点巡检质量的抽查和考核

4.3.1维修部主管每周一次,组织点检工程师、维修工程师、点检班成员,抽查某区域、单元或设备,对点检班点巡查质量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分两个方面,资料的检查和现场的检查。

4.3.1。

1点检资料的检查:

检查资料纪录是否齐全、有否遗漏,书写是否工整,异常情况是否分析等;

4.3.1.2现场点检质量的检查:

现场检查可以通过询问、交流、对照、观察等形式,验证日常点巡检、专业点巡检的点检质量.

4.3。

2检查后的评审

由维修部主管组织点检工程师、点检班成员对于每次点检检查情况进行评审,持续改进点检质量。

4。

3。

3检查点检情况的记录

由点检部主管实施点检检查和评审的记录.记录在《日常点巡检日记》上。

4.3.4在每月的下月3日前,专业点检工程师根据“日常点巡检”和“专业点巡检”记录,完成本专业《月度点巡检工作总结》,报维修部主管.维修部主管在5日前,完成完整的《月度点巡检工作总结》,经分公司主管生产经理审核后报安徽华谊公司制造部

4。

4点巡检情况的分析和报告

点检工程师根据设备档案资料,结合“日常点巡检”和“专业点巡检"记录,描述设备的运行趋势,提出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和《日常检维修计划》,具体要求见有关设备管理制度。

4.5点巡检资料的归档

点巡检资料,作为分公司生产管理的核心技术资料,在每月的10日前必须将上月的点巡检查记录等有关技术资料送分公司资料室进行归档。

4。

6点巡检人员的配置和培训

点巡检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其入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入职期间的继续培训和考核,具体见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4.7点巡检方案的评审和修改

4.7.1每年的7月份,由点检部组织召开点巡检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培训点检知识。

4。

7.2每年10月后,由分公司主管生产的经理牵头,成立点巡检方案评审工作组,逐一对分公司所有的《点巡检方案》进行技术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4.7.3每年的年末,由分公司经理主持召开《点巡检方案》评审会,邀请有关设备机、电、仪专家,分公司机、电、仪技术人员,对公司所有的《点巡检方案》进行评审.

4。

7.4根据评审要求,修改《点巡检方案》后重新发布。

4.8鼓励分公司各级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点巡检.技术人员、部门主管每周不少于一次,分公司领导每月不少于一次,作为对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

4.9值班人员的夜晚巡查,按照有关值班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

5报告和记录表式

5.1附录1:

术语和名称解释

5.2附表1:

《日常点巡检日记》

 

附录1:

术语和名称解释

1、事后维修:

所谓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低下后再进行修理称为事后维修.其特点巡是设备的维修费用最低,适合于辅助作业线的简单设备。

2、预防维修:

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点巡检),以确定零件的更换周期,使故障停机损失降到最小.预防维修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

3、改善维修:

为防止和延缓设备的劣化或便于日常点巡检、维护、修理而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重复故障,延长机件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它适用于故障多、难维修、维修费用高的设备。

4、维修预防:

系无维修设计思想。

即在设备设计时设法做到设备投入使用后,不需要对它进行维修或只需进行少量而简单的维修.它适用于有可能、有必要实行无维修设计的设备。

5、生产维修:

所谓生产维修是以发展生产、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生产条件不同的设备分别实施预防维修、事后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等不同的维修对策,也就是把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和防止故障的发生而投入的维修费用之和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维修方式。

6、点巡检定修制:

点巡检定修制是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巡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度。

7、预知状态维修

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

应用设备诊断、状态监测技术来准确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和部件的剩余寿命,根据测得的定量数据,制订最合适的维修计划和维修手段。

这种维修方式避免了设备的过维修,又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保持了设备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降低了维修成本。

8、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机械磨损;

(2)裂纹;

(3)塑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4)腐蚀;

(5)劣变;

(6)元器件老化等。

9、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润滑不良;

(2)灰尘沾污;

(3)螺栓松弛;

(4)受热;

(5)潮湿;

(6)保温不良等.

10、设备润滑的三个要点巡

(1)油种;

(2)给油量;

(3)给油周期。

11、设备劣化的二种型式

(1)功能下降型:

在使用过程中,产量、效率、精度等性能逐渐降低。

(2)突发故障型: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坏、失效,使设备停止工作。

12、预防劣化的对策:

(1)预防劣化;

(2)测定劣化;

(2)修复劣化

13、预防劣化:

(1)日常点巡检维护:

给油脂、更换、调整、紧固、清扫;

(2)改善维修:

维持性能。

14、测定劣化:

点巡检检查:

良否点巡检、倾向检查。

15、修复劣化:

(1)修理:

预防预知维修、事后维修;

(2)更新:

更新、改造。

16、机械设备的劣化部位

(1)机件滑动工作部位;

(2)机械传动工作部位;

(3)机件旋转工作部位;

(4)受力支撑及连接部位;

(5)与原料、灰尘接触、粒附部位;

(6)受介质腐蚀、沾附部位。

17、电气设备劣化的主要原因:

(1)电的作用;

(2)高温及温度变化的作用;

(3)机械力的作用;

(4)潮湿的作用;

(5)化学的作用;

18、电气(仪表、计算机)设备的劣化部位:

(1)绝缘部位;

(2)与介质接触、腐蚀部位;

(3)受灰尘污染部位;

(4)受温度影响部位;

(5)受潮气侵入部位。

19、设备点巡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巡)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20、设备点巡检工作的“五定”:

(1)定部位:

要明确指定设备的点巡检部位,按部位规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和内容;

(2)定方法:

对设备每项内容的检查都应有确定的方法和相应的器具;

(3)定标准:

对设备每项内容的检查都要明确给定状态判定标准;

(4)定人员:

对设备每项内容的检查都应有固定的人员负责;

(5)定周期:

对设备每项内容的检查都要有规定的时间周期。

21、点巡检的分类及分工

(1)按点巡检的周期分:

(a)日常点巡检——由岗位操作工和装备公司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巡检—-由装备公司点巡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巡检-—由装备公司点巡检员承担.

(d)精密点巡检——由点巡检员提出,由点巡检员或点巡检工程师实施。

(e)重点巡点巡检——当设备发生疑点巡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巡检。

(2)按分工划分:

(a)操作点巡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巡检——由机、电、仪等专业人员承担。

(3)按点巡检方法划分

(a)解体点巡检。

(b)非解体点巡检。

22、日常点巡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设备点巡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7)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8)使用记录-—点巡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23、定期点巡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24、精密点巡检:

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应用诊断技术,即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磨损、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

25、劣化倾向管理:

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定,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最经济地进行维修。

26、劣化倾向管理的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即选定倾向管理的对象设备和管理项目;

(2)制定计划--设计编制倾向管理计划;

(3)实施与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记录;

(4)分析与对策——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预测更换和修理周期,提出改善对策。

27、点巡检的十大要素(点巡检内容):

(1)压力;

(2)温度;(3)流量;(4)泄漏;(5)给脂状况;(6)异音;(7)振动;(8)龟裂(折损);(9)磨损;(10)松弛。

28、确定点巡检周期的因素:

(1)设备的作业率;

(2)设备使用条件;

(3)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煤粉尘等);

(4)润滑状况;

(5)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6)使用实绩值;

(7)制造厂家的推荐值。

29、精密点巡检的主要检测方法:

(1)无损探损——用于检测零部件的缺陷、裂纹等;

(2)振动噪音测定-—主要用于高速回转机械的不平衡,轴心不对中,轴承磨损等的定期测定;

(3)应力、扭矩、扭振测试—-用于传动轴、压力容器、起重机主梁等;

(4)表面不解体检测—-为一般工具无法检测的部位,使用专门技术与专门仪器进行检测;

(5)继保、绝保试验——用于变压器、电机、开关、电缆等周期性的保护试验;

(6)开关类试验-—开关的接触电阻值测试;

(7)电气系统测试——有可控硅漏电测试,传动保护试验,传动系统接触脉冲及特性测试等。

30、无损探伤的主要方法及特性:

(1)染色探伤:

适用范围为表面缺陷,基本特点巡为操作简单方便;

(2)超声波探伤:

适用范围为表面或内部缺陷,基本特点巡为速度快,平面型缺陷灵敏度高;

(3)磁粉探伤:

适用范围为表面缺陷,基本特点巡为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4)射线探伤:

适用范围为内部缺陷,基本特点巡为直观、体积型灵敏度高。

31、设备环境管理的标准:

(1)无垃圾、无积尘、无积水、无油垢;

(2)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放火、防爆、防冻、防漏等措施,无易燃、易爆危险;

32、设备“四保持”的内容:

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3、备件的属性分类:

(A)事故件:

正常操作情况下不会损坏,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

(B)计划件:

与生产运行成比例磨损的零件,更换期在半年以上。

(C)常用件:

一般寿命在6个月以内。

(D)准计划件:

更换期难以预测的对生产影响不大的零部件。

34、设备技术诊断的内容:

(1)机械检测-——-—-振动、噪声、铁谱分析、声发射;

(2)电气检测-———绝缘、介质损耗;

(3)油质检测——-—污染、粘度、红外油料分析;

(4)温度检测—-—-点巡温、热图像。

35、点巡检设备的五大要素:

(1)紧固;

(2)清扫;

(3)给油脂;

(4)备品备件管理;

(5)按计划检修。

36、点巡检设备的四保持:

(1)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2)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3)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4)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37、点巡检管理的四个环节

(1)制定点巡检标准和点巡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巡检和修理工程;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

(4)在实绩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

 

附表1:

日常点巡检日记

日期:

点巡检负责人

点巡检参加人员:

 

点巡检区域和范围

 

点巡检重点:

 

点巡检总结:

 

点检工程师、主管审阅:

机点检工程师

电点检工程师

仪点检工程师

维修部主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